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前高后窪,不孤就寡」,農村蓋房高低有什麼講究嗎?

2020-12-20 三農前線

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國家大力扶持農村的發展,現在的農村,可謂是排排大瓦房,街道整整齊齊,一派農村新氣象。說到大瓦房,就不得不說到農村蓋房的那點事兒。

在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前高后窪,不孤就寡,不知道有人聽過沒有?那麼到底有沒有道理呢?農村蓋房高低有什麼講究嗎?

前高后窪

在農村蓋房有個講究,那就是地基要打的高一點,因為在以前,每逢夏季下雨的時候,由於農村都是土路,加上蓋的房子也都是土坯房,很容易就漫過了家門進入屋裡,因此很多人家都把地基打的高高的,就是為了防止「水漫金山」。

而這句俗語的前半句「前高后窪」,明面上的意思就是蓋的房子前面有高的東西擋住了房子,房子後面卻又沒有依靠,地勢低洼,很容易積水。

縱觀我國大部分的房屋,基本都是坐北朝南。一來是可以最大限度的照到陽光,二來呢也是古人傳下來的,只有帝王才可以坐北朝南。因此,上面的「前高后窪」,從布局上來說,可能就不太好。

不孤就寡

如果單從房屋的構造來說,前高后窪就可以使得家庭不孤就寡的話可能有點過了,不過自然還是有一些道理的。

要知道,西北風是最冷的風,在城市裡冬天還好,有大量高層建築可以擋風,這也是為什麼夏天城裡要比農村熱的原因。而在農村,冬天是很冷的。經過西北風的吹拂,如果按照前高后窪的格局蓋房,那麼冷風就很可能會吹進家門,使得人生病,嚴重的可能會使得早早去世,從而變成了孤寡。

