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有個養孔雀的男人,800多隻孔雀,年收入十幾萬!

2020-12-22 騰訊網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南門鎮萬裡村2組的農飛孔雀園時,孔雀園的女主人徐慶豐正背著一背簍青菜從外面回來,這是飼養孔雀的飼料。徐慶豐放下背簍,開始忙碌起來,悉心照料著大大小小的孔雀。

農飛孔雀園的創始人叫王波,是徐慶豐的丈夫。7年前,王波夫婦以「第一個吃螃蟹」的精神開始飼養孔雀。如今,孔雀園已經存欄800多隻孔雀,年收入十幾萬元。王波夫婦也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致富帶頭人。

成功的果實裡面,有王波夫婦的辛勤付出,更有當地基層黨組織的大力支持,該村狠抓黨建助力產業發展,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的「孔雀」村。

資料圖片

返鄉創業,從養兔子到養孔雀

「其實,我們最初是養兔子的。」徐慶豐告訴記者。

王波是南門鎮萬裡村2組村民,以前一直在外面打工,積攢了一筆錢。2008年,王波夫婦帶著20餘萬元積蓄回到家鄉創業。

他們最初創業項目選擇的是肉兔。由於缺乏養殖經驗,再加上市場不景氣,兩年多下來,不但沒有賺到錢,反而虧損了不少。辛辛苦苦打工積攢的錢,就這樣虧掉了,王波夫婦很心疼,於是將全部肉兔處理掉。

2012年,王波來到雲南旅遊,當他看到孔雀開屏時,突然產生了飼養孔雀的想法。據了解,孔雀有「鳳凰」之稱,系「百鳥之王」,寓意吉祥寶貴。

網絡圖片

當時,我區還無人飼養孔雀,是一個全新的創業領域。王波便從朋友那裡購買了20隻藍孔雀帶回家,飼養在原來養殖肉兔的場子裡。

「我們這裡附近都是柑橘樹和雜樹林,環境好、場地寬,特別適合孔雀養殖。」徐慶豐說,在他們夫婦的精心飼養下,20隻藍孔雀全部長大了,其中11隻母孔雀下了蛋,而且都孵出了小孔雀。

努力拼搏,成為致富帶頭人

王波夫婦嘗到了飼養孔雀的甜頭,增添了信心,擴大了飼養規模。不過,王波夫婦以前沒有飼養孔雀的技術和經驗,一切都在摸索中進行。

為了學習飼養孔雀的技術,王波除了在鎮畜牧部門學養殖技術,還到湖南、雲南等地孔雀場「拜師學藝」,並且在網上學習了很多飼養孔雀的相關知識。

網絡圖片

經過多年的養殖經歷和不斷學習,王波夫婦已經掌握了孵化、育雛、防疫、配種等全套的孔雀養殖技術,並和國內許多大型孔雀養殖場保持技術和市場方面的合作聯繫。

目前,農飛孔雀園已經配備了一整套的現代化養殖設備,基地建設也日趨完備,養殖事業正蓬勃發展。

「孔雀相比其他動物病發率少,免疫力高,防疫技術簡單。養殖場地面能保持乾燥環境,孔雀就不容易生病。」徐慶豐說,孔雀糞便不僅可以作為有機肥料,而且通過加工後,還可以作為一種中藥,對周圍環境不會造成汙染。

徐慶豐高興地說,現在孔雀園有800多隻大大小小的孔雀,每年收入十幾萬元。他們帶動村裡的貧困戶一起發展,增加收入,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致富帶頭人。

網絡圖片

黨建引領,走文旅融合之路

創業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事情。王波夫婦的孔雀園能夠走到今天,離不開當地基層黨組織的大力支持。

徐慶豐告訴記者,經過幾年的探索,如今飼養孔雀已經不存在技術上的問題。但由於孔雀在市場上售價昂貴,很難打開銷路。

一旦孔雀銷售不出去,就難以形成利潤。萬裡村扶貧「第一書記」黃天忠、萬裡村黨支部書記陳龍在走訪時,了解這個情況後給他出了主意。

黃天忠是區文化旅遊委的幹部,陳龍又是企業主出身,他們對文化旅遊產業有一定經驗,建議王波夫婦利用孔雀園的優勢,融合餐飲、休閒、觀光等項目,打造產業鏈條,走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網絡圖片

