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養魚到現在,總擔心魚會出什麼問題,每天總忍不住多看幾眼,時間長了,好像入魔了一樣。尤其是冬天溫度不穩定的時候,加點水都害怕魚感冒。不過有一些比較皮實的魚,不用加熱棒都能活下來。
食蚊魚
食蚊魚比較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大肚子,同時頭部跟背部較為平直,鰓蓋膜跟峽部不相連。
很多人經常把食蚊魚跟青鱂混淆,如果仔細看,青鱂的眼圈有藍綠色光,但食蚊魚是白色。青鱂的背鰭離尾鰭特別近,但食蚊魚的背鰭更靠近背部的中間部分。
食蚊魚對溫度需求不算高,適應4-40℃的水溫,南方跟北方都可以養。
金魚
金魚的祖先--鯽魚(赤鱗魚),是我國原生魚,南北方都有分布。雖然經過一代代培育選種,金魚的形態跟某些生存習性已經從鯽魚中脫離出來,但它對溫度的適應性依然很強。
它的生存溫度是0-39℃,跟食蚊魚一樣,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很好的生存。被稱為「魚友老頭」的一群人,還在堅持古法養魚,儘量模擬出原生生態環境來飼養金魚。
現在已知240多種金魚,它圓潤的體型,鮮豔的體色以及較強的適應能力,深受海內外魚友的喜愛。
金魚這種生物,幾乎貫穿了我國整個封建社會,它見證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也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在眾多觀賞魚中,金魚或許不是最好看的,但它是外國友人了解中國觀賞魚歷史的窗口。
錦鯉
錦鯉是我國原生魚,後來傳入日本被發揚光大。錦鯉體格健美、色彩豔麗、花紋多變、泳姿雄然,具有較高觀賞價值,被譽為「會遊泳的藝術品」。
跟金魚一樣,錦鯉也是國際性魚種,它在世界多地區都頗受歡迎,名貴的錦鯉能賣到上百萬人民幣,有時候大家為了擁有一條優質錦鯉,往往願意長途跋涉,到拍賣會競標。
錦鯉的生存溫度是5-30℃,喜群遊,在水池裡養更能出狀態。總的來說,能把錦鯉養出狀態的,基本是家裡有礦的。
斑馬魚
斑馬魚的生命力特別強,而且它跟人類基因的相似度高大87%,所以也經常被用於科學研究。雖然這是一種熱帶魚,但只要溫度不低於11℃,它都能活下來。
斑馬魚全身布滿深藍色或銀白、黃金色條紋,生性活潑,群遊特別好看。它對水質不怎麼挑,可以作為新手練手,或進新缸闖缸使用。
鬥魚
鬥魚也是我國原生魚種,以前在鄉間水塘裡都能碰見,它顏色鮮豔,體態飄逸,遊動時頗具美感,靜立時也溫婉如水。
它能忍受的最低溫度是4℃,如果是在溫暖的南方,真的不需要加熱棒,在北方的家用水族箱裡也能很好的適應。
不過鬥魚不適合同種多養,所以大部分朋友都是小缸養一條鬥魚或者跟其他魚種混養。
鰕虎魚
鰕虎魚分布在兩極之外的大部分地區,品類至少有2100多種,我國也有子陵鰕虎魚、周氏鰕虎魚等。它身材細長,有兩條脊鰭,有的色彩樸素,有的顏色豔麗,有些蝦虎魚還跟槍蝦有共生關係,以適應自然環境。
因為蝦虎魚分布極廣,品種也多,所以沒有具體的生存溫度範圍,不過我國的原生鰕虎魚,至少耐受10℃左右的低溫是沒多大壓力的。
月鱧
月鱧是比較優秀的魚種了。首先,魚體的亮綠斑紋給人以秀麗、明快、活潑的感覺,在水族箱中飼養,顯得很有生氣,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
不過在更多時候,月鱧是作為觀賞魚,出現在水產市場裡的,而且這傢伙還有祛風溼、壯筋骨的作用。
隨著觀賞魚市場的發展,已經有一些朋友嘗試養月鱧,它也確實讓人省心,可以在1-38℃的水裡生活。如果不想養了,還可以撈出來作其他用途。
觀背青鱂
觀背青鱂其實也是人工飼育品種,它跟食蚊魚很像,但色彩更好看。尤其是經過人工培育之後,觀賞性更強。
現在市面上的觀背青鱂市場還不規範,價格彈性也比較大,而且基因不穩定性也是影響這種魚發展前景的因素之一。
觀背青鱂的生存溫度是0-40攝氏度,不太挑水質,不過對化學品比較敏感。入手前最好考慮一下,養這種魚的目的是為了省心還是想玩出品質
美人魚
沒養過魚的朋友,也對美人魚有所耳聞。大家都想撈一條,但見到的總是肥頭大腦的儒艮。
這種魚一直活在大家的夢裡。她美麗,可愛,溫柔又落落大方,她歌聲婉轉,身姿妖嬈,有時楚楚可憐,有時又魅力四射。
她出現在很多動畫片跟電影裡,每次出現總能掀起一段美妙的愛情故事。我們不曾擁有,但對她無限嚮往。美人魚是遙遠的夢,也可以是你身邊最愛的人。
不過如果世上真有美人魚,你敢把她帶回家嗎啊?
文章系意牌旗下【意寵】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