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回家吃飯》)在北方的冬天,有一種食材是很多人生活的日常,也是北方冬天特有的、難忘的味道,它就是大白菜。
一到冬天,人人都為了它而忙碌起來,買白菜、儲存白菜、吃白菜,不亦樂乎。
小二剛到廚房,就看見這二位早已忙乎起來,瞧這一幕,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他們在幹嘛,沒錯!醃酸菜!
瞧著二位的麻利勁兒,一定是醃酸菜的好手,細聊才發現,原來東北醃酸菜用鹽,而老北京兒則用」面肥「,讓小二我這南方娃大漲姿勢。
東北達人彭麗華,用酸菜做出童年味道土豆磨糊;大廚許世全,一棵白菜教您老北京名菜芥末墩。
一棵白菜,做出童年的味道,也能做出這四十年的回憶。
來自東北的彭麗華性格爽朗,做起菜來也是乾淨利索。今兒她卻選擇做一道慢工出細活的土豆磨糊。
土豆磨成糊,壓成小圓餅,包上酸菜豬肉餡,上鍋蒸10分鐘。
外形似小籠包,而土豆軟糯又好似糯米的感覺,夾著酸菜的特有的酸味,這就是彭麗華童年的味道。
在製作土豆磨糊時,要轉圈去磨土豆,這樣會更均勻一些,更要注意安全,不要擦傷手。
不過說起這儲存白菜,在東北有一神器,叫地窖。
而在北京,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晾曬白菜。雖然儲存的方法不同,但都是為了防止白菜被凍傷、腐爛。
一顆白菜也能做出美味,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想方設法用一樣樣簡單的食材,延續對美食的追求,用智慧做出口口相傳的好滋味。
一顆再平常不過的白菜怎麼吃、怎麼做,都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在北方人的記憶中,儲存白菜、吃白菜是一種難忘的記憶,也是一種難忘的情懷。
北京人吃白菜也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比如芥末墩兒,如今已經成為北京名菜, 京魯菜大廚許世全就手把手教你怎麼做。
白菜取最嫩的芯,用馬蓮草捆綁防止散開,放入芥末醬,醃製2天即可。
別看芥末辛辣,有了白糖的甜綜合了芥末的嗆,白菜的味道是層層融合、遞進,味道很誘人。
別看白菜一大顆,不同的部位,吃法也不同:
白菜頭用來做湯、包餃子、涮鍋;
外層白菜葉可以炒菜、做餡兒;
最嫩的白菜芯,可以涼拌。
芥末是芥菜籽壓碎的粉末,味道辛辣芳香,多用於涼菜中。
土豆磨糊磨出東北味;芥末墩裡藏著老北京
別看一顆白菜不起眼,做好能獨唱一臺大戲
改革開放四十年,這是記憶裡的味道
本期菜譜
(達人:彭麗華大廚:許世全)
土豆磨糊
食材:酸菜 豬肉餡 土豆 蔥 姜 農家醬 蠔油 十三香 花椒麵 蘇子葉 鹽 醬油 香油
做法:
1、酸菜洗淨、切碎,過水、攥幹,備用;
2、鍋內放油、蔥段、薑片,煸香後撈出,下豬肉餡,煸炒至金黃,即可盛出,放酸菜末、農家醬、蠔油、十三香、花椒麵、蘇子葉、鹽、醬油、香油攪勻;
3、將土豆擦成糊,壓成餅,將肉餡包進去,上汽後蒸10分鐘,盛出即可。
芥末墩
食材:白菜 芥末 鹽 白糖 白醋 馬蓮草
做法:
1、大白菜取芯,用馬蓮草捆上,備用;
2、芥末加水和成糊狀,放進蒸鍋上汽後關火,悶3個小時,製成芥末醬;
3、鍋內放熱水、鹽,燒開後放白菜焯水;
4、焯好的白菜放入砂鍋,抹上芥末醬、白糖、白醋,再用白菜葉蓋住,醃製2天;
5、剩餘的芥末醬加白糖、白醋攪勻,淋入白菜中即可。
分割線~~~~~~~~~~~~~~~~~~~~~~~~~~~~~~~~~~~~~~~~~
當您看著那些熟悉的食材和我們共同回憶屬於廚房的40年的記憶時,也別忘了收看我們財經頻道製作並出品的大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