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國家級博物館聯手:怎麼樣才算優秀的博物館文創?

2020-12-18 騰訊網

僅重48剋薄如蟬翼的素紗單衣、不插電的「冰箱」曾侯乙銅鑑缶、千年前的「戒酒神器」雲紋銅禁……來自全國九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和山西博物院的近百件文物IP今天正式對外開放。7月25日,由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主辦,騰訊、全國學校共青團研究中心承辦的第八屆Next Idea騰訊創新大賽正式啟動。

湖北省博物館

湖南省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

陝西歷史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

本次大賽以「給我一個古的IDEA」為主題,通過開展小程序開發、創意解說與朗誦、遊戲創意製作、文創設計等六項子賽事,激發年輕人的優秀創意,展現珍貴藏品背後的古代智慧。

大賽匯聚了上海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和山西博物院,分別推出了極具地方特色的合作主題,如「海上風華」、「湖湘性格」、「漢唐風採」等,每家博物館圍繞子主題推選出體現古代設計者匠心智慧的珍貴館藏。

首都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比如,唐代邛窯綠釉省油燈是巴渝智慧的代表作,燈體被製作成中空狀,留下一個小洞用以注入冷水,降低油溫,從而節約燈油了;輕薄到可以放入火柴盒中的西漢素紗單衣;無壺蓋設計不怕打翻的五代青釉提梁倒灌壺;被戲稱為古代「戒酒神器」的春秋時期雲紋銅禁等珍品文物也紛紛亮相。

本次大賽啟動「高校遊戲創意製作大賽」、「文創設計大賽」等四項傳統賽事,以及「微信小程序開發大賽」、「創意解說與朗誦大賽」兩項新賽事,鼓勵年輕人基於近百件文物IP進行創作,傳遞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以青年創意活化傳統文化,讓古老的文物在數字時代煥發全新光彩。

往屆優秀作品:文創《絲路攬勝圖》桌遊

大賽依據主題特色,將九件最能展現地域文化和智慧的文物,製作成創意動畫。動畫選用生動活潑的配音解說,以淺顯易懂的故事形式展現不同地域獨特的歷史風貌和文化魅力。

近年來,公眾對博物館熱情日益高漲,無形中推動了博物館文創設計領域的發展。針對近年來「博物館熱」的新變化,陝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龐雅妮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在公眾對於博物館的關注度,參觀的數量都是逐年在增長,「過去我們還有淡旺季,現在我們呈現的狀況是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暑期爆棚。」

其次,觀眾對於文創產品的關注和需求也一年比一年高,現在的觀眾即使不參觀博物館,也會關注博物館,有數據顯示,2018年1月到10月,網上關於博物館的搜索量是2016年同期的2.15倍,有90%的人都在搜索關於博物館的文創產品。

對於湖南省博物館館長段曉明來說,湖南省博同樣面臨著觀眾的文化需求帶來的壓力。他介紹,湖南省博近年來推出了一些比較受歡迎的文創產品,比如通過馬王堆的養生文化,開發出來的一系列關於養生的產品,養生香囊、養生香薰、養生茶、養生枕頭等等,成為湖南省博物館文創產品的一大亮點。此外,由湖南省博館藏的馬王堆墓漆器裡出現的狸貓紋,開發出來的「湘博有狸」系列文創產品,包括花器、水杯,也頗受歡迎。

在這次活動中,湖南省博物館就精選出了非常有特色的、有代表性的10件館藏文物,作為湖南省博物館的特色IP,其中包括新石器時代的白陶盤、商代的人面銅方鼎、最早的出口外銷瓷——唐代長沙窯模印貼花舞蹈人物紋執壺,和維新變法中的譚嗣同所使用過的,也是自己親手做的一把「崩霆」七弦琴等。

「唐妞」

那麼,就未來發展趨勢而言,博物館最看重、最歡迎什麼樣的創意?龐雅妮認為,文創設計看重的是「文化+科技」、「文化+藝術」的創意。今年4月份,陝西歷史博物館和西安的長通公司聯合推出的公交「互聯互通卡」,其中有一件「皇后玉璽交通卡」,做成立體的異形卡,與原文物「皇后之璽」原形十分相似。這兩年,陝西歷史博物館還連續出品《陝博日曆》,「唐妞」IP設計出來以後,不僅有文創產品,還有內容產出,比如說抖音、表情包、IP授權、打造主題店等等多種形式。

這次大賽,陝西歷史博物館拿出了10件文物,選擇的標準是造型獨特、工藝精湛、富有文化內涵,特別是突出漢唐時代盛世風採、大國氣象的藏品。她希望,大賽的創意成品要結合現代人的功能需求和審美需求,「文化產品最重要的還是要落地,要讓生活有藝術的裝點,讓藝術能在生活中生根。」

