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濟南老字號協會蒞臨「北厚記醬園」進行「老字號」評審工作

2020-12-20 北厚記

11月3日,「北厚記醬園」迎來了好消息,濟南老字號協會對「北厚記醬園」的老字號評審工作正在進行中。

從左到右依次為濟南老字號協會常務副會長王福全、濟南老字號協會顧問張繼平

從左到右依次為濟南老字號協會顧問李宗寶、濟南老字號協會秘書長趙欣

5月蟄伏,11月開花,現在萬事俱備,只待結果。

熟悉「北厚記醬園」的朋友們都知道,「北厚記醬園」是清末開張營業的老品牌,對老濟南人來說是耳熟能詳、婦孺皆知。自從消失之後,眾多老濟南人都割捨不下這份醬菜情懷。

許多市民在聽說「北厚記醬園」重新開業的消息後,非常激動,紛紛前來購買經典的醬園三絕——醬包瓜、醬磨茄、水晶甘茹,開業當天人滿為患,可見其備受歡迎!

開業當天盛況

如今,「北厚記」團隊重拾重任,復興這個老品牌,不失為對老字號「北厚記」的一種保護,而更有力的保護,莫過於對其進行老字號評審了!

「中華老字號」品牌的現狀亟需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在當今,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入駐中國,正逐漸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起居。「中華老字號」品牌作為一種商業形態不斷地被當今的經濟多樣化所衝擊。因此,「中華老字號」品牌保護尤為重要,它的發展也需要我們不斷地關注。實施「中華老字號」保護、恢復、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系統整理評定、傳承創新「北厚記」工作亦是迫在眉睫。

一行人在商談評審工作事宜

老字號的「老」不僅僅是歷史悠久,更多的是品牌文化的多年傳承。是在長期經營過程中,逐漸沉澱下來代代相傳的經營理念、工匠精神和內心情懷。

百年醬香,一脈相傳。「北厚記」傳承多年的醬菜,是人們對食物進行保藏醃製的產物。千百年來,大家都以這種獨特的方式來表達著對食物的愛惜與珍重。它既可以是平民百姓家的下飯菜,也可以是膏粱錦繡之時的清口菜!

醬菜看似不起眼,也可以做得很精緻,融入一代代人的味覺記憶。「北厚記醬園」醬菜裡蘊藏的,不僅僅是鹽的味道、醬的味道、菜的味道,更是陽光的味道、時間的味道、情懷的味道。

期待「北厚記醬園」能夠早日成為「濟南老字號」中的一員!

