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縣西山鎮:林下經濟引領脫貧,綠殼雞蛋助貧困戶增收

2020-12-21 天眼新聞

時下,當你走進從江縣西山鎮小丑村松內和松鳳流的「黨建扶貧e貸」林下蛋雞養殖基地,遠遠就能看到成群的烏骨雞在林下奔跑覓食,嘰嘰喳喳的聲音不絕於耳,烏骨雞飛上飛下,甚是熱鬧,養殖戶笑容滿面地給雞餵食和到林下拾綠殼雞蛋。因小丑村採取原生態林下散養,所以產出的雞蛋營養價值高,品質好,深受消費者的青睞。養殖場平均每天都能銷售500枚雞蛋以上,銷售收入達1500元左右。從2020年2月中旬截至2月21日累計銷售收入已突破2萬元,現在發展生態放養雞養殖已成為小丑村6位貧困戶增收的重要方式。

小丑村第一書記孫勇剛介紹,產業發展才是硬道理,農戶增收才是真本事。小丑村在控制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從2月中旬開始綠殼雞蛋銷售,小丑村脫貧攻堅指揮所的同志及致富能人採取縣內縣外銷售模式,線上銷售和線下銷售相結合,2個層面4個維度全面出擊,每天都接到不少訂單,訂單多的時候每天銷售達1200枚蛋左右,最遠的銷售已發到東北長春,也有顧客自己到基地上來參觀購買。在幫扶單位中國農業銀行貴州省分行及轄內黔東南分行等部門傾力相助下,獲得大單採購及預訂,有效促進綠殼蛋雞銷售,增加建檔立卡貧困戶收入。2月21日,貴州農行從江幫扶團隊組織省州縣三級聯動,為小丑村再添金融助推脫貧攻堅的利器--「農銀e管家」,將小丑村優質綠殼雞蛋納入「農業銀行扶貧商城」,共享全國農行巨大的客戶資源,銷路將輻射到全國各地,助力小丑村「林下養雞」產業。

據悉,2019年,西山鎮黨委政府,為了讓更多的貧困戶在家門口增加收入。圍繞貴州省委結合從江縣實際制定的「4+1」產業項目發展規劃,依託小丑村生態優勢,按照產業八要素要求,實施「黨支部+合作社+致富能人」的模式,在幫扶單位中國農業銀行貴州省分行「黨建扶貧e貸」10萬元的鼎力支持及東西部協作百富集團捐贈資金10萬元幫扶下,大力發展林下蛋雞示範點,採購優質良種「綠殼蛋雞」2548羽,每年固定按照捐贈資金10萬元的6%給建檔立卡貧困戶10人進行分紅,戶均增收600元,聘請6人貧困戶勞動力進行「林下養雞」的日常管理,每月每人可增收3000元,每年增收36000元,實現既有固定分紅,又有勞動力收入,實現通過林下經濟引領貧困戶脫貧,綠殼雞蛋幫助貧困戶增收的目的。徹底擯棄貧困戶「等靠要」的傳統發展觀念,同時不用出村,在家門口就業,兼顧家庭。  通訊員 林澤英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夏華  編審 吳德軍

