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控制」時代,可能比你想像中來得更快

2020-12-0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杭州1月2日電(記者朱涵)用人類腦電波,能夠「指示」大白鼠在複雜迷宮中左右轉向,迅速調整錯誤路徑,越過重重關卡……這一看似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黑科技」日前被浙江大學團隊真實地搬上電視螢屏,引發廣泛關注。

  隨著一系列用「意念」控制賽車、無人機、機械臂等產品的出現,這類被稱為「腦機接口」的技術正處於爆炸式發展時期,「意念控制」時代,離我們還有多遠?

  「腦機接口」是什麼?

  頭戴複雜設備,就能用意念控制物品、甚至生物,「意念」真有這麼神?

  「看似『讀取意念』,實際上讀的是腦電波。人在想像某種事物或者思考時會產生一定模式的腦電波,這個可以使用技術手段檢測到,比如通過由電極盤、傳感信號放大器組成的『腦電帽』,腦電模式可以通過計算機識別出來。」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黃麗鵬說。

  「只要是生物腦和某一個機器設備之間有交流的通道和信息交換的過程,就能被稱為『腦機接口』技術。」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副教授許科帝說,目前眾多「腦機接口」的商業應用都以「腦電帽」這樣的無損傷非侵入式技術為主。

  「如果把人類大腦想像成一個合唱團在歌劇院裡演出,每一位成員都是一個神經細胞。使用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只能讓觀眾在門外聽大合唱,觀眾無法進入歌劇院,也沒法聽清某一個歌唱家的聲音。」許科帝說,針對這樣的瓶頸,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國際科學界開展了對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研究。

  例如在「人腦控制大白鼠」的試驗中,黃麗鵬利用頭上戴著的頭皮腦電波採集設備,只要在腦海中想像「動左手」就可以指揮大白鼠行動,需要全程保持極高的專注度,但大白鼠要接收到信號,就需要在腦內植入電極,再通過鼠背上的晶片背包向特定的腦區釋放信號。

  「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就像把話筒放在每一位成員的嘴邊,信息解碼和傳遞的效率和準確性大大提高,能夠實現更精細、精密的控制效果。」許科帝說。

  「中國腦計劃」正在醞釀

  近年來,國際上眾多團隊在腦機接口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美國範斯坦醫學研究所今年4月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在一位四肢癱瘓的患者大腦中植入晶片,使癱瘓患者的手臂重新活動,完成抓握、轉腕、攪拌等動作,甚至還能夠玩遊戲、彈吉他;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科學家們在10月的一次試驗中令癱瘓病人操作機械手完成簡單動作,並通過向大腦內直接輸入電刺激信號恢復了部分的觸覺……

  近年來,中國已有多個高校開設腦科學研究中心,杭州、北京、上海等地已經率先開展腦科學研究專項工作。中國已將腦科學研究列為「事關我國未來發展的重大科技項目」之一,「中國腦計劃」也正在醞釀中。

  我國團隊在近年來也發布了眾多重磅研究:浙江大學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將計算機的聽視覺識別能力「嫁接」到生物體上,構建了聽視覺增強的大鼠機器人,在國內首例實現人意念控制機械手,完成「石頭-剪刀-布」猜拳遊戲等。

  科研人員表示,目前我國在腦機接口領域研究中與國際水平的差距顯著縮小,但當前國際上開展的眾多「腦機接口」研究已經充分應用在了「人」身上,在我國開展這一方面的研究難度仍然較大。

  此外,「腦機接口」技術牽涉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電子信息等眾多學科,實驗器材耗資較大,對研究機構和製造行業的整體實力要求較高。「靈長類的『腦機接口』試驗一次性成本就在十萬元以上,機械手就更貴了,每一個關節都需要有自由度,像美國匹茲堡大學採用的機械手的價值超過千萬美元。」浙江大學一名研究人員說。

  「意念」控制時代,可能比你想像中來得更快

  IBM利用腦機接口技術推出「意念」操縱機器人,使用者頭戴觸電頭盔,就能控制機器人前突後退完成保齡球比賽;回車科技開發了根據腦波狀態推送音樂放鬆大腦的「智能眼罩」和用「意念」操控前進速度的賽車……在近期舉辦的多個科技展會上,企業已經拿出了多項「腦機接口」技術的商業應用。

  事實上,人工智慧已經成為2016年最熱門的投資領域之一。烏鎮智庫聯合多家媒體在烏鎮正式發布《烏鎮指數:全球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16》顯示,2015年全球共有超過800家人工智慧企業成立。

  業內人士表示,商業頭盔一類的非植入式的腦機接口技術,在娛樂級消費產品上應用前景較廣,而植入式設備則有望在健康醫療領域得到廣泛運用,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從大量的科學實驗中我們已經看到腦機接口技術在醫療領域應用的探索,在美國已經出現了針對高位截癱、帕金森症和癲癇患者等神經類疾病患者的醫療產品。」許科帝說,技術只有真正運用到人身上,才能體現其價值。

