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澳媒揭露「中國高價澳牛」的醜聞!讓中國無數吃貨大跌眼鏡

2020-12-14 頂廚速遞

導讀:剛剛,澳媒揭露「中國高價澳牛」的醜聞!讓中國無數吃貨大跌眼鏡

序言:在我國賣的最受歡迎的澳洲特產是啥?保健產品?嬰兒奶粉?UGG?

都不正確,反而是——澳洲牛肉!

在我國,澳洲牛肉可以說是「肉中愛馬仕」,但就算價格比較貴,卻仍備受成千上萬中華民族消費者的青睞。

針對澳洲牛肉在我國的熱賣,澳洲理當喜聞樂見。

但就在今天,澳媒卻揭開了一篇有關我國澳牛的醜事,讓成千上萬中國吃貨瞠目結舌

1.「澳洲牛肉」50%是假的?

我國,是一個人口數量強國,與此同時又是一個肉類食品進口的強國。

伴隨著社會經濟水準的提升,大家對飲食搭配的追求也愈來愈高。前段時間Costco在中國內地的爆紅,就在一些層度上反應出了我們中國人對進口產品的巨大需要量。

儘管澳洲牛肉在我國的市場價要比一般牛肉貴上不上,但很多店家依然表明「需求量很高」。

但澳媒ABC新聞卻在今日曝出了一個可怕的實情:「你一直在中國花天價買的澳牛,很有可能是假的!「

我國對澳洲牛肉需求量很高,但消費者選購的澳牛有50%有可能是假的!

據了解,近半年來,我國早已高於了日本,變成了澳洲最主要是的牛肉出口國,我國對澳洲牛肉的需要量實現了史無前例的水平。

一小部分緣故是非洲豬瘟的泛濫,造成我國豬肉的價格提升,因此促進了牛肉需要量的升高。據調查,與去年同比增加,澳洲對我國的牛肉產銷量提升了73%,這促使我國變成了澳洲牛肉在世界上最大的出口銷售市場。

儘管進口量增加了,但價錢仍未減少——澳洲牛肉在我國依然歸屬於肉類食品中的「奢侈品」。

這些澳洲和牛三筋牛排的市場價達到近500元錢每斤,比照國內一般牛肉的價格(牛腱子肉三十二元錢每斤),澳牛的市場價翻了15倍還不停。

儘管市場價昂貴,但加上了「進口的」、「澳洲原產」、「高品質值得信賴」標識的牛肉,總有些人樂意為之付錢。

因此,花了這般天價購到的進口的澳牛,確實「物有所值」嗎?

普華永道(PwC)現代農業綜合主要負責人Craig Heraghty表明,依據澳洲出口我國的牛肉總數量和我國的澳牛銷售量來估計,在我國售銷的「澳洲牛肉」有50%全部都是假的!

Heraghty先生說:「肉類食品詐騙司空見慣並且無法跟蹤,因此想要了解精準的仿冒澳牛數量是十分艱難的,。可是依據大家根據對中國內地分銷和銷售市場的調研,50%的仿貨佔比很有可能依然一個低估的大數字…」

過去的10年裡,我國對澳洲牛肉的需要量基本上多出兩倍,而「假澳牛」也剛開始在我國隨處可見。

布裡斯班牛肉企業Beefledger的創辦人Warwick Powell表明:「我國專業人士甚至於覺得,每售賣的十公斤澳牛中,只能1公斤是真的!」

換句話來說,在某些地域,有90%的澳洲牛肉全部都是假的!

目前市面上大家在許許多多超市、電子商務平臺見到的「澳牛」,很有可能並不是來自澳大利亞;說白了的「澳洲菲力牛排」很有可能壓根並不是源自牛的腰部…

更恐怖的是,這一些「澳牛」假的很有可能不僅僅是來源國和取於位置,甚至於很有可能壓根並不是牛肉!

