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2020-12-15 老闆來碗歷史面

常言道:「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作為蜀漢先主,居然能將兩大軍師收入囊中,可謂運氣好到了極點,但劉備的人格魅力,也是他收攏人才的重要加分項。

龐統字士元,漢末荊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在劉大耳(劉備耳朵大)的團隊裡,和諸葛亮一同擔任參謀長(軍師中郎將)。放到現代社會裡。也就是個杯才不遇的矮大緊(高老師我錯了),史載他「相貌奇醜無比」,估計上大學也不會有人暗戀他,

不過我實在好奇,他的兒子(龐宏)不會是抱養來的吧?單身的我實在是不能接受矮大緊有對象而我沒有的殘酷事實,可能這就是才華的魅力吧。

龐統早年間在東吳手下做官,一邊工作一邊談論別人,主要是評價他人才能的優劣好壞,不過當時他還不起眼,很多人沒把他當回事,相信大家都不喜歡被人議論,龐先生在任上沒被人打死真的是一個奇蹟。

當時劉孫聯軍在赤壁給曹老闆按了一個剎車鍵後,魯肅覺得不能讓龐先生繼續埋沒才華,寫信給劉備推薦他,諸葛亮也建議劉備起用,於是龐統順利歸入劉備帳下。

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徵蜀,留諸葛亮守荊州。攻打涪水關時,守將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久攻不下,戰事膠著。再拖下去對劉備軍不利,龐統就此為劉備獻上三個計策,依效果和付出成本分為「上中下」三級,

劉備最後選擇了中策,即佯裝敗軍撤回荊州,引二將輕騎追擊。最後二將被殺,劉備順利攻下涪水關,自此一戰後劉璋再無抵抗之力,西蜀盡被劉備爭取。

由此可見,龐統的才能更多地體現在軍事上面。較於諸葛亮,還是缺了點大局觀,這點從二人在「隆中對」的分歧上看出來。

諸葛亮建議以荊州為根據地,西取成都,結好孫權,共討曹魏。龐統則是認為荊州為四戰之地,易攻難守,再加上多年戰事,人口銷減,經濟廢弱。建議劉備直取西蜀,以此為根據地,再圖涼州(甘肅西北),用涼州馬建立一支騎兵(劉備多步兵)。這點看龐統的戰略眼光無疑是上乘的。

但是劉備一方本來的實力就弱,急需一塊地盤來壯大自己的勢力,劉備入蜀前,只據有荊州的小部分,赤壁之戰後,還向東吳借了荊州大部分地盤。雖然劉備很認同龐統的看法,但還是採納了諸葛亮的建議。

儘管諸葛亮的建議有缺點(待天下有變),但對於想在有生之年光復漢朝的劉備來說,這可能是不得已而為之了。

龐統如果在曹魏,那就是像荀彧一樣的人物,他是個出色的軍事家,很多建議都被後世證明具有前瞻性,而諸葛亮是一個政治家,考慮事情常常從大局出發,一生雖然未大勝但也未大敗。

所以這點看來,龐統絕對是能與諸葛亮齊名的,他也有這個資格,只是二者側重點不同。

如果龐統投靠曹魏,那麼司馬懿後來能不能上位還不好說,可以肯定的是,有了龐統這個競爭對手,三國後期司馬懿的地位絕對不會那麼高。

歷史沒有如果,龐統不早死,也許會在蜀漢後期幫助諸葛亮分攤一些軍事壓力,武侯(諸葛亮)也不會積勞成疾,三國的歷史可能會更加精彩,到時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每天定時發布好玩有趣的歷史科普文,我是雲深處聽史,一位略懂一點歷史就信口開河的90後小哥哥,關注我不迷路,帶你一起漲姿勢!