相關焦點

  • 從江林下綠殼雞蛋純天然高營養
    在位於從江縣西山鎮小丑村的林下養雞基地裡,就有著這樣一群「喝著山泉水、吃著林下食、過著神仙日子」的優質烏骨雞,其產下的綠殼雞蛋營養價值高、品質好,得到消費者一致好評。 作為農行貴州省分行「惠農直採 愛心助銷 脫貧增收」消費扶貧項目產品之一的小丑村綠殼雞蛋,產品自上線銷售以來,全國各地消費者以「以購代捐」的愛心購買形式,幫助小丑村綠殼雞蛋「產銷兩旺」,利益聯結了當地1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切實幫助小丑村脫貧增收。
  • 從江林下綠殼雞蛋:純天然高營養 一日三餐的精彩點綴
    在位於從江縣西山鎮小丑村的林下養雞基地裡,就有著這樣一群「喝著山泉水、吃著林下食、過著神仙日子」的優質烏骨雞,其產下的綠殼雞蛋營養價值高、品質好,得到消費者一致好評。作為農行貴州省分行「惠農直採 愛心助銷 脫貧增收」消費扶貧項目產品之一的小丑村綠殼雞蛋,產品自上線銷售以來,全國各地消費者以「以購代捐」的愛心購買形式,幫助小丑村綠殼雞蛋「產銷兩旺」,利益聯結了當地1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切實幫助小丑村脫貧增收。
  • ...扶貧故事」我與結對幫扶戶的「扶貧情緣」|從江縣西山鎮黨政辦...
    賈收安是我幫扶的一個貧困戶。我們從不認識到認識,再到把彼此當成親人,這都是脫貧攻堅牽的「紅線」。2017年底,根據組織安排,我從加鳩鎮調到西山鎮黨政辦工作。2018年初我被安排到大醜村結對幫扶9戶貧困戶。在開展幫扶過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賈收安這一戶。第一次到入戶走訪時,他臉上一點笑容都沒有。
  • 行走從江:林企帶動產業興
    比起以前的清靜日子,楊勝軍要累上好幾倍,但他仍然覺得很高興很值得,因為在國有林場發展林下經濟這一舉措,不僅讓他的日子「活」了起來,讓參與產業發展的貧困戶的生活「活」了起來,更讓國有林場的未來「活」了起來。
  • 「貴妃雞」闖出產業扶貧新路子——貴州省從江縣黨翁村發展林下...
    2019年7月3日,在貴州省從江縣加勉鄉當翁村貴妃雞養殖場,王志德在給貴妃雞餵飼料。(吳德軍攝)7月1日,在貴州省脫貧攻堅「七·一」表彰大會上,省委書記孫志剛點名表揚了黨翁村支部書記王志德,並獲得了「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稱號,迎來了榮譽和掌聲。
  • 「我的扶貧故事」堅守在法治扶貧的第一線丨從江縣司法局西山司法...
    2016年9月,我調任黔東南自治州從江縣西山司法任所長。2019年6月底,按照縣委組織部的統一安排,我被選派到西山鎮頂洞村脫貧攻堅指揮所任網格員(兼任副所長)。2020年2月,根據工作需要,調整到西山鎮卡翁村脫貧攻堅指揮所任所長。頂洞村位於西山鎮東南面,是西山鎮最大的侗族村寨。2019年從江縣西山水庫項目落地頂洞村建設,該項目是飲水安全保障重大工程。
  • 助農團團丨六桶鎮寶寨村綠殼雞蛋帶動村民增收
    夫妻倆一人給母雞餵食,一人負責撿當天雞下的蛋。雞圈裡成群的雞爭先恐後奔走搶食,山林裡,精神抖擻的雞時而在林間「悠閒散步」,時而奔跑「嬉戲」,時而低頭啄食地上的蟲子,不絕於耳的雞叫聲猶如一曲曲動聽的致富歌謠,迴蕩在整個山林中。「去年一共撿了10多萬個綠殼雞蛋,合作社賺了十多萬,我們自己分得三萬多元。我們家裡的經濟條件得到很大改善了。」
  • 雲南宣威海岱鎮: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在冬日的暖陽下,走進宣威市海岱鎮顧灣村委會韶華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片的刺梨樹上掛滿了金黃色的果實,刺梨園裡3000多隻羽毛鮮豔的紅瑤土雞、三黃雞正在刺梨樹林下覓食,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  宣威海岱鎮: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 貴州從江:香菇種植助農增收
    來源:經濟日報初冬時節,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洛香鎮的食用菌基地迎來採收期,當地群眾忙著採摘、分揀香菇以供應市場。 近年來,從江縣在推進產業富民的過程中,立足生態優勢,把食用菌生產加工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按照「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因地制宜推廣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持續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前全縣食用菌種植達3000餘萬棒,帶動全縣6000多農戶通過食用菌產業增收致富。
  • 從江縣秧裡村:小米椒辣出幸福感
    走進從江縣往洞鎮秧裡村,一幢幢侗家雅閣掩映在環繞的青山之間,不遠處層層疊疊的梯田上,連片種植的小米椒點長勢很好。  「我們村的辣椒產業覆蓋貧困戶76戶,去年大家依靠種辣椒已經實現脫貧出列,今年我們與全國人民一道脫貧奔小康沒有問題。」村黨支部書記蘭文禮信心滿滿。  蘭文禮的底氣來自村裡近幾年來黨支部引領,產業挑起了全村脫貧攻堅的大梁。駐村幹部幫助群眾採摘辣椒。
