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闢謠丨小龍蝦每個部位需對應不同的垃圾分類?全都是溼垃圾!

2020-12-03 騰訊網

一周闢謠丨小龍蝦每個部位需對應不同的垃圾分類?全都是溼垃圾!

暑假來臨,大家休閒之餘,也不要放鬆對謠言的警惕呀!本周的謠言有:「整隻小龍蝦是溼垃圾,去黃龍蝦頭是幹垃圾」 「女子當街發『狗瘋』」 「『飛魚上天』是地震先兆」……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整隻小龍蝦是溼垃圾

去黃龍蝦頭是幹垃圾?

謠言內容

近日,一張「小龍蝦身後事分類圖」在網絡上盛傳,網文稱:「整隻小龍蝦是溼垃圾,去黃的龍蝦頭是幹垃圾」。有網友就此吐槽「吃時一時爽,打掃戰場愁斷腸」。

真相

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回應稱,小龍蝦、龍蝦殼、龍蝦頭、龍蝦黃、龍蝦肉全部屬於溼垃圾!而網傳「扔杯奶茶分4步」也沒那麼複雜,就是倒掉內容物後,直接投放到幹垃圾桶裡即可。

可見,「妖魔化」垃圾分類的謠言會時不時地竄出來假模假式地「科普」一番,希望大家辨明真假。

來源: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

垃圾分好類後

卻只是一車拉走?

謠言內容

垃圾分類正在普及每個城市,但最近網上有人說,大家辛辛苦苦把垃圾分好類卻一車拉走,這件事是真的嗎?

真相

經調查發現,當乾濕垃圾分類收運後,將分別進入兩個末端處理廠。

在幹垃圾處理區域,工人通過巨大的抓斗,將幹垃圾送往焚燒爐焚燒。溼垃圾分揀去除塑膠袋等雜質後,經過粉碎、提油等步驟,通過厭氧發酵產生沼氣,用於沼氣發電。

除了乾濕垃圾,上海每天還產生3312噸可回收物,在可回收物中轉站經過分類挑選後,打包送往再生資源企業進行資源利用。

所以,並不存在說垃圾分好類卻一車拉走的說法。

來源: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

女子當街發「狗瘋」?

謠言內容

近日,網上流傳一條「女子狂犬病發作當街學狗叫」的驚悚視頻。視頻時長近4分鐘,前半段中,一名女子坐在街邊,一邊發出「汪汪汪」的叫聲,一邊模仿狗類動作。後半段中,幾名穿著印有「欽州巡警」背心的執法人員正在試圖控制住這名女子。視頻上的文字稱:「廣州欽州自家養的狗咬主人,1小時後主人發狗瘋,兩段視頻好恐怖」。

真相

對此視頻查證發現,該視頻拍攝於2017年,視頻中的女子實為舊疾發作,與狂犬病無關。

2017年4月這段「狂犬病發」的視頻就已在網上流傳,隨後欽州市公安局巡邏警察支隊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情況通報:「2017年4月11日10時許,欽州市公安局巡警支隊4號警務站接110指揮中心警令,前往一馬路某文體批發店前處置一女子疑似狂犬病發作的警情,現場將女子趙某控制。經送醫療部門檢查,排除其狂犬病嫌疑。後經向趙某家人了解,趙某先前因患其他疾病,曾在醫院治療,今天可能是病情發作。」

來源:上觀新聞

「飛魚上天」是地震先兆?

謠言內容

這兩天,網上流傳一條「飛魚躍出水面」的視頻。視頻中,數條魚從洶湧的水流中一躍而出,不少網友稱之為「飛魚上天」。並且有人猜測,這是地震的一種先兆。

真相

網傳視頻中拍攝的其實是千島湖開壩洩洪的場景。

6月20日,浙江淳安縣連日大雨,千島湖上遊水庫在開壩洩洪的過程中,出現「飛魚」的現象,場面甚是壯觀。報導所配的視頻,與網傳視頻中的場景一模一樣。

經常有網上傳言稱「動物異常是地震先兆」,這種說法已經多次被專業機構闢謠。日前,四川省地震局也指出,影響動物習性異常的因素有很多,從有記載的地震震例來看,宏觀動物異常與地震沒有一一對應的關係。

來源:上觀新聞

葡萄被噴植物生長調節劑

「暴力」催熟?