相關焦點

  • 龐統憑什麼與諸葛亮齊名,全靠「水鏡」帶貨,臥龍鳳雛就是宣傳語
    龐統憑什麼與諸葛亮齊名,全靠「水鏡」帶貨,臥龍鳳雛就是宣傳語有關龐統與諸葛亮齊名,就源於一句話「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但實際上兩人都沒有安定天下,所以說,在兩者還沒有成名的時候,「臥龍鳳雛」的讚譽,不過古時的「網紅」宣傳語,為帶貨做準備。就好像現在直播帶貨姐的李佳琪和薇婭,李佳琪號稱「口紅一哥」,薇婭被封「帶貨女王」,其實無論是所謂的「一哥」還是「女王」,都有點吹牛逼的意思。若要進一步分析誰更厲害,那就更無釐頭。一個人的功業名望,天時地利人和而已,所以,討論龐統為什麼跟諸葛亮齊名?
  • 諸葛亮是臥龍,龐統是鳳雛,司馬懿是冢虎,龍鳳終歸天?
    一說到三國的時候,小編就總是能夠想得到諸葛亮等能人異士。沒錯,三國的時候,真的是能人輩出。但是最為出名的還是諸葛亮,龐統和司馬懿了。然後接著就是龐統了,其實這個人本來是吳國的一個謀士,雖有著很是聰明的頭腦,但是長相很是不好看。
  • 臥龍鳳雛是誰?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分別是哪些人?
    北冰鏡、南鳳雛、東臥龍、西冢虎、中幼麒,這是三國時期著名謀士的外號。據說得其一者的天下。這些人中臥龍我們比較熟悉,就是諸葛亮。其他人是誰呢?下面帶你看看臥龍鳳雛是誰?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分別是哪些人?臥龍鳳雛是誰?
  • 諸葛亮人稱臥龍,龐統人稱鳳雛,姜維人稱幼麒,司馬懿稱號好嚇人
    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三國時期四個著名人物的綽號的故事,分別是諸葛亮、龐統、姜維、司馬懿。一、諸葛亮龍,九五之尊,中華民族的圖騰。諸葛亮早年帶著弟弟諸葛均來到襄陽城西的隆中山村定居,過著「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隱居與世無爭的生活。然而,這一切都是假象,諸葛亮在耕作之餘,博覽群書,靜觀時事之變化。
  • 鳳雛龐統死於落鳳坡,是天意?還是陰謀?
    世人皆知臥龍諸葛,卻嘆落鳳龐統正所謂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三國之中,猛將當數呂布稱先。但謀士卻是難分勝負,其中坊間素有臥龍、鳳雛、冢虎、幼麒麟、鬼才、之說。今天我們來講講鳳雛龐統,龐士元。火燒赤壁之戰中,龐統初顯世人之眼。獻出連環計,才有了後來的曹軍大敗。世人皆以是諸葛借東風,周瑜反間之能成功大敗曹操大軍。沒有龐統,赤壁之戰還是兩說。在周瑜的弔唁上,狂士龐統譏諷周瑜氣量狹小,雖是一代名將,卻如此輕易就被氣死,被東吳等人攆了出去。
  • 世人皆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不知其實後面還有一句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是誇讚三國時期的臥龍鳳雛二人的,此二人的才學堪稱顛絕,被世人稱之為三國時期的最牛的二人。「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其實還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諸葛亮,字孔明,道號臥龍。
  • 有臥龍的地方必有鳳雛什麼意思什麼梗 臥龍鳳雛出自哪裡
    臥龍鳳雛本來是形容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和周瑜,自《西虹市首富》之後形成了一種梗文化,經常在彈幕中見到,調侃倆人有臥龍的地方必有鳳雛,帶來了很多歡樂,臥龍鳳雛是什麼梗?下面帶來介紹。  有臥龍的地方必有鳳雛什麼意思?
  • 有人說鳳雛龐統徒有虛名,其實他有一點比諸葛亮強百倍!
    龐統確實很厲害,鳳雛之名不是白來的,在陳壽的《三國志》中就有諸多記載。有人懷疑龐統只是徒有虛名,這也有他的道理,因為龐統在歷史上嶄露頭角的時間確實很短,死時年僅36歲,還沒有怎麼建功立業呢。有這樣的懷疑是因為沒有仔細研究歷史,下面小魚兒通過《三國志》中的記載來告訴大家龐統為什麼那麼牛?1、伯樂識馬,水鏡識鳳雛。據《三國志龐統傳》記載,龐統的才能原本並不為人所知,剛成年的龐統拜訪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與龐統一番交談,大為吃驚,認為龐統應是南州士人中最優秀的,能讓水鏡先生如此評價之人實屬少見。
  • 鳳雛與臥龍齊名,卻一直不被重視,直到遇見劉備才得以大展才能
    所以當每個人都在討論龐統的父親時,他們忽略了龐統的兒子。龐統的兒子實際上叫龐宏,他更加誠實和坦率,因此得罪了當時的尚書令。在返回培陵的路上,掉進水裡淹死了。在那之前,龐宏一直是培陵的太守。就這樣草率的結束了他的生命。連一個故事都沒有。與他著名的父親相比,根本沒辦法比。歷史數據中也很少有記載,對這個鳳雛的兒子幾乎沒有特別的評論。
  • 《三國》裡的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分別指的誰,最後一個不簡單
    諸葛亮、曹操、司馬懿、孫權、劉備等,這些很多人都能張口就來。不過如果說他們的稱號的話,很少有人知道。比如諸葛亮的稱號是什麼、司馬懿的稱號是什麼,這知道的並不多。當時有四個非常厲害的稱號,分別是臥龍、鳳雛、幼麟、冢虎。這四個稱號對應四個人,可以說知道這個四個稱號的人並不多,至於稱號指的是誰就更少了。我們看一下這四個稱號對應的是哪些人。
  • 鳳雛安天下,臥龍定江山。若輔佐劉備的是龐統,蜀漢鬥得過曹魏嗎