王波夫婦接受了這個建議,在孔雀園開展多種經營項目。現在,這些經營項目都紅紅火火,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賞孔雀,效益顯著。

不久前,在黃天忠的牽線搭橋下,區文化旅遊委在孔雀園開展了一次技能培訓課程,此舉不但為孔雀園增加了收入,還擴大了孔雀園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下一步,萬裡村將孔雀作為一種超前的養殖項目加大推廣,融入觀光、環保、生態、綠色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配套旅遊開發,形成「一村一品」的「孔雀」村。

「黃書記和陳書記為我們創業者解決實際問題,我們非常感激。以後,我們將帶動更多貧困群眾一起發展,一起走上致富大道。」徐慶豐深有感觸地說。

來源:開州日報/何仁勇

謝謝您的觀看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貳毛

相關焦點

  • 4500多隻孔雀開屏有多美,有空來婁煩縣的這個孔雀小鎮看看
    這裡有4500多隻孔雀 寒冬時節,鳳島孔雀小鎮較夏日清靜了不少。入口處,「孔雀來儀」雕塑引人注目。 鳳島孔雀小鎮運營部經理史飛洋表示,孔雀特禽養殖項目從2017年啟動,經過3年多時間的發展,規模已由當初的1000多隻發展到當前的4500多隻。 每年3月至6月,雄性藍孔雀競相開屏,向雌性藍孔雀示愛的同時,也吸引著無數遊客爭相欣賞。
  • 男子養孔雀做萌寵 林業部門:飼養人需有「合法身份」
    原標題:男子養孔雀做萌寵 林業部門:飼養人需有「合法身份」 不一樣的寵物不一樣的待遇 養孔雀做寵物羨煞旁人 林業部門:飼養可以但得有「合法身份」 「我家小區有人養孔雀,特別高大上」。近日,記者接到一位熱心市民的電話,得知興慶區某小區內,一住戶在自家院子裡養起了孔雀、元寶雞等珍禽,引人慕名圍觀。 昨日下午,記者見到了這戶居民所養的孔雀,在一個10平米左右的院子裡,兩隻孔雀、4隻元寶雞和一隻大公雞和諧共處,不時接受著過路居民的圍觀,有人湊近拍照,鳥兒們也不害怕,還會湊近鏡頭秀起「身段兒」。 「別人送的,平時吃菜和玉米」。
  • 天津藍孔雀肉上餐桌 養殖環境不高年收入過百萬
    在動物園裡,高貴優雅的孔雀展開華美的彩屏時,總是引來一陣驚嘆。你能想像,孔雀肉還能端上餐桌嗎?在薊縣就有人做了這樣一件新鮮事,他建起了珍禽養殖基地,向河北、北京等地輸入藍孔雀,年收入過百萬元。後來經過了解,他才知道,越來越多的餐廳已經開始銷售養殖孔雀,而整隻孔雀製成的標本也日漸成為最時髦的裝飾品,市場對孔雀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於是他就萌生了養孔雀的念頭。綠孔雀是國家保護動物,但藍孔雀可以養殖。現在正是孔雀的換毛期,大部分長「眼睛」的彩色長毛都掉了,看上去不夠「驚豔」。老王說,每年8月,孔雀就開始換毛,10月底再長出新尾。春節前後是孔雀最漂亮的時候。
  • 孔雀能吃? 鄒平一孔雀養殖戶遭舉報,這樣出來闢謠
    孔雀,估計大家在動物園裡都見過,孔雀開屏的時候,那絕對美翻了!濱州鄒平的劉金就養了上千隻的孔雀。不過,讓劉大哥比較鬱悶的是,最近他因為養孔雀被人給舉報了!要說養孔雀有啥好舉報的,又不擾民。劉大哥無奈一笑:我養的孔雀不是觀賞的,是用來吃的!吃的!吃...
  • 榕一居民樓裡養孔雀每天叫得比雞早 民警說服主人送養