  • 學習培訓補齊短板 強化責任真抓實幹——西山鎮務林脫貧攻堅指揮所...
    為進一步提高我校結對幫扶幹部工作業務水平,推進脫貧攻堅工作,12月31日,西山鎮脫貧攻堅指揮所到從江一中召開脫貧攻堅業務培訓會。西山鎮第一書記洪加朗、副鎮長梁鵬彩、學校校長劉誠平、我校駐務林村第一書記石躍隆及全體結對幫扶領導幹部共計30餘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學校常務副校長石慶鵬主持。
  • 樂業法院:精準扶貧靠行動 「扶貧雞苗」助力貧困戶促增收 助脫貧
    樂業法院:精準扶貧靠行動 「扶貧雞苗」助力貧困戶促增收 助脫貧 2020-04-21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樂業縣同樂鎮豐洞村:山裡的林下雞增收致富
    樂業縣同樂鎮豐洞村:山裡的林下雞增收致富 www.gxbszx.gov.cn  2020-08-30 12:10  閱讀:14995次  作者:曾明威  編輯:農海華  來源:同樂鎮人民政府
  • 乘風破綠浪 林下巧生金 │ 貴州全力按下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近年來,貴州牢記囑託,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林下經濟實現了跨越發展。2019年以來,全省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2048萬畝,總產值超220億元;參與經營林下經濟的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經濟實體達1.4萬餘個,林下經濟項目覆蓋貧困人口48.9萬人,帶動人均增收近千元。
  • 對口幫扶促春耕 凝心聚力助脫貧|棗園鎮|長武縣|金銀花|貧困戶|川口
    對口幫扶促春耕, 凝心聚力助脫貧紮根基層促春耕對口幫扶助脫貧讓黨旗在幫扶一線高高飄揚3月16日,市廣播電視臺臺長史志強、副臺長焦小兵帶領部分幫扶責任人和記者到市臺的對口幫扶村一一長武縣棗園鎮和川口村服務春耕生產,幫助栽植金銀花,入戶核實幫扶計劃和措施
  • 西盟:刺竹鮮筍上市,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為了讓變綠了的山林進一步產生經濟效益,使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西盟縣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發展產業助農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目前,全縣共種植有林下刺竹面積7000餘畝,成為西盟縣林下產業的一大特色,帶動全縣積極發展竹筍、砂仁、石斛等林下產業,林下經濟產值達到4000多萬元,成為山區群眾持續增收的綠色產業。
  • 廣西男子返鄉創業中藥養雞 綠殼蛋孵出脫貧路
    林馨 攝   中新網柳州10月28日電 (林馨)「為了給雞調理身體、肉質鮮美,我不時給它們餵中藥。」廣西柳州市農民秦世冬28日介紹其養雞經驗。返鄉創業的秦世冬,用一顆顆綠殼蛋「孵」出脫貧致富路。  28日,記者來到柳州市柳北區石碑坪鎮下陶村五黑雞生態養殖基地,看到雞群結伴在竹林下「散步」,咕咕的雞叫聲充斥在竹林中。
  • 紫雲浪風關林場:大球蓋菇迎採摘 林下經濟助脫貧
    「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國有浪風關林場的林下作物,在疫情防控同時也在同步推進復工復產,澆水,蓋草等管護等工作有序進行,保障林下菌的生長。」陸波說。「我負責收購紫雲國有浪風關林場1000畝的大球蓋菇,價格隨行就市,還提供菌部分菌種。
  • ...扶貧路上的鋪路石丨從江縣往洞鎮德橋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潘盛勇
    2019年10月,因工作需要,我來到從江縣往洞鎮德橋村,擔任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初到德橋村,我走村串寨與村民交談,重點走訪貧困戶,生活困難家庭,了解村民所急所需。同時,多次組織村支兩委人員對脫貧攻堅工作進行研究,共同謀劃發展方向。  通過前期調查,我發現村民平時均以種植水稻為主,農業產值低,只能滿足日常生活需求,如何才能推動村級經濟發展,讓村民擺脫傳統農業生產習慣,最大程度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成為了我的所急所想。
  • 豐都:綠殼雞蛋成為村民致富的「金蛋」
    在豐都縣虎威鎮大溪村,綠殼雞蛋被成功打造成當地特色品牌農業產業,通過「公司+基地+大戶+散戶」模式,帶動385戶村民增收致富,成為了貧困農戶脫貧的一條新路子。以前,大溪村名叫大溪溝,山溝裡沒有產業,村裡的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只有老人、婦女和孩子留守村中。「貧困村要從根本上脫貧,還得因地制宜發展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