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從江:香菇種植助農增收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初冬時節,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洛香鎮的食用菌基地迎來採收期,當地群眾忙著採摘、分揀香菇以供應市場。 

近年來,從江縣在推進產業富民的過程中,立足生態優勢,把食用菌生產加工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按照「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因地制宜推廣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持續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目前全縣食用菌種植達3000餘萬棒,帶動全縣6000多農戶通過食用菌產業增收致富。(吳德軍)

相關焦點

  • 雲南硯山:蚌峨鄉種植蠶豆助農增收
    蚌峨鄉去年9月從浙江引進500畝蠶豆進行連片種植建成的蔬菜基地,經過精心管護,目前蠶豆已陸續進入採收期。蚌峨鄉種植蠶豆助農增收正月初就開始在基地務工的田維粉樂呵呵地告訴記者:「種了30多年莊稼,沒想到蠶豆還可以長得這麼好。
  • 威寧自治縣萬壽菊種植助農增收
    近年來,威寧自治縣大力發展萬壽菊產業,種植萬壽菊4.2萬畝,著力培育區域內農業龍頭企業,引導農民依靠發展產業實現增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隴西:小香菇助農脫貧增收
    今年以來,他在馬河鎮卜家渠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香菇種植基地承包的兩座大棚已產了三茬香菇,賣了3.4萬多元,香菇已成為他家增收致富的第一產業。
  • 科技種菇助農增收——江西新餘下村鎮產業扶貧見聞
    新華社南昌1月7日電 題:科技種菇助農增收——江西新餘下村鎮產業扶貧見聞新華社記者郭傑文新年伊始,江西省新餘市渝水區下村鎮欣欣榮菌菇基地的智能恆溫大棚裡菇香四溢。近年來,下村鎮把發展產業扶貧作為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的主攻方向,大力推動香菇產業發展。截至2019年底全鎮已建設菌菇大棚500餘個,不僅為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還為貧困戶免費提供香菇種植技術培訓,引導貧困戶自主創業。
  • 黨員「小紅人」助農增收 「承包」花都鳳梨1000斤
    信息時報訊(記者 崔小遠 通訊員 李璇 謝敏飄)一輛大巴車停在花都區文一村田間柏油路旁,35名「小紅人」正在田間採摘鳳梨,並將採摘完的新鮮鳳梨打包裝箱,身體力行,助農增收。這是6月20日文一村田間的忙碌景象。這群「小紅人」是中建四局一公司的黨員職工們。
  • 從江縣西山鎮:林下經濟引領脫貧,綠殼雞蛋助貧困戶增收
    從2020年2月中旬截至2月21日累計銷售收入已突破2萬元,現在發展生態放養雞養殖已成為小丑村6位貧困戶增收的重要方式。小丑村第一書記孫勇剛介紹,產業發展才是硬道理,農戶增收才是真本事。2月21日,貴州農行從江幫扶團隊組織省州縣三級聯動,為小丑村再添金融助推脫貧攻堅的利器--「農銀e管家」,將小丑村優質綠殼雞蛋納入「農業銀行扶貧商城」,共享全國農行巨大的客戶資源,銷路將輻射到全國各地,助力小丑村「林下養雞」產業。據悉,2019年,西山鎮黨委政府,為了讓更多的貧困戶在家門口增加收入。
  • 京東全鏈助力黔貨出山,30萬斤糯米香蕉線上銷售助農增收
    電商帶頭人雷明黔西南以安龍縣和冊亨縣為中心的香蕉產業帶,是黔西南主要經濟產業帶之一,這裡主要種植的品種是糯米香蕉,個頭小,肉質甜軟,香氣還足,很受歡迎。糯米香蕉種植面十分廣泛,如今覆蓋8個村、9個合作社,形成沿江香蕉種植帶,帶動了當地200戶貧困戶、1000戶以上農戶致富增收,糯米蕉也成為了這裡的優質產業。
  • 雲南景谷: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
    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近年來,雲南景谷縣依託景谷興邁農業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專業合作社+村委+科研單位+基地+農戶」的模式,產業化發展魔芋,魔芋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和村民增收致富的重點產業,帶動作用明顯可見。
  • 黑龍江富錦:「扶貧牛」助農增收