Powell先生表露,某些黑心的我國商家甚至於並不是在「假冒偽劣」,往往在徹頭徹尾的作假:「你天價買回去的澳洲牛肉,很有可能是用生豬肉、鴨胸肉或是馬肉做的!」

北京市某電子商務平臺CEO李女士對於此事見解表明認可,他說,食品類詐騙是一個非常比較嚴重的問題,它的存有毀壞了消費者們對我國的自信心,「應用划算的假肉假冒澳洲牛肉的風險性很高,由於有利可圖。」

2.黑工廠作假肉被曝出

針對Powell先生常說的,用「生豬肉、鴨肉、馬肉」製做假牛肉的表述,許多人也許並沒有很直觀的體會。

就在今年稍早,一名新聞記者就暗查了一家西餐店,揭秘這類假牛肉的「本來面目」…

事兒發生在長沙市著名西餐店「金牛角王」,之所以能夠會引發新聞記者的留意,由於這兒的澳洲牛排確實是賣的太划算了!

一塊兒進口的「澳洲金牌」僅售75元,比普通級牛排只貴了十元錢。

新聞記者為了更好地一看究竟,在該餐店選購了一塊兒「澳洲牛排」,並將之帶來了資深主廚左師傅。

那位每一天和肉相處的老主廚一摸就發覺了不正確:「這並不像是牛肉,像組成牛肉。那塊牛排最少有兩三種,最少3種肉在裡邊。「

接著,新聞記者順藤摸瓜找到這一家西餐店的牛排供應商,發覺這類澳大利亞一整塊牛排進貨價驚訝只需十多塊。

新聞記者為了更好地證實猜測,因此帶上這一整塊冷藏的牛排來到湖南入出境檢驗檢疫監測,結論不出所料——那塊說白了的澳大利亞純牛排,不僅僅混雜了生豬肉,還添加了鴨肉。

一塊兒牛排竟由3種肉混和而成!

並且令人意想不到的,這3種肉居然全部都是直接用強力膠黏起來的!

更恐怖的是,這類「強力膠組成肉」早已在目前市面上隨處可見了…

以前就會有新聞記者深入商場,了解經營者極力推薦膠水粘牛肉,經營者駕輕就熟極力推薦了黏肉最佳拍檔——卡拉膠。

他竟然說:「用卡拉膠粘肉,能鎖水份,吃起來更美味。並且煎牛排的情況下水份也不可能跑出去,牛排都不可能變小。」

接著新聞記者便自己購買了一包強力膠回來試驗如何製作強力膠牛肉。

他首先購買了一包碎牛肉,隨後開始調添加物,先往量杯容積裡倒進釋放著過期奶粉味兒的添加物,隨後放水拌和,拌和成濃稠粘稠。

隨後把粘稠的添加物與碎肉拌和,跟揉面相近。新聞記者描述,這覺得就是說一塊兒濃濃生肉混酸牛奶的「肉餅」。

直到勻稱結合後,便把那塊「碎肉餅」刮平。重中之重來啦,就是說用刷子勻稱地刷上去「卡拉膠」。

最終用保鮮袋捲成條形,靜放定形6小時後,就能夠放入冷藏室裡冷藏一晚間。

隔天,把牛肉條割開一片片,就是說顏色靚麗,樣子整齊牢固的一整塊牛排了。

重中之重是難辨真假的牛排,徹底不可能散,清洗浸水都粘得很牢固。

可怕的是,由於加了添加物,本來的牛腩爛肉,變為假牛排煎完之後口味更勝…

那樣的「澳洲牛排」你還敢吃嗎?

更令人吃驚的是,在我國售賣的強力膠牛肉,很有可能還確實是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由於澳大利亞也是有強力膠牛肉的存在!

以前一期叫「Today night』的電視節目就報導過,澳大利亞真正的強力膠牛肉。

電視節目稱作:Dirty secret。

——肉膠「汙濁的秘密「。

澳大利亞加上的是一類名字叫做穀氨胺轉胺(Transglutaminase)的物質,由豬和牛的血液混和做成。又稱「肉膠」,據了解「無毒」。

製做全過程跟中國內地新聞記者用卡拉膠製做強力膠牛肉各有千秋。

同一樣是將分散的碎肉拼湊成一整塊牛肉,一定經久不散,並且頗具彈性,難辨真假。

新聞記者依然工作員親身試了一下強力膠牛肉,發覺一點兒臭味都沒有。

徹底跟初始一整塊牛肉無異。

這肉膠奇妙的是不僅是牛肉就連生豬肉,雞肉,羊肉都能夠合成。

那麼明目張胆的做強力膠牛肉,相對於食品監管嚴苛的澳大利亞而言,確實是難以想像。

可再手機上網搜索一下卻發覺,這肉膠居然合理合法!是的你沒看錯了,那樣的肉既能夠提升賣相,還可以降低成本費!澳大利亞政府部門居然也贊成...

