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編!「因為抵制澳州煤炭,10億中國人正在嚴寒中掙扎」?

2020-12-27 中國青年網

「超過10億中國人正在嚴寒中憤怒地掙扎,就是因為中國幼稚地抵制澳貨!」

近段時間,澳媒不斷炒作「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消息。12月18日,澳大利亞「天空新聞」電視臺晚間節目主持人克裡斯·史密斯(Chris Smith)就此事發表了一番秀智商的「驚人言論」。

他說,中國先是停止進口澳大利亞產品,然後加徵超高關稅,他們以此為樂,但這件事恰恰「咬到了他們的痛處」。

他解釋道:「當70艘滿載價值10億美元的高質量煤炭的澳大利亞貨船,無法在中國靠岸卸貨時,猜猜怎麼著?中國鬧電荒了!」

為了佐證自己「10億中國人在嚴寒中掙扎」的結論,史密斯公然扯謊:「中國的一些地區這周氣溫都降到零下40度了,就是那些拉閘限電的地方。」

史密斯還大言不慚地聲稱:「中國人再也買不到澳大利亞的商品了,我們的產品幾十年來深受中國人喜愛。也許這波反向操作能讓中國尊重我們澳大利亞,並重啟政府間的溝通渠道。」

進入12月份後,我國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的確出臺了限電通知。

國家發改委在12月2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對此事作出解釋:我國近期復工復產速度加快、南方沒有暖氣供應而導致空調電耗激增,再加上還要節能減排,所以才會採取限電措施。

況且限電的省份和城市大都在南方,根本不存在史密斯所謂的「零下40度」地區。

至於其「中國政府減少澳大利亞煤炭進口,導致中國鬧電荒」的言論更是荒謬。

稍微了解一下煤炭進口就會知道,我國煤炭從澳大利亞進口佔比非常小。以2019年為例,全國原煤產量約為39.7億噸(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而當年自澳大利亞進口全部煤炭到港量僅為7760萬噸,還不到我國原煤產量的2%。而且中國進口澳大利亞的煤炭,以用於冶鍊金屬的焦煤為主,並不是發電廠使用的動力煤。

中國是世界上電力生產最多的國家,2019年發電量達75034.3億千瓦時,比2018年增加了4.7%,佔世界總量的27.8%,這一數字差不多是第二名美國的兩倍。不僅如此,中國的發電量還在快速增長中。根據中電聯的《2019-2020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截至2019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已達20.1億千瓦,預計2020年底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1.3億千瓦。

中國的電量很充足,不存在所謂的「電荒」。

澳大利亞的進口煤炭之於中國,並沒有澳媒所想像的那麼重要;但失去中國市場,卻是對澳大利亞煤炭業沉重的打擊。

煤炭是最具澳大利亞特色的產品。在過去30年裡,澳大利亞的煤炭產量增長了一倍多,出口份額從1990年的55%躍升至2017年的75%。去年,僅昆士蘭一州的煤炭開採權使用費就接近40億美元。

出口數據顯示,在澳大利亞去年約500億美元的煤炭出口中,中國佔21%,是澳大利亞煤炭出口的第二大市場。

煤炭對澳大利亞的經濟至關重要。所以在澳媒炒作「中國對澳大利亞煤炭禁令」時,澳大利亞多家煤炭上市企業股價下跌,澳煤炭行業連忙發聲懇求莫裡森政府與中國合作,確保相關限制不會實施,並恢復兩國長期貿易關係的穩定。

澳大利亞煤炭行業喊話澳政府:修復對華關係 報導截圖

而對於史密斯所言的,也是澳媒一直炒作的「澳運煤船在在中國港口滯留」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早在上月25日就回應表示:近年來,中國海關對進口煤炭的安全質量進行風險監測和分析,發現進口煤炭環保不合格情況較多。中方依法依規加強對進口煤炭的質量安全檢查和環保項目檢測,以更好地保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和環境安全。

(來源:共青團中央)

