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因工作需要,我來到從江縣往洞鎮德橋村,擔任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
初到德橋村,我走村串寨與村民交談,重點走訪貧困戶,生活困難家庭,了解村民所急所需。同時,多次組織村支兩委人員對脫貧攻堅工作進行研究,共同謀劃發展方向。 通過前期調查,我發現村民平時均以種植水稻為主,農業產值低,只能滿足日常生活需求,如何才能推動村級經濟發展,讓村民擺脫傳統農業生產習慣,最大程度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成為了我的所急所想。
與寨老交談傾聽他們意見
2020年3月,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與村支兩委多次進行商討,決定利用農村土地優勢,動員農民土地流轉,先期通過示範,帶動村民發展種植經濟價值高的經濟作物。 為此我發動村支兩委負責人,依託村級種養殖(植)合作社,由村支書牽頭,建成31.93畝辣椒種植示範基地一個;與貴州新創大健康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接洽,建設134.41畝的淫羊藿藥材種植基地一個,籤訂了為期6年的土地流轉合同,前3年由公司自主經營,3年後,可由學會種植技術的村民選擇自行種植,公司提供種苗和技術服務並負責收購,為村級今後的農業轉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召開人居環境整治會議
在這兩個基地的建設過程中,部分村民對不再種植水稻,將土地進行流轉,擔心土地流轉後出現無米吃、無魚吃的情況。我反覆組織召開群眾大會進行宣傳動員;對思想頑固的村民,又組織村組幹、黨員代表、網格員入戶再次宣傳動員,最終做通了全村107戶村民的思想工作,順利將土地進行流轉。 通過兩個基地建設,流轉土地收入19.92萬元,創造工作崗位40餘個,務工收入15萬餘元,惠及貧困戶16戶。
入戶檢查消防安全
在走訪中,部分村民家中廚房髒亂,仍然習慣在走廊木質樓板上生火做飯,生火取暖。我腦海中升起了一個想法:「住房安全了,但存在消防安全隱患,如果出現火災事故,那我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還有什麼意義?」 於是,我組織村支兩委人員和網格員多次深入農戶家中,逐戶建立臺帳,將情況及時上報鎮黨委政府。
帶隊清除樓上用火
2020年共拆除木質地板用火11處,爭取各項資金10.79萬元,改廚改灶26戶,硬化地面218平方米。 夜深了,望著牆上脫貧攻堅戰倒計時牌,一天天減少的數字無比耀眼,我不禁思緒連連:「打贏的脫貧攻堅戰不是結束,而是下一場戰爭的開始,我們的祖國將會發展得更加繁榮、更加富強。能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當好一塊墊腳石,挺好!」
【人物小傳】 潘盛勇,性別男,1974年12月出生,在職本科學歷(貴州省委黨校法律專業),1995年10月參加工作,在從江縣計劃生育委員會任駕駛員,2015年3月在從江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人事宣傳教育股任負責人,2017年5月在從江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應急辦任負責人,2019年10月擔任從江縣往洞鎮德橋村指揮所所長兼第二網格網格員。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夏華 整理編輯 孫文竹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