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煤遭華下達禁令?澳大利亞以受害者自居,中國回應:倒打一耙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日前,我國國家發改委為穩定國內煤炭價格,要求各大主要發電廠減少高價煤的購買,採購價格不應超過每噸640元(約合97.8美元/噸)。這挑動了高價煤的代表澳洲煤炭行業的神經。澳媒紛紛將此解讀為,在放緩清關速度後,中國正式對澳煤發出進口禁令。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煤炭是澳洲的經濟支柱之一,2019年為其創收超3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86億元)。因此,該國總理莫裡森也坐不住了,呼籲中國儘快澄清澳媒的報導,否則中國就是在違反國際貿易規則。

據北京商報12月15日最新報導,對於澳媒的解讀,我國回應稱,不了解相關情況,但中國對澳洲煤炭、牛肉、葡萄酒等多種輸華產品均符合中國法律和相關國際慣例。近期澳洲表現出的「受害者」姿態完全是倒打一耙。

公開資料顯示,由於近幾年澳洲運往中國的煤炭質量檢測結果不合格的情況較多,中國才會在近期重點觀察澳煤,加大對澳洲煤炭的檢測力度,清關速度也因此減慢。而未來中國發改委建議中企減少購買高價煤的購買,主要也是為了拉低國內煤價,合情合理,無可指摘。

相反,澳洲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以莫須有的名義禁止華為參與當地5G建設;今年3月、6月該國還接連修改外商投資法,加大對外資限制力度,澳媒對此解讀為針對中資,顯然違背了中澳自貿協定。

值得注意的是,據官方統計數據,截至當前,澳大利亞累計對中國商品發起了106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反觀中國僅對澳大利亞產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僅有4起。如果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反傾銷、反補貼裁定有異議,那麼該國是否應該反思其106起調查呢?

