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在暑期實踐中致知躬行

2020-12-17 中國青年報

2月21日,白巖松在中央電視臺《新聞1+1》欄目中連線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

「今年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團隊怎麼做、學校怎麼做,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實施,怎麼體現時代特色,各個學校都貢獻了自己獨特的智慧!」回想起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團委副書記陳星宇老師感觸頗深。

11月25日,中國青年報社主辦的2020年第六屆「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線下交流會在吉林大學珠海學院舉行。來自全國近百所高校的100多名實踐團隊代表,圍繞「大學生暑期實踐」進行了熱烈的探討和交流。

從1997年起,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發文開展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如今,「三下鄉」社會實踐走過了20多年的歷程,已經成為當代青年大學生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的重要一課。

據了解,這是中國青年報社連續第六年舉辦「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活動,也是第一次從線上延伸到線下,舉辦面對面的主題交流會。

「說實話,大家平常都在悶頭拉車,能聽聽同行的心得經驗特別難得。」一位來自河北高校的老師說。

醫學生發揮專業所長,聚焦疫情防控

2月21日,白巖松在中央電視臺《新聞1+1》欄目中連線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邵新宇表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華中科技大學10家附屬醫院均是定點醫院,投入的醫護人員約3.3萬人,投入病床8900餘張,管理方艙病床近6000張,是全國投入最多床位和醫護人員的高校。」

「老師們是最先迎接疫情的勇士,也是最後送走疫情的英雄。」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第一臨床學院「講好華中大抗疫故事」暑期社會實踐隊的一名隊員有感而發,「我們感受到了獻身醫學的神聖使命,意識到醫學生的價值所在,對未來更加充滿使命感。」

今年疫情來勢洶洶,舉國上下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對大學生來說,特別是醫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顯得尤為特殊。

其實,自疫情暴發以來,全國許多地方紛紛嘗試利用網際網路信息化,採取線上諮詢、遠程會診、健康碼、通行證等措施,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據報導,東南大學就有114支社會實踐團隊圍繞醫療信息化建設、智慧醫療建設,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此次榮獲「最佳實踐大學」榮譽的廣東醫科大學,更是發揮了專業所長。

「我們充分考慮疫情的特殊情況,在全部隊伍中加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傳染病防治板塊,將社會熱點納入實踐內容,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廣東醫科大學團委書記陳婷表示,我們的實踐團隊結合專業優勢,通過義診、義教、醫學科普等方式,服務群眾普及醫學知識。

據統計,廣東醫科大學5年來先後組織近700支學生團隊、1.3萬多名師生,開展以「服務大眾健康」為主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足跡遍布17個省市的276個鄉鎮。

今年,在實踐活動啟動前,廣東醫科大學邀請學校公共衛生學院專家組為志願者開展防控安全培訓,對志願活動開展過程中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把控。57支團隊,1316名廣東醫青年,通過「線上」「線下」的雙重渠道和10248小時的服務,為39540名群眾送去了溫暖。

「那個時候,很多同學真正理解了社會實踐的意義所在。」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團委書記範雯宇說。隊員們在實地採訪中,了解到一位醫生100多天不敢回家影響家人,只能獨自蜷縮在沙發上睡覺。一個學生感慨說:「看了那麼多新聞報導,都不如自己親眼所見震撼。我終於體會到什麼叫『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沒錯,正是大學生們手中的筆和攝像頭,留下了時代的脈搏,也記錄了個人的成長。

直播帶貨新思路,鄉村振興正當時

「我們希望能為家鄉作些貢獻,充分利用暑期時間,把在學校裡所學的知識充分運用,進行實踐活動,助力鄉村振興。」吉林大學珠海學院「仁味俱全」服務隊負責人石相怡表示,仁味俱全團隊最初只有8名學生,經過兩年的發展,這支隊伍已經拓展成了一個將近100人的公益團隊與技術小組,主要致力於春砂仁文化的推廣與技術研發。

隨著線上購物、直播帶貨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拿起了「新農具」,直播成為農民的「新農活」。「買它買它買它」背後掀起的「直播帶貨」熱,也蔓延到了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

