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集體下調GDP數據 中國經濟南北差距越拉越大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易簡財經

易簡財經

是孔雀,就一定要東南飛。

- 1 -

黑龍江

1月19日,黑龍江統計局宣布,把該省2018年的GDP從之前核算的16361.6億元修訂為12846.5億元。小編計算了一下,此次黑龍江省GDP下調幅度超過3500億元,一下就給自己的GDP打了8折。

黑龍江統計局還解釋,我國年度GDP要進行兩次核算。第一次為GDP初步核算。受資料來源限制,初步核算主要採用進度統計調查資料和部門行政記錄進行核算。第二次為GDP最終核實,主要對初步核算結果進行修訂。在經濟普查年份,要根據經濟普查數據對當年GDP初步核算數進行修訂。

截圖自黑龍江省統計局網站

- 2 -

遼寧

1月20日,遼寧省統計局也稱,國家統計局對2018年各地區初步核算數進行了修訂。修訂後,2018年全省生產總值23510.5億元。這較該省此前核算的25315.4億元下調了1800餘億元,一下子擠掉7.1%水分。

這已經不是遼寧第一次下調GDP,遼寧省曾在2016年大幅擠水分,GDP從15年的28743.4億下降到16年的22037.9億,一刀砍掉1/4。

兩次下調之後,遼寧2019年的GDP已經回到7年前2012年公布的數字。

- 3 -

山東

1月21日,山東也公布了2018年的GDP修訂數據,從76469.7億下調到66648.9億,降幅12.9%,一刀砍掉1萬億。

截圖自山東省統計局網站

北方省份下調GDP,已經成為慣例。

此前,天津濱海新區將2016年GDP下調1/3。內蒙古自治區GDP從2016年的18632.6億下降到2017年的16103.2億。吉林絕大多數城市2017年的GDP下調到不到2014年的水平。

至此,整個祖國偏東北的部分——黑吉遼蒙津魯,全都經歷了統計數字擠水分。

經濟發展模式改變,舊動能喪失,統計數字實在撐不住。

- 4 -

南方多省上調GDP

北方多省下調GDP的同時,南方多省也進行了GDP修正,但均為上調。

福建省統計局19日表示,國家統計局對2018年GDP初步核算數據進行了修訂。2018年該省GDP總量為38687.77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了2883.73億元。

廣東省方面同日指出,統一核算修訂後的廣東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為99944.70億元,比快報增加2666.9億元,增加幅度為2.74%。

四川省統計局19日公告稱,2018年,四川省GDP為42902.10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2223.97億元,增幅為5.5%。

安徽省在21日表示,修訂後安徽省生產總值為34010.9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4004.1億元,增幅為13.3%。

- 5 -

結語

從GDP修訂數據可以看出,泛東北大部分省份都倒退了3年,中國區域經濟結構強弱分化更加明顯,從以前的東西差距變成了現在的南北差距,而且這種差距還在加大。

北方很多區域都正在面臨產業衰退,人口流出,在這種情況下,GDP很難保持增長,不少地方政府依靠統計局來維持經濟增長,但隨著更高一級的經濟普查到來,這些GDP都卸妝了。