可能會有科研專家認為粘牢肉碎的全過程中,肉碎中間會有間隙,會造成病菌滋長,會導致胃部不適。

何況,本來購買者就想購買牛排,卻購到個混雜體,那不也是騙人呢嗎?!

3.新科技方式嚴厲打擊假「澳牛」

假澳牛的出現,不僅威脅著中國顧客的飲食衛生安全,還嚴重危害了純正澳洲牛肉的信譽。

為了更好地嚴厲打擊「假澳牛」的泛濫成災,澳洲的牛肉出口餐飲業早已開始採取有效措施了。

布裡斯班牛肉企業Beefledger,就規劃在這月末在我國啟動一個區塊鏈技術規劃,將新科技系統應用於牛排供應鏈管理的各個領域。

企業創辦人Warwick Powell表明,這一系統可以較大水平上確保中國顧客選購的到貨真價實的正品的澳洲牛肉。

這一區塊鏈技術規劃將落實牛肉從餵養到被送上飯桌的全過程,根據這一系統,購買者可以跟蹤到牛肉的部位、身心健康狀況、運送和生產加工信息內容,使購買者和經營者聯絡起來。

這一規劃也獲得了澳洲聯邦政府的適用,堅信很快就可以付諸行動。

因此,在新技術發布以前,購買者們該怎樣區分「真假澳牛」呢?