3天時間、5場直播……在今年的暑期實踐活動中,浙江大學求是學院雲峰學園赴浙江長興「網際網路+」科技助農暨勞動教育實踐團收穫頗豐。他們積極利用直播新形式,幫助當地農戶賣出去滯銷水果338箱共2000多斤,創收11561.2元。

浙江大學求是學院雲峰學園分團委副書記趙嵩介紹,在對長興當地的4家水果生產基地實地考察調研後,完全沒有直播經驗的實踐隊員們,在當地電視臺的指導下一遍遍觀看視頻、查閱資料學習直播技巧,進行多次上鏡嘗試,最終獲得了超出預期的收視率。

「在實踐中學以致用、感悟專業,在行動中受教育,長才幹。」趙嵩說,「這只是我們學校眾多隊伍的一個縮影,也是數千支大學生實踐隊伍的一個縮影。」

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田秋生教授就被同學們請進了直播間帶貨。今年,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以「直播助農」為切入點組建了電商直播實踐隊,在鋪著綠色桌布的長桌上,擺滿了來自梅州市五華縣的特色農產品。

「菩米的緣起可以追溯到萬曆十八年,著名的學者黃仁宇寫過一本書叫《萬曆十五年》,菩米就誕生於萬曆十八年……」田秋生教授就這樣開始了電商直播首秀。

當個體的青春肩負起時代的使命,人生就有了非凡的意義。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處在這一重要歷史時刻,大學生們用實際行動擔當時代責任,為社會實踐這一課交出了沉甸甸的答卷。

教學生也教老師,探索持續支教新模式

2020年,在陝西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切斷貧困代際傳遞。

這正是華東師範大學設計今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時最大的初衷。華東師範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研究和教育服務為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從2017年開始,該校連續3年和江西省上饒市多個縣市開展合作,為當地中小學生帶去精心準備的教育課程。

今年,在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武夷山中學,華東師範大學軟體工程學院的薛寅申開始了自己的暑期實踐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這些課程著眼於教育創新,包括適合於低年齡階段的Scratch課程、適合高年齡階段的Python課程,以及基於開源硬體的Arduino課程,薛寅申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團隊採用了線上教學的方式,實現了突破空間界限、在線實時教學的全新體驗。

讓實踐團隊的同學們沒想到的是,參與此次課程學習的,不僅有當地百名中小學生,更有近40位當地的中小學創客教師。顯然,他們會輻射和影響更多學生,持續豐富當地教育資源,提升教育水平。

同樣,獲得「最佳實踐大學」榮譽的天津大學形成了獨特的「家國情懷」教育實踐體系。截至目前,天津大學已經在全國近30個省份建立起100個鄉村實踐基地,累計建立實踐育人共同體基地326個。

天津大學興學之路實踐團隊代表魏天元介紹說,通過學生義賣、校友捐助等方式,團隊在甘肅、新疆、湖南、廣西、四川、寧夏、青海、雲南等地的貧困地區建設100間夢想教室。「我們共有1598名志願者、163個志願集體,和支教對象保持2年至3年的長期固定交流」。

