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經濟被南方經濟拉下的10年

2020-12-19 懶人書生

中國經濟一直有著東西部差距大的問題,那你知道南北經濟發展也在逐漸拉開差距嗎?

以秦嶺淮河為界,南北差距在近十年裡逐漸拉大。南方大批明星城市紛紛崛起,經濟飛速發展,科技創新不斷。北方往昔重工業重鎮紛紛褪色,心氣全無。只剩首都一個苦苦支撐北方經濟。

北方共有16個省市自治區,面積580萬平方公裡,人口約5.9億。南方共有18個省市自治區,總面積386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9億人。北方雖然面積上比南方多出200萬平方公裡,但是人口卻少了2個多億。這可能是北方經濟不如南方的一大原因。

附上各省市10年經濟增長圖

遙想建國之處,東北三省作為重工業基地,GDP可以說佔據全國半壁江山也不為過,再加上山東,天津等傳統富裕地區。北方經濟一直是力壓南方經濟的。

改革開放之後,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紛紛深化改革,發展經濟。動作比北方要快很多。到了2000年,南方經濟就已經佔到全國的53%。到了2018年,更是佔到gdp的64%,領先北方29個百分點。

2014年前的天津風無限,是北京、上海、廣州之後毫無爭議的第四城。一轉眼,這座拱衛京畿的門戶,卻陷入了經濟增速墊底的泥潭,號稱「中國曼哈頓」的濱海新區也是疲態盡顯。2018年GDP更是砍去了4000多億。預估今年會跌出全國GDP十強之列。

南北五大經濟強省對比

相比之下,杭州從之前的歷史旅遊名城一躍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的聖地。深圳從無名漁村崛起為中國科創的代言人。成渝城市群抓住產業轉型的趨勢,穩紮穩打。

40年前,城市gdp前二十強的榜單中還有11個北方城市。40年後只剩5個城市,北京、天津、青島、鄭州、濟南。而南方是北方的3倍之多。歷史似乎又一次佔到了南方這邊。

2017年城市經濟二十強

2017年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一場大會上歷數山東痛點:山東經濟從08年到17年一直在後退,標兵漸行漸遠,追兵越來越近,發展形勢逼人,競爭態勢逼人。山東貴為全國經濟第三大省,北方的扛把子,但在短短9年的時間裡,山東和廣東的gdp差距從5600億擴大到1.7萬億,和江蘇的gdp差距從50億擴大到2.32萬億。

而南方為什麼會比北方強呢?

首先從古至今,中國的政治重心一直在北方,所以北方對穩定的要求更高,經濟退居次要地位。

其次中國在海外有4000萬華人華僑,其中大部分都是從南方走出去的,與家鄉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有龐大的經濟實力,改革開放初期,甚至整個80年代,華人都是對中國大陸投資的主力軍。而且香港這個對大陸投資最多的境外資金來源地也靠近廣東。即使到今天,北方在吸引外資方面仍然不是南方的對手。

再其次南海航道是世界第一大海上交通線,中國最大的幾個貿易夥伴都需要經過南海進行聯繫,比如東南亞、非洲和歐盟,因此更靠近南海航道的南方省份在經濟發展上佔據優勢,外貿成本更低!山東、河北等省,在航程上就比廣東多了數千公裡。

