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腐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能夠危害青花菜、甘藍、花椰菜、蕪菁、蕪菁甘藍、芥菜、蘿蔔等十字花科類植物。近幾年黑腐病在我國青花菜產區普遍流行,危害嚴重,目前缺乏抗病品種。在實際生產中應針對黑腐病的病原菌及發病規律,採取切實可行的綜合防治措施,確保青花菜高效、綠色生產。
青花菜黑腐病典型症狀
黑腐病在青花菜各個生育時期均可發生,為害葉片和花球,最明顯的病症體現在葉片上,子葉發病時呈水浸狀,之後迅速枯死或蔓延到真葉上。
真葉染病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病菌由水孔侵入,造成葉緣發病,形成「V」形病斑,病斑邊緣葉組織變黃,維管束變黑,逐步向葉片內部侵染,葉片發黃、脫落,乾燥天氣下病葉乾枯或呈穿孔狀,嚴重的情況下可導致植株萎蔫和死亡(下圖);另一種途徑是從傷口侵入,病斑向兩側或內部擴展,造成周圍部分的葉肉變黃或枯死。
北方春季青花菜成熟期黑腐病田間表現
黑腐病也會誘發軟腐病、菌核病等其他病害的發生,造成植物組織的嚴重腐爛,影響花球品質,造成減產。
青花菜黑腐病發病規律
1
傳播途徑
病原菌通常經種子傳播,因而最初黑腐病被認為是種傳病害,而病原菌也存在於感染的病株、土壤和農作物殘骸中,還可以在獨行菜、幽芥等十字花科雜草寄主上越冬。
病原菌在潮溼溫暖的條件下易於傳播,遠距離傳播主要通過感染的種子和種苗;近距離隨風、昆蟲、灌溉、雨水、農業設備及人的活動等媒介傳播。
種子帶菌可引起苗期發病;成株發病多發生在結球前期至結球期;種子生產過程中,種株上的病原菌可通過維管束進入種臍,因而花或種莢感染病原菌會造成種子很高的感染率。
在無寄主的土壤中,病原菌冬季可存活40天,夏季可存活20d天。在有植物組織的土壤中,病原菌可以以自由活細胞的形式存活很長時間。在被感染的種子中可存活3年,宿主組織中可存活1~2年。
2
入侵方式和發病條件
黑腐病病原菌通常由水孔、傷口和氣孔侵入植株,其中通過葉緣的水孔侵入植株是最主要的感染方式,機械、風、雨、灌溉、昆蟲及其他動物造成的傷口,是病原菌主要的入侵部位。
病原菌入侵後,在細胞間隙繁殖,擴展至維管束,最後引起病症。青花菜黑腐病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流行,在溫暖、溼潤的條件下易於發生。25~30℃條件下適於發病,適宜的溫度範圍內,溫度越高發病越快。
少雨的氣候條件下,黑腐病很難發生,相反多雨的天氣經常造成黑腐病的大暴發,而溼熱的環境下尤為嚴重。所以,在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以及溫室保護地栽培條件下,黑腐病較為嚴重。此外,十字花科作物的連作、氮肥過高、植株徒長、蟲害等都會造成黑腐病的加重。
4 綜合防治措施
1
種子和基質的滅菌和消毒
種子帶菌會直接造成苗期和成株期發病,因此應對種子進行嚴格滅菌和消毒,通常在60℃條件下對種子進行乾熱滅菌6小時,或在50℃的熱水中浸種30分鐘後晾乾。
青花菜種植前一般需要育苗,倘若基質中存在致病菌且未經消毒,也會造成黑腐病的發生。因此,購買消毒的基質或對基質進行滅菌處理非常重要。通常,需要將基質進行高溫或蒸汽密閉消毒,一般在70~90℃條件下消毒0.5~1.0小時就能殺死病菌,每次消毒基質不宜過多(1~2立方米),基質含水量以35%~45%為宜,過溼或過幹都會降低消毒效果。
2
加強栽培管理和實施輪作
加強田間管理,增加植株生長勢和抗性,實施輪作。
一是注重田間排澇,雨後及時排水,同時避免田間過旱,造成花球鬆散或枯蕾,降低商品性。
二是科學施肥,確保植株營養均衡,不施未腐熟的有機肥、帶菌農家肥,定植後1~2周追施2~3次尿素,每畝施用5~10kg,現球後減少氮肥的使用量,增加鉀肥的使用量,可以提高植株整體抗性和促進花芽分化,有利於花球緊實和高產。
三是合理輪作,避免與甘藍、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輪作,可以和禾本科、茄果類、葫蘆科、豆類作物進行輪作。當前生產上已經採用水稻+青花菜,西瓜+青花菜,西葫蘆+青花菜,玉米+青花菜等方式進行輪作和倒茬。
四是改善根系環境,促使不定根的生長,及時清除病株殘骸。
3
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結合
黑腐病的防治應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控的策略。發病初期,可在葉面噴灑殺菌藥劑,重點噴施在發病部位,可選藥劑有:
77%氫氧化銅(可殺得)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20%噻菌銅懸浮劑1500倍液,或47%春雷黴素+王銅(加瑞農)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1000萬單位新植黴素可溼性粉劑4000倍液,或25%甲霜靈(瑞毒黴)可溼性粉劑和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按1∶1比例混合)5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施3次,視病情可適當增加噴藥次數。
4
選擇抗病品種
種植抗病品種是防治青花菜黑腐病最根本的措施,但當前還缺乏高抗黑腐病的青花菜種質資源及品種,且黑腐病相關的應用基礎研究較為薄弱。
中青16
中青319
目前國內主栽的青花菜品種中,國外品種耐寒優秀和炎秀對黑腐病的抗性較差,炎秀在北方多雨和南方雨季黑腐病發病較重,綠雄90和強漢在浙江和雲南地區對黑腐病的抗性優於炎秀。國內的品種中,中青系列的中青8號、中青16號和中青319,以及領秀、浙青80、申綠2號、蘇青2號和臺綠1號等在推廣中表現出較好的綜合抗性。可根據南北小氣候特點,選擇和種植兩個以上青花菜品種,以此來降低黑腐病發病風險。
來源:本文摘自《中國蔬菜》第11期文章「青花菜黑腐病發病規律及綜合防治措施韓風慶」,作者:韓風慶等,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青花菜黑腐病圖片由北京市植保站胡彬老師提供。
為了防止大家錯過每天的文章,
強烈建議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中國蔬菜》感謝您的陪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