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雛與臥龍齊名,卻一直不被重視,直到遇見劉備才得以大展才能

2020-12-16 蓋世傳奇

在三國時期,大多數有價值有功的將軍死後,後代都將獲得父輩的頭銜和獎勵。例如,在典韋死後,曹操將典韋的兒子典滿提拔為司馬。這種做法在古代是很普遍的現象。但是有一個特殊的情況,那就是劉備在蜀國謀士龐統死後提拔他的父親為大臣。這是極其罕見的。小編輯認為,只有當他們的父輩年紀大,他們的孩子正值年輕、更有雄心時,他們才會有兒子繼承父輩的爵位。

其實,龐統他應該對劉備的做法有自己的想法。可能是龐統的父親當時很有名,龐統的兒子太小,無法接替他父親的位置。這是很有可能的,因為劉備以他的愛才聞名,對於這樣的君主來說,不可能故意疏遠有功之臣的後背。所以當每個人都在討論龐統的父親時,他們忽略了龐統的兒子。

龐統的兒子實際上叫龐宏,他更加誠實和坦率,因此得罪了當時的尚書令。在返回培陵的路上,掉進水裡淹死了。在那之前,龐宏一直是培陵的太守。就這樣草率的結束了他的生命。連一個故事都沒有。與他著名的父親相比,根本沒辦法比。歷史數據中也很少有記載,對這個鳳雛的兒子幾乎沒有特別的評論。龐統的兒子人數不詳,而且幾乎沒有什麼成就。對於記錄上唯一的龐宏來說,也就幾句記載,而且沒有下文。雖然他的父親是個名人,但他的孩子可能不聰明也不勇敢。歷史的潮流仍在前進,我們只是隨波逐流。

在三國時期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提到兩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諸葛亮和龐統,兩位軍事奇才。諸葛亮被世人稱為諸葛臥龍,隱居南陽,龐統被世人稱為鳳雛,最後身陷落鳳坡。在三國時期,只要是一名軍事戰略家或軍隊指揮官,他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其一便可得天下。從這個我們可以知道這兩個人多有才華,但是龐統很早就去世了。

當時劉備派諸葛亮和張飛分別徵服了白帝和江洋,而劉備獨自率領軍隊包圍了今天的德陽廣漢地區。龐統聽從劉備的命令,率領許多士兵進攻這座城。行軍期間,龐統的軍隊穿過了一片植被茂密、水流湍急、環境優美的山林。然而,龐統覺得周圍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安靜,他的心裡非常困惑。人行道旁的士兵說,「這在哪裡?」士兵回答說,「這是落鳳坡」。龐統聽了,大驚道:「我叫鳳雛,這是落鳳坡,對我不好。」話音一落,殺戮聲就在他周圍響起。天空中的飛箭像雨一樣下射來。龐統被亂箭箭殺死,年僅二十六歲。

雖然諸葛亮和龐統被統稱為臥龍鳳雛,但他們從未瞄準對方。龐統引兵攻城時,諸葛亮計算了龐統的佔卜,發現這是一副兇猛的圖像。接著,他看到在行軍途中有一個落鳳坡的地方,他大聲喊道:「士元有危險!」,很快傳來龐統中箭死亡的消息。劉備得知龐統被殺,非常難過。龐統被稱為鳳雛,和諸葛亮一樣出名,諸葛亮被稱為臥龍。龐統太醜了,以至於他的才能從未被當局重視,他很沮喪。直到跟隨劉備,他的才能才有機會得到充分利用,但龐統英年早逝,死在落鳳坡。

在龐統的貢獻中,他向曹操獻出連環計,幫助劉備和孫權的聯盟在赤壁戰爭中擊敗曹操。當時,曹操率領八十萬水兵進攻劉備與孫權的聯盟。龐統不太喜歡曹操,所以他獨自來到曹操的營地,展示了他的才華,這是曹操看重的。之後,他假裝喝醉,給曹操獻出鐵鎖連舟一計。最後,他告訴曹操,他不喜歡名利,把人民從水火中解救出來,然後逃離了曹操的陣營,最終成功地幫助劉備和孫權的聯盟打敗了曹操。

除了龐統在劉備與孫權結盟中對曹操之戰做出的貢獻之外,龐統還在耒陽縣處理事上做出了巨大貢獻。那時,龐統剛剛在劉備的領導下,但是劉備沒有認真對待他。他只做了一個小縣令。龐統心裡很不高興,但是又不好反抗,所以他不得不想出其他方法來吸引劉備對他才能的關注。

