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何意?老話在理嗎?

2020-12-17 小馬話三農

自古以來農村人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格外的重視,因為蓋一座房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積蓄,房子還是一家人心靈的寄託,房子將一家人的心緊緊的團聚在一起。也正是因為房子在農民心中的重要性,在農村中關於建房的俗語有很多,比如「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建房不建丁字口: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在蓋房子的時候,不要將房子建在位於丁字口的位置。那麼將房子建在丁字口為何不好呢?農村老人經常會說到「煞」這個字,大多數人並不知道煞的真正含義,只知道煞對家庭和個人都會有不好的影響。農村老人們認為,如果將房子建在丁字路口的話,房子就會擋「煞」,這樣的房子發生意外的概率會很大,並且也會影響到家庭成員的運勢。

其實拋開擋「煞」這一方面的原因,將房子建在丁字路口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房子建在丁字路口,多是將位於丁字路口直衝的地方,雖然現在的農村建設得越來越好,但是很多農村沒有路燈,一到了晚上依然是黑乎乎的一片,如果將房子建在丁字路口,如果是不熟悉路線的司機在晚上駕駛車輛,很容易撞到位於丁字路口上的房屋上,從而大大影響房屋的安全性。

造屋不造山脊首:山脊首指的是山的脊梁,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在建房子時,不要將房子建在山的脊梁上。雖然我們常常說「站得高、看得遠」,但是將房子建在很高的地方,並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將房子建在山脊上,按照農村老人所說,自己將居住在「風口浪尖」上,日子根本沒辦法過得平穩,每天都處於驚險中。

其實從居住環境來說,將房子建在很高的地方,也會影響到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情況。在我們北方,一到了冬天常常刮刺骨的東北風,如果將房子建在很高的地方,周圍沒有遮擋物,寒風颳過,室內也會變得異常寒冷,人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就會很容易生病,所以為了家人的身體健康,房子並不能建在較高的位置。

