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節吃什麼?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
#端午節吃什麼#端午來臨憶屈原,龍舟競技眾人喊。粽子飄香香萬裡,華夏兒女不平凡。吃粽子是端午節的 一大習俗之一。每逢端午佳節,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粽子又稱「角黍」、「簡棕」,晉代時期,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的食品。據專家考證,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端午食粽是祭奠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僅反映民眾的心願而已。
-
做粽子吃粽子,不看龍舟也有端午味
2020年6月25日,是中國傳統的端午佳節,一大早劉姨就在自家的陽臺上包起了粽子,她視葉子的大小,一個粽子需要用到兩片或三片葉子。葉子被曲成漏鬥狀,劉姨嫻熟地用調羹把摻雜有紅豆和蝦皮的糯米倒進去,然後夾一大塊摻有蒜蓉碎末的五花肉,再蓋一層糯米把葉子包起來就做好一個粽子了。劉姨一家都很喜歡吃這種家鄉風味的粽子,所以每年端午她都會做上好多。
-
端午節,掛艾草比吃粽子更重要
傳說之二是紀念也是當時的楚國人後投吳國的伍子胥;傳說之三是紀念東漢為救父而投江孝女曹娥;傳說之四是紀念也是東漢時期的清官廷尉陳臨;傳說之五是紀念清明節出過場的春秋時代晉國忠臣介子推……這些傳說,各有其理,名位朋友、特別是中小學生朋友可以作為一個小課題進行研究,看歷史上到底有多少歷史典籍有記載,哪一個更有說服力……當然,傳說畢竟是傳說,之所以是傳說,那是因為,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端午節的兩大標誌性活動
-
掛艾草、戴香包、吃粽子,端午節有它獨特的美
從古自今,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有划龍舟、戴香包、吃粽子、掛艾草等習俗。每逢端午,人們會去山上採摘艾草插在門口,艾草有驅邪保宅的作用,也寓意著美好的生活。艾草作為草本植物,有極大的藥用價值。艾草性溫,入脾、肝、腎經,有祛溼、止血、消炎、止咳等功效,也常用於針灸。
-
香港人過「端午節」:飲茶、吃粽子、觀龍舟競賽
    講起粽子,香港的粽子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最基本分為鹹肉粽和甜粽。傳統鹹肉粽,糯米包著一塊肥瘦相間的豬肉和蛋黃,簡單而美味。而甜粽亦稱為鹼水粽,吃的時候要沾糖,美味可口。    端午節早上,我媽媽就會準備好熱乎乎的鹹肉粽子。
-
吃粽子,掛香包 金風的端午很傳統
吃粽子,掛香包 金風的端午很傳統 2018-06-15 18:48:05
-
包粽子、縫香囊、「造」龍舟……這些初中生線上迎端午秀手藝
長江網6月22日訊(記者向潔 通訊員代建勇)學包一掛軟糯清甜的多寶粽子,親手縫一枚寓意和美的香囊,設計製作一艘獨樹一幟的龍舟……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武漢市第六初級中學的學生們在線秀手藝,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
端午雲遊|這裡龍舟、粽子別具特色
端午小長假已近尾聲,「端午雲遊」板塊的最後一期繼續帶您雲遊動物園的端午,這期我們去看看別具特色的龍舟和粽子~~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民俗活動之一為了讓動物朋友們感受這濃濃節日氛圍飼養員們不僅做了特色粽子
-
恩平人過端午節有講究 吃特色粽子 看龍舟「漂移」
端午節很快就要到了,全國各地的過節習俗不盡相同,就連吃的粽子也都各具特色。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恩平人過端午節的特色習俗。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陳明思 特色一 初一初五都過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恩平,有人在當天過節,也有人在農曆五月初一過節。
-
觀龍舟、品粽子、轉風車——香港市民熱熱鬧鬧過端午
新華社香港6月7日電(記者丁梓懿、林寧)7日端午節,除了划龍舟、吃粽子這些例行習俗,香港居民還在這一天洗「龍舟水」、轉風車,把端午節過得熱熱鬧鬧、別具特色。當天,香港多個海濱舉行龍舟賽,其中在香港仔舉行的龍舟競渡大賽最具傳統漁港特色。
-
恆大名都粽頭戲——手作龍舟&粽子DIY,好禮砸出來!
、手作龍舟...現場「粽」享假期,嗨翻天變身小魯班 趣味拼龍舟龍舟競渡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特色民俗活動不能現場看龍舟賽那就來恆大名都營銷中心與家人協作配合DIY拼龍舟將拼插著數以百計的龍舟拼圖小零件製作成一個威武霸氣的龍舟不僅能了解龍舟承載的歷史意義還能過一個與「粽」不同的端午節哦端午節不吃粽子就好像過年不吃餃子一樣你想親自動手包粽子嗎恆大名都新鮮食材準備齊全翠綠的粽葉、晶瑩的糯米
-
端午為什麼要吃粽子、掛艾葉、喝雄黃酒?
