「老大傻老二奸,調皮搗蛋數老三」,同樣是老二,為啥差距這麼大

2020-12-19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老大傻,老二奸,調皮搗蛋數老三」,這句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

老一輩認為,第一個孩子通常都比較忠厚老實,沒什麼心機,第二個孩子就不同了,想法很多,城府比較深,至於第三個孩子,完全是「熊孩子」,最調皮的就是他。

許多人認為,這話明顯對「老二」不友好,憑什麼排第二就奸詐了呢?還有人現身說法:我就是老二,也很老實。然而民間每一句俗語都不是亂說的,它有著相當牢靠的現實依據。

大多數說自己老實的「老二」,其實都身處二胎家庭,他們不清楚三胎家庭的狀況,如果家中是三個孩子,老二的地位跟二胎家庭中是完全不一樣的。

同樣排行老二,二胎和三胎家庭的境遇卻大不同

「日子沒法過了,我媽處處向著弟弟,明天我就離家出走!

一聽這話,許強就知道死黨小磊又在家受委屈了。

「你說你在家排行老二,我在家也排行老二,怎麼待遇差別這麼大呢?」小磊對此深感憤懣。

許強就回了一句話:「誰讓你當初同意你媽再生了個弟弟?活該。

一語中的,小磊只恨自己當初嘴快,怎麼會答應如此愚蠢的要求?

「回頭我就找機會把弟弟賣掉,看見就煩!」心態崩潰的小磊開始胡言亂語。

也不能怪小磊情緒失控,三胎家庭中的老二,日子確實比較的艱苦,遠遠無法跟二胎家庭中的老二相比,待遇差別甚至可以說「一天一地」。

二胎家庭中的老二,地位特殊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年齡最小的那個孩子,地位永遠是特殊的,不管是哥哥姐姐還是父母長輩,大家都會自發保護他,要求低,待遇高,也因此讓他們養成了「唯我」的性格,眼中除了自己,誰都容不下,覺得天下所有人都沒自己尊貴。

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寵愛,他們會想盡辦法佔據主動,比如肆意搶奪哥哥姐姐的東西,一旦遭到拒絕或者教訓,立即去父母那裡告狀,家長往往也會本能訓斥老大,你就不能讓著點弟弟妹妹?嘗到一次甜頭之後,老二就會記住這種體驗:告狀能為自己帶來好處!

很明顯,這種「背叛」行為肯定會得罪哥哥姐姐,可他們並不會因此害怕,反而能從哥哥姐姐「怒而不敢言」的態度中贏得快感,洋洋得意:這個家我的地位才是最高的!

然而,這種孩子走上社會,很容易遭到「現實的毒打」,別人可不會像家人一樣慣著他。

三胎家庭中的老二,地位尷尬

三胎家庭中,老二的地位最尷尬,既沒有老大的特權,也享受不到老么的特殊待遇,在弟弟妹妹眼裡,他是比老大更好欺負的對象,在父母眼裡,他是可有可無的角色,不會刻意針對,但也不抱太大希望。

就像很多小說裡面的情節一樣,文才武德、傳承地位,這都是老大需要承擔的,溫柔可愛、孝順討喜,這是老么扮演的,夾在中間的老二,儘管身上的義務不多,可享受的資源也同樣有限。

為了贏得更多的家庭地位,三胎家庭中的老二會變現得非常乖巧,他們會把父母最希望看到的樣子當作自己的行為準則,以此來討好父母,如此卑微,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比一直挨訓的老大更可憐。

不過這樣的經歷也有不少好處,從小養成的好脾氣以及隱忍,讓這些孩子在未來能混得風生水起,先苦後甜,同樣是一條成才之路。

多胎家庭,父母的態度至關重要

數據顯示,多胎家庭,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比獨生家庭高十幾倍,要想避免發生這樣的問題,父母的態度至關重要。

理論上來說,每個孩子成才的機率是一樣的,投入多、期望大就更容易出眾嗎?更關心就能代表未來更孝順嗎?太多的現實案例告訴我們:不一定!