相關焦點

  • 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文物單位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資源是文博文創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源泉。從2016年故宮文創產品大熱,帶動整個博物館文創產業「井噴」,到國家《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出臺,幾乎每個博物館都開始探索文創產品開發領域。
  • 博物館文創,如何「牽手」數位化(新語)
    近年來,故宮頻頻發力,藉助數位技術手段,打破傳統文創形態和模式,「故宮」這一文化IP日益活起來、火起來。如今,依託館藏資源,開發集審美、文化和實用價值為一體的文創產品,已經成為許多博物館的共同選擇。開發文創產品,讓博物館將優質內容生產放到了與收藏和展覽同等重要的位置,將文化資源激活轉化為可開發資源。數位化趨勢無疑加快了這一過程的速度和效率。
  • 安陽博物館: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安陽博物館文創產品三司茶器觥和商罍杯安陽博物館:文創讓文物「活」起來記者 張璐 文/圖隨著國際、國內對文化產業的日趨重視,從2013年開始,安陽博物館著手文創產品的開發和利用。通過7年的探索與努力,該館文創產品開發工作從起步日漸走向成熟。「我們剛開始做文創產品時,可用的經費比較少,所以開發的種類比較單一,是對博物館文創產業的初步探索。」說起剛開始接觸文創產品時,安陽博物館文創產品負責人回憶道。
  • 一年文創產品收入6000萬 青島啤酒博物館的文創「活」越做越火
    聯合網訊 特色啤酒、專業酒具、創意生活、服裝服飾……6月15日,「活化文物傳承 聆聽歷史回聲」2020膠東半島文化遺產保護媒體行走進位於青島市北區的青島啤酒博物館,在兩層700平方米超大文創空間內,記者看到了陳列著的數百種啤酒文化創意產品,琳良滿目。
  • 北京舉辦博物館文創培訓 聚焦後疫情時代博物館文創新業態
    為進一步推進北京各文博單位文創開發工作,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了2020北京地區博物館文創開發培訓會。據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本次培訓會以優秀博物館文創開發運營經驗分享為基礎,結合疫情常態化下博物館文創產業的新機遇及新挑戰,共議、共創、共享文博文創新思路。推進文創開發工作 開闢文創產業發展新路徑會上,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主任梅松介紹了全市文化產業情況。
  • 湖南省博物館:比肩世界級博物館的國家級重點博物館
    我就是那個被 湖南 省博物館的服務、專業、行動感動的觀眾,一個千裡迢迢來到 湖南 省博物館的博物館愛好者。並想通過我的遊記以普通觀眾的視角宣傳、推廣 湖南 省博物館,讓更多的人自覺走進博物館,了解自己出生地的有關歷史、地理、文化。  湖南省博物館何以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  湖南 省博物館何以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
  • 好物│這些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小眾又好玩
    無論是這些博物館,還是這些文創品,都讓人心動又著迷。在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中,眾多博物館有序開放,讓很多「博物館迷」的樂趣回歸。而除了逛博物館,「打卡」知名博物館的文創產品,也讓很多「博物館迷」同時擁有「博物館文創迷」的「身份」,看看這些等你「翻牌子」的文創產品,是不是小眾又好玩?
  • 博物館文創:響應消費需求升級的新窗口
    持續有效地傳達和擴大社會影響,是當代博物館的職責所在,博物館藏品匯聚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文化創意產品正是博物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最佳載體。各種形式的文化創意產品將博物館與民眾生活相連接,將獨特的參觀體驗滲透到日常生活中,觀眾與博物館的交流仍在持續。
  • 小館藏大夢 文創「挖」出地方博物館新活力
    提到剛結束不久的文創產品設計大賽,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副館長李嵐依然興奮不已。紙雕燈、吉祥物「果果」、虎頭眼罩……創意十足的文創產品,給這個有著近六十年歷史的老館帶來了新的活力。大賽的成功讓革命館找到了文創探索的新路徑,也是廣州文物博物館版權產業聯盟推動地方博物館文創前行的又一實踐。
  • 變身多姿多彩的博物館文創產品 國寶就這樣華麗轉身
    據國家博物館副館長李六三介紹,國博立足館藏文物普查和研究基礎,深入挖掘藏品的文化內涵、器型紋飾、銘文釋義等元素,使文創產品成為國家博物館展覽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延伸。此外,國博在文創產品的開發活動中還堅持充分尊重國寶、在使用中了解國寶、注重文創產品的人性化等原則。
