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煤炭行業喊話澳政府:修復對華關係

2020-12-19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炒作消息甚囂塵之際,澳大利亞煤炭行業陷入焦慮之中,並開始敦促莫裡森政府「修復」與中國的關係。

12月15日,據《雪梨先驅晨報》報導,澳煤炭行業發聲懇求莫裡森政府與中國合作,確保相關限制不會實施,並恢復兩國長期貿易關係的穩定。

報導截圖

澳媒15日炒作「中國禁令」之際,澳大利亞股市迅速作出反應。當天,該國主要股指S&P/ASX 200收跌0.4%至6631.3點,為近兩周來的最低收盤。多家煤炭上市企業股價下挫,澳大利亞新希望公司(New Hope Corp)當日收跌2.7%、兗煤澳大利亞(Yancoal)下跌8.4%、懷特黑文(Whitehaven)下跌5.8%。

除了股市,澳煤炭行業的不安情緒也被相關消息激起,唯恐遭受打擊。澳大利亞高峰礦業機構負責人向《雪梨先驅晨報》表示,澳大利亞和中國有「牢固、長期和互利」的經濟關係,特別是在礦產方面。

「這一關係的成功依賴於一個基於規則的貿易體系,該體系支持多年的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機會。」澳大利亞礦業協會(Mineral Council of Australia)執行長坦尼亞·康斯特布爾說道。

康斯特布爾稱,該行業協會支持澳大利亞與中國共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讓長期的貿易關係恢復穩定。

澳大利亞礦業協會是代表澳大利亞勘探、開採及礦產品加工行業利益的全國性組織。它的會員年礦石產量佔全國礦石總產量的85%。礦業協會通過宣傳政策,並確保全澳採礦行業安全、營利並符合社會的期望值。

不過,也有部分澳煤炭行業人士對相關傳言深信不疑,早已開始戒備。澳大利亞聯邦銀行煤礦產業分析師維維克·達爾認為,「媒體報導進一步證實,澳大利亞煤炭正在成為中國的目標。」

澳煤炭企業還擔心中國在尋找代替市場,拋棄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宣稱,今年5月中國開始指示發電站購買本地、俄羅斯和印度尼西亞的煤炭,而不是澳大利亞的煤炭。

隨著「中國禁令」炒作消息在澳大利亞國內不斷升級,澳總理莫裡森也在15日當天作出相關回應。莫裡森聲稱,如果相關猜測成真,這會讓兩國貿易「產生雙輸局面」。不過他表示,澳大利亞「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澳方歡迎與中方官員之間恢復直接對話。「一切磋商都是無條件進行的。」

煤炭是澳大利亞第三大出口商品,也是中澳貿易關係的「重中之重」。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2019年,澳大利亞出口了640億澳元的煤炭(包括動力煤、焦煤)。

而中國是繼日本之後澳大利亞的第二大客戶,佔據該國煤炭出口的21%(約137億澳元)。2019年,中國購入了40億澳元的動力煤與97億澳元的焦煤。

圖自澳媒ABC

12月15日,在回應媒體所述「中國對澳煤炭實施限制」的傳言時,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5日表示,「我不了解你所說的情況,請向有關主管部門詢問。中方主管部門近來依法依規對一些澳大利亞輸華產品採取相關措施,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也是對中國國內產業和消費者負責任的行為。近期我們屢屢聽到澳方以所謂『受害者』自居,不斷對中方進行影射、指責,這完全是混淆視聽、倒打一耙。」