  科研人員介紹,近十年間,腦機接口技術積累得到爆發式的應用發展,雖然如今看來,實現科幻電影中「意念控制」的場面還並不現實,但隨著製造技術、腦電波讀取技術的發展,這一天也許很快就會到來。

  科研人員還有一個更為大膽的預測。「在未來,每個人的智慧通過一張網聯繫在一起,人的智慧與計算機的智慧連接在一起,產生前所未有的智慧形式。」黃麗鵬說,藉助腦機接口技術,未來將有可能是顛覆現在網際網路時代的「腦聯網」時代。

相關焦點

  • 「意念」竟然能夠控制物體運動
    用你的意念控制一部玩具車行駛,用意念控制風扇旋轉,甚至可以用意念讓小球凌空飛起……這些並非出現在科幻片裡,而是記者在市科技館的「意念想像,控制未來」臨展項目上看到的。  昨天上午,在市科技館,「意念想像,控制未來」臨展項目正式對外展出。
  • 小豬「讀心術」實現突破,意念控制機器還遠嗎?
    「這項腦機接口的最終潛力幾乎是無限的,例如可以用心靈感應召喚一輛自動駕駛中的特斯拉」「直接通過晶片聽音樂」……隨著馬斯克的暢想節奏,在人們眼中,這樣的腦機接口科技,不僅僅可以幫助解決失明、失憶、癱瘓、癲癇等許多與神經系統相關的問題,而且在不久的將來或許就能實現用意念控制電腦和智慧型手機,乃至有朝一日,存儲、上傳和下載人的記憶的設想也會成為現實
  • 電腦「讀心術」,終於破譯大腦密碼,人類或將用意念控制智能設備
    文/強哥聊自媒體大家想像一個場景,有一天你坐在一個智能化的辦公室裡面,突然感覺口渴了想喝點水,剛準備去倒水,這時一杯剛沏好的熱騰騰的咖啡被機器人端到你的手邊。神經工程師Maryam Shanechi通過研究後發現,她可以把腦細胞發出的電極信號翻譯成計算機可以識別的指令,然後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直接利用意念來控制計算機的光標,你想讓它往哪個方向移動它就會往哪個方向移動。
  • 「意念控制」從科幻走向應用 大腦會被控制嗎
    新華社上海11月30日電 題:「意念控制」從科幻走向實際應用,我們的大腦會被控制嗎?【新華社「新華視點」】 記者 王琳琳、馬曉澄、孫飛用意念指揮檯燈、無人機甚至小白鼠運動,不用目測就能判斷一個人注意力是否集中,癱瘓病人動動腦子就能依靠機器重新站立……這些似乎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場景,如今部分已經成為現實。在美國,馬斯克創立腦機交互公司;扎克伯格成立項目組研發意念高速打字;幾天前
  • 40歲的女人,衰老比想像中來得更快
    真的,不到四十歲,你根本就無法理解那些古代帝王為什麼都無一例外地想找到長生不老藥!除了歷代君王,女人,估計是這個世界上最懼怕衰老的物種了吧?而奔四的年齡,衰老似乎比預料中來得要更早一些。陰雨天,肚子上剖腹產留下的疤痕疼是真的;久坐後,那「嘎吱」作響的腰疼是真的;抬手晾衣物時,那肩胛處傳來的針刺感是真的;爬趟樓梯,那在門口掏鑰匙時的喘息是真的,所有年輕時蔑視的種種,都在提醒我們,你真的開始老了
  • 《阿凡達》的腦電波控制正成為現實,微軟新專利可用意念控制程序
    看過電影《阿凡達》的人一定不會忘記,影片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在潘多拉星上,下身癱瘓的前海軍戰士Jake Sully躺在密封艙中,頭上戴著的複雜設備,通過利用意念操控阿凡達。看電影時,你是否有一瞬間存在這樣的想法:如果我也能通過一鍵操控物體就好了。
  • 看看意念控制遊戲
    工作人員告訴我:「你要想那些有強烈情緒的事,比如老闆為何不給我漲工資?要不停地想,讓大腦迅速動轉,越快越好。」(現在回想,這可真是個坑爹的建議。) 好吧,小球擺在中央,按鈕按動,遊戲開始。嬛嬛姐閉上眼睛立刻開始想一個人,腦海裡對他各種打、各種虐。結果半分鐘後,睜眼一看,小球在軌道上已經衝到我這邊了,明顯我輸了。 我不服氣,心想,一定有什麼不對。
  • 人類可以用意念控制物體了?一高位截癱老大爺,靠控制機器生活
    一個人不需要動手,只要腦子裡想一下,就可以通過意念控制物體。這樣的劇情,我們在科幻片裡屢見不鮮,是人類對「超能力」的一種猜測。不過,對於科學家來說,讓不可能變成可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或者說,他們總是能夠創造奇蹟。
  • 視頻|將腦電波翻譯成機器語言,人類用意念輕鬆控制機器人
    視頻|將腦電波翻譯成機器語言,人類用意念輕鬆控制機器人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2017-03-07 20:41 來源:
  • 用意念開飛機這事兒究竟是怎麼實現的?