謠言內容

最近,一條「葡萄被噴催色劑強制轉色」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一名果農正在用一種罩子形狀的噴霧器給一串串葡萄噴液體,畫外音中介紹「現在是用肥料的第三天,大部分已經開始變紅,然後下午用催色劑,強制轉色,變成這個顏色,7到10天就可以上市了」。我們吃的葡萄有可能是被「藥水」催熟的?這條視頻被一些微博帳號轉發之後,立刻引發大量網友圍觀。

真相

專家表示,葡萄種植中是沒有「催色劑」轉色、催熟這個說法的。

葡萄種植中一般會通過控制產量和肥水供給等來調節品質,比如說用疏果控制產量,上海等南方地區葡萄畝產量一般控制在1000-1500公斤,超過這個產量,甜度、顏色和香氣等品質就會下降。花期、幼果快速膨大期肥水需求量大,轉色後到成熟期肥水的需求量減少,所以隨著後期葡萄逐漸成熟,果農會控制肥水的使用,肥料用得越來越少,水的澆灌也是越來越少。到了葡萄成熟期,一般不用或少用肥料且不再使用農藥。

搜索視頻右下角的標籤發現,該視頻最初是由某短視頻網站的一名網友拍攝和發布的。在該網友帳號下,有10餘條與葡萄果園日常種植有關的視頻。但視頻列表中,目前已經找不到網傳的這條視頻。而在其他幾條視頻的留言中,則有網友詢問被刪除的這段視頻中噴的到底是什麼,視頻作者稱是「(植物)生長調節劑」。

來源:上觀新聞

來源 | 謠言過濾器

闢謠助手

謠言查詢,關注闢謠助手!