文 | 呂佳敏 題 | 曾藝 圖 | 饒建寧 審 | 曾藝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煤炭行業喊話澳政府:修復對華關係
    12月15日,據《雪梨先驅晨報》報導,澳煤炭行業發聲懇求莫裡森政府與中國合作,確保相關限制不會實施,並恢復兩國長期貿易關係的穩定。報導截圖澳媒15日炒作「中國禁令」之際,澳大利亞股市迅速作出反應。多家煤炭上市企業股價下挫,澳大利亞新希望公司(New Hope Corp)當日收跌2.7%、兗煤澳大利亞(Yancoal)下跌8.4%、懷特黑文(Whitehaven)下跌5.8%。除了股市,澳煤炭行業的不安情緒也被相關消息激起,唯恐遭受打擊。澳大利亞高峰礦業機構負責人向《雪梨先驅晨報》表示,澳大利亞和中國有「牢固、長期和互利」的經濟關係,特別是在礦產方面。
  • 中國對澳大利亞煤炭輸華正式實施禁令?外交部回應
    路透社記者:中國官方媒體今天報導稱,澳大利亞輸華煤炭清關正受到限制,並稱中方對澳煤炭輸華正式實施了禁令。外交部可否提供更多細節?報導並援引官員消息稱,中方正放鬆對來自蒙古、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煤炭的進口限制。這些限制具體指什麼?汪文斌:我不了解你所說的情況,請向有關主管部門詢問。
  • 澳大利亞指責中方限制其煤炭輸華?外交部:倒打一耙!
    國際在線報導:針對澳大利亞輸華煤炭受限制一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近期中方屢屢聽到澳方以所謂「受害者」自居,不斷對中方進行影射、指責,這完全是混淆視聽、倒打一耙。有路透社記者提問,中國官方媒體今天報導稱,澳大利亞輸華煤炭清關正受到限制,並稱中方對澳煤炭輸華正式實施了禁令。對此,汪文斌表示:「中方主管部門近來依法依規對一些澳大利亞輸華產品採取相關措施,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也是對中國國內產業和消費者負責任的行為。
  • 中國禁澳大利亞煤炭促使電力短缺加劇 澳媒:逾千萬...
    中國禁澳大利亞煤炭促使電力短缺加劇 澳媒:逾千萬中國居民因斷電無法供暖 文/editor2020-12-18 10:06:58來源:FX168近年來,中國已經削減了國內工廠的電力供應,以確保家庭在冬季擁有足夠的電力供暖。但今年情況顯然更複雜,許多製造商都在全力以赴滿足國外對醫療用品、藥品和消費品的需求。他們也同樣趕著製造電子產品,因為在美國和歐洲再次爆發出新冠疫情的浪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此前聲明指出,他否認知曉價值140億澳元的煤炭進口禁令,並指責澳大利亞將自己定義為受害者。
  • 澳大利亞還不知錯,將中國「告上」WTO,剛剛,外交部開門見山
    最近,有關中國禁止澳大利亞煤炭進口的傳言甚囂塵上,令澳方業內人士擔憂不已。澳總理莫裡森日前接受採訪稱,雖然澳大利亞擁有多樣化的煤炭客戶群,但失去與中國的煤炭貿易將是一個總額數十億美元的打擊。隨著中澳關係的持續惡化,澳大利亞的出口經濟已接連遭受重擊,這完全是其咎由自取。
  • 澳大利亞要到WTO告中國,外交部回應
    據環球時報,12月16日,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將於當日晚些時候就中國決定對澳大麥徵收關稅一事,正式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對此,中國外交部今天回應指出,澳大利亞政府應當認真對待中方關切,採取實際行動,糾正針對中國企業的歧視性做法。
  • 煤炭或遭中國拋棄?澳大利亞出口商懇求:望澳政府修補與華關係
    來源:金十數據近段時間以來,在澳商品對華出口受限制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急忙「滅火」,多次向華求和稱希望與中國「和諧共存」。近日,在我國相繼出手下,該國煤炭行業也按耐不住了。據12月15日報導,當前澳大利亞高峰礦業機構負責人正懇求澳政府「修補」與中國的合作關係,以確保他們的煤炭商品可以順利運往中國市場,並恢復中澳兩國長期貿易關係的穩定。而澳煤炭行業之所以有這樣的請求,是因為其出口煤炭商品已經沒地可去了。據報導,12月14日,我國發改委允許10家發電廠從除了澳大利亞以外的國家進口煤炭。
  • 澳大利亞政客又開腦洞:我們乾脆承認臺灣為「國家」算了
    (觀察者網訊)在企圖利用本國華裔「以華制華」後,澳大利亞政客又妄想打「臺灣牌」。近期,外媒頻繁炒作「中國將全面禁止澳煤炭進口」話題,引起澳政府不安。為此,澳大利亞昆士蘭自由國家黨(LNP)議員克裡斯滕森(George Christensen)15日接受採訪時竟建議稱,政府應該通過所有的貿易和外交途徑來結束兩國持續爭端,包括考慮「正式承認臺灣」。在談及原因時,克裡斯滕森聲稱:「中國最不想見到,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正式承認臺灣是一個『國家』……中國如果要來硬的,那澳大利亞也可以。」
  • 外交部回應
    路透社記者:中國官方媒體今天報導稱,澳大利亞輸華煤炭清關正受到限制,並稱中方對澳煤炭輸華正式實施了禁令。外交部可否提供更多細節?報導並援引官員消息稱,中方正放鬆對來自蒙古、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煤炭的進口限制。這些限制具體指什麼?
  • 澳媒:澳大利亞牛肉行業盼與中國恢復貿易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澳媒:澳牛肉行業盼與中國恢復貿易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2月9日文章,原題:中國對澳牛肉禁令造成數億澳元損失並導致從業者失業 中國對數家屠宰場進口牛肉的禁令,已經給該行業造成數億澳元的損失
