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等打臉」「謹慎吃瓜」「不站隊,等真相」......2019年,出現過不少引起「轟動」的熱點輿情事件,隨之而來的,還有一些劇情反轉太快就像龍捲風,讓人瞠目結舌、措手不及的大反轉。
儘管部分網民已經自發自覺形成了「理性判斷」的「吃瓜」模式,然而網際網路信息瞬息萬變,「吃瓜站隊」很容易迎來「打臉」。基於2019年出現的部分反轉新聞案例,新浪輿情通多角度分析事件帶來的輿情反轉、傳播指數等,解讀的同時幫助網民釐清事實真相,並做出批判性思考。
服裝網店被「試穿族」退貨18件,衣服卻是盜版
熱度指數:30.51
高峰值:71.54
2019年4月25日,買家黃小姐在店主李某的網店購入18件衣服,五一長假後以「不喜歡」為由發起退貨請求。賣家李某駁回申請無果後,黃小姐最終將18件衣服成功退貨。李某加了黃小姐微信試圖與其進行退貨溝通,卻發現黃小姐朋友圈中曬了許多穿著自家店鋪衣服在西藏旅拍的照片。5月11日,黃小姐通過微博道歉。
然後兩天後,店家李某卻成了輿論「聲討」對象,一名開服裝網店的店主小遲稱李某盜版了她原創的衣服。她找到李某的微博試圖溝通,卻被拉黑了。
通過微博情緒分析,網民多用「吃瓜」「doge」「二哈」等表情來表達圍觀「看戲」的心理活動;「微笑」「吐」「發怒」等表情則表現出網民對黃小姐穿後退貨的不滿;還有部分網友通過「費解」「跪了」「攤手」表情,來表達自己的無語、無奈情緒。
5月13日之前,事件全網相關信息中敏感信息走勢始終低於非敏感信息,輿論保持「平靜」狀態,但13日之後,敏感信息佔比提升,「抄襲」風波帶來了不少的負面爭議。
「周口男嬰丟失」,竟是自導自演
熱度指數:23.81
高峰值:90.53
5月16日,河南周口一女子帶四個月大兒子散步時因病暈倒,醒來後孩子失蹤。周口警方將此事定為盜嬰案,兩次發布懸賞通告,獎金從5萬升至15萬。事件引起廣泛關注。
5月18日晚,嫌疑人自首,男童被安全找回,但案件中還存在諸多疑問,無法在現場監控找到男嬰的任何信息、案發現場並非男嬰丟失現場、警方通報中將「盜嬰案」換成了「嬰兒丟失」……
5月20日,該事件被證實是由「婚外情」引發的一出鬧劇,系女方劉某策劃並自導自演,事件參與策劃者多為女方親友。
根據事件全網相關信息的關鍵詞雲顯示,網民對事件的關注點從「男嬰」「丟失」轉移到孩子「母親」的「策劃」、「自導自演」,事件從懸疑劇轉變為「鬧劇」,最終變成「狗血劇」。
以「鬧劇」落幕,事件傳播過程中熱度的最高峰值因此達到了90.53。
事件敏感信息走勢圖中,敏感信息佔比不斷增加,伴隨著真相而來的,還有網民的負面情緒。
網友「春秋兩不沾」微博控訴遭騷擾,警方:造謠
熱度指數:14.51
高峰值:58.85
今年7月11日,安徽馬鞍山女子@春秋兩不沾發布視頻,哭訴遭遇男子郭某楠長期騷擾、威脅,且多次報警無果。事件很快就激發網民的憤怒情緒,視頻在網絡上熱傳。隨後,疑似涉事男子郭某楠 的帳號連發多條微博發聲解釋,稱自己只是維權並未騷擾,反而是對方不斷在騷擾自己。
在馬鞍山警方介入調查後,事件真相隨之公布。春秋兩不沾系因販賣假貨被買主追問,其在視頻中所稱被男子威脅、性騷擾,公安機關對其報警不予受理等言辭均為編造。
事件迭起背後,「男子」「騷擾」成為凝聚社會關注的焦點,而女性角色的弱勢姿態是其最初獲得聲援的重要支撐。
