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儲大白菜上市後,價格低迷。山東、河北、北京等大白菜主產區平均價格去年每公斤0.6至0.9元,今年卻只有0.12至0.16元。大白菜何以如此價賤?筆者對此進行了專題調查。
菜農:怎一個「悔」字了得
西沙窩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是北京大興區年交易額達12億元的中心批發市場之一。筆者看到,15萬平方米的市場內,一半以上場地停放著滿載大白菜的車輛,約有二三百輛之多,但成交並不活躍。一直在等待買主的老李夫婦說,今天是他們的最後一車大白菜,貴賤賣出去,算是去了一塊心病。他們去年種了兩畝大白菜,刨去水電、肥料、農藥、運輸等成本,每畝淨賺了2000多元;而今年,大約每畝只賺100元。老李說:「這裡面還沒算人工,否則是賠本的。」
在大興區魏善莊鎮西沙窩村,正在地裡收白菜的小許給筆者算了一筆帳:他家今年種了4畝白菜,直接成本包括水電費100元,肥料380元,農藥200元,種子20元,加上賣白菜的運輸費用,賣完後每畝支出400元左右。此前,他家以0.08至0.1元/公斤的價格賣了一半,約7000公斤,剩下的一半預計能以0.12至0.14元/公斤的價格賣掉,總計收入約1540元,每畝收入385元,每畝虧損15元。小許告訴筆者,他已連續兩年後悔了:「去年別人種白菜發了,一畝地掙2000多元,我沒種,挺後悔;今年白菜豐收了,賣完還不夠本錢,又後悔。」
市場:年年都有新變化
據了解,河北石家莊市橋西蔬菜批發市場今年大白菜交易價格每公斤0.12至0.16元,與去年同期0.6元/公斤形成強烈反差。據河北省技術推廣總站蔬菜科的專家分析,今冬大白菜價格遭遇「小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去年大白菜價格看好,今年河北大白菜種植面積比上年增加了8萬畝。其次,今年秋季天氣溫暖,白菜長勢好,產量增加。另外,由於天氣原因,除大白菜外其他各種蔬菜產量也都有所增加,從而也拉低了大白菜的價格。
北京大興區人民政府蔬菜辦公室主任石克強告訴筆者,今年大白菜遭遇「嚴冬」還有以下原因:一是市場影響。近年來居民總體儲量減少,這對扎堆兒上市的大白菜銷售有不小的影響,造成大白菜季節性過剩。二是經營狀況影響。由於全國正在大力治理超載超限,使得菜販運輸大白菜的成本增加,許多大白菜只能囤積在產地市場。採訪中,有些菜農告訴筆者,往年他們可以將大白菜拉到其他批發市場,或直接拉到城裡社區銷售,但今年農用車進城受限,只能賣給蔬菜販子。同時,因為利潤太薄,經營規模稍大些的蔬菜經紀人又不屑收購大白菜,這對大白菜的流通雪上加霜。
流通:大有潛力可挖
大白菜價格起起伏伏,成了年復一年的敏感話題。如何使大白菜的產銷狀況得到根本改善?有專家認為,大白菜與其他蔬菜相比,無論生產還是消費都有特殊性。對於大白菜的流通,相關部門可考慮制定一定的優惠政策予以重點扶持。
北京市農業局蔬菜處處長陶志強告訴筆者,必須加快大白菜品種結構調整,目前新二、新三號大白菜分為早、晚熟品種,可以適當錯開採收時間,避開扎堆兒上市。大白菜一家一戶上市難與大市場對接,市場行情難以預測。如果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北京60萬畝菜地逐步集中為大基地、大農場生產,蔬菜的流通和銷售局面將會大為改觀。他說,就發達國家蔬菜市場的變化規律來看,批發與零售價格相差1倍以上,蔬菜的銷售流通才容易順暢。而目前我國大白菜的這種價差還不夠明顯,影響了經紀人的販運熱情。
大白菜折射出的更深層次的問題是,鮮活農產品運銷的交通問題尚未得到系統性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