  • 濰坊博物館推出「板橋送福」文創糕點
    近來,博物館文創熱持續升溫,藝術類文創產品越來越受市民喜愛。端午節來臨之際,濰坊市博物館送出了可以吃的文化大餐——「板橋送福」文創糕點。這是市博物館與飲食相結合的文創新玩法,用另一個形式讓古老的文物「活」起來。
  • 米升博物館:讓米升活在有溫度的文創產品裡
    截至2018年上半年,國內已有超過2500家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圍繞自己的館藏產品進行IP開發,而故宮作為國內的「網紅博物館」,走上了「萌萌噠」的路線,不少文創產品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還有不少文創產品作為國禮送給多位外國首腦,成為博物館文創產業的引領者。
  • 蘇州博物館文創產品走紅網絡
    蘇州博物館文創產品走紅網絡 我省十家博物館成立文創聯盟近幾年,博物館文創是越做越好了,很多年輕人因此愛上了博物館。繼去年故宮口紅文創系列紅遍大江南北之後,最近,天貓又聯合蘇州博物館推出了新文創項目「你好,蘇州博物館」。
  • 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中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可見,以故宮博物院為代表的博物館文創產品研發和經營模式在不斷創新,不僅增強了博物館生存發展能力,拓展了博物館文化傳播功能,而且逐漸將文創開發形式擴展到文創產品智慧財產權布局的維度,出現了以博物館為主題的擁有相關智慧財產權的優秀文創產品。文物與歷史從博物館的展廳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博物館文創開發的形式也逐漸從傳統的單一文創產品向文創智慧財產權全產業鏈發展。
  • 博物館的生意陝西做得怎樣?兵馬俑文創融入科技開發手遊
    幾乎每個博物館都在做文創,但並不是每個博物館都能做得好,陝西作為一個文化大省,但遊客來一趟西安,看看兵馬俑,吃完泡饃,豐富的歷史文化如何被帶回家?陝西擁有9座一級博物館,我們採訪了其中5家,來看看陝西的博物館,生意做得怎麼樣。
  • 博物館文創:不只是錦上添花
    講述人:上海博物館副館長 李 峰  不少人以為,博物館發展文創是件錦上添花的事,有則更好,沒有也無妨。其實,作為推動館藏資源與普通大眾有機連接的紐帶,文創早已成了博物館的一項核心工作。博物館擁有豐沛而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通過文化產品、文創活動和文化服務充分盤活這些資源,才能讓博物館迸發出更強勁、更蓬勃的生命力。  時間回溯到60多年前,那時全國文創產業還是一片荒漠。1958年,上海博物館成立了文物修復複製工場,集聚了一批手藝精湛的技藝大師,致力於青銅、陶器、書畫複製技藝的傳承和產銷工作。
  • 《國家寶藏》即將來襲,博物館文創產品哪個更深入你心?
    而說到博物館,博物館的「寶藏」不僅能弘揚傳統文化,就連與博物館聯名的文創產品也能,尤其是與故宮相關的文創最為成功。文創類產品的走紅,不但把枯燥嚴肅的文化知識有趣碎片化,還深受年輕群體的喜愛,作為祖國文化傳承的重要群體,他們對我國傳統文化認知的多少將對我國文化正常延續起到重要作用。那麼《國家寶藏》第三季裡,哪個博物館的文創產品更深入你心呢?
  • 「這禮是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啟幕
    昨日,「這禮是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啟動儀式在成都博物館舉行。本次文創大賽由成都博物館主辦,大賽旨在深入發掘成都博物館館藏文化資源,圍繞文化、創意、生活等元素展開創意設計,研發時尚文化創意產品,打造代表四川、專屬於成都的文化禮物。
  • 國博正與阿里巴巴聯手 打造文創產品「國家隊」
    今年1月,國博天貓旗艦店悄然上線,與「故宮淘寶」組成「國字號」的文創產品新媒體陣列,將760萬觀眾變成了上億網民。而在國家博物館副館長李六三看來,「國博天貓」僅是試水,國博正與阿里巴巴聯手打造「文創中國」平臺,將國博及其他文博機構的館藏資源IP向專業設計師、投資者開放,構建一個涵蓋設計、生產、運營、全球銷售的文創產品網絡交易平臺。  「如何讓文物活起來,讓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國門?
  • 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菏澤市博物館文創產業基地揭牌
    (見習記者 蔣培)今天上午,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菏澤市博物館文創產業基地揭牌儀式舉行。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信息部主任沈貴華、山東省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調研員李興奎共同為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菏澤市博物館文創產業基地揭牌,菏澤市文廣新局局長吳福華主持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