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片《東東》引入投資新模式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20日 17:42
轉自 中國動畫網
〝中央電視臺的少兒頻道、少兒節目以及各省市正在籌劃中的少兒頻道等都是我們可以合作的優質平臺,我們這次來北京參加廣博會就是希望通過和它們溝通,並能夠達成協議,藉助這一平臺推廣我們最新的動畫產品,特別是近期即將完成的動畫片《東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廠長金國平告訴記者,只要有利於動畫片的推廣,採取什麼樣的播出方式都可以談。
可以說一部動畫片在北京廣博會上是微不足道的,吸引記者目光的當然不是9月中旬即將開播的《東東》本身,而是片子背後所蘊含的我國大型國家動畫生產基地——上海美影廠對國產動畫片生產投資方式的主動變革與探索。
曾因資金短缺拖了兩年
據《東東》的導演胡依紅介紹,美影廠從2000年就開始了《東東》的創作,但一直到2003年底才正式決定拍攝,原因是缺少啟動資金。〝還是在金廠長的積極籌劃下,通過多種渠道籌集到了資金,並且最終形成如今的五方聯合拍攝的。〞胡依紅說,〝五大股東都對動畫很了解,都是懂行的人,協調起來很容易,讓這次合作變得很簡單,並且股東們給予製作團隊在創作上自由發揮的空間非常大,而這正是我們最需要的。〞
雖然早在2001年美影廠就已經確定了52集的故事梗概,但投拍前,胡依紅還是領導劇組還是對《東東》的劇情作了較大幅度的修改。
〝我們對劇本作了許多細化工作,讓它更豐滿、更真實。刪除了一部分內容,並根據近兩年來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增加了新的內容。〞
儘管作了大量準備工作,但這並沒有影響到影片的拍攝進度。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胡依紅帶領劇組完成了《東東》前26集(22分鐘/集)的製作,速度之快遠遠超過了國內外同等規模的動畫片的做作進度。據胡依紅透露,她們每個月至少要生產66分鐘的節目,也就是每月生產3集。並且現在已經開始了後26集的劇本編寫、細化工作,不久將進入拍攝階段。〝雖然累,但大家幹勁十足。〞胡依紅說道。
〝胡依紅和她領導的製作團隊創造了許多非常好的新的點子、新的創意。〞金國平如此評價《東東》的導演。金國平分析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保障了該片的快速生產:其一,《東東》這部動畫片有一個專業的配合默契的製作團隊。1999年,胡依紅導演曾領導該團隊製作了我國第一部反映青春校園題材的52集動畫系列片《我為歌狂》,並獲得成功,在此基礎上,《東東》的創作勢必更為成熟。其二,股東會的民主表決制度。五方參與既保證了生產動畫片所需的資金,同時又給在操作中遇到的問題、矛盾等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解決辦法——投票表決,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解決了作品創作、推出時機、衍生品何時開發上市等遇到的不同意見。
持有《東東》21%股份的上海卡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強也告訴記者:〝現在遇到不一致的時候,通過股東會投票表決就好了。既不是金國平說了算,也不是導演或是製片說了算,而是要看表決中誰得到的股份比例高。〞
五方因何走到一起?
可以說,上海卡通文化公司對《東東》的參與是全面的:公司幾年前便開始了與美影廠的項目合作,並於2003年共同推出系列漫畫書《Bravo東東》,開始了與《東東》的不解之緣。這次,他們又對卡通片《東東》作了直接投資。
在張國強看來,吸引他投資《東東》的,是片子本身:〝如何保障製作的動畫片有好的投資回報,是我們不可迴避的問題。過去的國產動畫片大都是以歷史故事為題材,比較陳舊,很難吸引青少年的興趣。如今我們投資一部動畫片一定是要先看選題。它應與現代青少年的生活、學習緊密聯繫,有時代感、時尚感,容易引起小朋友的共鳴。〞張國強說,另外,《東東》製作中用到的新的製作流程和製作環節野吸引了我們。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用一些新的製作方式、高效的企業管理手段,都可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張國強還認為,將影片的風險與創作團隊綁在一起——將應當支付給創作團隊的酬金轉變為相應的股權給他們。這樣做,不但保證了動畫片的質量,還可以提高創作團隊的積極性,增強內容的創意和在生產中降低成本的意識。〝參與投資的各方不再只考慮播出1~2年後能得到多少投資回報的問題,如果用10年回收了成本,那麼後40年都是賺錢的。因為大家可以享有50年的版權,是可以傳給子孫後代的。〞他說。
而在胡依紅看來,以薪酬入股的方式在增加創作的動力和激情的同時,也增加了製作團隊的風險和壓力,為此就要動更多的腦筋、做更多的付出。
〝採用先期配音,就是《東東》的一大特色。這樣做可以使講話的方式和節奏一致,保證了聲音和畫面的最佳拼配,也給了配音者最大的發揮空間。〞胡依紅說,〝在《東東》的製作中,我們還吸取了各種元素,包括搖滾音樂、時尚時裝,以及當今青少年喜歡的審美的趨向等各種因素。大家一起坐下來策劃這些事情,設定人物關係,設定故事框架,明確我們到底要做什麼東西。〞胡依紅告訴記者,她希望能夠將《東東》做成中國版的《成長的煩惱》。
《東東》投資方之一的上海二十一世紀卡通產品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王華得告訴記者,該片是公司與國內動畫公司的第一次合作,是中國卡通市場的巨大商機,以及《東東》從題材、效果、主題、內容幾方面非常貼近現代青少年兒童,吸引了他們。
