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北新橋奧士凱同日升糧行門前,店員為市民挑選冬儲大白菜。本報記者 鄧偉攝
按照老例,每年一進11月,冬儲大白菜就熱熱鬧鬧開售。昨天是冬儲菜售賣的頭一天,不少老北京人依舊難捨這些昔日冬季的「當家菜」,紛紛把白菜、大蔥等蔬菜一兩百斤地往家搬。「把白菜存在家裡,心裡踏實。」一早兒就趕來採購的高大媽說。為方便居民購買「當家菜」,今年東城區特意新增了30個網點售賣冬儲大白菜。
「白菜多少錢一斤?」「能送到家嗎?」「給我來一百斤!」昨天早上8時,北新橋三條胡同西口的同日升糧行門口,一年一度的冬儲大白菜開售。老街坊們也在胡同口聊起了今年的大白菜行情,你一言我一語,現場好不熱鬧。今年,冬儲大白菜0.5公斤4毛5分錢,比去年漲了5分錢;冬儲大蔥0.5公斤1塊6毛錢,每公斤漲了8毛錢。
同日升是家老國營糧店,每年到了11月,都會賣冬儲大白菜。門口碼放的大白菜綠油油的,有一人多高。糧店經理王和平一邊跟街坊們打招呼,一邊解釋今年菜價略漲的原因。「總體產量沒去年多,所以價格漲了點兒。」
王和平賣了42年的冬儲大白菜,光在同日升糧行,就賣了17年。「賣冬儲大白菜是糧店每年的一件大事兒。」他介紹說,為順利開售,店員們提早做好了準備,前天夜裡12時,就把首批開賣的1萬多公斤大白菜從河北玉田拉到了店門口。
「您要多少?」「家住哪兒啊?」糧店裡賣大白菜的小夥子動作麻利,過磅、裝車,只要超過50公斤,都會送菜上門。昨天糧店裡的3輛小三輪車全部上陣,也根本周轉不過來。王和平說,雖說現在天氣還不太冷,買大白菜的顧客不太多,但一天賣出去1萬公斤應該不成問題。去年糧店共賣了20萬公斤的大白菜、大蔥等,他預計今年可能還要多一些。
「還是『老腦筋』啊。」60來歲的高大媽,家住北新橋三條胡同,正在排隊等車送貨。她說,家人年年都勸她不要再買冬儲大白菜了,可始終沒能勸住。高大媽照例在開賣頭一天買了一堆冬儲大白菜放家裡,晾曬完再用報紙包起來,「心裡有譜兒了,雨雪天也不怕,搭配著別的菜,夠吃一冬天。」
跟早些年憑票排長隊搶購大白菜動輒六七百斤相比,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買冬儲菜的人在慢慢減少,購買的量也大大降低了。有些居民猶豫了半天,還是沒買。「實在沒地方放啊。」王和平也說,來買冬儲菜的幾乎都是上歲數的老年人,即便有年輕人,也都是被老年人逼著過來買的。
同日升糧行僅是售賣冬儲大白菜的一個點,今年東城區共安排54個便民網點售賣大白菜,比往年多出30家左右。東城區商務委流通管理科工作人員介紹,「開牆打洞」整治後,一些小門臉關張,增加冬儲菜售賣網點,就是為了讓市民能很方便地「囤」菜。(記者孫杰)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