最後就是北方資源豐富且依賴嚴重,產業轉型迫在眉睫。

相關焦點

  • 北方經濟總體不如南方,原因是什麼?
    眾所周知,南方的經濟發展越來越迅速,經濟增長加速,出現了許多深圳速度,而北方的經濟卻有放緩的趨勢。南北經濟差逐漸增大。那麼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的局面,數字經濟生活起了決定性的因素。福建廣東離港澳臺近,又是著名的僑鄉,而西方先進的文化,經營理念,科學技術最早從南方開始傳入。起步就比北方早,還有一點比較重要,最早開放的港口都在南方,在剛改革開放那會,機場都沒幾個,外資如何去北方投資?南方進出口貨物確實也比北方方便。長此以往,南方自然要在經濟發展上領先於北方。
  • 為什麼南方經濟發展的比北方好?
    在中國,如果說到南方與北方在自然環境方面最大的特徵,我想可以簡單歸納為南方溼熱,北方乾冷。(一)南方的適應邏輯溼熱的氣候導致南方多水,地上江河湖塘星羅棋布,天上雨水多雨量足。那麼是不是南方就不講人情,北方就不講錢了呢?當然不是。上面所說的只是一個社會的主導價值追求,而不是唯一的追求,更確切的表述是,在南方,錢比情重要,在北方,情比錢重要。
  • 北方經濟正在衰退嗎?
    最近一直關注南北方經濟比重差距持續拉大,有句歌詞這樣寫的「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而如今北方經濟面臨著「寒夜雪紛飛」南方的經濟確實「豔陽高空照」。中國南北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秦淮一線以南為南方,秦淮一線以北為北方。
  • 義大利為什麼南北經濟發展差距很大,北方富足,南方窮困?
    國際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分別稱為「北方國家」和「南方國家」。這是從地理分布很直觀的描述,大部分發達國家都處於北半球的北方(或者南半球的南部,確切說是圍維度高的區域),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都集中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 南方VS北方!30個城市經濟、資金、工業比拼,前者碾壓後者!
    而且,縱觀上下五千年,北方經濟強於南方的時間,遠比南方強於北方的時間要長。 在東晉之前,北方曾經強了幾千年。東漢以前,黃河文明佔據主導地位。南方的長江文明在楚國屈原時代,曾一度大放異彩,但整體而言,在東海乃至東晉之前,黃河文明佔據絕對的主導權。
  • 北方經濟不如南方,主要是因為氣候寒冷
    北方現在經濟確實是被南方遠超了,也有很多人分析原因,給出了各種解釋。但我認為北方經濟衰落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其中地理因素是重要原因。北方冬天時間更長,氣候寒冷不適合生產,像黑龍江很多地方冬天是零下二十度,每天只能待在家,無法進行室外工作,導致生產效率比南方低,又加上要支出額外的採暖費,所以北方人的存款要比南方少。還有就是人的因素,因為寒冷北方人冬天的思維行動會變緩慢,這會錯過很多發展機遇。
  • 越南北方的經濟總量,為何遠遠不如南方,差距非常巨大?
    2018年,越南全國的經濟總量達到了2400多億,其中,首都河內市的經濟總量為312億美元,南方胡志明市的經濟總量突破了500億美元。河內市和胡志明市的經濟總量,佔了全國的三分之一左右。其實,河內和胡志明市僅僅是越南經濟情況的一個縮影。在越南國內,北方的經濟總量遠不如南方。
  • 北方經濟前十席位僅剩北京
    北方經濟如此慘澹嗎?2020年前三季度城市GDP前十排名隨著天津的出局,目前只剩下排名第二的北京市,其他九名全是南方城市,不禁令人唏噓不已。曾幾何時,東北共和國的長子,風頭一時無兩,大連經濟一騎絕塵,前十的常客。
  • 為什麼南方經濟發展快,北方經濟發展慢?真相被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古代南方經濟以江南的農業為主,而現在南方經濟以沿海的高新技術產業為主。 南方地區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南方由於沿海,從歷史上就傾向於接受更多新鮮的事物和觀點,更加包容,更加開通,更加具有商業頭腦。
  • 南方比北方經濟更發達的原因是什麼?你比較願意生活在哪裡?
    我認為許多人選擇南方,近年來,我們的城市發展迅速,但一些發達的城市主要在南部,我認為這就是人們選擇前往南部的原因。讓我們來看看從遠古時代到現在的城市發展,一般來說,北部比較發達,我們的經濟也比較強,前首都基本上在北部,例如,現在是北京,曾經是我國的古都,南方語言是不同的,以前,基本上沒有人想去南方,犯罪發生後,皇帝將他驅逐出境,您經常可以在電視上看到流放區位於南部,您可以想像南方有多糟糕,但是現在完全相反了,北部稍落後,南部非常發達,怎麼了?讓我們來看看。
