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特斯拉,我們就能想到「技術領先、前衛時尚」等代名詞,而特斯拉也確實做到了新能源汽車領域裡的標杆,在銷量上也讓眾多車企望塵莫及。然而更厲害的是,連傳統的燃油車品牌也都被特斯拉步步緊逼,其股票市值已超過豐田榮登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
不過作為新能源領域的領軍人物,特斯拉卻也頗受爭議,就好比一個「渣男」有著高富帥的精英人設,但迷人外表下卻是極度危險且不負責任,然而這並不妨礙喜歡新銳事物如同飛蛾撲火般的消費者。下面我們就聊聊特斯拉近年來給消費者挖過的坑,還有為何明知道問題不少依然有很多消費者追捧。
其中,此次訴訟的發起人讓·弗朗索瓦·拜勒羅斯表示,他的Model 3僅購買了6個月車底和下擺臂的車漆就開始崩裂和剝落。而在他聯繫特斯拉的過程中,卻被拒絕修復此類問題,即使他的車還處在質保期內。
特斯拉拍著胸脯回應:「重鹽、沙子或沙礫被用來改善冬季道路狀況,我們將提供全天候的保護套件,以幫助保護車型油漆不受石屑侵蝕,而且是免費的。」但是車主們並不買帳,因為特斯拉所謂的「全天候保護套件」僅是擋泥板,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Model Y的問題還不止這些,不少車主在社交平臺抱怨,內飾可以看到髒手印、輪轂是刮花的、後備箱蓋有巨大的縫隙等等。
對此,負責交付新車的工作人員表示,可以籤收後到售後部門去解決問題,如果不籤收可以選擇7天無理由退貨,但是一年之內就別再想買Model Y了。
可以想像如果車主選擇了籤收,再去找售後去解決,在當前疫情嚴峻的美國大概率是一個漫長的扯皮過程,是否能夠全部順利解決也是未知數。其實,品控的問題早在Model S上就已經體現出來,一直被消費者質疑,而更親民的Model 3上市後,品控問題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愈發嚴重了。
由於問題的普遍性,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也不得在內部做出調整。上周有媒體曝光了他給員工發的內部郵件,承認Model Y在總裝上存在問題,需要快速提高產能同時減少整改次數,他本人也會親自參與裝配線的整改工作,解決生產混亂的局面。
6月2日,我國臺灣省一輛特斯拉Model 3在高速路段徑直撞上了前方翻倒的卡車。萬幸的是車主沒有生命危險,據其描述:當時自己的車輛開啟了Autopilot系統,車主以為Autopilot自動駕駛系統會偵測到物體進而主動的剎車,但是結果並不盡人所願,好在大貨車的車廂較空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截至目前,特斯拉Autopilot自動駕駛系統已經導致了40餘起重大安全事故,而特斯拉也被多次告上國內外法庭。通過數據可以發現,特斯拉自動駕駛事故中被撞的物體多為白色,而且靜止的物體居多。如果是這樣話,說明特斯拉的那套號稱無需雷射雷達也能實現自動駕駛的視覺識別技術,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其中《清單》所標明的車輛控制器型號為1462554,說明該車輛內部集成有最新的3.0版本自動駕駛硬體。而那位車主的實際車輛控制器編號為1483112,意味著它集成的是較低版本的2.5自動駕駛硬體。
隨後特斯拉官方對此回應:造成硬體代碼與《清單》不一致的原因是由於3.0版本的硬體供應鏈出現了狀況,因此特斯拉便決定為一部分國產Model 3安裝2.5版本的硬體。同時還表示,如果車主沒有購買完全自動駕駛選裝包,那麼在駕駛體驗上不會出現區別。解決方案是所有採用了2.5版本的硬體,而《清單》中卻顯示配備3.0版本的國產Model 3,都將免費更換升級為3.0。
這樣的言論與解決方案顯然讓車主們更加不滿,紛紛加入維權行列。如此明目張胆的減配,而CEO表態的輕描淡寫讓特斯拉陷入了巨大質疑聲中,也因為涉嫌欺詐和合同違約被國家工信部約談,被責令按照相關規定立即整改。
眾所周知,特斯拉採用的是直營模式,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價格是全國統一的,無論是在官網還是體驗中心,其價格都是一樣的,省去了消費者在傳統4S店砍價、詢價的煩惱。
但誰也不想一覺醒來就趕上,自己前幾天買的車又便宜了好幾萬的糟心事。在2019年3月初,特斯拉全系大促,進口版Model 3最高降幅4.4萬元,而降價最慘烈當屬Model X最大降幅34.11萬元,這讓很多車主無法接受。
而更令車主憤怒的是,特斯拉銷售人員在降價之前便已得到消息,卻又對消費者刻意隱瞞,這件事情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考慮,那麼被「割韭菜」是無疑了。
對於想買特斯拉的消費者而言,誰也不想被割韭菜,頻繁的調價讓很多潛在車主粉轉黑,特斯拉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也讓其品牌形象蒙上了一層陰影。如果您打算抄底購買Model 3可以再等等,而如果是剛需,早買早享受也沒什麼問題。
特斯拉到底好在哪兒?
實際上,特斯拉的槽點遠不止於此,比如APP宕機、隱私洩露、電機罷工、碎窗門等等。那麼為什麼特斯拉各種層出不窮的問題,還有眾多消費者飛蛾撲火般的追捧呢?
2009年Model S首次亮相時吸引了無數目光,產品參數無可挑剔,自帶豪車光環,顛覆式的內飾設計引發了汽車大屏時代的到來。而當時通用、大眾、寶馬、日產也都清楚電動汽車將是未來趨勢,但誰也不知道應該是什麼樣子,造出來的電動車外觀和燃油車差不多、動力也不強勁、續航還短的可憐。
全文總結:雖然特斯拉市值已經超過豐田,全球銷量也讓同行望塵莫及,其核心技術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但汽車質量問題仍然是個不能忽視的問題,畢竟再厲害的技術也需要優秀的產品來展現。如果在不重視品控,那麼它與傳統車企競品間的優勢將會越來越小,還會引發消費者質疑導致品牌口碑下滑影響銷量,畢竟「韭菜」也終究有割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