    居民樓裡養孔雀。你聽過養孔雀當寵物的嗎?前天,倉山三叉街派出所就接到這麼一起投訴孔雀擾民的案子。「早晨四五點就開始啼叫,公雞都沒它們勤快。」倉山區東園路東升小區的居民說,在居住區養孔雀對他們的影響可不僅噪聲擾民這麼簡單,他們還擔心飼養活禽會引發禽流感。24日上午,民警來到被投訴的小區,只見居民樓架空層平臺上,約15平方米的公共空間被圍了起來,兩隻藍孔雀正在「閒庭信步」,偶爾還會扑打翅膀發出一兩聲尖叫。主人王某告訴民警,兩隻孔雀是他從朋友處買來的,每隻價格四五百元,因為喜歡,就當成寵物來養。
  • 「文禽」孔雀有「九德」
    掛山水畫講究多,掃描二維碼閱讀。  中國傳統吉祥物·孔雀·雄雞  孔雀翎羽光彩豔麗,儀態優雅,被人們視為文明之鳥,有「文禽」的美譽。  清貴族大臣戴孔雀花翎  如此豔麗德高的孔雀,自然被人們視為文雅之鳥、文明之鳥,並成為高級文官的標誌。明清官服「補子」紋樣中,文官三品為孔雀。孔雀花翎也成為官階,權勢的象徵。清代官員以孔雀花翎為冠飾,有三眼、雙眼、單眼之分。清初只賞給受朝廷特恩的貴族大臣,後來賞戴甚濫,但仍然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用孔雀花翎。
  • 抖音最有錢的男人:養的這個寵物是神獸,卻引得網友一片罵聲
    所以有錢人也就越來越多。有錢人的愛好也是各種各樣的,有的人喜歡買豪車,有的人喜歡養寵物。可是在抖音裡有一位最豪的男人竟然養了一隻神獸,讓大家很是震驚——養了一隻孔雀。所以才會突發奇想的養了一隻孔雀,來炫富!因為他的這些土豪朋友們沒有~~他還說這隻孔雀已經養了三年了。有人說孔雀有什麼好貴的,養一隻也花不了多少錢。可是這個男子養的這個孔雀卻是每天吃好的和好的,該孔雀的羽毛就有一人之高。驚豔的外表再搭配主任特意傳出來的古代衣服,還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 養殖此品種的孔雀不僅不犯法,而且還能大賺一筆!
    它們生活在廣闊的樹林,在早上和傍晚的時候是出來覓食的最佳時期,常常結伴而行,通常都是由一隻公的帶領好幾隻母的結伴而行,每個群體有五到十隻一邊走一邊找食物,有的時候會看見單走的,也有的會看到成對的遊走。喜歡走路,不喜歡飛行,走路時的腳步輕盈,額頭還會一步一點頭。平時的時候會飛行,但是往下降落時飛得會很快。孔雀還是國家的保護動物。
  • 蕪湖女子棄700多萬年收入回鄉種茄子養孔雀 帶動鄉鄰致富
    遠離丈夫和孩子,放棄700多萬元的年收入,放棄廈門、泉州的優越生活,蕪湖市繁昌縣的殷育梅選擇回鄉創業,不為掙錢,只為自己對家鄉這邊土地有感情。她先後在繁昌縣流轉了近2000畝土地,種植了黃秋葵,養殖了藍孔雀、貴妃雞,還開設工廠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將高端綠色的農作物和現代農業的生產技術及管理理念,帶回了家鄉,帶動鄉鄰齊致富。
  • 500枚孔雀蛋只有一枚成功 鎮江「孔雀老人」鬱悶了
    本網曾經報導過的,鎮江丹徒榮炳的八旬凌老退休後,披荊斬棘,硬是在一處荒無人煙的山崗深處開出一片園地養孔雀,作為晚年健身的項目,孔雀飼養成功八十多隻,去年凌老將數百隻孔雀蛋自行孵化但沒有成功。
  • 杭州:小區圈養孔雀 居民評價不一
    5月17日,杭州金都華庭小區公園,兩隻圈養在大鐵籠裡的孔雀成了樓宇間的一道特別景觀。然而隨著天氣變熱,孔雀叫聲讓不少業主很是煩惱,要求物業將孔雀搬走,但也有業主很喜歡,時不時地來觀看孔雀。   據小區物業介紹,今年初,一位業主拿來兩隻孔雀在小區的籠子裡暫養,當時是冬天,孔雀還算安靜。但天氣轉暖後,孔雀開始活躍起來,可能是發情了,經常不定時會發出叫聲,甚至半夜也會突然叫起來,這讓有些業主反感。   由於孔雀在小區裡已「住」一段時間,不少業主也跟孔雀有感情了,特別是小朋友,經常會來看孔雀,物業專門做了解說牌,養孔雀的籠子成了小區一景。