所以當龐統是耒陽縣的縣令時,他把積壓了將近百天的的事情向劉備報告,劉備派張飛去檢查。在張飛面前,龐統用了半天時間解決了所有問題,沒有任何偏差。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龐統不僅解決了耒陽縣的問題,而且成功地吸引了劉備的注意力,使他的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兩個都得了,卻還不能統一天下
    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是三國演義,並不是歷史真有這種說法,況且打天下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政治過程,沒有人可以單純依靠兩個人打下整個天下,而是需要一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才能奪取天下。
  • 《三國》裡的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分別指的誰,最後一個不簡單
    諸葛亮、曹操、司馬懿、孫權、劉備等,這些很多人都能張口就來。不過如果說他們的稱號的話,很少有人知道。比如諸葛亮的稱號是什麼、司馬懿的稱號是什麼,這知道的並不多。當時有四個非常厲害的稱號,分別是臥龍、鳳雛、幼麟、冢虎。這四個稱號對應四個人,可以說知道這個四個稱號的人並不多,至於稱號指的是誰就更少了。我們看一下這四個稱號對應的是哪些人。
  • 臥龍鳳雛是誰?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分別是哪些人?
    北冰鏡、南鳳雛、東臥龍、西冢虎、中幼麒,這是三國時期著名謀士的外號。據說得其一者的天下。這些人中臥龍我們比較熟悉,就是諸葛亮。其他人是誰呢?下面帶你看看臥龍鳳雛是誰?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分別是哪些人?臥龍鳳雛是誰?
  • 司馬徽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滿了劉備一句話,因此三分天下
    然而司馬徽無意出山,但是卻給劉備介紹了兩個人,這兩個人就是當時荊州的兩大名士,並揚言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而這就引發了劉備之後「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等橋段,然而事實就是這麼打臉,當時劉備得到了臥龍鳳雛,卻最終只能三分天下,那麼究竟哪一個環節出了錯誤呢?
  • 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劉備一人得其三,為何還失了天下?網友這樣看
    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劉備一人得其三,為何還失了天下?網友這樣看能人閒士皆為帝王所用,這就是一個帝王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都在念的事情,就像我們在題目目中說的一樣,在較為亂的戰國時期也是這樣,希望自己手下有很多這樣的人來讓自己能夠儘快的擴大自己的國土,有的野心大一些的人就想統一天下了。好了,將我們的話題拉到我們今天的文章上來: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劉備一人得其三,為何還失了天下?
  • 「臥龍鳳雛」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常言道:「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作為蜀漢先主,居然能將兩大軍師收入囊中,可謂運氣好到了極點,但劉備的人格魅力,也是他收攏人才的重要加分項。龐統字士元,漢末荊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在劉大耳(劉備耳朵大)的團隊裡,和諸葛亮一同擔任參謀長(軍師中郎將)。放到現代社會裡。也就是個杯才不遇的矮大緊(高老師我錯了),史載他「相貌奇醜無比」,估計上大學也不會有人暗戀他,不過我實在好奇,他的兒子(龐宏)不會是抱養來的吧?
  • 世人皆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不知其實後面還有一句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是誇讚三國時期的臥龍鳳雛二人的,此二人的才學堪稱顛絕,被世人稱之為三國時期的最牛的二人。「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其實還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諸葛亮,字孔明,道號臥龍。
  • 得臥龍鳳雛可得天下,劉備為何卻敗了?水鏡先生的下半句大有玄機
    ▲電視劇中水鏡先生就在那時候三國中有的一位很著名的隱士說出了一段話,這個人就是著名的水鏡先生,當時劉備還在荊州的時候遇見了這個水鏡先生,他告訴劉備一句話:「臥龍鳳雛,得其一者便可安天下01後半句才是關鍵所在大家熟知的只有關於臥龍和鳳雛的前半句的內容,實際上這句話沒說全面
  • 三國裡「臥龍、鳳雛、幼麟、冢虎」你知道分別是誰嗎?
    第一,臥龍;臥龍崗上有臥龍,羽扇輕搖定天下。 臥龍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沒錯,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劉備三顧茅廬將他請出山後,諸葛亮便忠心耿耿的輔佐劉備。終於幫著劉備運籌帷幄鼎足天下,後來白帝城劉備託孤,臥龍一句「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更是成為千古名言。一代名相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一生志在報君興漢,可歌可泣。
