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今天上午舉行第一次大會發言,趙麗佳委員代表市工商聯發言。
趙麗佳說,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後,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開展了1450多家民營企業問卷調查,並通過走訪企業和召開座談會,調研了解相關情況。
「民營企業創新發展信心得到普遍提振。」趙佳麗說,88.41%的企業表示進一步增強了 「四個自信」;86.69%的企業對上海新舊動能轉換有信心;79.77%的企業表示上海加快 「五個中心」建設,推進 「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對企業今後發展產生一定的正向促進作用。
對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舉措,民企給予較高評價。79.63%的企業對「民營經濟27條」政策一年來的執行效果表示滿意;有85.53%的企業對本市營商環境近年來的改善持認可態度。
民營經濟運行呈現總體穩中有進態勢。2019年前三季度,民企進出口同比增長8.8%,而全市同期則為同比下降1.5%;1-9月稅收貢 獻 同 比 增 長 3.4%, 民 營 稅 收 佔 全 市 的 比 重 再 創 新 高, 達 到36.0%。
「民營企業近期也反映了一些問題,需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提供服務,積極破解。」趙麗佳說,59.81%的企業表示維持現狀,對擴大再生產和新增投資有所擔憂;77.71%的企業表示經營和稅負成本較高,對減稅降費仍有進一步期待; 營商環境的優化存在 「上熱中溫下冷」的情況,部分制度創新在改革落地和政策內容的合理性上也仍存在欠缺,另69.55%的企業表示目前相關部門走訪調研較多,但解決實際問題較少等。
趙麗佳說,要在優化營商環境的過程中,充分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以本市實體經濟 「50條」、民營經濟「27條」和加強投資促進 「32條」等政策不斷貫徹落實為契機,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破除障礙、優化環境,有效助力民營經濟在實施國家重大戰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趙麗佳建議,研究和完善國家各項減稅政策制度安排的上海版本,切實將為民營企業減負降壓落到實處;率先探索形成在電力、電信、鐵路、石油、天然氣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的上海經驗,並在國資國企 「混改」中增設 「民營資本參與率」這一重要考核指標;另一方面,繼續深化本市總部經濟發展,立足於服務全國,並成為其全球配置資源的重要平臺。
此外,趙麗佳建議,完善機制、放大政策效應進一步重視、支持本市民營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協調推進機制、公檢法司與商會組織溝通協調機制等平臺的工作,不斷完善 「一網通辦」機制,在改革落地和制度內容通情合理上予以研究、深化和完善,並在市金融、公安、社保等部門增設 「服務民營經濟的專門窗口」,體現上海鼓勵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導向性作用。
她說,建立健全廣覆蓋、寬領域的政商溝通體系,加強基層政府部門的監察問責與優化營商環境相結合,為促進服務提升、工作增效提供支持;探索在國家戰略重點區域、科技創新集聚區設立企業家法律服務工作站,並借鑑 「首席服務官」「項目管家」等成功經驗,進一步完善公務員到民營企業掛職,促進針對性服務不斷提升的有效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