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時期,大多數有價值有功的將軍死後,後代都將獲得父輩的頭銜和獎勵。例如,在典韋死後,曹操將典韋的兒子典滿提拔為司馬。這種做法在古代是很普遍的現象。但是有一個特殊的情況,那就是劉備在蜀國謀士龐統死後提拔他的父親為大臣。這是極其罕見的。小編輯認為,只有當他們的父輩年紀大,他們的孩子正值年輕、更有雄心時,他們才會有兒子繼承父輩的爵位。
其實,龐統他應該對劉備的做法有自己的想法。可能是龐統的父親當時很有名,龐統的兒子太小,無法接替他父親的位置。這是很有可能的,因為劉備以他的愛才聞名,對於這樣的君主來說,不可能故意疏遠有功之臣的後背。所以當每個人都在討論龐統的父親時,他們忽略了龐統的兒子。
龐統的兒子實際上叫龐宏,他更加誠實和坦率,因此得罪了當時的尚書令。在返回培陵的路上,掉進水裡淹死了。在那之前,龐宏一直是培陵的太守。就這樣草率的結束了他的生命。連一個故事都沒有。與他著名的父親相比,根本沒辦法比。歷史數據中也很少有記載,對這個鳳雛的兒子幾乎沒有特別的評論。龐統的兒子人數不詳,而且幾乎沒有什麼成就。對於記錄上唯一的龐宏來說,也就幾句記載,而且沒有下文。雖然他的父親是個名人,但他的孩子可能不聰明也不勇敢。歷史的潮流仍在前進,我們只是隨波逐流。
在三國時期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提到兩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諸葛亮和龐統,兩位軍事奇才。諸葛亮被世人稱為諸葛臥龍,隱居南陽,龐統被世人稱為鳳雛,最後身陷落鳳坡。在三國時期,只要是一名軍事戰略家或軍隊指揮官,他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其一便可得天下。從這個我們可以知道這兩個人多有才華,但是龐統很早就去世了。
當時劉備派諸葛亮和張飛分別徵服了白帝和江洋,而劉備獨自率領軍隊包圍了今天的德陽廣漢地區。龐統聽從劉備的命令,率領許多士兵進攻這座城。行軍期間,龐統的軍隊穿過了一片植被茂密、水流湍急、環境優美的山林。然而,龐統覺得周圍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安靜,他的心裡非常困惑。人行道旁的士兵說,「這在哪裡?」士兵回答說,「這是落鳳坡」。龐統聽了,大驚道:「我叫鳳雛,這是落鳳坡,對我不好。」話音一落,殺戮聲就在他周圍響起。天空中的飛箭像雨一樣下射來。龐統被亂箭箭殺死,年僅二十六歲。
雖然諸葛亮和龐統被統稱為臥龍鳳雛,但他們從未瞄準對方。龐統引兵攻城時,諸葛亮計算了龐統的佔卜,發現這是一副兇猛的圖像。接著,他看到在行軍途中有一個落鳳坡的地方,他大聲喊道:「士元有危險!」,很快傳來龐統中箭死亡的消息。劉備得知龐統被殺,非常難過。龐統被稱為鳳雛,和諸葛亮一樣出名,諸葛亮被稱為臥龍。龐統太醜了,以至於他的才能從未被當局重視,他很沮喪。直到跟隨劉備,他的才能才有機會得到充分利用,但龐統英年早逝,死在落鳳坡。
在龐統的貢獻中,他向曹操獻出連環計,幫助劉備和孫權的聯盟在赤壁戰爭中擊敗曹操。當時,曹操率領八十萬水兵進攻劉備與孫權的聯盟。龐統不太喜歡曹操,所以他獨自來到曹操的營地,展示了他的才華,這是曹操看重的。之後,他假裝喝醉,給曹操獻出鐵鎖連舟一計。最後,他告訴曹操,他不喜歡名利,把人民從水火中解救出來,然後逃離了曹操的陣營,最終成功地幫助劉備和孫權的聯盟打敗了曹操。
除了龐統在劉備與孫權結盟中對曹操之戰做出的貢獻之外,龐統還在耒陽縣處理事上做出了巨大貢獻。那時,龐統剛剛在劉備的領導下,但是劉備沒有認真對待他。他只做了一個小縣令。龐統心裡很不高興,但是又不好反抗,所以他不得不想出其他方法來吸引劉備對他才能的關注。
所以當龐統是耒陽縣的縣令時,他把積壓了將近百天的的事情向劉備報告,劉備派張飛去檢查。在張飛面前,龐統用了半天時間解決了所有問題,沒有任何偏差。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龐統不僅解決了耒陽縣的問題,而且成功地吸引了劉備的注意力,使他的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