「這次交流會,激勵著我繼續與大學生一起學習,與祖國一起成長。」離開珠海前,不少參會教師在朋友圈曬出這樣的文字。

精神,薪火相傳;青春,生生不息。「相信故事待續,未來可期。」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茜 羅伊璠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大學生在暑期社會實踐中收穫真知
    吳行所參加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是從1997年起,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發文開展的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三下鄉」社會實踐走過了二十多年的歷程,成為當代青年大學生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的重要一課。
  • 厚德自強 致知力行
    學校的校訓為「厚德自強,致知力行」。「厚德自強」出自《周易》中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奮發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即人生要像天那樣高大剛毅而自強不息,又要像地那樣厚重廣闊而厚德載物。在校訓傳播與落實的過程中,白土小學用身邊事身邊人教育師生。
  • 寶雞文理學院舉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暨脫貧攻堅專項活動團隊出徵...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韓恩強)7月6日下午,寶雞文理學院2018年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暨脫貧攻堅專項活動團隊出徵儀式在新校區舉行,校黨委副書記欒宏出席並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小分隊授旗。
  • 湖口縣雙鍾鎮:打造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課堂」
    為了引導大學生投身社會實踐,提高綜合素質,充實大學生暑期生活;引導大學生關注家鄉建設,激發心繫家鄉、熱愛家鄉、報效家鄉的熱情,湖口縣雙鍾鎮精心組織,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打造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大「課堂」。
  • 台州:大學生暑期實踐怪現象多 忙打關係走形式
    浙江在線08月05日訊怪現象之一———  實踐還未開始,先與媒體打關係  每年7、8月份,是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高峰期。  隨後,我們對100位參加過暑期實踐的台州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11%的大學生表示,聯繫媒體是實踐中最棘手的事情。  但這件最棘手的事情,卻又是他們不得不做的事情。台州學院學生蔡明子說,他們學校評比優秀實踐團隊有三個依據,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團隊在市級以上媒體發表兩篇報導。當然,如果能發表得越多,評優的機會就越大。
  • 上海微系統所2012年大學生暑期班舉辦
    7月9日至12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舉辦2012年大學生暑期班,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38所高校的111名同學參加。上海微系統所研究生部主任羅琦主持了開班儀式,向同學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隨後,暑期班學員分批參觀了所陳列室,感受了上海微系統所八十多年發展所沉積的底蘊,深刻體會了上海微系統所「團結、高效、嚴謹、創新」的所風。在結業儀式上,俞躍輝為學員代表頒髮結業證書並歡迎和激勵有志於為國家創新科研事業做貢獻的學員們報考上海微系統所。優秀學員代表上臺發表了對此次暑期班活動的感想,同時對上海微系統所為學員們提供的良好的學習和交流平臺表示感謝。
  • 大學生,這裡有一個超有愛的暑期公益活動待籤收!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瞧 文圖 暑假就要到了,大學生們想好假期做什麼了嗎?這裡有一個提供物資的慈善公益項目,若您感興趣,不妨來參與,獻出一份愛與溫暖。6月13日,記者從鄭州慈善總會獲悉,"首屆『衣暖人心愛童心』大學生暑期支教公益慈善活動"正公開招募志願者。
  • 暑期電腦購買指南 大學生該購買怎樣的臺式機
    暑期電腦購買指南 大學生該購買怎樣的臺式機 2018年09月04日 09:28作者:劉國亮編輯:劉國亮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強勁的性能表現以及豐富的擴展能力讓臺式機電腦成為新學期大學生宿舍內的新寵。但沒有收入,預算有限是學生普遍面臨的問題,如何用有限的資金實現臺式機性能的最大化,成為每位新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前為大家講解了很多關於暑期筆記本電腦如何購買的知識,但你知道如何購買高性價比的臺式機嗎?是動手DIY攢機還是購買網絡上爆款DIY整機,或者直接購買昂貴的品牌機。