    腦機交互的出現,為癱瘓病人控制電腦或輪椅等設備提供了希望,通過戴上帽子和接受學習控制設備的訓練,比如將輪椅想像成身體的一部分,或利觸發特定的心理任務指令來控制輪椅等。但是EEG的精確度有限,且只能發現有限的指令。而在複雜環境中控制輪椅活動通常令人心力交瘁,創造計算機能夠解釋的更清晰的信號也非常困難。
  • 意念控制,離我們還有多遠?
    該遊戲方式是:通過佩戴在頭上的傳感器,採集比試者的腦電波信號加以放大(據說是要放大10000倍以上),以此來控制小球的運動,腦電波信號的強弱,作用在小球上的力也就不同,於是球就會向弱者的方向滾動。其實這個遊戲主要靠集中注意力來增加腦電波的強度,算是【意念控制】最初級的應用了。
  • 夏季達沃斯:嚇得我瓜子都掉了,用意念控制物體不是夢?!
    你確定不是在逗我嗎?你確定不是傳說中的氣功嗎? 體驗中的視點妹 新華社記者 白禹攝 美國EMOTIV公司通過一個意念推球的小遊戲在今年的達沃斯論壇上吸引了全世界參會男女老少的注意力。 第三步,訓練,工作人員會讓你放鬆再放鬆。 第四步,無論你是盯著球還是,閉著眼!想像你把球推出去吧!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球!動!了! 它!真的動了!只要你集中注意力,真的可以用意念把球推出去!
  • 腦控機器人崛起:用意念控制機器訓練學生
    8月13日報導 中國軍隊正訓練學生用意念操控機器,研究人員成功研發一項技術能通過探測學生腦電波來控制機器人,學生可以控制機器人的肢體運動。官方表示這項技術可以為家用器具帶來一場新的革命。  未來的戰爭裡,沒有飛機操縱杆,也沒有士兵的頭顱,只有一支支在指揮官意念控制下的機器人部隊。
  • 真的可以用「意念」來控制物體嗎?
    魔女嘉莉離開了陷入火海的高中畢業舞會的大廳,給她在的小鎮帶來了恐慌,她靠心靈遙感的力量,即通過意念控制物體,雖然魔女嘉莉只是一個基於小說的虛構的電影裡的人物,但是心靈遙感卻一點都不虛幻,數百年來,有人就曾聲稱,他們的確有能夠用意念控制物體的力量,市,用意念懸浮,開門並弄彎湯勺,這些都是有趣的例子
  • 人類用意念能夠遙控動物嗎?
    那麼,你是否考慮過,人類不用遙控器,而是通過自己的大腦,或者說,用意念就能控制空中的飛機模型,或者控制他人,或者其他什麼動物,並與之進行交流?這些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鏡頭,近些年來已經變成了現實。
  • 意念控制智慧型手機或將成真
    戴上該耳機,用戶能夠通過意念來控制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意念控制智慧型手機或將成真三星Galaxy S4的各種功能讓人驚羨不已,然而,今後安卓智慧型手機的另一項新功能或許會讓人更加瘋狂。最近,VIOS公司已經拿到了用於研究讀心耳機的經費,這款耳機類似於Emotiv耳機。在測試階段,該耳機已經可以支持用戶用意念和安卓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互動。
  • 意念是什麼?意念的強大您有了解多少?
    意念,是個很可怕的東西。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就要付出什麼樣代價不同的意念會不斷地對你所有的行為和思維方式進行暗示有本舊書中說過,如果你想要成為有錢人,你就要經常想像自己能成為那樣的人,過上怎麼樣的生活,如何說話和思考,如何待人處事,當你從行為上讓自己變成一個有錢人樣子的時候,你就會吸引真正的財富到你身邊。
  • 挖挖探險者ST-Line的隱藏功能 驚喜遠比想像中來得更多
    挖挖探險者ST-Line的隱藏功能 驚喜遠比想像中來得更多 2020-12-07
  • 晶片植入大腦 意念控制動作
    他首先將一塊4毫米見方的電子晶片植入癱瘓患者大腦運動皮層的中央前回處,因為這裡的大腦皮層控制著全身肢體的運動。然後,他開始訓練患者藉助意念完成各項動作。經過9個月的刻苦訓練之後,納格爾可以通過意念完成許多以前望而興嘆的動作:移動光標、打開電子郵件、玩簡單的電腦遊戲、調節電視音量、切換電視頻道等。日前,他甚至還學會通過意念控制假手的手指,抓住並移動物體這類高難動作。
  • 腦電波可以控制意念!未來可期!
    腦電圖因此在臨床診斷和神經科學基礎研究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信息和數據需要大腦進行處理。因此,在做某一件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做好。注意(Attention),作為大腦的高級認知功能,影響著所有信息在大腦中的加工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