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文物單位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資源是文博文創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源泉。從2016年故宮文創產品大熱,帶動整個博物館文創產業「井噴」,到國家《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出臺,幾乎每個博物館都開始探索文創產品開發領域。
-
九大國家級博物館聯手:怎麼樣才算優秀的博物館文創?
僅重48剋薄如蟬翼的素紗單衣、不插電的「冰箱」曾侯乙銅鑑缶、千年前的「戒酒神器」雲紋銅禁……來自全國九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
-
蘇州博物館文創產品走紅網絡
蘇州博物館文創產品走紅網絡 我省十家博物館成立文創聯盟近幾年,博物館文創是越做越好了,很多年輕人因此愛上了博物館。繼去年故宮口紅文創系列紅遍大江南北之後,最近,天貓又聯合蘇州博物館推出了新文創項目「你好,蘇州博物館」。
-
博物館文創,如何「牽手」數位化(新語)
近年來,故宮頻頻發力,藉助數位技術手段,打破傳統文創形態和模式,「故宮」這一文化IP日益活起來、火起來。如今,依託館藏資源,開發集審美、文化和實用價值為一體的文創產品,已經成為許多博物館的共同選擇。開發文創產品,讓博物館將優質內容生產放到了與收藏和展覽同等重要的位置,將文化資源激活轉化為可開發資源。數位化趨勢無疑加快了這一過程的速度和效率。
-
這些博物館文創美食了解一下
日前,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推出的一款棒棒糖火了,通過加入科技元素,人們按步驟操作,在吃糖的同時還可以聽到語音講解文物知識。這也並不是國博首次推出美食文創,之前還曾有過四羊方尊巧克力、如意糕、怡紅群芳唐菓子等等。記者梳理發現,蘇州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都曾推出美食文創產品,「舌尖上的博物館」越來越流行。國博棒棒糖2.0版。
-
安陽博物館: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安陽博物館文創產品三司茶器觥和商罍杯安陽博物館:文創讓文物「活」起來記者 張璐 文/圖隨著國際、國內對文化產業的日趨重視,從2013年開始,安陽博物館著手文創產品的開發和利用。通過7年的探索與努力,該館文創產品開發工作從起步日漸走向成熟。「我們剛開始做文創產品時,可用的經費比較少,所以開發的種類比較單一,是對博物館文創產業的初步探索。」說起剛開始接觸文創產品時,安陽博物館文創產品負責人回憶道。
-
「博物館文創」究竟指什麼?不僅銷售產品,還應讓人感受文化魅力
今日看點 「故宮口紅」「紫禁城裡過大年」「上元燈光秀」,以及即將推出的「吉服回朝」,故宮近期一系列的神操作,讓「博物館文創」這一熱詞更是烈火烹油、錦上添花,究竟什麼是博物館文創?博物館文創包含哪些內容?本文將對此進行探究。
-
小館藏大夢 文創「挖」出地方博物館新活力
提到剛結束不久的文創產品設計大賽,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副館長李嵐依然興奮不已。紙雕燈、吉祥物「果果」、虎頭眼罩……創意十足的文創產品,給這個有著近六十年歷史的老館帶來了新的活力。大賽的成功讓革命館找到了文創探索的新路徑,也是廣州文物博物館版權產業聯盟推動地方博物館文創前行的又一實踐。
-
博物館文創:響應消費需求升級的新窗口
文創產品在生活中頻頻出現,也讓更多潛在參觀人群了解認識博物館,促進了博物館文化傳播功能的發揮;文化創意產品在社會教育目標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們在駐足瀏覽和欣賞把玩文創產品的同時,歷史、工藝、審美等知識在無形中傳遞,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創商店和博物館展廳發揮著同樣的作用,成為博物館的展廳之一。
-
政協委員安來順:博物館發展文創應結合自身的資源稟賦
「博物館的創意行為放在文化產業鏈上去,最大的優勢或者能做好的是上遊」,安來順告訴《新京報》記者,「不可能指望一個博物館,有研發團隊、生產團隊和銷售團隊,否則就不叫一個產業鏈了」。2008年12月至今在中國博物館協會任職,一直從事文化遺產、博物館學及相關領域研究。他告訴記者,博物館與網際網路的結合應該是其兩個核心功能的延伸,一個是傳播,另一個是思維方式。IP(智慧財產權)授權和文創是一個新事物。2016年以來,國家從政策層面對博物館文創進行鼓勵,但博物館的文創和市場經濟意義上的文創並不一樣,前者是基於文化遺產,這是一種更特殊的文化資源。
-
北京舉辦博物館文創培訓 聚焦後疫情時代博物館文創新業態
為進一步推進北京各文博單位文創開發工作,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了2020北京地區博物館文創開發培訓會。北京博睿中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偉則分享了2020年北京博物館通票情況。受疫情影響,文博機構常態業務無法照常開展,可以另闢蹊徑,採取「導師走出去,網絡直播引導觀眾」的方式,幫助博友追展。這種形式重新架構起人民群眾和文博機構之間的橋梁,達成了「博友不出門,觀展依舊成」的顯著效果。
-
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中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可見,以故宮博物院為代表的博物館文創產品研發和經營模式在不斷創新,不僅增強了博物館生存發展能力,拓展了博物館文化傳播功能,而且逐漸將文創開發形式擴展到文創產品智慧財產權布局的維度,出現了以博物館為主題的擁有相關智慧財產權的優秀文創產品。文物與歷史從博物館的展廳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博物館文創開發的形式也逐漸從傳統的單一文創產品向文創智慧財產權全產業鏈發展。
-
除了故宮,博物館文創還有哪些值得看?