  • 臺灣大學生暑期文化之旅側記:「做客北京,贊!」
    應北京市委書記、市長郭金龍的邀請,來自臺灣輔仁大學、淡江大學、臺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等15所院校及臺灣少數民族合唱團共計260名臺灣學生「做客北京」,參加臺灣大學生暑期文化之旅暨第十三屆京臺青少年交流周活動。
  • 複印店有償蓋暑期實踐公章 大學生趨之若鶩(圖)
    文/片 本報記者 高明興  在二環東路某大學圖書館附近有一家複印店,近半個月來生意非常火爆,不時有大學生結伴步入小店,甚至周邊其他大學的同學也慕名而來。一個普普通通的列印店為何如此有吸引力?這些大學生進入店內幹什麼?
  • 青麥新推暑期特訓 淮北師大與阜陽師範首嘗鮮
    7月11日下午,17名阜陽師範學院網絡工程、信息與科技專業大三學生,及69名淮北師範大學管理學院電商大三學生抵滬參加為期三周的青麥華東區暑期實訓,並於13日上午九點舉行開班儀式。據悉,本次暑期實訓共分兩個課程方向:電子商務運營和軟體測試,其中電商班61人,測試班25人。
  • 暑期文明實踐①|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學生會深入共青城甘露鎮開展暑期...
    兒童教育問題實地調研在一個多月的暑假生活中,為了解兒童教育情況,更好地了解社會,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學生會「星火逐夢團」大學生暑期文明實踐團隊走進共青城市城市甘露鎮創業社區、坪塘村,針對3~12歲的小學生進行前期問卷調查。
  • 仰恩大學15名大學生崧山支教 孩子歡樂過暑期
    大學生崧山支教 孩子歡樂過暑期 大學生與孩子們共度快樂暑期 核心提示>近日,仰恩大學社會實踐隊的15名大學生來到泉州臺商投資區張坂鎮崧山村,開展為期12天的支教活動,與60多名偏遠山村的小朋友共度快樂暑期。
  • 甘農新農青年赴山西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服務社會的有效平臺。此次赴山西上黨開展的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讓新農青年的每一位成員在實踐中學到了真知、強壯了筋骨、鍛鍊了意志,並用自己的青春風採和實際行動,為建設美麗鄉村、助推鄉村振興奉獻青春力量,以優異的社會實踐成績向新中國70華誕獻禮。
  • 餓了麼報告:暑期近萬名大學生兼職送外賣,磨鍊溫柔待人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全國各大高校開學季臨近,餓了麼發布《2019大學生外賣騎手群體洞察》報告(簡稱《報告》),2019年暑期共計有9896名全國各地大學生加入餓了麼蜂鳥即配成為兼職騎手,他們中近五成是大二升大三的學生,另有超過300位將在開學後開啟研究生生涯。
  • 50名臺灣大學生來湖南「芒果臺」開展暑期實習
    50名臺灣大學生來湖南「芒果臺」開展暑期實習 2019-07-0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潘力維   中新網長沙7月2日電 (付敬懿)第五屆「愛·在芒果」臺灣高校新聞傳播專業學生暑期來湘實習交流活動
  • 暑期走村串鄉 電商專業大學生直播帶貨助力「小農戶」連接大市場
    暑期來到,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金義)小青桃電商服務隊行動起來,來到金東區江東開展網絡直播活動,為江東名優質農產品代言促銷。雅湖村農戶黃海波說:「以前經常聽到直播、直播,這一次我看到了這些大學生用直播幫我賣了這麼多酥餅,電商真的好,非常謝謝金職院的同學們。」其實早在5月,小青桃直播間就已經開始進行助農直播。今年5月,源東桃子大面積滯銷,看著一筐筐可人的桃子賣不出去,桃農們愁眉不展。
  • 家燕歸巢 智匯台州丨「千人千崗」台州市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項目...
    風採大賽   如約而至   完美落幕   8月28日下午,由共青團台州市委主辦,共青團椒江區委承辦的2020年台州市「千人千崗」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項目風採大賽順利舉行,來自全市各縣   2020年台州市「千人千崗」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自啟動以來,對接全市300多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1709個實習實踐崗位,吸引3000多名省內外大學生踴躍報名,經過選拔,共有1537名優秀大學生進入實習單位。
  • 武昌理工學院一項目榮獲中國大學生社會公益獎
    作為團中央『知行促進計劃』的核心項目之一,阿克蘇諾貝爾大學生公益獎不僅為大學生助學支教項目提供了資金方面的支持,還為他們提供了分享、溝通的平臺,激勵大學生運用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新穎的方式為中國的教育做出持續不斷的努力。」  「大學生公益獎」是首批加入「中國大學生社會實踐知行促進計劃」的核心公益項目,是中國第一個以大學生社團為獎勵對象的社會公益獎項,今年已經步入第三屆。
  • 講講秋長故事‖惠陽周田「客家小館」迎來暑期社會實踐大學生
    秋長周田「客家小館」的民宿在7月剛剛推出,就迎來了一批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