根據博主地域分析,「廣東」「江蘇」「浙江」「北京」「上海」「山東」等沿海較發達省份對事件的關注度更高。全網聲量排名前10的地域中,多聚集了受教育程度高、更敢於發聲的年輕群體,女性受「騷擾、威脅」的敏感議題更能引起普遍共鳴;發生反轉之後,同樣會出現更多地批判性思考和聲音。
衡陽看守所長夫婦打人?被打者動手在先
熱度指數:13.46
高峰值:23.48
7月15日,衡陽市高新區大不同酒店門前發生一起打人事件。隨後「警察當街打人」視頻在網絡上熱傳,輿論將矛頭對準了這對民警夫婦,多方斥責隨之而來。
7月25日,衡陽官方通報了事件的詳細情況和處理結果,通報稱,被打者賀某偉對民警夫婦一方的隨行女童做出「親吻」舉動,導致雙方發生衝突,且賀某偉實際上是先動手打人的一方。
據新浪輿情通統計,消息最初曝光在網絡後,「警察打人」的噱頭很快觸發起網民的敏感神經,對該事件保持較高的關注,7月22日當天信息量達到2萬條。25日官方通報發出後,「打人」真相發生反轉,讓這起熱度有所回落的事件再次登上輿論高峰,7月26日事件聲量達到2.1萬條。直到7月31日,事件傳播仍有「餘熱」。
值得注意的是,該起事件在傳播過程中,敏感信息佔全網相關信息的比例高達89.3%,7月22日當天,敏感佔比更是達到93.9%,事件反轉加劇了輿論負面爭議的發展態勢。
被「羊毛黨」薅到垮,「果小雲」農民身份和網店信息均造假
熱度指數:12.06
高峰值:27.98
「雙11」前夕,一則水果小商家被羊毛黨「薅倒」的消息在全網炸開了鍋。「果小雲天貓旗艦店」因編輯出錯,把「26元4500g」的四川臍橙誤寫成了「26元4500斤」,被B站(bilibili)擁有六十多萬粉絲的某UP主發現漏洞,引導粉絲下單「薅羊毛」。短短一夜間「果小雲」店鋪的臍橙狂銷23萬單,被迫關店。
一時間,網友將視線聚焦小微企業的艱難,並對惡意薅羊毛的「羊毛黨」口誅筆伐。就在「果小雲」恢復運營、粉絲數暴漲之際,劇情突發反轉,「果小雲」很快捲入網店抄襲、造假農民身份、製造悲情故事「欺騙」消費者的質疑中。11月13日晚,果小雲發布道歉公告承認抄襲,並下架店內所有產品。
從該事件「果小雲」品牌美譽度的變化趨勢來看,11月7日至9日,「被薅羊毛」為果小雲賺了不少「同情分」,美譽度保持在較高水平;11月10日,隨著「抄襲」「農民身份造假」「無貨源網店」等質疑傳開,品牌美譽度出現斷崖式下降,從45%以上降至10%左右,輿論負面情緒凸顯。此後「果小雲」承認抄襲,再次帶來激烈爭議,美譽度再次斷崖式下跌。
關鍵詞雲中,雖大部分網民言論的落腳點聚焦在「羊毛黨」「薅羊毛」,但「抄襲」和「道歉」詞彙出現頻次同樣較高,不少網民將目光聚焦「果小雲」抄襲的反轉事實中。
「反轉」新聞之所以如此泛濫,一方面和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發布的表面化、碎片化、片面化有關;另一方面也和話題本身的敏感性有關。
在情感和觀點先行的「後真相」時代,客觀事實有時變得沒那麼重要了。反轉新聞的發生,很容易造成輿論的認知偏差,加劇輿情發展的不可控。為此需要政府、新聞媒體等多方主體形成合力加以糾正。面對事件反轉時,公眾應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保持理性判斷,方能在輿論「一邊倒」的情況下理性「吃瓜」。
*新浪輿情通-政企輿情大數據服務平臺,為政企用戶提供輿情監測、預警、分析、報告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