相關焦點

  • 澳媒主持人秀智商:因為抵制澳州煤炭,10億中國人正在嚴寒中掙扎
    【文/觀察者網 張照棟】「超過10億中國人正在嚴寒中憤怒地掙扎,就是因為中國幼稚地抵制澳貨!」近段時間,澳媒不斷炒作「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消息。12月18日,澳大利亞「天空新聞」電視臺晚間節目主持人克裡斯·史密斯(Chris Smith)就此事發表了一番秀智商的「驚人言論」。
  • 10億中國人正在嚴寒中掙扎?澳主持人稱,因抵制澳媒致使他們鬧電荒
    臨近年關,中國多地短暫拉閘限電,這原本是冬季用電高峰期的正常行為,然而這一現象卻被澳大利亞媒體扭曲解讀,將其稱為中國抵制澳洲煤炭的結果,妄稱中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堪稱是無下限的「秀智商」。據12月26日最新消息顯示,澳大利亞「天空新聞」電視臺主持人克裡斯·史密斯近日拋出「驚人言論」。
  • 10億中國人在嚴寒中掙扎?澳媒主持人稱:這就是抵制澳煤炭的下場
    史密斯指出,此前有70艘滿載高質量煤炭的澳大利亞貨船沒能在中國靠岸卸貨,這些煤炭的價值高達10億美元,現在你猜怎麼著?中國鬧電荒了。 史密斯隨後說出了一番毫無根據的話:「中國的一些地區氣溫都已經降到了零下40度,這些地區正好拉閘限電了!」
  • 不買澳大利亞煤炭,10億中國人在寒冷中掙扎?澳媒再現荒謬言論
    文/南風 據報導,12月18日,澳大利亞的一檔節目主持人因中國不買澳大利亞煤炭發表了驚人言論,稱中國10億人口在寒冷中掙扎,主要是因為他們抵制澳大利亞煤炭。
  • 為了讓中國恢復進口煤炭,澳大利亞媒體無恥造謠
    土澳「天空新聞」電視臺晚間節目主持人克裡斯·史密斯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據觀察者網12月26日消息,近段時間,澳媒不斷炒作「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消息。對此,克裡斯·史密斯此事發表了一番秀智商的「驚人言論」,他稱,「當70艘滿載價值10億美元的高質量煤炭的澳大利亞貨船,無法在中國靠岸卸貨時,猜猜怎麼著?中國鬧電荒了!」
  • 澳葡萄酒商很無奈:酒莊在澳遭抵制,就因為有兩名來自香港的董事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眼看中澳關係出現裂痕、澳大利亞產品逐漸失去中國市場,部分澳民眾把不滿宣洩到有「中國背景」的葡萄酒莊身上。繼社交媒體傳出所謂「中資酒莊」名單後,又有澳大利亞酒商很無奈地表示,自家酒莊因為有兩名來自香港的董事在澳本土遭到抵制。
  • 澳大利亞煤炭行業喊話澳政府:修復對華關係
    (觀察者網訊)「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炒作消息甚囂塵之際,澳大利亞煤炭行業陷入焦慮之中,並開始敦促莫裡森政府「修復」與中國的關係。12月15日,據《雪梨先驅晨報》報導,澳煤炭行業發聲懇求莫裡森政府與中國合作,確保相關限制不會實施,並恢復兩國長期貿易關係的穩定。報導截圖澳媒15日炒作「中國禁令」之際,澳大利亞股市迅速作出反應。
  • 採購印尼煤炭後,莫裡森:那些煤炭是劣質產品,排放量比澳高50%
    自前段時間的「拒收事件」發生以來,大批澳洲煤炭、木材、紅酒等商品因為環保不達標、攜帶有害生物、涉嫌傾銷等原因被禁止或限制入境,導致澳大利亞這個出口型經濟國家損失慘重。其中煤炭是澳大利亞規模第二大的出口商品,平均每年向我們出售的煤炭價值在170億澳元左右。
  • 全澳高達100億澳元糧食被浪費
    申領人數大幅減少,意味著大批僱主的營收下降水平達不到「留職補貼」項目的標準,也意味著澳洲經濟正在快速恢復。喝咖啡浪費糧食?全澳高達100億澳元糧食被浪費據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預計每戶家庭將扔掉約1043澳元的食品,佔其購買量的12.7%。預計全澳今年浪費的糧食總額達103億澳元。
  • 美媒:中國正迫使澳大利亞面對現實,煤炭時代正在結束
    (觀察者網訊)「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炒作日前正甚囂塵上,就在這時候,《紐約時報》「提醒」澳大利亞:中國正在迫使澳大利亞面對許多國家已看到的現實——煤炭時代正在結束。報導17日稱,煤炭的使用加速了氣候變化帶來的破壞,許多國家現在都已在重新思考它們對這一化石燃料的依賴。
  • 自華進口3611億,澳洲卻稱要抵制中國貨?澳媒:或造成災難性後果
    隨後,澳大利亞新聞網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該國抵制中國貨將會給當地造成災難性後果。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從澳大利亞購買了價值1039億美元(約6813億元人民幣)的商品;相比之下澳從我國購買的商品總額為550.7億美元(約3611億元人民幣),這也使得澳大利亞對中國貿易順差增幅高達51.1%。