一碗水端平很難辦到,不過父母起碼要做到:偏心得不那麼明顯,教孩子謙讓的同時,起碼的公平要保證。

對於多胎家庭到底應該如何公平合適地對待每個孩子,你怎麼看若你有什麼好的看法或建議,積極點擊下方評論,一起參與討論吧!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經常喜歡開玩笑說:「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句話的不合理之處在哪裡?這句俗話就是農村娃們的母親,在笑罵自己時經常會說的。以前一家能生兄弟姊妹夥三四個,不好管理,但是也有很多的童趣的。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分享的主題: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啥意思?有道理嗎? 過去大多數農村人的文化水平低,不懂得一些高深的科學技術,但這並不代表農村人笨,千百年來農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精心地耕種自家的農地,在長久的農耕生活裡,總結出了很多耐人尋味很有道理的農村俗語,細細品味能感受到農民的智慧不小,在農村經常能聽到這樣一句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話啥意思?有道理嗎?你知道嗎?
  • 農村人常說「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有什麼意思?
    農村人常說「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有什麼意思?農村的俗語都是農民經過自己的生活經歷總結而成的,所以都是蘊含著一定的道理的,就像題中所說的這句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句話有是什麼意思,我們又為什麼這麼說!
  • 農村老話說「老大傻,老二奸,老三老四飛上天」是什麼意思?
    很多農村老話都很簡單粗暴地概括了一些農村生活的現狀,有些話已經因為社會一些政策的變化,不太能用上了,今天咱們來看看這句,「老大傻,老二奸,老三老四飛上天」。老大傻以前,每家孩子都多,父母也不想現在的父母,基本都照看不過來,但是第一個娃還是會有精力好好教育的,所以,老大會比較聽話,特別是有老二之後,老大就會更懂事,也會替父母照顧照顧弟弟妹妹們,有啥好吃好玩的,都會想著弟弟妹妹,比較憨厚靠譜聽話,這裡的「傻」,其實並不是貶義詞。
  •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真實含義了解嗎?
    文/濤聲依舊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難道都是這樣?農村大家庭在以前十分的常見,一個大家庭多的有五六個兒女,少的也有三四個,這些兒女通常都是按年齡來排序的,也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老大,老二和老三,這是一個非常顯著的家庭特徵,每個家庭當中的老大,老二或者老三都有著以一些很相似的特徵,老一輩的人們深有體會,於是創造出了這句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
  •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為何這樣說,有何道理?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為何這樣說,有何道理?在以前的農村,很多家庭的兄弟姐妹都是比較多的,這和我們幾千年歷史流傳下來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有關。而今天的這句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就是在以前這種兄弟姐妹多的情況下產生的,以後是很難看到了,而這種性格,是在他們小時候就就形成的。大家知道,俗語往往都蘊含著很深的道理或經驗,那關於「老大老二老三」的這句俗語,有沒有道理,為什麼要這樣說呢?為了方便,我們就以家裡是三兄弟來舉例。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那麼老三呢?老祖宗的說法還適用嗎
    不僅僅是孫子兵法、論語孟子、唐詩宋詞這一些由高級知識分子們所創造出來的璀璨文化,滋養我們精神世界指點我們生活實踐的還有另一種,那就是由勞動群眾所創造出來的俗語文化,可能現在很多人都已經較少聽到俗語,不過在農村中依然還很流行,就像是老話說「老大傻,老二奸」,來自農村的朋友應該也有聽過。
  • 老話說: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性格真和出生順序有關?
    在這部劇中,大哥明樓的成熟穩重、二哥明誠的心思活泛,和老三明臺的調皮搗蛋,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農村有句老話,叫:「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話並不是全無道理的。就像古人詩云:「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大孩子的傻,二孩子的奸,還有三兒子的皮,似乎在古人的這句詩詞中得到了最好的印證。
  •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你覺得有道理嗎?
    人們不免會覺得非常的奇怪,以前人們的生活條件基本上都是不怎麼富裕的,能夠自己餬口就已經非常難得了,為什麼還會想要生這麼多的孩子呢?這不是白白加重自己的生活負擔嗎,實際上以前的人們願意多生孩子,完全是因為身邊的大環境所導致的。
  • 「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真的是這樣嗎?