相關焦點

  • 濟南老字號——醴泉居、北厚記,兩家醬園二合一
    濟南老字號——醴泉居、北厚記,兩家醬園二合一 作者:楊曙明 昔日濟南有眾多醬園,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醴泉居」和「北厚記」。說來也是巧合,這兩家醬園不僅都地處江家池街,而且還都是鄰泉建園。
  • 百年老字號「北厚記」捲土重來,吸引濟南電視臺採訪!
    自從百年老字號「北厚記醬園」於9月29日開業之後,前來品鑑與購買的市民漸多,可見其影響力廣泛,市場前景廣闊,遂引發了濟南電視臺都市頻道前來採訪。10月10日,濟南電視臺都市頻道來到「北厚記醬園」的舊醬菜廠,即現山東北厚記食品有限公司工作地址,先後採訪了兩位老師傅。
  • 老濟南的醬園
    在這一背景下,濟南的醬園作坊競相開張,出現了少有的繁榮景象。這些醬園中,著名的有醴泉居、北厚記、寶源居、興順福、德馨齋,其製作工藝、產品種類、生產規模,以及風味口感,與北京城的六必居、天義順、桂馨齋、天源醬園,天津衛的玉川居、慶冒德醬園,不相上下。就連那保定府赫赫有名的槐茂醬園,也曾千裡迢迢來濟南府取經學藝。
  • 一眼萬年,這個濟南「老字號」我不想說名字,怕你忍不住流淚!
    創建於1932年3月的燕喜堂老宅醴泉居醬園,在江家池街路西,是濟南的古老醬園之一被稱為「華北第一池」的銘新池在時間的催化之下,很多老字號被保留了下來,但是還有很多因為某些不可控的因素淡出了我們的視野。時光飛逝,很多東西縱然努力想留也留不住,但是那份記憶的確是深刻又清晰的印在老濟南人的腦海中,揮之不去。老字號關店的有很多,其中最可惜的一個就是「北厚記」。北厚記醬菜店店面當年,濟南最有名的醬菜就屬「北厚記醬園」,其前身是清朝末年開業的東濼源醬園,經營年代相當久遠。
  • 濟南醬園有「三絕」
    濟南的醬菜業因而發達,成為「子孫生意」,醬園遍布各處,多前店後廠,自產自銷的老字號。  上世紀50年代初,北京人藝名演員藍天野常常到濟南演出,他最喜歡濟南的兩樣東西:大明湖的殘荷,北厚記的磨茄。殘荷耐看,磨茄好吃。  北厚記是一家老字號,前身是清末開業的東濼源醬園,東家是章丘前井莊石家,位於估衣市街路北,江家池街南口。1914年,其第三代石紹先改作「厚記醬園」。
  • 大荔縣10家老字號餐飲企業接受渭南市烹飪協會評審認證
    本網訊(李躍峰)12月17日,渭南市烹飪協會領導蒞臨大荔,對大荔首批二十年(含)以上老字號餐飲企業做評審認證。為了進一步深化「中國陝菜之都」建設,弘揚中華餐飲文化,提升渭南餐飲品牌知名度,助推餐飲企業做大做強,渭南市烹飪協會副會長李克明,渭南市烹飪協會副會長、白水白港大酒店總經理高曉紅、渭南市烹飪協會副秘書長王雲受渭南市商務局、烹飪協會的委派,對初步符合條件的大荔縣10家首批老字號餐飲企業開展評審認證,為隨後授牌做好準備。
  • 我家在濟南,有一座始終忘不掉的「屋子」!
    今年,趁著孫子大學放暑假的時間,和孫子一起來濟南看我,便不斷地唉聲嘆氣。事情是這樣的:聽說,大明湖畔的荷花盛開了,我們兩個老人帶上孩子便迫不及待來到大明湖觀賞。景色甚好,坐在涼亭裡,遙看一望無際的湖水,心情大好。走著走著,遇到街邊賣極具濟南特色的大碗茶,順便喝上一碗。
  • 萬眾期待的老字號重生,醬包瓜,醬磨茄……有你熟悉的味道嗎?
    老濟南人喜愛的醬菜品類多種多樣:醬什錦菜、醬黃瓜、醬蘿蔔、合頁疙瘩、醬苤藍、醬瓜、醬八寶菜、五香蘿蔔乾等。醬八寶菜醬黃瓜醬蘿蔔三絕傳承譽齊魯,品味醬菜知古城。最經典的還要屬「北厚記」的醬園三絕:醬包瓜、醬磨茄、水晶甘茹。用鹽醃漬過的醬包瓜掏出瓜瓤,填入杏仁、花生仁、核桃仁以及青紅絲、蔥薑絲、水晶鹹菜丁等,浸泡在用糖和醬配置好的材料裡,置於太陽下暴曬一個禮拜左右,口味獨特的醬包瓜就做好了,色澤橙黃、晶瑩剔透、皮肉一色、含水欲滴、香氣醇厚、鹹甜適中,是早餐必不可少的佐餐佳品。
  • 老字號七一醬園新品發布 獨家秘方帶來健康新體驗
    本網訊: 7月1日,「百年純釀,七谷醋香」百年老字號七一醬園七谷醋新品發布會在烏魯木齊東方王朝酒店隆重召開。來自烏魯木齊市飲食服務行業協會、烏魯木齊市營養師協會、烏魯木齊星級酒店行政主廚、新疆七一醬園釀造有限公司、多家主流媒體的領導和嘉賓蒞臨本次發布會現場。
  • 德馨齋:深入千家萬戶的「小醬園」
    1930年,濟南的工商實業家苗星垣創立了德馨齋。其實,濟南開埠以後,苗氏家族創辦了不少頗具規模的企業,但其中名聲最大的卻是這個小醬園——自20世紀40年代開始,德馨齋聲名鵲起,與北厚記醬園、興順福醬園齊名。
  • 「深圳老字號」覆審工作組蒞臨維業股份調研指導