    三國中,「鳳雛臥龍得一人便可安天下」,然而鳳雛龐統身死落鳳坡,臥龍諸葛孔明病逝五丈原,蜀漢二世而亡。究其原因,無非是蜀漢後期策略不得當和人才的流失。如果支撐蜀漢的領導者不是諸葛亮,而是龐統,蜀漢後期能夠崛起嗎?小喵將從優勢劣勢兩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
  • 三國殺:sp龐統詳解、龐德公 水鏡 臥龍 鳳雛的羈絆
    龐統是龐德公的侄子,龐德公的好友是司馬徽(道號水鏡先生,字德操),龐統和諸葛亮都是龐德公和諸葛亮的弟子(這裡也就理解了為什麼遊戲中司馬徽有「龍印」和「鳳印」還有龐德公寶物為什麼可以擦拭出臥龍和鳳雛效果了),諸葛亮出道早被司馬微舉薦給了劉備,龐統出道晚,被魯肅舉薦,到了周瑜軍中,職位為功曹(可理解為秘書),這期間就出現了赤壁之戰,龐統為了幫助周瑜取得勝利,冒生命危險去曹操出獻出連環計來坑害曹操
  • 三國裡「臥龍、鳳雛、幼麟、冢虎」你知道分別是誰嗎?
    第一,臥龍;臥龍崗上有臥龍,羽扇輕搖定天下。 臥龍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沒錯,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劉備三顧茅廬將他請出山後,諸葛亮便忠心耿耿的輔佐劉備。終於幫著劉備運籌帷幄鼎足天下,後來白帝城劉備託孤,臥龍一句「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更是成為千古名言。一代名相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一生志在報君興漢,可歌可泣。
  • 閒聊三國事:蜀漢的兩大智者「臥龍」與「鳳雛」,誰的智謀高?
    歡迎大家的觀看,本篇文章為大家戲說三國中的:蜀漢的兩大智者「臥龍」與「鳳雛」,誰的智謀高?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時期群雄割據各自為政,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混亂的年代。百姓都不敢出遠門,在家中還不安全呢,何況是出門在外?那個時候政權太多了,百姓日子都不好過,除了有本事的人,能有幾個貧民百姓想要從軍的?所以正是強制徵兵,遇到一個有智者的軍隊還好,,起碼還有希望活下來。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兩個都得了,卻還不能統一天下
    別人都把天下十三州搶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劉備卻毫不動靜,這個時候,沒有人認為劉備會成功,也沒有認為能建立政權,除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臥龍諸葛亮。 鳳雛龐統 可是劉備犯錯誤與臥龍和鳳雛有什麼關係呢?
  •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其實還有後半句,但卻被忽視了
    放眼看三國時期的謀士,最厲害的,應該諸葛亮和龐統兩人,當時的三國,甚至流傳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 得一人可安天下」,這裡的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則是龐統。但很多人卻不知道,這句話的其實還有下半句,那後半句是什麼呢?意思又為何?
  •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劉備曲解了一個字的含義,註定劉備必亡
    在荊州地界上的謀士中,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統可謂極具盛名。名士司馬徽讚譽道:"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頗為出名。但打臉的事情很快便發生了:劉備儘管得到了臥龍、鳳雛兩位大才,但他依舊沒辦法安定天下。這其中,究竟有何隱情呢?
  • 不帶諸葛亮而選龐統相隨 實是因為二人定位相左
    然而在劉備入主西川這幾成就王業的重要時期,劉備卻不選擇帶上諸葛亮而選擇龐統一同跟隨是為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月半叔與大家一同探究一番劉備此中的深意吧。 另一方面選擇龐統也跟其自身的原因有著一定程度的聯繫,龐統投奔劉備的時間比諸葛亮要晚一些,固然兩人都是當世的名人,但是比起諸葛亮來說其並沒有什麼表現自己作用的機會,除了跟劉備的關係尚佳外並沒有什麼人服他
  • 三國歷史:當臥龍混的風聲水起時,鳳雛卻不受重用,到底是為啥?
    在正史當中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雖然沒有書中所描寫的那麼厲害,但其能力在當時也都屬於極為優秀的,但結果卻不得不讓小編為之嘆息,既是嘆息鳳雛的英年早逝,也在嘆息劉玄德失去了一位頂級謀士。鳳雛的死可以說是意外,在攻城戰中被箭給射死,至於鳳雛為什麼在這之前都是默默無聞的呢?如果不是臥龍推薦的話可能歷史上對於他的筆墨會比現在更少,在小編看來這其中大部分的原因還得歸咎與他自身的某些方面。
  • 龐統死在了落鳳坡,是不是諸葛亮的有意為之?
    龐統死在了落鳳坡,是不是諸葛亮的有意為之?我們知道諸葛亮是劉備手下的軍師,他精通軍事,懂得兵法,會政治和拉攏人心!可是在當時徐庶給劉備說過,只要是得到了臥龍或者是鳳雛其中的一個,就可以得到天下。臥龍就是我們熟知的諸葛亮,而鳳雛就是龐統,龐統也是在後期的時候被劉備收入到了自己的帳下,雖然說龐統的才華和諸葛亮差不多,但是他們的外表卻是有著非常大的差距,龐統的外表是長得又黑又醜,長相奇特,穿衣服的風格也是非常的隨便,但是諸葛亮卻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