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國正式主導制定泡菜行業國際標準,韓媒急得宣稱「是我們的恥辱」,韓網友也在網絡上挑起泡菜起源之爭。沒想風波漸平,美國駐韓大使又來「挑事」。
12月10日,美駐韓大使、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哈裡斯(Harry Harris)發推宣稱「很榮幸身處泡菜的起源地——韓國!要學習到如何製作最正宗、最美味的『韓國製作』泡菜,我很激動。」然後宣傳起一場泡菜製作的網絡直播活動,他本人也將參加那場直播。
截自哈裡斯推特
包括韓聯社在內的多家韓媒,將哈裡斯的推特,與早前中國主導的泡菜國際標準公布關聯起來。
今日俄羅斯(RT)12月11日稱,雖然美國的外交官沒有直接提及中國,但是韓國媒體指出,這條推特發布的背景,是中韓之間關於泡菜的爭吵。而哈裡斯顯然「站在韓國這邊」,宣稱了韓國是「贏家」。
哈裡斯的推特下方,除了有網民用韓文向哈裡斯示好、表示感謝外,一名個人簡介的坐標為塞爾維亞的網民表示,「美國XX唯一會做的事情,就是製造國家之間的仇恨。」
另一位網民評論道,「因為你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你最好別多管閒事,把嘴閉上。」
11月24日,一項由中國主導制定、四川省眉山市市場監管局牽頭負責的泡菜行業國際標準正式誕生,這是中國泡菜產業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的直接體現,也是我國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框架下制定的第6個食品標準。
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當天宣布,中國泡菜的國際標準不適用於韓國泡菜。
這件事也激起了韓國媒體和網民的憤怒。許多網民指控中國「偷走」泡菜,韓聯社宣稱中方「文化挪用,缺乏對周邊國家文化和歷史的了解。」
12月8日,韓國一名教授向百科百科抗議稱,其「泡菜」詞條中「韓國泡菜源於中國」的表述屬於「錯誤」。為此,百度百科詞條中「韓國泡菜源於中國」的描述已經被刪除。
百度官方在權威媒體和學術文章中找到一些參考資料,事實上在 《詩經》中的《小雅·信南山》就有詩句「中田有廬,疆埸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裡面的「菹」就是酸菜的意思,證明在當時,中國就有了醬菜的製作工藝。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農水產物流通公社北京農業貿易館館長鄭雲溶曾在《泡菜(Kimchi)——韓國代表性的傳統發酵食品》文章中表示:在1300年前的韓半島三國時代中國醬菜傳到了韓國,並結合韓民族的飲食習慣不斷發展演變成了今日的韓國泡菜。
長期,韓國民眾認為泡菜是韓國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強調「泡菜宗主國」的地位,還於2013年通過「文化易容」,將「泡菜和越冬泡菜文化」塞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然而,韓國發現,自己引以為豪的泡菜,相當一部分是中國製造。
2017年,韓國泡菜貿易逆差達到了創紀錄的4728萬美元,泡菜的進口量更是達到了出口量的10倍以上,而在進口的泡菜中,有99%都產自中國。韓聯社稱這是「泡菜宗主國的恥辱」。
為了應對這一「窘境」,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還於2018年發布了 「泡菜振興計劃」。但這兩年受到原料成本等因素影響,相關計劃的成效暫時沒有顯現。
(來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