  • 北方集體下調GDP數據 中國經濟南北差距越拉越大
    在經濟普查年份,要根據經濟普查數據對當年GDP初步核算數進行修訂。截圖自黑龍江省統計局網站- 2 -遼寧1月20日,遼寧省統計局也稱,國家統計局對2018年各地區初步核算數進行了修訂。修訂後,2018年全省生產總值23510.5億元。
  • 突然之間,北方人都在往南方跑,北方經濟真的不行了麼?
    上個月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公布,前十名中除了排名第二的北京,沒有一個北方城市。天津在持續兩三年「天津會跌出前十嗎?」的質疑聲中,終於撐不住了。排名剛公布的那天,我這裡一個大部分由北方北漂群友組成的群一片唏噓,大家從各個角度分析自己賴以生存的北方大地怎麼變成了這樣。
  • 北方和南方,到底差在哪?
    2012年後,中國經濟轉向依靠創新驅動的發展階段,南北市場發育差異問題凸顯,南方較快轉型升級,而北方逐漸乏力。南北差距拉大,這是市場經濟對計劃經濟的勝利,證明北方加大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解決南北差距既要針對北方短板加快市場化改革,還要從全國層面基於市場規律統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 北方十大城市2019年經濟排名!北方第10隻能排在全國30名以外了!
    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在回頭看,當年首都設置在北方是多麼的英明,避免了北方經濟帶的全面淪陷。全國十大城市中,2020年北方很可能就剩下北京這一座城市了。北京是當仁不讓的北方第一城!2、 天津 14104.28億元
  • 為什麼中國經濟重心會南移,南方有哪些優勢?
    一、我國現在南方經濟佔比比較大近些年來,南方經濟發展比較快,佔我國經濟的比重也在緩慢的增長,但是也基本上保持在相對比較穩定的狀態。比如2001年的時候,北方經濟佔比大概在42%的樣子,而南方經濟佔比在58%的樣子。
  • 天津經濟跌出全國前10,北方經濟振興的希望在哪裡?
    今年前三季度GDP公布後,我們發現天津跌出前十,GDP全國前10中,北方只有北京一城。北方的很多朋友看著榜單,不禁發問,難道北方經濟真的沒落了,一蹶不振了嗎?
  • GDP排名前十城市公布,北方經濟失守了?這些北方城市被看好
    文丨易蕭 審丨易桉導讀:有關於祖國南方和北方的不同一直被很多人討論,不管南方還是北方都有自己的發展規範,南方北方共同發展,互相支持,中國的經濟發展就會越來越好。從GDP來看,北方GDP前五城市為北京、天津、青島、鄭州、濟南,而這裡面,前四名城市的GDP總量已經突破了萬億,而濟南2019年全年GDP也突破了9000億元,是萬億俱樂部強有力的新力量。
  • 任澤平:北方只剩一個TOP10城市!南北差距為何拉大了?
    2012年後,中國經濟轉向依靠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南北市場發育差異問題凸顯,南方較快轉型升級,而北方逐漸乏力。南北差距拉大,這是市場經濟對計劃經濟的勝利,證明北方加大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從10強省看,1978-2020年北方從5個降至僅剩山東、河南2個。1978-2019年,我國10強省經濟份額從54.9%提升至61.3%。在改革開放初期,北方在我國10強省中佔據5席,其中東北佔兩席(遼寧、黑龍江)。之後,東南沿海省份迅速崛起,1984年浙江取代黑龍江進入前10。
  • 中國夜宵經濟大比拼 | 南方周末
    (視覺中國/圖)根據餓了麼外賣平臺夜宵時段訂單量排名,夜宵經濟最火的10座城市依次是上海、杭州、深圳、溫州、廣州、北京、武漢、福州、廈門、南京。炎炎夏日,夜宵經濟爆燃。一座城市的夜宵火爆程度,也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座城市的人氣和活力。除了文化因素,這種人氣背後,也反映出產業、人口、就業、財富等因素的綜合效果。
  • 北方經濟真完了?只要北京在,就永不失明燈
    TOP10幾乎被南方城市包圓,北方只有北京一城獨自優秀。 榜單一出,很多人感嘆中國南北經濟差距的嚴峻性,甚至有人直接唱衰北方經濟,已經不行了。 樓市資本論對此不能認同,就拿眼巴前來說,以北京為核心的北方,最近又有三條京雄、京哈及京津高鐵規建取得重大進展,深度串聯北京到天津、河北、東北等地,構築起強化版的北方高鐵經濟大動脈,此外北京還積極完善市內交通樞紐系統建設。 反正一句話:只要北京硬核,北方經濟就永遠倒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