相關焦點

  • 小龍蝦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分類促垃圾處理器銷量爆發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報 記者 鄭淯心最近,一張來源不明的「小龍蝦身後事分類圖」,把不少網友搞得暈頭轉向:整隻小龍蝦是溼垃圾,去黃龍蝦頭就是幹垃圾?龍蝦肉、龍蝦黃是溼垃圾,龍蝦殼又是幹垃圾?之所以網友糾結小龍蝦屬於幹垃圾還是溼垃圾的問題,是因為近期上海地區將實施嚴格的垃圾管理條例。最新消息顯示,7月1日,上海市將正式實施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目前,上海市部分地區為推進該條例實施,正在對區域內部分商鋪收取餐廚垃圾清運費,根據經營面積分別收取7200元/年和14400元/年的行政費用。
  • 被「小龍蝦身後事分類圖」搞暈了?正解:小龍蝦全身是溼垃圾
    最近,一張來源不明的「小龍蝦身後事分類圖」,把不少網友搞得暈頭轉向。整隻小龍蝦是溼垃圾,去黃龍蝦頭就是幹垃圾?龍蝦肉、龍蝦黃是溼垃圾,龍蝦殼又是幹垃圾?來源不明的「小龍蝦身後事分類圖」是錯誤的。 網絡圖6月14日下午,針對刷屏的「小龍蝦身後事分類圖」,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垃圾去哪兒了」回應稱,扔個小龍蝦並沒有那麼複雜,因為小龍蝦、龍蝦殼、龍蝦頭、龍蝦黃、龍蝦肉全部屬於溼垃圾。
  • 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小龍蝦殼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31日表決通過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根據條例規定,人們須將家中的垃圾按照幹垃圾、溼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物以及有害垃圾這四個類別放置,如果個人沒有將垃圾分類投放最高罰款200元人民幣,單位混裝混運最高罰款5萬元人民幣。此外,未經分類的垃圾,收運單位可以拒絕接收。
  • 濟南首個生活垃圾四分類試點!可回收垃圾投入智能機立馬收到錢
    根據住建部要求,到2020年底,包括濟南在內的全國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需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因此對於濟南的垃圾分類情況,也一直備受廣大市民的關注。8月22日,在濟南名輝豪庭社區,以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分類的垃圾回收方式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這是濟南市首個做到垃圾分類的試點社區,也是山東省內最大的實行垃圾分類的社區。
  • 上海的溼垃圾、北京廚餘垃圾分類有什麼不同?
    上海最先開始強制垃圾分類,並且第一個提出了「溼垃圾」分類的概念,緊接著北京提出了「廚餘垃圾」的分類類別,可以看到北京並沒有沿用上海的分類做法,在名稱上也做了相應的調整,那麼,實際分類過程中有什麼不同呢?
  • 垃圾分類關係你我!幹垃圾、溼垃圾到底該咋分,你準備好了嗎?
    (央視財經《消費主張》)「紙巾是幹垃圾,不管多溼它都是幹垃圾;瓜子皮是溼垃圾,不管多幹它都是溼垃圾。」近些日子,垃圾分類成了網友熱議的話題。從7月1日零點開始,上海正式步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時代。 7月1日之後,如果垃圾分類不符合標準,居民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呢?
  • 小龍蝦是溼垃圾還是幹垃圾?奶茶咋扔?正解來了
    吃小龍蝦一時爽,打掃戰場愁斷腸?最近,一張來源不明的「小龍蝦身後事分類圖」,把不少網友搞得暈頭轉向。整隻小龍蝦是溼垃圾,去黃龍蝦頭就是幹垃圾?龍蝦肉、龍蝦黃是溼垃圾,龍蝦殼又是幹垃圾?網絡圖6月14日下午,針對刷屏的「小龍蝦身後事分類圖」,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垃圾去哪兒了」回應稱,扔個小龍蝦並沒有那麼複雜,因為小龍蝦、龍蝦殼、龍蝦頭、龍蝦黃、龍蝦肉全部屬於溼垃圾。
  • 今天,你學會垃圾分類了嗎?垃圾分類小妙招分享
    然而該來的終究會來,關於北京即將實施分類的消息,從昨天就已經霸佔了熱搜,好不容易提前背好了幹垃圾、溼垃圾......現在你告訴我北京的分類標準和上海不一樣?what??
  • 如何區分幹垃圾和溼垃圾?垃圾分類指南、包括哪些
    如何才能做到正確地垃圾分類,快來了解這些秘籍和「神器」,以及注意事項~收好這份官方垃圾分類指南及指引  第一步肯定是要知道如何正確地分垃圾。常見的生活垃圾有那麼多,哪些是幹垃圾,哪些是溼垃圾,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具體操作起來,其實並不容易,就連小龍蝦、粽葉都需要想一想。
  • 小龍蝦是溼垃圾還是幹垃圾?奶茶喝完咋扔?正解來了
    炎炎夏日,宵夜來點小龍蝦真是再好不過了。不過,吃小龍蝦一時爽,打掃戰場愁斷腸!吃完小龍蝦產生的垃圾到底應該怎麼分類呢?最近,一張來源不明的「小龍蝦身後事分類圖」,把不少網友搞得暈頭轉向:整隻小龍蝦是溼垃圾,去黃龍蝦頭就是幹垃圾?
  • 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塑膠袋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上海垃圾四分法,規定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和幹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大家在生活中有過了解,大概知道是些什麼物品,但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大家一頭霧水,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知識。一、生活中幹垃圾有哪些?