汪文斌指出,截至目前,澳大利亞針對中國產品發起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多達106起,而中國對澳大利亞產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總共只有4起。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煤炭或遭中國拋棄?澳大利亞出口商懇求:望澳政府修補與華關係
    來源:金十數據近段時間以來,在澳商品對華出口受限制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急忙「滅火」,多次向華求和稱希望與中國「和諧共存」。近日,在我國相繼出手下,該國煤炭行業也按耐不住了。據12月15日報導,當前澳大利亞高峰礦業機構負責人正懇求澳政府「修補」與中國的合作關係,以確保他們的煤炭商品可以順利運往中國市場,並恢復中澳兩國長期貿易關係的穩定。而澳煤炭行業之所以有這樣的請求,是因為其出口煤炭商品已經沒地可去了。據報導,12月14日,我國發改委允許10家發電廠從除了澳大利亞以外的國家進口煤炭。
  • 暫停採購澳大利亞煤炭,中國邁出碳中和計劃首步,澳媒:報復行為
    為了反擊澳大利亞破壞兩國關係的行為,中國商務部自上半年以來對澳進口商品實施了一系列的「雙反」調查,包括對大麥加徵禁止性關稅,叫停部分澳企對華出口的牛肉,然而隨著中澳關係的持續惡化,澳洲媒體開始擔心澳大利亞煤炭或將成為下一個被捲入「報復行動」的大宗商品。
  • 澳媒主持人秀智商:因為抵制澳州煤炭,10億中國人正在嚴寒中掙扎
    【文/觀察者網 張照棟】「超過10億中國人正在嚴寒中憤怒地掙扎,就是因為中國幼稚地抵制澳貨!」近段時間,澳媒不斷炒作「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消息。12月18日,澳大利亞「天空新聞」電視臺晚間節目主持人克裡斯·史密斯(Chris Smith)就此事發表了一番秀智商的「驚人言論」。
  • 「因為抵制澳州煤炭,10億中國人正在嚴寒中掙扎」?
    「超過10億中國人正在嚴寒中憤怒地掙扎,就是因為中國幼稚地抵制澳貨!」近段時間,澳媒不斷炒作「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消息。至於其「中國政府減少澳大利亞煤炭進口,導致中國鬧電荒」的言論更是荒謬。稍微了解一下煤炭進口就會知道,我國煤炭從澳大利亞進口佔比非常小。
  • 先是澳洲煤炭失寵,又加徵燕麥稅,牛肉還暫停出口,下一個是什麼
    中澳關係受疫情衝擊發生微妙變化稍早前,澳總理莫裡森公開喊話要求成立一個繞開世衛組織的國際專項調查機構進入「某國」徹查病毒源頭問題,其所針對的國家正是東方大國中國。包括此前有消息曝出,澳總理已經致電美、英、德等歐美國家領導人,拉攏站隊,一致對外,嚴查此事。
  • 中澳關係再生變數:澳大利亞剛出臺重要法案,給對華友好設限
    2018年10月,與中國經貿關係密切的維多利亞州越過澳政府,與中國就「一帶一路」達成協議。在中澳關係陷入僵局之時,土澳的一個州為了尋求更緊密的對華經濟關係,直接撇開了澳政府。連領下的州都不給跟著國家政策走,這讓澳政府情何以堪!
  • 澳媒:澳大利亞就是那隻被宰的雞
    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調查機關初步認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英國媒體稱,作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出口商品,煤炭在澳大利亞對外貿易中佔據重要地位。煤炭出口每年為澳大利亞帶來超過530億澳元的收入,僅次於鐵礦石的第二大出口商品。
  • 害怕產生雙輸局面,澳大利亞總理緊急喊話中國,汪文斌火速把話挑明
    自今年以來,由於澳大利亞莫裡森政府在對華方面所採取的極端行動,導致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關係跌至冰點,而這一情況對於兩國在其他領域的交流以及來往也已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澳總理莫裡森向中國喊話從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此前的表態來看,在此前不斷採取極端措施給中澳兩國關係帶來負面影響的情況下,似乎對於先如今的局面產生了擔憂,開始向中國透露自己的善意,擔心澳大利亞在煤炭出口方面受到影響。
  • 中國對澳大利亞煤炭輸華正式實施禁令?外交部回應
    路透社記者:中國官方媒體今天報導稱,澳大利亞輸華煤炭清關正受到限制,並稱中方對澳煤炭輸華正式實施了禁令。外交部可否提供更多細節?報導並援引官員消息稱,中方正放鬆對來自蒙古、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煤炭的進口限制。這些限制具體指什麼?汪文斌:我不了解你所說的情況,請向有關主管部門詢問。
  • 擔心失去中國市場,澳企收購紐西蘭公司,與中企共持100%股份
    因為中澳關係走向惡化,澳洲對華貿易也受到影響,多項出口商品被擋在中國門外。這樣一來,澳企是受損最嚴重的一方。就以澳煤炭為例,中國因澳煤炭環保標準不過關,叫停進口後,澳州對華煤炭出口量立馬下降96%,澳大利亞煤炭行業將損失887億人民幣。
  • 暫停對華發貨,澳大利亞酒商哭訴