  • 煤炭或遭中國拋棄?澳大利亞出口商懇求:望澳政府修補與華關係
    來源:金十數據近段時間以來,在澳商品對華出口受限制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急忙「滅火」,多次向華求和稱希望與中國「和諧共存」。近日,在我國相繼出手下,該國煤炭行業也按耐不住了。據12月15日報導,當前澳大利亞高峰礦業機構負責人正懇求澳政府「修補」與中國的合作關係,以確保他們的煤炭商品可以順利運往中國市場,並恢復中澳兩國長期貿易關係的穩定。而澳煤炭行業之所以有這樣的請求,是因為其出口煤炭商品已經沒地可去了。據報導,12月14日,我國發改委允許10家發電廠從除了澳大利亞以外的國家進口煤炭。
  • 澳大利亞總理:或使澳經濟每年損失數十億美元
    莫裡森還說,雖然澳大利亞擁有多樣化的煤炭客戶群,但失去與中國的煤炭貿易將是一個總額數十億的打擊。報導稱,澳大利亞去年對華煤炭出口價值139億美元。莫裡森說:「這真的是一個雙輸的(局面),因為澳大利亞的煤炭與來自其他國家的煤炭相比較,其他國家的(煤炭)排放量比澳大利亞高50%,因此,這對環境來說將是一個糟糕的結果。
  • 澳大利亞國內「自相殘殺」,多家酒莊遭抵制:只因董事是中國人
    再加上政客和媒體渲染誤導,讓澳大利亞民眾都堅信,中國這是在用「霸權」對澳展開制裁。可實際上,一切的由頭都是澳大利亞自己本身,西方政客顛倒黑白的能力已經司空見慣。在此之前,澳大利亞國內社交平臺還曝出了一張名單,這份名單中記錄了多家澳大利亞酒廠,只不過,這些酒廠據說是由中國企業控制。在名單中並沒有提及中國企業控股多少,只是列舉了各酒廠的名字。
  • 澳兒童節目惡意醜化中國人,遭全球華人抵制
    近日,一則澳大利亞電視臺涉嫌惡意醜化中國人的消息被當地華人瘋轉,事件曝光後,這檔兒童節目遭到全球華人的抵制,當地華人在觀看節目後,直呼:這檔節目真讓人感到噁心。惡意醜化中國人,澳兒童節目遭當地華人投訴據環球時報11月23日報導,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旗下電視臺的兒童頻道,於11月20日播放了一檔5年前的英國電視節目。
  • 澳大利亞仍不知悔改,呼籲抵制「中國商品」,41家企業被列入名單
    中澳兩國關係的緊張,已不可避免的影響到雙方商業貿易活動。根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自從兩國開始發生貿易衝突以來,澳大利亞貿易出口已遭受到重創。 同時,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煤炭貿易基本上已經陷入停滯,根據數據統計顯示,這將給澳大利亞每年帶來300億美元左右的經濟損失。 另外,中國還加強了對於澳大利亞出口農牧產品的檢查標準。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仍舊不容樂觀,且多地已經發現進口食品安全問題,所以我國做法本身也符合當前的國際貿易準則。
  • 暫停採購澳大利亞煤炭,中國邁出碳中和計劃首步,澳媒:報復行為
    據美國彭博社10月12號報導,中國已經口頭要求國內各發電廠和鋼鐵廠暫停對澳大利亞煤炭的採購,港口也被告知不要卸載澳國進口煤炭,而英國《衛報》則表示,只有一部分的中國企業收到了這個「口頭通知」,他們猜測這更可能是一種「收緊進口配額、而非完全禁止」的命令。
  • 擔心失去中國市場,澳企收購紐西蘭公司,與中企共持100%股份
    因為中澳關係走向惡化,澳洲對華貿易也受到影響,多項出口商品被擋在中國門外。這樣一來,澳企是受損最嚴重的一方。就以澳煤炭為例,中國因澳煤炭環保標準不過關,叫停進口後,澳州對華煤炭出口量立馬下降96%,澳大利亞煤炭行業將損失887億人民幣。
  • 近15億美元煤炭大單來了!印尼:增加對中國煤炭出口
    (原標題:近15億美元煤炭大單來了!市場人士:遠水解不了近渴?)在中印尼雙方領導的見證下,中方煤炭進口企業與印尼煤炭出口企業進行了雲籤約,採購數量2872萬噸,金額14.67億美元。印尼煤炭礦業協會稱,將從2021年開始增加對中國的煤炭出口,並吸引投資增強加工技術研發。寶城期貨動力煤高級分析師王曉囡認為,即便採購增加,但遠水解不了近渴,進口至中國甚至通關還需要一定時間,對改善國內供應緊張情況作用有限。
  • 澳媒:不能抵制
    報導稱,在進口方面,中國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合作夥伴,2017/18年,澳大利亞人從中國進口了價值驚人的713億澳元商品和服務,相當於澳大利亞進口總額的18%。與此同時,昆士蘭理工大學零售專家Gary Mortimer告訴澳洲新聞網中國製造產品在澳洲各個商品中的所佔的比例意味著抵制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面對近期的情況),呼籲抵制中國製造的產品似乎是一種合理和平衡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