    2020年8月19日, 深圳市委原副書記莊禮祥,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深商總會、深圳市商業聯合會執行會長、深圳市老字號協會執行主席林慧率「深圳老字號」覆審工作組蒞臨維業股份調研指導。維業股份董事長張漢清率高管團隊熱情接待來訪領導一行。
  • 熱烈祝賀北厚記團隊赴上海參加2019中國合作貿易大會暨供銷貿易...
    繼濟南展會之後,「北厚記」團隊再次參加了為期三天的上海展會。 於展會開始的前一天,即11月26日,「北厚記」團隊提前奔赴上海,就開始了緊張忙碌的布展工作。 布展現場忙碌而有序 27日一早,「北厚記」團隊趕在展會開始之前,進行合影留念。
  • 這十家濟南老字號,濟南人都不一定全吃過!
    是否記得兒時,  濟南街頭巷尾,  弄堂裡陣陣飄來的食物香味兒,  那味道伴隨了整個童年,  如今他們在哪?  如果城市會說話,食物就是她的語言。  讓我們一起跟隨美食地圖,  聽聽老濟南的故事,  探訪一下老字號的前世今生。
  • 德馨齋 昔日小小醬園今入千家萬戶
    1930年,濟南的工商實業家苗星垣創立了德馨齋。濟南開埠以後,苗氏家族創辦了不少頗具規模的企業,但其中名聲最大的卻是這個小醬園——自20世紀40年代開始,德馨齋聲名鵲起,與北厚記醬園、興順福醬園齊名。如今,只有德馨齋依然家喻戶曉。
  • 濟南街頭的老字號越來越少,如何讓它們也成為網紅?
    當然,很多人來到濟南,就一定會去尋找、品嘗一下濟南老字號名吃,於是,芙蓉街火了,這條老街上各式各樣的小吃火了,濟南真正的傳統名吃——草包包子、燕喜堂飯莊、超意興把子肉等也都成了「網紅」名吃。其實除了名吃,濟南還有很多老字號,涉及的行業很多,但是如今街上的老字號卻所剩無幾了。
  • 你不知道的官醬園——中華老字號醬園品牌 第二篇
    醬園,又稱「醬坊」,是中國歷史上、城市中製作並出售醬品的作坊、商店。在數千年歷史上,中國人的三餐對醬及醬類食品的依賴甚深,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醬都是家庭勞動的產品,是生活必需品。直到今天,一些「舊情難捨、積習不改」的老年人仍在維繫著自造醬的情結與傳統。
  • 你不知道的官醬園——中華老字號醬園品牌 第三篇
    鹽生百味老字號組今天帶您看看17家中華老字號醬園的各自歷程與故事為此我企業開發了一套嚴格、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軟體,從原料、半成品、成品等各個環節進行控制,制定嚴密的檢測標準及科學的檢測方法,同時對生產全過程及物流進行嚴格控制、記錄。對所有的數據接受質量保證部不定期審核。 甪直醬品廠地處蘇州魚米之鄉,通訊方便,交通發達,東鄰上海國際機場僅50公裡。
  • 尋章丘老字號,樹章丘新品牌!章丘老字號協會成立
    「區政府相關部門要不斷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為老字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共同為我區商貿經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12月29日,在「章丘老字號」授牌暨章丘老字號協會成立揭牌儀式上,區委常委、副區長王士強介紹說。章丘作為千年古縣、龍山文化的發源地、儒商文化的典型代表,孕育了大批代表章丘文化名片的老字號。
  • 在龍山,有一家百年老字號醬園!
    龍山萬順醬園,是一家老字號企業,在三北一帶頗有名氣。慈谿有不少老字號企業,但在原始地且連續生產經營老產品的百年企業,恐怕已經很難找到了。 萬順醬園創建於晚清時期。筆者曾於1989年採訪過1908年出生、當過萬順學徒和帳房的朱駿浩老人。他說,19世紀90年代,好幾個外出經商事業有成的山下村人,為繁榮故裡,在家鄉開設了一些店鋪和加工作坊,虞守旺創辦的萬順醬園也在那個時期開業。
  • 關於2020年「北京老字號工匠」認定結果的公示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大國工匠精神,更好地落實《關於推動北京老字號傳承發展的意見》中「五年內認定100名北京老字號工匠」的任務,北京老字號協會組織開展了 2020北京老字號工匠認定工作,繼續認定20名北京老字號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