在農村中關於建房的俗語,除了「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這句俗語以外,還有「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前高后窪,不孤就寡」等俗語,你還知道哪些關於蓋房子的俗語,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老話說:「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有何道理?準嗎
    在農村蓋房有很多講究,什麼房子的方位,氣場、氛圍、光線等等,這些都是農民需要考慮的,並且農民蓋房子會找「高人」看日子,也就是老皇曆上經常看到的,吉日、兇日等。還有農民蓋房子講究「做屋尋壪壪,墳葬山嘴間」,還有「屋場發家」,還有農村老話的告誡「坑塘屋,橋上房,必傷亡」等等。
  • 俗語:「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啥意思?建房啥要求?
    在農村,人們建設房子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比較注重的,比如房子建設方位、朝向、建設房屋高低等等,這些因素都需要考慮在內,這樣建設的房子才更讓人安心。在農村當中,人們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那麼對於農村建設房子,人們對此有啥要求?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 農村建房有講究,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啥意思?看完明白
    在我們農村每家每戶都建設一棟又一棟漂亮的房子,而每一棟房子的大小、朝向、位置以及周邊的環境都不一樣。房子是人們居住的常說,同時也是人們遮風擋雨的港灣。房子在人們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對於農村而言,人們建設房子是有很多講究的。
  • 農村俗語「前高后窪,不孤就寡」,你知道嗎?
    在農村地區,每個家庭建造獨立漂亮的小別墅,每個房子的大小,方向,位置和周圍環境都不同。房屋是人們居住的地方,也是人們避風的港口。房子在人們的心中佔有不可替代的。在農村地區,人們對房屋的建造關注度很高,也有很多講究,比如:「前高后窪,不孤就寡」。具體是什麼意思呢?前高后窪,不孤就寡就農村房屋而言,人們追求更良好的光線透射和充足的陽光,這樣現在陽氣充足。
  • 農村蓋房有講究:「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蓋房有講究:「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有道理嗎農村蓋房子講究還真的多,比如我們長聽說的俗語有「屋門對窗戶,家破不留財」,這句話說的是,房屋大門不能對於後面的窗戶這樣房屋的財氣沒有被擋住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今天要分享的這句「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下面就來一起看看這句話作何解釋吧!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現在的農村人們手裡有錢了,開始流行建二層小樓房。建房的時候都要根據設計好的圖紙,計算地基打多深,鋼筋下多少根,水泥澆灌多厚,合理地建房。這時候,有平頂房的人家,就產生了簡單的想法,在原先的板房上加蓋一層,不就成了二層小樓了嗎?
  • 農村俗語「建房不建滴淚屋,住屋不住五穀蟲」,啥意思?看完便知
    在農村基本上人們都是以自建房的形式來建設自己的房屋。而房屋的建設關係著人們生活生產,房子在人們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農村建設房子是需要多方面考慮的,比如房子建設的朝向、位置、結構等等。同時在農村,老人們常認為「建房不建滴淚屋,住屋不住五穀蟲」,這俗語到底是指什麼呢?
  • 農村俗語「一人不住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一人不住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老話在理嗎?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很多的老話俗語之所以至今還在發揮著作用,就是其中的寓意匪淺,有的甚至可以說是至理名言,雖然現如今的生活跟過去已經不同,有了明顯的改變。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指的是啥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指的是啥呢?老話在理嗎?現如今的農村,跟過去已經大不一樣了。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也越來越適宜居住,這裡環境靜怡,空氣相當的新鮮。房屋的布局走向規格建造,關乎到居住是否舒適,而且按照農村的老話來講,還關乎到家庭運勢。所以對於房屋的建造,從開工到居住,各地都有不同的講究和說法,這也就延伸出了許多的俗語老話,這些俗語都是圍繞著農村房屋開展,有的卻是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是值得借鑑和參考的,也有的擱到現在已經過時,只能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來看。
  • 農村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啥意思?老話在理
    在過去農村建房子,大多數人講究的就是怎麼省錢怎麼結實耐用,所以在設計上就沒有過多要求,但這並不代表農村的房屋建設是隨意的。農村人對於一些民俗還是非常遵守的,尤其這個建房子,子,農村人能建個房子幾乎會消耗所有的家財,大家設想下,花了這麼多辛苦的積蓄誰不願意建一個子孫後代都享福的房子呢,所以在建設房子的時候是有很多講究的,就像今天這句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俗語,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其中所蘊含的哪些道理。
  • 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生活,對於修房蓋屋一直以來都是作為人生大事來對待。尤其是過去的農村,大家條件有限,加上收入很低。蓋房子著實的不易。有的農村家庭需要積攢大半生,才能擁有蓋房子的財力。所以對於自建房的要求,更是要精益求精。
  • 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由於在下才疏學淺,雖然我對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仔細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臘月不建房臘月是農曆的最後一個月份。按照《風俗通義》中的解釋,臘月的「臘」有兩層意思。
  • 農村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為啥呢?在理嗎?
    到底:農村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為啥呢?在理嗎? 在農村生活,每天都會聽到很多老話和俗語,直到現在平時做錯了什麼事情,依然會有人說:看看,讓你不聽老人言,所以吃虧在眼前。也就有了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這些俗語老話包羅萬象,無所不至。
  • 農村俗語「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啥意思?
    農村人自己用去十幾年甚至半生的勤儉節約積攢下來的錢財,去建造自己心愛的住房,是多麼的不容易啊。因此,他們在建造住房的時候,非常講究,必須選擇一個農村非常好的風水寶地。於是,就為此農村便產生了許許多多的老話和俗語,如「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就是其中之一。
  • 今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大雪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俗語是根據大雪節氣的冷暖來判斷未來天氣變化的,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很多人會將節氣大雪和氣象大雪混為一談,認為大雪節氣就應該下大雪,其實並不是這樣,大雪節氣和小雪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氣溫、光照等氣象特徵的一個節氣。
  • 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何意?老祖宗的話在理嗎?
    在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的城市生活久了,難免讓人煩躁壓抑,每當夜深人靜之時,總會獨自一人看向窗外,回想農村的點點滴滴!思緒萬千,決定回到農村老家走上一趟,一路向西,向西,歷經兩天的路程終於到家,壓抑的心境豁然開朗,繁重的思緒瞬間消失,因此在這裡能感受到的是清新甘甜的空氣,潺潺的溪水,淳樸善良的民風。不過在農村生活,讓我影響最為深刻的卻是,和長輩們在一起暢聊場景,大家經常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說笑笑,其中還不乏一些精彩的俗語。
  • 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何意,老話在理嗎?答案來了
    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大院子,人們習慣在院子中種一些時令蔬菜以外,還喜歡在院子中種幾棵自己喜歡的果樹或觀賞樹,這樣既可以吃到新鮮的水果,小院也會因為觀賞樹木的存在而變得十分漂亮。雖然在院子中種樹很常見,但是種樹的講究卻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是村民最美好的期盼,在過大年的時候,還經常喜愛在水缸上面用紅紙寫上清水滿缸,在豬圈、雞窩等地方貼上六畜興旺,或者是牛羊滿圈,這也是對於來年美好的期望,對於六畜來源久長,這種概念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分別指的是:牛、馬、羊、豬、狗、雞,這也側面的說明了馴養家畜的悠久歷史,這些原本都是野生動物的六畜,被馴化之後成為了家庭常見之物
  • 農村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理念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閒田不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也是嚴寒的開啟,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黑指的是陰雨天氣,疏則是沒有陰雨天氣,是畢竟晴朗的天,所以可以理解為冬至這一天如果是陰雨天氣,那麼到過年春節的時候,將會出現大晴天,如果冬至這一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到了過年的時候,將會出現雨雪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