01 細心檢查標籤信息

正規進口的澳洲牛肉都擁有嚴苛的追溯體系,假如產品信息不全得話,十有八九是仿貨了。

產品標籤上,好多個比較關鍵的信息內容包含:級別/產品名、包裝方式、帶骨/不帶骨。牛肉的級別越高,包裝也會越細緻。

02 看肉質地紋路、外型

真正的牛肉,指壓按摩後能馬上修復,表層摸上去不光滑不粘手。紋路自然、一條連續一條。

當你得到手的牛肉不符上述幾個點,因此你也就得猜疑會不會購到膠水粘起來的「重組肉」了…

最終,澳洲牛排備受眾多華人的鐘愛,但那份鍾愛也變成了無良商人眼裡的「商機」。

期待大伙兒都可以放亮眼睛,不論是在中國內地或是在澳洲,都能少花糊塗錢、購到真正質量好的澳洲牛肉!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中國再次挺身而出,狀告澳軍隊屠殺阿國平民,要求聯合國嚴厲懲治
    眾所周知,近期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正陷入輿論風波,此前,澳媒揭露了澳軍方殘暴殺害阿富汗平民醜聞,而隨後澳大利亞軍方公布的一份相關調查報告也證實了這一消息,緊接著,世界各國紛紛開始指責澳大利亞,澳總理莫裡森迫於壓力也立即公開向阿富汗致歉。
  • 想讓中國買大麥,澳政府沒好話還要到世貿告中國,澳麥農叫苦不迭
    據國內媒體12月17日報導,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12月16日宣稱,澳大利亞政府將就中國對澳大麥徵收高額關稅一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訴訟。澳媒指出,申訴過程可能曠日持久,而且還沒有效果。澳農民也擔心,訴訟期間的長期對峙,將給他們造成更加嚴重的經濟損失。
  • 澳大利亞要把中國告到WTO 澳媒潑冷水,澳農叫苦
    來源:海外網圖源:Getty海外網12月17日電澳大利亞政府16日宣稱要就中國對澳大麥徵收關稅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然而澳媒指出,裁決過程將曠日持久,且可能沒有效果澳農民也擔心訴訟期間的長期對峙將造成更嚴重的經濟損失。澳大利亞《新日報》15日刊文稱,WTO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對中澳貿易爭端做出裁決。貿易訴訟可能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而且可能沒有什麼效果。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羅蘭·拉賈表示,訴訟不會是一蹴而就的解決辦法。中國歷來遵守WTO判決結果,但判決需要很長時間。
  • 向澳政黨捐款近600萬?澳媒臆測華人組織「是中國代理人」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李鋒 環球時報記者 王盼盼】澳大利亞媒體對所謂「來自中國的政治捐款」一直興趣不減。總部設在墨爾本的地方報《先驅太陽報》9月1日再次就此話題進行炒作。這次,澳媒的目標是澳華人組織澳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宣稱該機構「代表中國」向澳主要政黨捐款近600萬澳元。
  • 「中國間諜」鬧劇尷尬收場 熱炒「假間諜」的那些澳媒沉默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國間諜鬧劇」,澳大利亞版《每日電訊報》頭版上的特大字號黑體標題,就像一些澳媒被狠狠打臉後留下的手指印。一個星期以來,這些澳媒極力想將「投誠高級間諜」王立強的故事,炒成一股「反華」「恐華」熱潮。
  • 澳媒:成噸的活龍蝦滯留中國機場…
    據澳媒《雪梨先驅晨報》當地時間11月1日報導聲稱,目前有成噸的活澳大利亞龍蝦正滯留在中國機場,面臨來自中國海關的清關延遲問題,許多出口商擔心他們的龍蝦在變質前無法運抵餐館和商店。由於澳方此前曾提出所謂的「新冠疫情獨立調查」和插手香港事務,導致中澳關係持續滑坡。這家澳媒如今更是炒作,龍蝦或成為中國針對澳大利亞的「下一個貿易打擊目標」。
  • 澳煤遭華下達禁令?澳大利亞以受害者自居,中國回應:倒打一耙
    來源:金十數據日前,我國國家發改委為穩定國內煤炭價格,要求各大主要發電廠減少高價煤的購買,採購價格不應超過每噸640元(約合97.8美元/噸)。這挑動了高價煤的代表澳洲煤炭行業的神經。澳媒紛紛將此解讀為,在放緩清關速度後,中國正式對澳煤發出進口禁令。官方統計數據顯示,煤炭是澳洲的經濟支柱之一,2019年為其創收超3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86億元)。因此,該國總理莫裡森也坐不住了,呼籲中國儘快澄清澳媒的報導,否則中國就是在違反國際貿易規則。
  • 澳企的傲氣?優質的牛肉,哪裡都有人買,不缺中國買家
    據澳媒統計,今年前六個月澳大利亞牛肉在中國進口牛肉中的份額從去年的19%下降到16%,取而代之的是巴西牛肉。今年我國國內牛肉市場需求強勁,但澳大利亞並未因此獲益,南美牛肉出口大戶巴西以及阿根廷成為最大贏家。顯然澳牛肉已經不再是中國買家的首選,不過澳大利亞方對此有話要說。
  • 澳媒梳理中澳貿易關係發現:中國市場無法替代
    為題發文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葡萄酒和龍蝦有巨大需求的國家,中國留學生資源也是其他地區無法代替的。澳媒報導稱,由於中澳尚未找到解決方案,許多受影響的澳大利亞出口商正尋找其他可替代市場。澳大利亞貿易部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是僅次於中國的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市場,約佔澳商品和服務出口的13.1%。