未來,中國經濟的新動能會高度集中於南方中心城市+北京,無論是讀書還是就業跳槽,還是一路向南吧。

相關焦點

  • 北方經濟被南方經濟拉下的10年
    中國經濟一直有著東西部差距大的問題,那你知道南北經濟發展也在逐漸拉開差距嗎?以秦嶺淮河為界,南北差距在近十年裡逐漸拉大。南方大批明星城市紛紛崛起,經濟飛速發展,科技創新不斷。北方往昔重工業重鎮紛紛褪色,心氣全無。
  • 中國南北差距明顯拉大的原因與建議
    2012-2019年北方經濟佔全國比重從42.9%快速下降至35.4%,南北經濟總量差距從14個百分點迅速擴大至29個百分點,人均GDP差距從0.97迅速增至1.30。南北差距原因:從自然地理差異到市場發育差異。從五千年歷史看,由於北方因農耕、遊牧兩大文明長期衝突融合導致戰亂頻發及南北氣候差異等,中國人口和經濟重心逐漸從黃河中下遊向長江中下遊轉移。
  • 任澤平:北方只剩一個TOP10城市!南北差距為何拉大了?
    來源: 國民經略文:任澤平 熊柴 於嘉俊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黃汝南對本文有貢獻當前我國南北差距明顯拉大。2012-2019年北方經濟佔全國比重從42.9%快速下降至35.4%,南北經濟總量差距從14個百分點迅速擴大至29個百分點,人均GDP差距從0.97迅速增至1.30。南北差距原因:從自然地理差異到市場發育差異。
  • 義大利為什麼南北經濟發展差距很大,北方富足,南方窮困?
    這其中似乎存在著某種規律,在發達國家集中的歐洲表現的有違明顯,歐洲越往北去越發達富有,而越往南去則約為窮困,比如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希臘,這四個國家被人戲稱為「金豬四國」,用以形容四國經濟狀況,像豬一樣發展經濟。
  • 南北經濟差異大主要原因是什麼?南北經濟差距是被誇大了嗎?
    各地統計局發布的城市經濟三季報陸續出爐,綜合數據看,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總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天津首次掉出前十席位,排名第11,北京成為唯一留在前十榜單裡的北方的城市。而在1978年,排名前十的城市有六個在北方。
  • 中國的南北經濟,為什麼會差距越來越大?今後趨勢又會如何?
    圖文/當今世界如此精彩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南北經濟的差距越來越大,而且這種趨勢今後不但不會縮小,還會越發明顯。2020年前三季度,通過於中國南方和北方十大城市的經濟數據進行對比,中國南方城市的經濟明顯優於北方城市。
  • 北方經濟正在衰退嗎?
    最近一直關注南北方經濟比重差距持續拉大,有句歌詞這樣寫的「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而如今北方經濟面臨著「寒夜雪紛飛」南方的經濟確實「豔陽高空照」。中國南北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秦淮一線以南為南方,秦淮一線以北為北方。
  • 上海交大教授陸銘:南北經濟差距被誇大了
    各地統計局發布的城市經濟三季報陸續出爐,綜合數據看,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總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天津首次掉出前十席位,排名第11,北京成為唯一留在前十榜單裡的北方的城市。
  • 北方僅剩一座TOP 10!南北城市差距到底有多大
    根據已公布的前三季度數據:南京自改革開放以來,GDP總量首進前十。武漢扛住了疫情衝擊,保住了前十位置。天津則不幸跌出,創下自清末以來的最低排名!前十名中的北方城市,僅剩北京這顆獨苗。早在2018年,全國前十強中北方就僅剩北京和天津,當時普遍認為,這個排名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因為一個城市能進入十強需要政策扶持外,還需要自身強大的綜合基礎。但僅僅過了兩年,天津就跌出前十。當時有人設想,北方未來十年有希望再多一個十強名額,是青島?是鄭州?
  • 是什麼拉大了南北地區毛豬價格差距?
    從全國報價可以看出,南北地區毛豬價格差距繼續拉大,全國整體豬價依舊上漲為主,其中外三元生豬均價今天已經漲至31.87元/公斤,內三元生豬均價、土雜豬均價也同樣在漲。可以說今天全國豬價迎來了12月份的「開門紅」。從毛豬價格報表來看,豬價下跌地區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等北方地區,豬價上漲主要集中在華南、西南等南方地區。
  • 南北樓市差距:11月房價跌幅最大10城,有7個在北方
    而在最近這段時間市場上有一個特別的現象經常被提及到,那就是南北樓市的差距變得越來越大,例如在最新公布的11月份房價數據中,全國房價跌幅最大的10個城市,有7個在北方!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數據顯示,11月全國房價下跌幅度最大的10個城市分別是:林芝、攀枝花、濟南、齊齊哈爾、黃石、鶴崗、廊坊、七臺河、西雙版納、南陽。