〝如果過分強調卡通片的歷史背景、中國文化以及美術效果,則很可能不被現代的青少年接受,而且做起來難度也非常大。因此生產貼近現代青少年兒童的卡通片、生產他們想看的作品才能有市場。〞王華得說,〝卡通片《東東》正是一部與青少年兒童生活緊密結合,反映他們人生目標的作品,極易產生共鳴。對卡通產品開發理念的一致,以及在處理合作中遇到的問題時的一致,是公司與美影廠保持合作的基礎。〞
據了解,二十一世紀卡通將主要針對初中生這類消費群體進行衍生產品的開發,並與電視播出同步銷售,利用二十一世紀卡通城的銷售網絡及其它渠道,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地開始推廣。〝二十一世紀卡通公司是美國迪斯尼卡通產品中國的總代理,有強大的衍生品銷售渠道和經驗,美影廠完全看好這一點,並相信與其合作將加快《東東》衍生品的推廣進度。〞金國平告訴記者。
〝股東會目標效益最大化〞
在廣電產業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多方投資可降低片子的風險,是影視產業發展的趨勢,而由一家公司單獨投資拍攝影片的組織生產模式必將被多方聯合投資所取代。《東東》總製片袁峰告訴記者,幾方共同參與電影、電視劇的策劃、拍攝已經很普遍。〝如張藝謀、陳凱歌等著名導演拍攝的大片基本都是多方投資的。而動畫片屬於高成本製作影片,需要製作投拍方投入大量的資金。現在國家提出動畫由事業向產業化來發展,這就使國產動畫片由原來一家投資向多方投資、共同經營變為可能。〞
不過,多方投資在決策時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意見不一致。〝董事會成員遇到矛盾時,將通過不斷地溝通,朝著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努力,最終總能達成一致。〞金國平欣慰地說,〝董事會還委託了執行製片、生產統籌對《東東》進行日常管理,協調日常的工作事務。通過每日工作進程報表,執行製片向董事會匯報工作情況,保證董事會的決議得到執行。〞
民主地投票表決曾幾次挽救了五方的合作。〝前一段時間投資方就對衍生產品的投放時間、如何對產品宣傳推廣等有不同意見,〞王華得回憶說,〝投放的時間需要非常準確,好比服裝,如果投放市場的時間不準確,該投放春裝的時候投放冬裝,一定是賣不動的。而賣給哪一個年齡層的消費者也必須準確。開始的時候,有的合作夥伴是不理解的,但經過談論,後來大家還是達成了一致。同樣,我們對中國的電視播放情況不了解,通過美影廠我們明白了相關的情況。〞
電視播出的頻率、次數,以及覆蓋地區的廣度都直接影響並決定著動畫片衍生產品的銷售情況,沒覆蓋到的地區的衍生產品基本上沒有銷路。〝對於這種正比例關係。只有在強勢播出動畫片以後,經過我們的詳細規劃,才可以與對方談合作。現在是先推出前26集,在市場上曝光、宣傳,這是我們開始做衍生產品,等得到市場的認可時,後26集也生產完了,此時再強勢整體推出完整版,動畫片和衍生產品的銷售都會取得較好的效果。〞張國強說,〝否則,就不要和上述地區談產品的授權,那樣價格會非常低。〞
由於國內大多數卡通片播出的效果不太理想,因此通常情況下,投資方不希望投入過多,而是採取先拍一部分,並播出,看市場的反饋,如果效果較好,在拍攝餘下部分的做法。這次,美影廠就希望通過採用這樣的生產、播出方式降低風險,但二十一世紀卡通則認為,《東東》這部卡通片從題材、效果、主題、內容都非常好,吸引其參與投資進來,因此要全部拍完,再推向市場,因為這樣做的市場影響力大,反映將會更強烈,衍生產品也就更好推廣。討論後決定,52集連續拍攝,其中前26集拍完後先期播出,後26集在2005年暑期前製作完成,並在與前26集一同推出。
《東東》總製片袁峰也主張分批拍攝。他告訴記者,過去動畫片廠計劃生產一部連續的動畫片,就是要先全部生產出來,再推向市場,完全不考慮市場是否認可。比如,投資1000萬拍攝100集的動畫片,是先將1000萬全部花光,拍完100集後才展現給觀眾,觀眾是否喜歡、認可就不管了,因為電影廠不需要考慮成本回收的問題。
〝現在這樣就不行了,市場經濟環境下時必須考慮回報的。邊拍攝,邊投放市場,看市場的反饋,如果反應比較好就可以拍下去,否則就需要及時調整策劃、創意的思路,調整劇本等的修改。可以說現在的動畫片生產如同房地產商開發房地產項目一樣,不時一下子全部開發掉,而是要分一期、二期、三期等進行,這樣做可以將一期開發中考慮不成熟的設計、施工在二期中完善。這樣做是對創作者、投資者以及消費者三方負責的一個方式。〞袁峰說,〝設計一些不容易過時的故事情節,定位是家庭劇,像《蠟筆小新》等都是幾十年的產品。描寫一個十歲的小孩和父母、朋友、同學之間發生的各種關係的故事是不會過時的。可以將70年代的故事家在主人公的身上,80年代、90年代、21世紀等等發生的事情都可以加在他的身上,通過不同的故事情節豐富每一集的內容,只要結構不變,連續做下去就沒有問題。〞
連結:
9月中旬開播的動畫片《東東》共由五方入股投資,包括以資金入股、薪酬入股等形式。其中,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佔30%的股份,上海卡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佔21%,上海二十一世紀卡通產品發展有限公司佔21%,導演、製片為主的製作團隊佔14%,以音樂總監為領導的後期製作團隊佔14%。多方聯合投資拍攝動畫片《東東》作為一種實踐,是中國動畫產業化發展的一次突破和嘗試。如果成功,會有多家國內動畫公司隨之效仿,並開拓,國人對中國動畫產業化道路的探索也將隨之迎來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