話說回來,有人說農村蓋房講究迷信,但是不是迷信筆者不敢說,總歸還是有一些道理的,信則有,不信則無。關於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農村蓋房的一些風水技巧,各位看官怎麼看?歡迎大家下方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前高后窪,不孤就寡」,你知道嗎?
    在農村地區,人們對房屋的建造關注度很高,也有很多講究,比如:「前高后窪,不孤就寡」。具體是什麼意思呢?前高后窪,不孤就寡就農村房屋而言,人們追求更良好的光線透射和充足的陽光,這樣現在陽氣充足。「前高后窪」是指房屋前有許多高大的樹木或非常高的丘陵和土坡,這會阻擋房屋前的視野。由於長期的被高大樹木或者山坡阻擋。房屋常年會更加陰沉,尤其是在夏天,將更加潮溼。居住的人容易生病,也不利於家庭財富積累。其次,「後窪」是指屋後的凹陷,也是不利於風水的。
  • 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居住的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建房有講究,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啥意思?看完明白
    在我們農村每家每戶都建設一棟又一棟漂亮的房子,而每一棟房子的大小、朝向、位置以及周邊的環境都不一樣。房子是人們居住的常說,同時也是人們遮風擋雨的港灣。房子在人們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對於農村而言,人們建設房子是有很多講究的。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雖然農村人的文化普遍不高,但是農村卻是充滿底蘊的地方,有很多至理名言在農村流傳,比如農村老人們經常說的俗語。農村俗語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仔細品味,每一句俗語中都含有大道理,警示後人。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男玩女耍,不孤就寡」是啥意思?
    這不,前兩天我與一位農村老人聊天聊到婚姻話題上的時候,這位農村老人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男玩女耍,不孤就寡」。說實話,關於這樣一句俗語,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因此,搞不懂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於是,便向這位老人請教。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啥意思?究竟有沒有道理?
    ,補償大約能有個幾千元,這幾千元對於城裡人來說不足以大動幹戈,但在農村尤其是我們這個比較落後的農村,這幾千元就是一年的土地收成錢,勢必會讓大家大動幹戈的爭搶。經過後來協調,這三家進行了平分,可老嬸依然不依不饒的找村長,村長當著大夥的面就說出了一句「男凹女凸,不孤就寡」,這一句話可就惹怒了老嬸,整整鬧了一上午在村長家裡,其實筆者當時也在場,畢竟是自己家親戚的事,算是捧個人場,但到最後我都不明白為何這一句話就把老嬸給惹毛了,後來通過村裡的「萬事通」老李,筆者才知道,這是一句俗語,雖然沒有貶義的意思,但在當時的情形下確實是不太合適
  • 農村蓋房講究「大房門前小破屋,三年一場哭」,門朝向有啥講究
    導讀:農村蓋房講究「大房門前小破屋,三年一場哭」,門朝向有啥講究?農村蓋房子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一點都不能含糊,因為一個農民家庭,一代人也只會蓋一次房子,或者幾代人共住一房子也是很常見的。農村蓋房的「天時地利人和」具體是說的啥呢?
  • 農村蓋房講究「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蓋房要規避什麼?
    導讀:農村蓋房講究「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蓋房要規避什麼?農村蓋房潮越來越流行了,房屋是幾代人的安居之所,所以農民在蓋房子的時候都會看下地基的風水,什麼方位,水流、氣場、光線、磁場等,總之,蓋個房子就是期望永葆安全,聚財傳家。
  • 農村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自古以來,蓋房子都是農村人最重視的事情之一,不管是在以前,還是在現在,一座房子往往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還是一家人感情的寄託,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講究也會特別的多。在農村中有很多關於蓋房子的俗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其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涉及人情世故、諸事宜忌、農事生產、土木建設等方方面面。農村修房建屋的講究,村裡人基本上都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以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來說,它揭示了什麼道理?
  • 過去農村蓋房,為什麼講究「槐木、柳木不上房」?原來是這麼回事
    原來是這麼回事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蓋房子都是清一色的磚混結構,房頂都是混凝土和鋼筋組成的預製樓板,而在過去蓋房哪有這麼多「新型材料」可供選擇,要知道過去農村都有「攢木材蓋房子」的習慣,過去宅基地多得是,就怕沒錢蓋房子,於是就有了這從小孩起就為其「攢木材」,將來為長大後的孩子蓋房子用,可即使在物資匱乏的過去,木材也不是隨隨便便的攢的,也是要進行挑揀的,長久下來便有了
  • 農村俗語「樓上加樓,家敗人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諺語「有水方有地,無水地不成」,什麼意思,有何講究?北方的農村,不比江南,由於氣候的差異,在房屋建造中也有不同的講究!北方的農村,冬季寒冷,夏季多風雨,因此考慮的是通風以及保溫!而南方,夏季溼熱,冬季陰冷,更多的講究是通風和防潮,因此在建築的樣式和格局中也有所不同!在農村,房屋的建造講究甚多,不僅要求外觀的大器,結構的穩固,以及布局的合理,往往還蘊含著農民對於以後生活的嚮往,因此,很多村民在蓋房中,也遵循一些先輩流傳下來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有不同的解讀,但是在老人看來,為的也就少尋個美好,尋一個心安!以下的三句俗語,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 農村俗語「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何意?老話在理嗎?
    自古以來農村人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格外的重視,因為蓋一座房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積蓄,房子還是一家人心靈的寄託,房子將一家人的心緊緊的團聚在一起。也正是因為房子在農民心中的重要性,在農村中關於建房的俗語有很多,比如「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人講,蓋房時要挫前不挫後,指的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不過這些都是當時有錢人家才會做的,普通的農民蓋房,就是想請風水師也沒錢啊。隨著現在農村居民收入的增加,有些人又想起了,以前農村蓋房的一句老話。蓋房時要挫前不挫後,不過多數人是不懂,這句話所要講的意思是什麼?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下,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東四犯西四,家敗人丁亡」,什麼意思,蓋房有何講究?
    在農村,房屋住宅對於農民來說意義非凡,它不僅是人們繁衍生息的處所,也是老農享受天倫之樂、頤養天年的地方!在農村,老農常說「地善苗旺盛,宅好人興隆」,其實對於住宅來說,不僅考慮房屋建築的樣式,還要處理好房屋與環境的關係,只有相互融洽,才能住的安心!
  • 農村俗語「蓋西不蓋東,家中無老翁」,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最近這幾年在農村再次興起了蓋房潮,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再攢了一定的積蓄後,便回到農村蓋起了新樓房。對於農村人來說,蓋房子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事情之一,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的講究也有很多,比如所蓋房子的位置、開工時間以及房屋布局等等,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蓋西不蓋東,家中無老翁」就是關於蓋房的俗語中的其中一個,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會有「蓋西不蓋東」的說法呢?
  • 關於農村蓋房子,有句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是什麼意思呢?那麼,針對蓋房子的俗語也有很多,比如這句「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又是什麼意思呢?要理解這句俗語,先要知道「落斷」是什麼意思?落斷在南方部分省市的意思就是低洼的意思。這句俗語在南方一些省市的意思就是建房子不能建在低洼的地方,否則房子會在雨季來臨的時候面臨著積水的危險。
  • 農村蓋房有講究:「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蓋房有講究:「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有道理嗎農村蓋房子講究還真的多,比如我們長聽說的俗語有「屋門對窗戶,家破不留財」,這句話說的是,房屋大門不能對於後面的窗戶這樣房屋的財氣沒有被擋住
  •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只不過社會不同了,有些俗語也只適用於以前,放到現在雖然過時了,但也能從中看出以前人的生活狀態。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接東不接西,接西出孤叟」,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俗語雖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更迭,但仍然日新月異,枝繁葉茂,並不斷的在去其糟粕,留其精華的中傳承中,其中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人們通過俗語能學習一些道理,來彌補自己對生活的認知,如今俗語雖依然大放異彩,但對當下年輕人來說,卻對其不屑一顧,認為這只是古人的懵懂無知,殊不知,細細品味的話,裡面的深刻含義是書本上根本無法學習到的,比如說「人有三寶,醜妻,薄地,破棉襖」,就簡潔形象的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