  • 南北樓市「差距」來了,為什麼北方房價下跌明顯?答案意想不到!
    縱觀今年的房地產市場,南方與北方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數據顯示,房價下滑的城市中,北方城市佔比比較高,而南方城市的房價,整體則出現了上行的趨勢。其實,最近一段時間,網絡上關於「南北差異」的討論還是比較激烈的,有網友表示,北方城市房價出現下滑,一方面是北方的氣候原因,導致了人口的流出。
  • 門越開越大,路越走越寬——中國經濟首季調研之開放篇
    新華社北京4月12日電題:門越開越大,路越走越寬——中國經濟首季調研之開放篇新華社記者於佳欣、李慧穎、石慶偉外貿有著中國經濟「晴雨表」之稱。海關總署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周邊主要經濟體出口出現下降的背景下,我國一季度外貿穩定增長釋放出積極信號,成為全球貿易運行的「穩定器」。
  • 義大利:北方富,南方窮,義大利的南北差距為何如此懸殊?
    儘管義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但義大利的經濟卻形成了以首都羅馬為界,北部地區經濟發達,南部地區相對落後的局面,南北差距呈現拉大的趨勢。為了縮小區域差距,政府在穩固西北傳統工業區的基礎上,開發新興工業區。此舉取得了一定成效,帶動了義大利中小企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整個義大利經濟迅速發展,一躍成為了人均GDP高達32000美元的高收入國家,並成為G7工業國。在義大利北方的一些城市,當地的生活水平甚至可以比肩隔壁的瑞士。
  • 中國南北差距有多大?116座城市對比,北方實力僅為南方65%
    今天來談談中國的南北差距及其形成原因吧!本文以南北為省為單位,不以秦嶺淮河為界,因此徐州在地理上屬於北方城市,經濟上歸於南方,臺灣、香港、澳門暫時不在等級之內,否則南北差距會更大,根據這種劃分方法,北方約佔中國領土的60%,南方約佔40%。
  • 我國區域創新能力南北差距擴大,與經濟增長南北分化相吻合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王曉濤從11月14日在京舉行的《2020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發布會上獲悉,過去20年來,我國區域創新能力領先地區與落後地區的差距沒有明顯縮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研究員高太山代表《報告》課題組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東中西部創新能力的差距基本處於固化狀態,但同期北方16省份和南方15省份相比,南北創新能力的差距呈現階段性擴大的特點,總體呈現擴大態勢。參會的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表示,我國區域經濟增長已經呈現出從「東快西慢」的東西差距轉化為「南快北慢」的南北差距,東西問題突出轉化為南北問題突出。
  • 中國電影票倉有南北差距嗎?
    圖片來源公眾號智谷趨勢 但必須要承認,中國經濟目前以南北界定差距是存在的。 那麼,中國南北經濟的差距是否會同步投射到電影市場上嗎?
  • 義大利南北貧富差距有多大?最大時差距七倍,發達國家的獨一份
    義大利南北貧富差距有多大?最大時差距七倍,發達國家的獨一份通常來說,我們認為,發達國家就是我們心目中共同富裕、大家都有錢的固有印象。基本上不可能出現一部分經濟很發達,另一部分卻很落後的狀況。領土同樣是長條狀的日本,經濟最發達的地方毫無疑問是東京都,這裡人均GDP超過了3.7萬美元,最北方的北海道,人均GDP是32000美元,而最南端的衝繩縣GDP22000萬美元。地區差距的確存在,但絕不會有嚴重的地區發展失衡問題。不要讓我拿中國的人均GDP去和美國日本對比,因為實在沒法比。
  • 2020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均已公布
    目前,31省份2020年經濟「成績單」均已出爐。數據顯示,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較2020年普遍回落,其中8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此外,2020年31個省份的GDP總和超全國的差額首次出現銳減,意味著地方GDP之和與全國GDP差額不斷擴大的趨勢得到扭轉。
  • 在「南甜北鹹」的背後是中國南北經濟的經濟差距,令人羨慕不已
    上海菜屬於淮揚菜,他主要富含油赤醬,重油大味,糖鮮稠,然而與北方地區相比,他也是鹹淡適中的味道。在「融化」的甜蜜上海上海屬於「移民城市」,尤其是周邊地區,例如,江蘇和浙江的人近年來一直遷移到上海,這些人的飲食習慣大多是「以甜為主」,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上海的當地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