    近年來,為保障貧困群體持續穩定增收,黑龍江省富錦市長安鎮探索「合作社+貧困戶」增收路子,通過發展代養扶貧牛項目來促農增收,動員32戶貧困戶入股成裕養牛專業合作社,通過抱團養牛助農增收。據介紹,為降低養殖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惠及村民,合作社承包土地600餘畝用以種植玉米,收穫青貯飼料,保證飼料自給自足,從而提高養殖效益。
  • 貴州威寧:高原「冷涼蔬菜」產業助農脫貧
    農民在位於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的貴州江楠育苗中心管理蔬菜苗(6月16日攝)。位於烏蒙高原的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平均海拔2200米,是貴州省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縣,也是我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
  • 新寧:拓寬臍橙銷路,助農增收致富
    新寧:拓寬臍橙銷路,助農增收致富 2020-12-25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夏縣蓮生專業合作社助農脫貧增收
    臨夏縣蓮生專業合作社助農脫貧增收 2020-06-06 0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興水口:新品種助農增收 熱帶水果江南結果
    水口鄉結合當地旅遊發展,農合聯鼓勵低收入農戶嘗試大面積種植,進行品種推廣和全程統一技術指導,實現助農增收。 (原標題《長興:熱帶水果江南結果 新品種助農增收
  • 貴州大方:大球蓋菇喜獲豐收 助農增收成效顯著
    調結構促增收,在興產業的同時,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讓老百姓從中受益,實現穩定脫貧。來自瓢井鎮坪興村塘邊組的吳永會之前常年外出務工,食用菌基地建設後,她在家門口就實現就業,搖身一變成為「農業工人」。她說:「這個基地就建在我們門口,一年做半年的時間,還是做得到一萬五六千塊錢。」
  • 紅安縣發展香菇產業助農增收致富
    湖北佳菇香農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主要從事食用菌種植。乘著近年來紅安縣大力發展香菇產業的東風,公司進一步加大投入,建設了一條百萬菌棒生產線。在菌棒生產車間裡,當地經過培訓的村民變身產業工人,加班加點生產。黃魏家村黨支部書記馬長明說:「香菇基地落戶我們村,帶動就業人口30多人,人均月收入2000多元。另外還帶動脫貧戶65戶,每戶每年可增收3000元。」
  • 博白:三萬畝麻竹助農脫貧增收
    據當地筍農介紹,現在正是鮮筍集中上市的季節,採收後的鮮筍經過剝皮、浸泡、切片等工序後,將銷往全國各地。「麻竹具有耐水、耐溼、耐旱,生長速度快,病蟲害少,筍肉質甘甜爽脆,管護成本低的特點。」浪平鎮茂龍村第一書記趙觀成介紹說,茂龍村是「十三五」時期的貧困村,村裡種植麻竹約15000畝,全村80%以上的農戶種植麻竹。
  • 「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從江椪柑飄清香 果農採摘笑開顏
    椪柑掛滿枝頭時下正值椪柑成熟季節,果農正搶抓農時採摘,搶時上市,果香惹人喜愛,果農道說豐年。群眾包果「我家是在原雍裡鄉黨委政府的動員下發展起來的,目前共種植20多畝,今年的果子結很多,果子很大個,今年要發財咯。」果農申群才說。申群才是丙妹鎮大塘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年來發展椪柑產業解決了家庭子女讀書等家庭開支,獲得穩定增收,實現脫貧退出。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中心莊村:北蟲草「循環種植」助農增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中心莊村:北蟲草「循環種植」助農增收 2020-11-02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花生日記精準扶貧,用實際行動譜寫助農新篇章
    近日,貴州福泉「大福姜」喜迎豐收,農民們滿懷收穫的喜悅。但與豐收一起來臨的銷售難題一度成為農民的困擾。作為代表性的社交電商平臺,花生日記高度重視助農扶貧事業,響應國家「電商助農」的號召,充分發揮社交電商優勢,為農產品搭建交易平臺,助力農民脫貧增收,讓農民朋友喜上加喜。
  • 「西菜東送」的「協奏曲」:大灣區市場助貴州農貨出山
    (中國減貧故事)「西菜東送」的「協奏曲」:大灣區市場助貴州農貨出山  中新社廣州10月18日電 題:「西菜東送」的「協奏曲」:大灣區市場助貴州農貨出山  作者 王堅  近幾年,一家家廣州企業到中國西部的貴州省扶貧,將貴州山貨帶到了粵港澳大灣區,譜寫了一首東西部扶貧「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