然而,除了故宮,博物館文創還有別的看點嗎?為此,零售君採訪了進駐天貓的11家博物館背後的三個操盤手:上海博物館文化創意中心、蘇州市博欣藝術品有限公司,以及大英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V&A博物館、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和英國國家美術館等全球頂級文化藝術IP在中國的獨家授權與運營商上海品源文華,為大家呈現關於博物館文創的另一個視角。
-
濰坊博物館推出「板橋送福」文創糕點
近來,博物館文創熱持續升溫,藝術類文創產品越來越受市民喜愛。端午節來臨之際,濰坊市博物館送出了可以吃的文化大餐——「板橋送福」文創糕點。這是市博物館與飲食相結合的文創新玩法,用另一個形式讓古老的文物「活」起來。
-
一年文創產品收入6000萬 青島啤酒博物館的文創「活」越做越火
聯合網訊 特色啤酒、專業酒具、創意生活、服裝服飾……6月15日,「活化文物傳承 聆聽歷史回聲」2020膠東半島文化遺產保護媒體行走進位於青島市北區的青島啤酒博物館,在兩層700平方米超大文創空間內,記者看到了陳列著的數百種啤酒文化創意產品,琳良滿目。
-
變身多姿多彩的博物館文創產品 國寶就這樣華麗轉身
「杏林春燕」寓意美好,又以冰箱貼的形式融入生活,這樣別具一格的禮物相信沒有人會不喜歡。 一件好的文創產品是博物館展覽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延伸。將文化遺存與當代人的生活、審美、需求對接起來,讓觀眾把國寶文化帶回家,在使用中了解國寶,既是觀眾的心願,也是博物館人的實踐。
-
故宮開咖啡館,餐飲能否拯救博物館的文創焦慮?
這種關注度,一方面來自2007年星巴克被迫退出故宮後,關於故宮能否有咖啡餐廳的爭議一直綿延不絕;另一方面,此次開業的角樓咖啡館並不是一個單純喝咖啡的地方,其貫穿著故宮的文創思路與產業脈絡,使之成為博物館「餐飲文創」的一次開創性探索。
-
關於博物館文創的幾點思考——以故宮博物院為例
文創工作是博物館整體工作的一部分文化價值是文創產品的核心價值文創產品也是商品,文創研發要符合市場規律博物館IP資源只有被社會廣泛使用,才能拓展文化影響力近年來,故宮文創受到普遍關注。一個博物館用幾年時間,研發近萬種文化產品,造就一系列文化現象,其中奧秘在哪裡?
-
好物│這些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小眾又好玩
無論是這些博物館,還是這些文創品,都讓人心動又著迷。在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中,眾多博物館有序開放,讓很多「博物館迷」的樂趣回歸。而除了逛博物館,「打卡」知名博物館的文創產品,也讓很多「博物館迷」同時擁有「博物館文創迷」的「身份」,看看這些等你「翻牌子」的文創產品,是不是小眾又好玩?
-
米升博物館:讓米升活在有溫度的文創產品裡
截至2018年上半年,國內已有超過2500家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圍繞自己的館藏產品進行IP開發,而故宮作為國內的「網紅博物館」,走上了「萌萌噠」的路線,不少文創產品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還有不少文創產品作為國禮送給多位外國首腦,成為博物館文創產業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