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不少市民朋友的微信朋友圈被一張旅遊手繪地圖刷屏了。與傳統的旅遊地圖不同,該地圖在實現數字電子化的同時,不僅對重要景區進行了清晰簡潔的坐標標註,而且通過妙趣橫生的畫面、散文詩般的筆觸,將泉州古城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文化特色展現得淋漓盡致。這幅泉州區域地圖的問世,重新定義了地圖的意義:它不再是單純幫助旅客尋找目的地的工具,而且兼具了藝術價值、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
據了解,該地圖的創作者李梓瑜十年前便是紅極一時的泉州本土旅遊達人,關於她收集古街舊門牌、手繪泉州名勝景區明信片、展出手繪地圖的報導,都曾引起過轟動。沉澱十年,歷經八次改版,她繼續扛起推動泉州文化創意創新的大旗,推出了智慧導覽泉州遊。讓我們劃亮手機屏,跟隨李梓瑜的手繪和筆觸,共同暢遊泉州古城吧!(周湖健)
(黃暉/繪)
泉州的縮影,藏在古厝的青石板路和斑駁的紅磚瓦片裡。時光如同流水淹沒了過往,卻讓記憶如同水痕落在了心底,空氣漂浮著潤餅菜的獨特味道,耳旁呢喃的是閩南語的問候……對於從小在這裡長大的李梓瑜來說,這座城市就像是外婆的家。一筆一畫,一字一句,每一處滲透著她對泉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痴迷與用心,她用一張特殊的地圖,繪出了對家鄉濃濃的愛意。
「無心插柳」成網紅
十年前,李梓瑜還是一名大二的在校生,行走在泉州的大街小巷之間,飽覽這座歷史古城的遺蹟和風採,成為她課餘生活中最精彩的部分。哪裡的雞爪最正宗、哪條街的肉粽味道最鮮美、哪家店的面線糊最具風味,她都了如指掌,絕對堪稱當之無愧的泉州美食通!吃喝玩樂之餘,順手記下沿路的見聞和心得並分享到博客,為更多旅客提供資訊和攻略,這亦是李梓瑜最喜歡做的事情。
五光十色的攝影照片、優雅從容的字裡行間,讓不少人產生了共鳴。她的遊記,揭開了泉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面紗的一角,並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得到廣泛傳播。海峽對岸的臺灣老人家專程前來請她做嚮導,遠在哈爾濱的朋友,亦不遠迢迢萬裡,在她的引導下,大大收穫了泉州美食所帶來的味蕾享受……介紹泉州,讓更多的人喜歡自己喜歡的城市,這是李梓瑜的初衷。在分享的過程中,她收穫了友誼,也得到了成長。
文字的形象生動,抵不過畫面呈現的直觀和簡明。李梓瑜回憶,她的腦海中閃現出做一張手繪泉州地圖的念頭,最早是在2007年初。而正是為了這個一閃而過的念頭,她當時興致勃勃地走街串巷,白天用腦子記下每一處的位置,在紙上勾畫出大致的框架圖,晚上回到學校再一點一點地完善和填充。整整一年的時間,她一直都在為了心頭這樣小小的念想,孜孜不倦地努力著、憧憬著。
回憶這段時光,李梓瑜露出了一抹苦笑,迷路是常有的事情,許多地方都需要用雙腳去丈量每一寸土地,歷經了各種艱難和辛苦,一年後,第一張手繪泉州卡通Q版地圖終於誕生了——這張地圖匯集了泉州市區主要街巷的由來和介紹,並充分發揮了地圖的服務性和實用性功能,詳盡而周全地介紹泉州各大景區的歷史人文和民俗風情。
同年,在一次畫展上,李梓瑜這張以活潑風格為特點的手繪地圖轟動一時,並得以廣泛傳播,一時間,它成了許多人遊玩泉州的指南,而李梓瑜也因為這張地圖,在泉州迅速有了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