  • 中國殺雞儆猴?澳媒:澳大利亞就是那隻被宰的雞
    澳大利亞政府人士承諾,將為漁民開發同樣擁有近14億人口的印度市場,然而印度人更喜歡吃魚而不是龍蝦,更重要的是在澳洲龍蝦的出口價格昂貴,在印度市場就成了奢侈品。澳大利亞漁民和葡萄酒商希望「政治風雨」趕快過去,讓所有的一切回到正常軌道。路透社12月7日稱,中國當天起暫停受理澳洲Meramist Pty Ltd公司啟運的輸華牛肉產品進口申報,未提供理由。
  • ...觀察:中國到底是威脅還是夥伴?王毅提「靈魂之問」,澳大利亞當...
    本周,澳大利亞宣布將針對中國對澳大麥徵收關稅問題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小麥之爭」還只是中澳貿易爭端的冰山一角,澳方正在利用煤炭等進口問題不斷向中方試壓。到底誰是受害者?汪文斌列舉一組數據很能說明問題:澳大利亞針對中國產品發起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多達106起,而中國對澳大利亞產品的調查只有4起。
  • 轉移視線倒打一耙,澳人權「雙標」遭阿富汗輿論譴責
    然而,澳大利亞政府近日卻公開指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個人推特有關澳軍人的推文配圖是「假照片」。分析人士指出,澳方把一張顯然是創作作品的漫畫指責為「假照片」本就十分荒唐,更何況這張中國網友用電腦繪製的漫畫是基於澳軍方報告揭露的事實。澳方此舉明顯是在轉移視線,企圖將輿論關注焦點從澳軍暴行引到所謂「假照片」問題上來,減輕其承受的輿論壓力。
  • 暫停對華發貨,澳大利亞酒商哭訴
    此前多家澳媒曾聲稱,11月6日後,包括葡萄酒在內的多項產品將不能通過中國海關檢查。與此同時,澳媒還炒作所謂「禁止進口清單」,導致該國一些出口商開始害怕他們的產品被中國海關拒收,因此紛紛決定停止向中國發貨。中國是澳大利亞眾多產品的重要市場。上文提到的葡萄酒經銷商達米恩·懷特只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
  • 又一個澳大利亞前駐華記者自稱曾遭「中方威脅」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突襲中國記者住所、搜查中方外交人員郵件、「抄家」式搜查友華議員......一段時間來,澳大利亞在涉華問題上頻繁採取錯誤言行,以法律之名掩蓋不法之實。然而,近來多名前澳大利亞駐華記者卻「倒打一耙」,聲稱「受到中方脅迫」,極力渲染「逃離」中國的經過。
  • 害怕產生雙輸局面,澳大利亞總理緊急喊話中國,汪文斌火速把話挑明
    自今年以來,由於澳大利亞莫裡森政府在對華方面所採取的極端行動,導致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關係跌至冰點,而這一情況對於兩國在其他領域的交流以及來往也已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澳總理莫裡森向中國喊話從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此前的表態來看,在此前不斷採取極端措施給中澳兩國關係帶來負面影響的情況下,似乎對於先如今的局面產生了擔憂,開始向中國透露自己的善意,擔心澳大利亞在煤炭出口方面受到影響。
  • 中國與澳大利亞維州「一帶一路」 合作遭質疑 中方回應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中國與澳大利亞維州「一帶一路」 合作遭質疑 中方:合理合法 光明正大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電 (李京澤 張素)針對近期個別澳政客質疑中國與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一帶一路」合作缺乏透明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兩方合作完全合理合法、光明正大。
  • 澳大利亞求生欲爆棚
    澳大利亞求生欲爆棚原創 劉曉琰 長安街知事澳大利亞天空新聞臺18日報導,澳總理莫裡森將對內閣進行改組,出於改善中澳關係的考量,將任命原教育部長丹·特翰(Dan Tehan)擔任貿易部長。澳大利亞現任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Simon Birmingham)將轉任財政部長。
  • 又一重要行業被中國拉「清單」?澳大利亞終嘗苦果,代價越來越大
    當前,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得益於中國市場的強勁需求,中澳兩國不斷加強貿易聯繫,令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順風順水。然而,近年來,中澳關係以難以置信的速度急劇惡化,兩國民眾間的敵意也迅速上升。
  • 澳大利亞暫停對華出口龍蝦,澳業內人士擔憂:沒有中國市場,無法消耗...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木子西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甄翔】路透社2日引述澳政府消息人士和行業組織的說法稱,為更好地了解中國海關的檢疫要求,澳大利亞已暫停對華出口龍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澳大利亞龍蝦在中國面臨通關延遲問題」有關事宜時表示,中國海關依法對進口海產品在進口口岸實施檢驗檢疫,合格後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