  •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劉備曲解了一個字的含義,註定劉備必亡
    在荊州地界上的謀士中,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統可謂極具盛名。名士司馬徽讚譽道:"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頗為出名。但打臉的事情很快便發生了:劉備儘管得到了臥龍、鳳雛兩位大才,但他依舊沒辦法安定天下。這其中,究竟有何隱情呢?
  • 閒聊三國事:蜀漢的兩大智者「臥龍」與「鳳雛」,誰的智謀高?
    歡迎大家的觀看,本篇文章為大家戲說三國中的:蜀漢的兩大智者「臥龍」與「鳳雛」,誰的智謀高?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時期群雄割據各自為政,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混亂的年代。百姓都不敢出遠門,在家中還不安全呢,何況是出門在外?那個時候政權太多了,百姓日子都不好過,除了有本事的人,能有幾個貧民百姓想要從軍的?所以正是強制徵兵,遇到一個有智者的軍隊還好,,起碼還有希望活下來。
  • 三國歷史:當臥龍混的風聲水起時,鳳雛卻不受重用,到底是為啥?
    不但輔佐劉玄德成就了霸業,而且還在歷史上留下了千古名相的好名聲,反觀與臥龍齊名的鳳雛卻無人問津。那麼為啥臥龍能夠直衝天際,而鳳雛只能長眠於落鳳坡呢?畢竟兩人之間的差距說實話還真的不大,鳳雛在智慧和計謀方面完全不弱於臥龍,究竟問題出在哪裡?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兩人最後的結果相差這麼大。
  • 龐統憑什麼與諸葛亮齊名,全靠「水鏡」帶貨,臥龍鳳雛就是宣傳語
    龐統憑什麼與諸葛亮齊名,全靠「水鏡」帶貨,臥龍鳳雛就是宣傳語有關龐統與諸葛亮齊名,就源於一句話「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但實際上兩人都沒有安定天下,所以說,在兩者還沒有成名的時候,「臥龍鳳雛」的讚譽,不過古時的「網紅」宣傳語,為帶貨做準備。就好像現在直播帶貨姐的李佳琪和薇婭,李佳琪號稱「口紅一哥」,薇婭被封「帶貨女王」,其實無論是所謂的「一哥」還是「女王」,都有點吹牛逼的意思。若要進一步分析誰更厲害,那就更無釐頭。一個人的功業名望,天時地利人和而已,所以,討論龐統為什麼跟諸葛亮齊名?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定天下,為何劉備得到其三還是敗了
    書中有一個比較神秘的人物,這個人就是水鏡先生,他曾經說過:「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便可以得到天下。」臥龍就是諸葛孔明,鳳雛就是龐統,幼麟就是姜維,而冢虎就是司馬懿,其中有三個人都為蜀國效力,可是蜀國卻沒沒有落得好下場,原因有三條。
  • 三國時期的謀士中,誰才是天下第一謀士,是臥龍鳳雛還是鬼才
    東漢末年的時候天下三分分別為魏蜀吳三國,當時曹操的勢力是最強的,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武將跟謀士,所以在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無數英雄豪傑紛紛湧現,而當時最著名的謀士除了諸葛亮之外還有龐統這個人,諸葛亮當時被人稱為臥龍龐統是鳳雛,但是不要忘了,司馬懿當時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 臥龍鳳雛的分量有多大?子初孝直的死對劉備傷害大嗎?古人誇張了
    導語:臥龍,也就是諸葛亮,他是天文地理無所不通,兵法奇謀無所不曉,自比管仲樂毅,幫助一窮二白的劉備奪取荊州、益州等地,奠定天下三分的格局。鳳雛,劉備集團的二號軍師龐統,在劉備入川的過程中,起到主要參謀作用。軍事能力超群,手段辛辣。
  •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其實還有後半句,但卻被忽視了
    放眼看三國時期的謀士,最厲害的,應該諸葛亮和龐統兩人,當時的三國,甚至流傳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 得一人可安天下」,這裡的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則是龐統。但很多人卻不知道,這句話的其實還有下半句,那後半句是什麼呢?意思又為何?
  • 三國最強謀士排行榜,郭嘉只能排第四,他力壓臥龍鳳雛排第一
    5、龐統才智與諸葛亮齊名,號稱「鳳雛」,被譽為得之可得天下的謀士。也許他比諸葛亮更能輔助劉備完成霸業,然而龐統留給我們的印象太過短暫了,從投奔劉備到卒於雒縣,只有短短數年,他的才能還沒有得到完全的體現。
  • 鳳雛龐統死於落鳳坡,是天意?還是陰謀?
    世人皆知臥龍諸葛,卻嘆落鳳龐統正所謂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三國之中,猛將當數呂布稱先。但謀士卻是難分勝負,其中坊間素有臥龍、鳳雛、冢虎、幼麒麟、鬼才、之說。今天我們來講講鳳雛龐統,龐士元。不曾想偶遇魯肅,魯肅知龐統大才,帶他去見東吳主公孫權。孫權此人見龐統面相醜陋,又對周瑜不敬。自然慢待三分,龐統生性高傲,哪裡受得了這等氣。揮手離開府邸,任魯肅百般挽留,龐統還是離去了,魯肅還是為龐統留下了一封舉薦信。
  • 有臥龍的地方必有鳳雛什麼意思什麼梗 臥龍鳳雛出自哪裡
    臥龍鳳雛本來是形容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和周瑜,自《西虹市首富》之後形成了一種梗文化,經常在彈幕中見到,調侃倆人有臥龍的地方必有鳳雛,帶來了很多歡樂,臥龍鳳雛是什麼梗?下面帶來介紹。  有臥龍的地方必有鳳雛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