中國江蘇網6月14日訊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掛艾葉、喝雄黃酒?昨天下午,「弘揚傳統文化,情系濃情端午」節日展風採活動在鎮江高專舉行,民俗專家為師生們講解端午節民俗文化,現場還有民間藝人展示鎮江傳統手工技藝,讓同學們與民俗文化親密接觸。
-
龍鬚水浴,插艾掛蒲,草粿梔粿,龍舟競渡,看看潮汕人的端午習俗
1、插艾掛蒲消災:插艾花是潮人端午很重要的習俗,這一習俗其它地方已不多見,但潮人至今保持。插艾花是指各家門戶上插艾花或炙艾,意在「艾虎形以闢邪穢」,也就是驅瘟闢邪,這一習俗來自遠古,農曆五月初五被認為是惡月惡日,此時氣候溼熱,毒蟲出沒,瘟病流行,所以要施行巫術以驅除毒病,遠古的巫術除了咒語、巫舞、符圖外,還配合使用艾草、菖蒲、雄黃之類藥物,後來咒語、巫舞、符圖逐漸失傳,但插艾掛蒲的習俗卻保留了下來。
-
古代的端午節習俗——粽子和龍舟真的存在嗎?淺談古時候的端午節
吃粽子和賽龍舟是我國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粽子的飄香以及江河上龍舟的競速,無不描繪著端午佳節的喜慶。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吃粽子與賽龍舟的習俗是什麼時候開始的?而這些習俗在古時候是否已經存在?一、吃粽子習俗的由來粽子到底有多美味?
-
畫說閘北|除了龍舟和粽子,端午節還有什麼被遺忘的正經事?
在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裡,民間亦有佩戴香囊、束五彩線、包粽子、插蒲艾、賽龍舟等習俗。端午裹粽之來由,相傳詩人名屈原。忠國愛民鬥邪惡,剛正不阿投汨羅。周到君老家即為湖北荊門,小時候聽奶奶說起過,農曆五月初五為「頭端陽」,五月十五為「大端陽」,五月二十五為「末端陽」。五月初五日凌晨太陽未出,人們趕早去野外拉露水,拔艾草,回來懸掛於門戶。
-
端午節粽子龍舟簡筆畫教程為你準備好啦
圖解步驟第一步首先我們用弧線勾勒出一個個萌萌的小粽子簇擁在一起,然後粽子加上可愛的表情~第二步兩邊的粽子畫上纏粽子的線,在勾勒出兩邊的粽葉~第三步然後給粽子們畫上粉臉蛋,下方用弧線加上一個大大的盤子,將粽子裝在裡面~第四步
-
15首最美端午詩詞 | 粽子飄香艾草芳,龍舟爭渡鬧春江
端,意為「初始」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也是仲夏的開端人們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端午節起源於詩人在端午日,看山村中盛開的石榴花,包粽子、掛艾草、採藥草,在額上點了雄黃酒,傍晚忙完了,準備喝一杯。喜遷鶯·端午泛湖宋·黃裳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
-
北京人吃粽子都喜歡沾白糖,吃起來甜甜的,幸福滿滿
北京端午節,喜歡吃粽子,粽子粘糖吃最好吃,甜甜的幸福滿滿,家家戶戶都愛吃粽子。北京美女吃粽子東北過端午,清早折一些樹枝或買些艾草回來, 系上各種顏色的葫蘆掛在門沿和窗戶上。湖北的傳統習俗有貼端午對聯、門口掛艾葉菖蒲,還有包粽子、煮鹽蛋、泡雄黃酒等。貴州「遊百病」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男女老幼往往在端午節穿上新衣,到野外遊玩。四川端午節食俗,四川人大多吃粽子、鹽蛋、莧菜。四川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
-
包粽子、 做龍舟,皖西博物館精彩活動話端午
皖西博物館在2020年度端午節到來之際,繼續推出「我們的節日—端午,包粽子、 做龍舟」品牌社教活動。期待通過活動增加儀式感,引導青少年兒童傳承文化,領略美好生活,感受社會文明進程帶來的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
-
粽子裝進豪華禮盒變"貴族":88元龍舟禮盒僅6隻
豪華禮盒扔垃圾箱 孟先生有一張面值88元的粽子禮券,禮券兌換地點是小南國酒店。他在小南國酒店新天地店兌換粽子,想不到拿到的竟是一艘「龍舟」!「龍舟」是由高級硬紙板做成,做工異常精美。可打開後一看,「龍舟」裡竟只有6隻小粽子!「這麼豪華的禮盒不是浪費嗎?」孟先生很不解。他和家人吃了粽子後,剩下的「龍舟」,將扔進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