    文/玉濁清「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真的是這樣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眾所周知,農村人思想比較落後,他們也比較封建,並且有著重男輕女的思想,人們總覺得,養兒才能防老,並且有著,不生兒子不罷休的視死如歸觀念,除此之外還覺得,兒子生得越多越好,這樣才會是自己家丁興旺,會有富足的可能。
  • 「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麼說?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麼說?這句話聽來已久,因為本人就是個「老三」,但不怎麼壞,多少有些「歪」,出生在上世紀70年代初,一路走來對這句話是深有感觸……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因此有句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都是古人所經歷過後所總結下來的話語,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所謂老大的「傻」包括著關心照顧弟弟妹妹的奉獻精神,最小的孩子沒有這個機會。老二的奸是因為夾在老大老三的中間,充不了老大,裝不了老小,只能靠自己老三則是由於有父母的疼愛,哥哥姐姐的照顧,一般就是有點任意妄為的老大傻老大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孩子的一切都強烈的吸引著初為父母的注意,父母親和親友都把喜悅和希望傾注在孩子身上
  • 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的老三最耍奸」啥意思?你家這樣嗎
    前幾天又學到了一句新的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的老三最耍奸,今天分享給大家。這句俗語在以前經常聽到老人說到,不過現在每個家庭孩子少了,所以很少聽到了,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老大傻需要解釋一下,這個「傻」並不是說人傻,而是指人比較的老實、憨厚、聽話的意思。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你排行老幾?
    以前農村家庭的孩子多,基本上孩子之間的差距都不太大,都是小孩子帶小孩子,彼此之間相互照顧,在他們之間也會出現很多小故事,於是老農們總結出來了這樣一句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現在想想挺有意思的,不知道你在家排行老幾呢?
  • 俗語「老大傻,老二憨,家裡的老三最耍奸」,啥意思?有道理嗎?
    而半路夫妻則是雙方的年紀比較大,也都有了自己的個性和習慣,這個時候一旦發生了矛盾,兩人就會互不忍讓很難調解。三,老大傻,老二憨,家裡的老三最耍奸這裡說的傻不說智商有問題,而是指成熟和穩重,因為在一般的農村家裡,老大年齡大見識也多,所以很多事情上都讓著弟弟和妹妹,所以就有了這麼一說。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你在家排第幾呢?
    以往大部分村裡人的文化水平低,不明白一些深奧的科技進步,但這並不意味著村裡人笨,自古以來村裡人日落而息落日而歸,用心地耕地自己的農村土地,在長期的農作日常生活裡,小結出了許多回味無窮很有些道理的農村俗語,用心去感受能感受到農戶的聰慧很大,在農村常常能聽見那樣一句俗話,「大哥傻,老二奸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那時候一家人雖然只有粗茶淡飯,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夠吃上頓肉,但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和就是開心,就是高興,也有很多老人們說」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也體現了那一代農村人,兄弟姊妹之間純潔的感情。第一,老大傻。
  •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還有下半句,古人說的真是話粗理不粗!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還有下半句,古人說的真是話粗理不粗!在中國文化的形式體現有多種多樣,實體的文化體現就有戲曲和書法等等。而在民間,其實也有一種民俗的文化體現形式。俗語:「老大傻,老二奸」這句俗語其實還有下半句,那就是「家家有個壞老三」,這話可是說出了很多家庭的苦惱,古人總結出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為什麼要這麼說?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為什麼要這麼說?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人都開始要第二個孩子。而在農村流傳著一句: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句俗語。那麼,這句話為什麼要這麼說?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說的真準
    導讀: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說的真準在以前的農村,農民口中總是有那麼幾句老話,那都是前輩給我們留下來的關於生活的錦囊。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這句老話就是老大憨,老二傻,老三壞。說家裡的老大傻,其實並不是說他真的傻或者是智商有問題。而是說家裡的老大比較憨厚,而且家裡的大人都會教育家裡的老大,要讓他們擔負起來家裡老大的責任,要照顧下邊的小孩,讓著家裡的其他孩子,要幫父母分擔家裡的農活和家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