  • 金華有人在酒店裡吃孔雀 一桌1688元有十幾道菜
    1688元的孔雀宴包含十幾道菜推出孔雀宴的是永康一家名為「白雲居」的生態酒店。白雲居的老闆胡讚揚告訴記者,他們是從月初開始推出孔雀宴的。據胡讚揚介紹,價值1688元一桌的孔雀宴包含十幾道菜,其中有熱菜,還有冷盤,可供12~15人食用。「一般要提前3個小時預定。」胡讚揚說,因為孔雀宴消費較高,所以一般只接受客人預訂才做。
  • 好吃又好看的年夜飯孔雀宴,高端大氣上檔次,只用來招待貴客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中國人熱情好客,對遠方來的客人都招呼得熱情周到。實力不聽風,百裡不同俗,全國各地不同地方的飲食文化有所不同,當地也有著自己的特色菜。在少數民族大量聚居的雲南,傣族人民會用孔雀宴來招待貴賓。孔雀宴是傣族人民最高級別的年夜飯,好吃又好看。
  • 雲南架空高腳樓,院裡養孔雀
    稱職的家居小編,關注點自然是在房子上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為啥雲南的房子底部都要架空半米甚至一米多高呢?○方便儲物和放牲口有的房子底部直接架空一米多高,蓋成2層小樓,而下面的一層不住人,直接用來放牲口,這樣一來完全不用再單獨搭牲口棚子啥的了,一地兩用一舉多得!
  • 市民在小區養藍孔雀 稱非保護動物可當寵物養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劉君鵬)最近,有住在西安北郊陽光大道留園小區的業主給我們反映,原來小區內綠地裡陸續建起了房屋出售,甚至還有業主在小區裡養起了孔雀。實際情況真是這樣嗎,來看記者的調查。
  • 走進順道村孔雀小鎮看看!
    這裡有4500多隻孔雀 寒冬時節,鳳島孔雀小鎮較夏日清靜了不少。入口處,「孔雀來儀」雕塑引人注目。 鳳島孔雀小鎮運營部經理史飛洋表示,孔雀特禽養殖項目從2017年啟動,經過3年多時間的發展,規模已由當初的1000多隻發展到當前的4500多隻。 每年3月至6月,雄性藍孔雀競相開屏,向雌性藍孔雀示愛的同時,也吸引著無數遊客爭相欣賞。
  • 夏夏講三農:孔雀如何養殖與養殖期間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吧?
    孔雀也是比較稀奇的鳥類。它主要分為綠孔雀,藍孔雀兩種類型。除此之外,還有會變異的白孔雀。這些珍稀的孔雀當中藍孔雀是人工養殖的對象。他,還有很高的蛋白質,脂肪含量非常低。現在孔雀養殖也逐漸慢慢的多了起來。那麼對於這種珍稀的動物該怎麼養殖。又該注意些什麼注意事項呢?
  • 金華孔雀宴1688元一桌
    1688元的孔雀宴包含十幾道菜  推出孔雀宴的是永康一家名為「白雲居」的生態酒店。白雲居的老闆胡讚揚告訴記者,他們是從月初開始推出孔雀宴的。  據胡讚揚介紹,價值1688元一桌的孔雀宴包含十幾道菜,其中有熱菜,還有冷盤,可供12~15人食用。「一般要提前3個小時預定。」
  • 藍綠白黑四種顏色的孔雀,你更喜歡哪一種呢
    1.藍孔雀也叫印度孔雀,另一種是綠孔雀。藍孔雀和綠孔雀顏色上有些差異,藍孔雀的腿、頸和翎羽比較長,脖頸多為藍色。雌雄都有斑斕的金屬光澤。孔雀雙翼不太發達,飛行速度慢而顯得笨拙,只是在下降滑飛時稍快一些。 喜群居生活,很少單獨活動。這裡要注意的是繁殖馴養保護動物則需要通過管理部門的審批許可,才能飼養,所以有想法養孔雀的朋友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