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老大傻,老二奸,調皮搗蛋數老三」,這句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
老一輩認為,第一個孩子通常都比較忠厚老實,沒什麼心機,第二個孩子就不同了,想法很多,城府比較深,至於第三個孩子,完全是「熊孩子」,最調皮的就是他。
許多人認為,這話明顯對「老二」不友好,憑什麼排第二就奸詐了呢?還有人現身說法:我就是老二,也很老實。然而民間每一句俗語都不是亂說的,它有著相當牢靠的現實依據。
大多數說自己老實的「老二」,其實都身處二胎家庭,他們不清楚三胎家庭的狀況,如果家中是三個孩子,老二的地位跟二胎家庭中是完全不一樣的。
同樣排行老二,二胎和三胎家庭的境遇卻大不同
「日子沒法過了,我媽處處向著弟弟,明天我就離家出走!」
一聽這話,許強就知道死黨小磊又在家受委屈了。
「你說你在家排行老二,我在家也排行老二,怎麼待遇差別這麼大呢?」小磊對此深感憤懣。
許強就回了一句話:「誰讓你當初同意你媽再生了個弟弟?活該。」
一語中的,小磊只恨自己當初嘴快,怎麼會答應如此愚蠢的要求?
「回頭我就找機會把弟弟賣掉,看見就煩!」心態崩潰的小磊開始胡言亂語。
也不能怪小磊情緒失控,三胎家庭中的老二,日子確實比較的艱苦,遠遠無法跟二胎家庭中的老二相比,待遇差別甚至可以說「一天一地」。
二胎家庭中的老二,地位特殊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年齡最小的那個孩子,地位永遠是特殊的,不管是哥哥姐姐還是父母長輩,大家都會自發保護他,要求低,待遇高,也因此讓他們養成了「唯我」的性格,眼中除了自己,誰都容不下,覺得天下所有人都沒自己尊貴。
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寵愛,他們會想盡辦法佔據主動,比如肆意搶奪哥哥姐姐的東西,一旦遭到拒絕或者教訓,立即去父母那裡告狀,家長往往也會本能訓斥老大,你就不能讓著點弟弟妹妹?嘗到一次甜頭之後,老二就會記住這種體驗:告狀能為自己帶來好處!
很明顯,這種「背叛」行為肯定會得罪哥哥姐姐,可他們並不會因此害怕,反而能從哥哥姐姐「怒而不敢言」的態度中贏得快感,洋洋得意:這個家我的地位才是最高的!
然而,這種孩子走上社會,很容易遭到「現實的毒打」,別人可不會像家人一樣慣著他。
三胎家庭中的老二,地位尷尬
三胎家庭中,老二的地位最尷尬,既沒有老大的特權,也享受不到老么的特殊待遇,在弟弟妹妹眼裡,他是比老大更好欺負的對象,在父母眼裡,他是可有可無的角色,不會刻意針對,但也不抱太大希望。
就像很多小說裡面的情節一樣,文才武德、傳承地位,這都是老大需要承擔的,溫柔可愛、孝順討喜,這是老么扮演的,夾在中間的老二,儘管身上的義務不多,可享受的資源也同樣有限。
為了贏得更多的家庭地位,三胎家庭中的老二會變現得非常乖巧,他們會把父母最希望看到的樣子當作自己的行為準則,以此來討好父母,如此卑微,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比一直挨訓的老大更可憐。
不過這樣的經歷也有不少好處,從小養成的好脾氣以及隱忍,讓這些孩子在未來能混得風生水起,先苦後甜,同樣是一條成才之路。
多胎家庭,父母的態度至關重要
數據顯示,多胎家庭,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比獨生家庭高十幾倍,要想避免發生這樣的問題,父母的態度至關重要。
理論上來說,每個孩子成才的機率是一樣的,投入多、期望大就更容易出眾嗎?更關心就能代表未來更孝順嗎?太多的現實案例告訴我們:不一定!
一碗水端平很難辦到,不過父母起碼要做到:偏心得不那麼明顯,教孩子謙讓的同時,起碼的公平要保證。
對於多胎家庭到底應該如何公平合適地對待每個孩子,你怎麼看若你有什麼好的看法或建議,積極點擊下方評論,一起參與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