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廖鑫,2019年4月,受組織選派,到丙妹鎮丙梅三村任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
丙梅三村可利用土地資源有限,要想盤活村集體經濟,組建合作社是有效的辦法。起初大部分群眾並不理解不支持,碰到工作做不通的群眾,我都會厚著臉皮繼續宣傳動員,後來群眾理解了我們的良苦用心,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大家共同努力,獲得了群眾的支持,更加堅定我攻堅克難向前衝的決心和信心。
為了少走彎路,確保項目實施成功,我刻苦鑽研「八要素」,學習種植養殖專業技術,分析各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我同村主任走遍山間地頭一身灰兩腿泥,最終找到國營林場松木林「金嘎寶地」,並規劃了「金嘎坡」產業帶的經濟發展思路。
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我發動村幹部帶頭籌資了7萬元,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村裡獲得財政扶貧資金35萬元,在「金嘎坡」公路沿線規範化建設了建築面積700平方米的養殖場,養殖3000羽香雞和800餘只中華黑豚。部分合作社社員積極投工投勞,參與到養殖場的建設中來,實現增收。
村裡勞務就業不穩定、勞動力內生動力不足、在城內務工沒有就業優勢。村裡大部分群眾習慣在縣城周邊打零工不願外出。針對這一問題,我日思夜想,走村串戶徵求群眾意見,最終明確了「三手抓」思路,「一抓外出務工推動工作,二抓縣城就業平臺搭建,三抓因人施策推動青年就業創業熱情」。在這裡不得不提村裡42歲的潘老伍,他是三級智力殘疾人,身強體壯,願意吃苦,因智力障礙無人錄用。為了幫助他解決就業問題,我通過走訪聯繫,為潘老伍在縣城邊藥材基地推薦了藥材收割崗位,每月收入2000元,同時擔任護路員公益崗位,實現穩定增收、穩定脫貧。
對部分照顧家庭不能外出務工的勞動力,我們組建了「丙梅勞務服務隊」,為20餘名婦女承接家政服務。同時還成立了「丙三青年創業服務部」,我傾盡所學向青年們講解和培訓網格維修相關知識與技術,組織青年們從事辦公科技和網絡服務工作。接受家政業務的婦女們忙起來了,鄰裡間更加和諧了,青年們也學到技術了,對就業創業更有激情了。
在駐村的19個月裡,我們做了大大小小的事,有疲憊也有幸福,有歡笑也有淚水,但看到一年多來的努力換來群眾的累累碩果,內心感到無比幸福。「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脫貧攻堅工作千頭萬緒,每一項工作都不可掉以輕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將更加堅定信心繼續前行,與群眾同心協力,奔邁小康! 【人物小傳】
廖鑫,性別男,1983年8月出生,今年37歲,2005年7月畢業於黔東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物理教育專業,2009年1月畢業於貴州師範大學法學專業(函授本科),2005年8月到從江縣下江中學任教,2008年11月到從江縣職業技術學校任團委書記,2012年9月到從江縣第二民族中學任副科級紀檢監察員,2018年8月到從江縣紀委第三派駐監察組工作,2019年4月,派駐到丙妹鎮丙梅三村任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
【來源:貴州黔東南州紀監委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