    懷特告訴記者,圍繞中澳關係的話題需要一些緊迫性,「我們需要一些答案,需要政府的官方回應。這樣我們才能搞清楚方向。」達米恩·懷特,ABC報導截圖叫苦的,不僅是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近期,ABC等澳媒頻繁炒作中國「打擊」澳大利亞進口產品,大麥、原木、龍蝦、葡萄酒等都包括在內。
  • 又一重要行業被中國拉「清單」?澳大利亞終嘗苦果,代價越來越大
    當前,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得益於中國市場的強勁需求,中澳兩國不斷加強貿易聯繫,令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順風順水。然而,近年來,中澳關係以難以置信的速度急劇惡化,兩國民眾間的敵意也迅速上升。
  • 澳大利亞指責中方限制其煤炭輸華?外交部:倒打一耙!
    國際在線報導:針對澳大利亞輸華煤炭受限制一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近期中方屢屢聽到澳方以所謂「受害者」自居,不斷對中方進行影射、指責,這完全是混淆視聽、倒打一耙。有路透社記者提問,中國官方媒體今天報導稱,澳大利亞輸華煤炭清關正受到限制,並稱中方對澳煤炭輸華正式實施了禁令。對此,汪文斌表示:「中方主管部門近來依法依規對一些澳大利亞輸華產品採取相關措施,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也是對中國國內產業和消費者負責任的行為。
  • 中澳關係持續緊張,昆士蘭州州長擔心本地資源行業恐受嚴重打擊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2月2日報導,受近期中澳關係持續惡化的影響,像是在澳國內盛產煤炭的昆士蘭州,該州州長就為此而憂心忡忡,擔心緊張的中澳關係恐將嚴重打擊本地的資源行業。此外,類似的擔憂情緒已蔓延至澳國內多個地區的多個行業,部分企業擔心就業受到影響,不斷提醒政府處理不好對華關系所帶來的不良後果。
  • 中國與印尼籤署15億美元煤炭供應協議,外媒:澳大利亞或將再受打擊
    (觀察者網訊)中國與印度尼西亞日前籤訂了一項為期三年的煤炭供應協議,將從印尼進口價值約15億美元的煤炭。對此,彭博社11月27日寫道,中國與另一個主要煤炭供應國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關係可能會因此而進一步弱化。
  • 澳資源行業專家:中國應尋找澳大利亞以外鐵礦石來源,以達到供應...
    此前在對華貿易問題上頻頻受阻的澳方,竟有人藉機嘲諷中國,還有人更是提議對輸華鐵礦石加徵1%的關稅,宣稱要讓中國「付出代價」。 當地時間12月15日,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關注到了相關行業動向,並援引業內分析人士的觀點發表了一篇分析文章。文章認為,中國現階段對澳鐵礦石嚴重依賴,應開始謀劃鐵礦石的供應多樣化。而事實上,中國也正在進行這樣的布局。
  • 美媒:中國正迫使澳大利亞面對現實,煤炭時代正在結束
    (觀察者網訊)「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炒作日前正甚囂塵上,就在這時候,《紐約時報》「提醒」澳大利亞:中國正在迫使澳大利亞面對許多國家已看到的現實——煤炭時代正在結束。報導17日稱,煤炭的使用加速了氣候變化帶來的破壞,許多國家現在都已在重新思考它們對這一化石燃料的依賴。
  • 為了讓中國恢復進口煤炭,澳大利亞媒體無恥造謠
    一段時間以來,被中國一錘又一錘的重擊後,澳大利亞國內有媒體開始反思政府在處理中澳關係上的幼稚,也有媒體叫囂聯合「五眼聯盟」對中國產品實施「報複製裁」,還有一些媒體人企圖以製造謠言「幫助」恢復中澳貿易。土澳「天空新聞」電視臺晚間節目主持人克裡斯·史密斯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
  • 中國禁澳大利亞煤炭促使電力短缺加劇 澳媒:逾千萬...
    中國禁澳大利亞煤炭促使電力短缺加劇 澳媒:逾千萬中國居民因斷電無法供暖 文/editor2020-12-18 10:06:58來源:FX168中國浙江省約有5700萬居民,他們都因電力短缺而陷入困境,浙江省政府已經下令於12月11日至20日在溫州市僅在溫度降至3攝氏度以下時才能使用取暖器,而餐廳僅對用餐者而不是員工使用空調。湖南省有6700萬居民,報導指部分居民在公寓斷電並關閉電梯後,被迫爬上20層樓梯。有中國能源行業人士向澳大利亞人報(The Australian)說道:「你不能假裝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不良關係沒有助長這種情況發生。」
  • 澳煤遭華下達禁令?澳大利亞以受害者自居,中國回應:倒打一耙
    來源:金十數據日前,我國國家發改委為穩定國內煤炭價格,要求各大主要發電廠減少高價煤的購買,採購價格不應超過每噸640元(約合97.8美元/噸)。這挑動了高價煤的代表澳洲煤炭行業的神經。澳媒紛紛將此解讀為,在放緩清關速度後,中國正式對澳煤發出進口禁令。官方統計數據顯示,煤炭是澳洲的經濟支柱之一,2019年為其創收超3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86億元)。因此,該國總理莫裡森也坐不住了,呼籲中國儘快澄清澳媒的報導,否則中國就是在違反國際貿易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