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媳婦華女士給老太太梳頭。 佘記其 攝
根據省相關部門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省最高齡的老壽星,是徐州泉山區的116歲的邢葉氏,1897年9月出生。昨日,記者走進泉山區吳莊社區,見到了這位高齡壽星。據了解,老人除了雙目早已失明外,耳不聾、腦不迂,平時連頭疼感冒都極少。老人喜歡和別人聊天,特別喜歡有人幫她梳頭,獨處時就一邊聽著電視,一邊吃些零食,糕點、餅乾都是她的最愛。家人透露老人長壽秘訣:心態樂觀,謙和如水。
愛動嘴 喜歡吃零食,和人聊「過去的故事」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了泉山區吳莊花園小區,江蘇第一壽星邢葉氏就住在一居民樓二樓。敲開門,正趕上老太太吃午飯。孫媳婦坐在床邊,手裡端著一碗骨頭湯泡烙饃饃(徐州當地食品,類似於麵餅)。記者看到,老太太倚靠在床邊,聽孫媳婦介紹來人,沒想到,她竟根據說話聲音,一下子分辨出一名同行的居委會幹部,老太太爽朗地打起來招呼:「俺春玲(春玲是居委會幹部名)來啦。」
孫媳婦華女士告訴記者,老太太平時胃口很好,「她最喜歡吃餛飩,我每周都要包一次鮮肉餡的,一餐老太太能吃十多個。」在床頭柜上,記者還看到了一個小碟,裡面裝著糕點、果子,華女士解釋說,平時老太太嘴裡不閒著,沒事就抓一點糕點,她的眼睛看不見,但是喜歡一邊吃零食一邊聽電視。
和記者聊天時,老太太口齒清晰,不過她只能聽懂最地道的徐州方言,經過孫媳婦翻譯後,她有問必答。華女士說,老太太平時很喜歡跟人聊天,經常和別人講一些年輕時的事情,即便一個人獨處時,有時也會自言自語。老太太的眼睛年輕時就一直不好,後來漸漸失明,但身體一直很好,平時連頭疼感冒都很少,「以前她能自己行走,看不見東西就用記步子的辦法,比如到衛生間要走多少步、到廚房陽臺要走多少步。」2011年,老太太不慎在家中摔倒,這才臥床。
記性好 連重孫的屬相都記得住,一家人都長壽
老太太出生於1897年,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現在一家已經五世同堂了,一共有39人。老人的兒子今年83歲,平時就和母親住在一起,兩個女兒分別80歲、85歲,身體也都不錯。「他們一家是標準的長壽之家」,吳莊居委會副主任陸春玲告訴記者,老太太的老伴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去世,當時也是90多歲高齡。
老太太搬到小區之後,一開始由兒子、女兒照顧,隨著他們年齡增大,現在主要由孫輩輪流照顧,「他們的家庭非常和睦」,陸春玲告訴記者,老人喜歡梳頭,每天孫輩們都要給她梳洗,孫媳婦華女士特別提及,老人發質很好,以前是滿頭白髮,這幾年兩側長出了不少黑髮。記者也看到,老人白髮中夾雜著不少黑絲,看起來十分醒目。
坐在床上的老太太雖然眼睛看不見,但是慈眉善目,說話思路清晰。令在場人稱奇的是,老太太對家人的生日記得清清楚楚,甚至連曾孫的屬相、年齡都說得頭頭是道。「我小兒子的生日是陰曆6月20日,大孫子的生日是陰曆3月28日,重孫的兒子小超超屬牛。」
長壽秘訣 老人心態樂觀不怕吃虧
作為省內最長壽的老人,很多人都想知道老太太的長壽秘訣。可是老太太平時生活可沒有什麼太大講究,飲食方面,她喜歡素食,但是經常要一些葷菜解饞。即便沒有牙齒,她的嘴也不閒著,每天都要來一些甜食、糕點、水果。
「要說長壽秘訣,恐怕是老人安靜平和的性格」,華女士告訴記者,老人是土生土長的徐州人,一輩子沒離開過家鄉,早先還是計劃經濟時,她就在吳莊生產隊分發土豆、番茄等,老太太分到別人挑剩的,她也不在乎。老太太和丈夫的關係非常和睦,幾乎沒有紅過臉。
老人還特別喜歡孩子,以前住大雜院時,她的身邊常常圍滿了小朋友,她不僅帶了好幾個孫子孫女,連幾個重孫子重孫女也是她帶大的。「老太太以前吃過很多苦,可是她經常像講笑話一樣,跟我回憶年輕時走過的路,恐怕就是這樣的心態,讓她一輩子都活得平和、順心。」華女士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