  • 溼垃圾住進「空調房」 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垃圾分類妙招多
    酒店是溼垃圾產量比較集中的場所,尤其是在高溫天,如果溼垃圾處理不及時味道會很難聞。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在垃圾分類上妙招頻出,讓容易產生味道的溼垃圾住進了「空調房」,有效降低在存放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異味。 為了更好地落實酒店垃圾分類工作及垃圾管理工作,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專門出臺了垃圾分類制度和程序,明確餐廳、廚房、客房等各個部門的責任,嚴把每一道關,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在佘山世茂洲際酒店源咖啡自助餐廳,服務員陳玉萍正清理客人用完餐後的餐桌,對收進的垃圾按幹、溼垃圾進行分類,並投放進對應的垃圾桶。
  • 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教您如何正確垃圾分類
    原標題: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據《新聞晨報》報導:溼巾紙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擤過鼻涕的餐巾紙是溼垃圾嗎?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日前舉行,上海將強化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的行動自覺,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凝聚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強大合力,打贏打好生活垃圾分類的攻堅戰、持久戰。
  • 小龍蝦是什麼垃圾?別笑上海人,長沙全面垃圾分類也快了
    事實上,關於生活垃圾分類,長沙早在多個社區進行試點,根據長沙垃圾分類推進時間表,今年10月底前,全市將實現所有社區和單位垃圾分類全面覆蓋到位。不過,站在垃圾分類的分岔路口,對於一些網紅熱門垃圾的歸屬,不少市民還是有些「傻傻分不清楚」,瀟湘晨報記者邀請垃圾分類專業宣講員,詳細說一說這些垃圾究竟怎麼分。
  • 幹垃圾、溼垃圾?令人頭大的垃圾分類的好處有哪些?
    伴隨今年7月初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上海市如火如荼的展開垃圾分類回收活動。上海將生活垃圾分類正式進入強制時代。什麼是強制時代呢?如果不按照規定執行條例,可能會被追究法律責任。個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後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5萬元。
  • 菜場升級推進垃圾分類 溼垃圾變成有機肥送居民
    一周時間處理的溼垃圾變成有機肥上料、攪拌打碎、加熱發酵,大約一周左右時間,溼垃圾就變身成肥料。10月22日上午10時許,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薛峰市場,保潔人員何元芳將一桶溼垃圾送到溼垃圾處理站。見記者有些疑惑,徐進進一步解釋,大家可能覺得處理後的垃圾需要一周左右時間發酵才能變成肥料,現在剛投入溼垃圾,怎麼就有肥料了?「因為垃圾處理是循環的,垃圾處理器一號艙對垃圾攪拌處理後,自然就進入二號艙發酵,先前發酵的垃圾則提前變成肥料。也就是說,你現在看到的肥料,是一周前的溼垃圾。」
  • 垃圾分類徵集金點子,學生創意多 溼垃圾入桶自動降溫
    日前,由上海市綠化市容局聯合市教委、團市委共同發起的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好方法、金點子」徵集活動上,一大批來自上海在讀學生的創意聚焦垃圾異味處理和垃圾智能分類投放,令人耳目一新。 高溫不臭的溼垃圾桶愚一小學向紅分校五(1)班的劉一睿設計製作了「小區自動感應破袋防蟲隔臭溼垃圾桶」。這種垃圾桶有兩種功能:防臭和破袋。
  • 看過來丨史上最嚴垃圾分類考試開始了
    考綱開始前,請先熟讀以下攻略↓乾巴巴的不一定是幹垃圾溼噠噠的也未必是溼垃圾;吃完的外賣盒和沒吃完的外賣盒屬於不同的垃圾桶;一杯沒喝完的珍珠奶茶至多可被肢解至三個不同的垃圾桶;不同大小的骨頭分類也不同……以後還怎麼點外賣怎么喝奶茶怎麼遛狗拉屎啦!
  • 伯虎兄吃剩的那根雞翅骨,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先別著急舉手能準確回答出以下的這道題才是真正的垃圾分類大神▼整隻小龍蝦是溼垃圾,龍蝦肉、龍蝦黃也是溼垃圾,那麼去黃龍蝦頭、龍蝦殼是溼垃圾還是幹垃圾?蛤蜊殼又是溼垃圾還是幹垃圾?大棒骨是幹垃圾,那麼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伯虎兄吃剩的紅燒雞翅骨,究竟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正確答案來了:整個小龍蝦,龍蝦黃,龍蝦肉是溼垃圾,龍蝦殼,龍蝦頭也是溼垃圾;蛤蜊殼則是幹垃圾!
  • 如果大棒骨是幹垃圾,雞骨頭為什麼是溼垃圾?你到底是什麼垃圾?
    非上海群眾在開開心心看著上海人民,為垃圾分類而頭大的同時,不要忘了,垃圾分類這一措施逐步會推廣到全國。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垃圾分類中,令人最為疑惑的就是,幹垃圾和溼垃圾。不少居民被『幹垃圾』的名字誤導,以為只有幹的才是『幹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