  • 澳媒:澳大利亞牛肉行業盼與中國恢復貿易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澳媒:澳牛肉行業盼與中國恢復貿易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2月9日文章,原題:中國對澳牛肉禁令造成數億澳元損失並導致從業者失業 中國對數家屠宰場進口牛肉的禁令,已經給該行業造成數億澳元的損失
  • 澳媒:數噸澳洲大龍蝦滯留中國機場面臨清關延遲
    (原標題:數噸澳龍蝦滯留中國機場面臨清關延遲?澳媒又炒龍蝦成下個「被打擊目標」)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雪梨先驅晨報》11月1日報導稱,數噸活著的澳大利亞龍蝦正滯留在中國機場的停機坪上,面臨清關延遲問題,如果它們被中方拒絕入關或再拖延48個小時以上(超過該時間,昂貴的甲殼類動物將難以生存
  • 澳媒:訪澳中國遊客增多 支付寶借勢開拓澳市場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大利亞「新快網」11月2日報導,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前來澳大利亞旅遊,中國行動支付巨頭——支付寶希望藉助這一勢頭來擴張在澳的業務。支付寶澳洲分部執行長勞森(George Lawson)1日表示:「2016年,超過100萬中國遊客前來澳大利亞,支出將近100億澳元。
  • 「澳龍」滯留中國機場,澳媒又炒作:龍蝦將是下一個打擊目標
    「澳龍」滯留中國機場,澳媒又炒作:龍蝦將是下一個打擊目標 自從中國拒絕了澳大利亞有問題的大麥,不合格的牛肉和傾銷的葡萄酒之後,澳媒就一直炒作中國針對澳洲的產品甚至違反了貿易的承諾。
  • 澳媒:中國成最大牛肉進口國 澳出口商因這事急了
    原標題:澳媒:中澳關係緊張急壞澳牛肉出口商澳大利亞「昆士蘭鄉村生活新聞網」3月12日文章,原題:新報告稱,貿易緊張危及澳大利亞在中國牛肉市場的地位 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牛肉進口國。他說,去年8月,中國正式超過美國,成為國際牛肉貿易的頭號角色。奎爾蒂說:「10年前,肉類貿易商進辦公室時問的第一個問題是,『美國市場今天怎麼樣?』」現在,他們關心的是中國市場。奎爾蒂預計,2019年中國的牛肉直接進口將增加21%達到大約130萬噸。
  • 盲目自信,失去中國龐大的葡萄酒市場,澳媒叫囂:問題不大
    盲目自信,失去中國龐大的葡萄酒市場,澳媒叫囂:問題不大中國有很多商品都是來自澳大利亞的,比如澳洲的龍蝦、澳洲的紅酒、澳洲的原木、澳洲的食糖等商品。可能是由於合作的多了,澳大利亞似乎有些「放縱」,這些商品無一不被中國查出存在問題,比如澳洲葡萄酒和大麥出現傾銷的情況,原木中發現有害的昆蟲等。也因為中澳關係日益緊張,中國也決定對這些都是「毛病」的澳洲商品暫停進口。起初面對中國的制裁,澳洲媒體紛紛炒作中國針對澳大利亞,但最近今天澳媒卻統一口徑,稱儘管失去中國市場,但問題不大。
  • 澳媒:中國遊客春節不來 澳大利亞損失14億
    來源標題:澳媒:中國遊客春節不來 澳大利亞損失14億 澳大利亞新聞網1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遊客今年2月的缺席將令澳大利亞損失14億澳元由於春節期間缺少出手闊綽的中國遊客,澳零售業和食宿業料將遭受巨大損失。
  • 澳大利亞龍蝦在中國遭遇清關延遲,澳媒炒作:將是下一個打擊目標
    據澳媒《雪梨先驅晨報》當地時間11月1日報導聲稱,目前有成噸的活澳大利亞龍蝦正滯留在中國機場,面臨來自中國海關的清關延遲問題,許多出口商擔心他們的龍蝦在變質前無法運抵餐館和商店。 由於澳方此前曾提出所謂的「新冠疫情獨立調查」和插手香港事務,導致中澳關係持續滑坡。這家澳媒如今更是炒作,龍蝦或成為中國針對澳大利亞的「下一個貿易打擊目標」。
  • 紐西蘭總理為澳站臺,揭露罪行的中國反倒被群攻?國際評論一邊倒
    最近由於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揭露澳軍罪行的漫畫,導致中澳之間的輿論不斷升級,儘管澳大利亞軍方已經承認了其在阿富汗的士兵存在著濫殺平民的行為,但是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卻表示要中國方面刪除該諷刺漫畫並且道歉。
  • 澳媒眼中的中國人:對外國人非常友好(全文)
    澳媒眼裡中國人的樣子  【澳媒眼裡中國人的樣子】澳大利亞新聞網刊登題為「中國人真正的樣子」文章:儘管我獨自在中國旅行半年news.sohu.com/20140508/n399319437.shtml report 577 澳媒眼裡中國人的樣子
  • 澳媒聲稱:澳正與臺灣對話試圖止血
    澳媒聲稱:澳正與臺灣對話試圖止血】與中國大陸發生貿易摩擦,澳大利亞試圖尋找代替的出口市場,有澳媒聲稱,澳大利亞的貿易官員近期與臺灣進行經貿對話,試圖為國內受到衝擊的出口損失止血。《雪梨晨鋒報》在12日報導指出,雖然澳大利亞目前尚不考慮與臺灣籤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但總理莫裡森領導的政府急需尋找替代市場,為來自中國大陸的貿易打擊止血;報導宣稱,雖然礙於議題敏感而選擇匿名,不過,臺澳相關人士皆證實雙邊已展開經貿對話的消息,並稱是在亞太經合會(APEC)的框架下進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