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直播帶貨第一村:7天速成網紅 有人1天賺十幾萬

2020-12-27 網易新聞

(原標題:「直播帶貨第一村」淘金記)

耀視紀電商學院的學員正在上課。新京報記者 王昱倩 攝正在直播賣貨的店主。新京報記者 王昱倩 攝

下午3點,通往北下朱的每條路,都被拉貨的三輪車、麵包車圍堵得水洩不通。騎三輪的人穿著拖鞋,一邊抽菸,一邊等著交警疏散道路。晚上,這些開三輪車的人又換上了路虎、奔馳、寶馬等豪車。

這個距義烏國際商貿城2.2公裡的普通村落,被媒體冠以「中國微商第一村」「網紅直播第一村」,村裡每個商鋪裡面,都會有正在直播賣貨的主播。鏡頭前,他們聲嘶力竭地喊著,「寶寶們,這是今天的最後一撥福利!」運氣好的話,幾千個訂單撲來,商品被秒光。

店鋪招牌上寫著「直播」「爆款」「神器」等字樣。垃圾桶上也寫著「走進北下朱,實現財富夢」。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奔湧進來。「這是一個空氣中都充滿金錢味道的地方。」一名創業者說道。

北下朱村辦公室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北下朱社交電商從業人數13000餘人,峰值可達20000餘人,從業人員平均年齡26歲左右,以90後為主。他們為北下朱及周邊創造了日均60萬件的新零售訂單,年交易規模近百億元。

火熱背後,一些問題也開始浮現:房價離譜式上漲、留不住網紅主播人才、缺失有影響力的大品牌……一位在這裡調研的網際網路分析師對新京報記者說,「任何一家北下朱的店鋪,都是大同小異。已經沒有產品品類的概念,只有『紅不紅』的概念。」在他看來,深陷這種模式的北下朱,亟須改變才能有更大的發展。

暴富夢

「歡迎所有的寶貝,進來的家人們,把紅心點上!」

5月27日19時30分,北下朱村的一個家紡店,48歲的「三醜姐」架起直播環形燈、音效卡和兩部手機,她特意描了眉毛,塗上豔麗的口紅,一手拿著話筒,另一隻手臂伴著腰肢、膝蓋扭動。

「三醜姐」來自吉林長春,在快手上有3萬多的粉絲。在北下朱村,她還算不上「網紅」。擁有幾十萬粉絲的主播,才勉強被稱為小網紅。

「三醜姐」最早的職業是計程車司機。後來離了婚,就背著音響到各地流浪唱歌。一個星期前,她嗅到了北下朱的商機。

她先是給一家廚具店賣鍋,又唱又跳、嘮嗑抖包袱,4個小時賣了30多個鍋。為了爭銷量,她將價格壓低20元,被店鋪賣同款產品的其他主播討伐,最終失去了這份工作。

於是,「三醜姐」換了另一個家紡店直播。看到有新粉絲進來,她使出渾身力氣逗他們開心,挑眉,拋了幾個媚眼。

「老鐵們不支持,我在外面混不下去了,還得回家開計程車……」有連麥進來的粉絲,和她一侃就是半個多小時,她也不能表現出絲毫不耐煩。在她看來,網絡主播也是「網乞」。

儘管「三醜姐」用了一晚上,賣力地推銷幾款夏涼被、冰絲涼蓆和四件套,但直播結束後,她只收到了3個訂單。

走出直播間,她點了根煙,神情落寞。「我的年紀和體型,不管是服裝、化妝品……賣什麼都沒有優勢,比咱出色的年輕小美女有的是。鍋和床單,只能賣一次。沒有人天天要買鍋的,那明天我能賣什麼呢?」

與「三醜姐」相比,「星迪先生」在快手上有28萬粉絲。

「星迪先生」每天都要直播五六個小時。29歲的他是湖北黃岡人,高瘦白淨。

「星迪先生」喜歡在直播時講述他的勵志故事。他自述自己是一個富二代,為了理想與父親決裂,帶著1000塊錢離家出走,獨自來到義烏創業。

「粉絲們喜歡聽你有多慘,也喜歡聽成功學。」 「星迪先生」說。

「星迪先生」賣過化妝品、日用百貨、飾品等。他經常到飾品工廠拍一些vlog,向粉絲們展示一件飾品從設計、鑄造、加工、檢測到包裝的過程。

粉絲對他的vlog感興趣,就私信他帶一批貨。

31歲的安徽人鄭留平,是北下朱最早做直播帶貨的人之一。

鄭留平說,他和妻子每天輪流直播8個小時。「我們拿出一個暖手寶,對著鏡頭吆喝,『老鐵們有人要嗎,六塊五一個』。」

鄭留平現在賣得更多的是「自有品牌」。他租了一個30多平方米的地下倉庫,專門僱了幾位女工,組裝時下流行的發光娃娃、告白氣球、羽毛髮箍等。

直播時,鄭留平穿著一身黑色西服,戴著粉色花朵式樣的兒童發箍和一個獨角獸發箍,手裡拿著三個告白氣球,端坐在辦公室的老闆椅上,「今天最後一撥福利,再不下單的就秒光了!」

他的直播吸引了各地不少尋找貨源的商人。最高紀錄是一場直播好幾萬人觀看,最多的一次賣掉了幾百單,一個星期賺了十多萬。

什麼紅就賣什麼

北下朱村村主任金景喜回憶,以前北下朱曾發展過年畫掛曆、工量刃具等產業,但都走向衰落。2010年,北下朱完成舊城改造,新蓋了99棟房子,同時引進了物流產業,於是周邊聚集了一批賣尾貨的商戶。

2015年前後,微商興起。賣尾貨的商戶紛紛開始做微商。2017年4月,世界微商大會在北下朱舉行,吸引了不少採購商到這裡駐紮。

2018年,直播帶貨開始取代微商。在北下朱,一些微商直接變成了供應鏈商家,他們以低廉的價格從廠家購貨,然後由網紅主播帶貨售賣。

網紅賣的是爆款,他們倒騰的也是爆款。通常,一撥爆款的熱度持續兩三個月,「沒有品類之分,什麼紅就賣什麼。」

24歲的女孩雙雙是北下朱的一位供應鏈商家。從去年年底起,雙雙依次賣過鮮花、酒精、口罩,最後到頭盔。3月底,一天能賣300多萬個口罩,20萬瓶酒精。

雙雙最高一個月賺了一百多萬。「我的合伙人賺了兩個奔馳車,加起來四五百萬。」

在爆款產品的市場上,反而沒有什麼惡性競爭的情況。雙雙說,「所有的商家都忙著搞貨源,市場遠遠供不應求。」

北下朱的一家「精品圍巾帽子店」被稱作網紅爆款誕生地。店鋪主播阿利單月賣出過20萬頂「卷卷帽」。

為了把一頂帽子炒成爆款,阿利設計了一個視頻。她找人扮成老人,慢騰騰地過馬路,然後衝過來一個年輕人,二話不說,背著老人過了馬路。

視頻上了熱門,年輕人戴的帽子也成了爆款。阿利馬上掛上帽子的連結,開直播向粉絲賣帽子,一天賣了幾千頂。

爆款帽子一誕生,北下朱所有賣帽子的店也都聞風而動,賣同一款帽子。

「這裡的商業信息傳遞得特別快。」「星迪先生」對新京報記者說,「即使你不是第一個嗅到商機的,總是跟著別人做爆款,比如頭盔火爆了,那麼也跟風對接廠家和貨源,儘管比別人少賺一點,也能生活富餘。北下朱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不一樣的。你無法想像,明天會是什麼樣子的。」

鄭留平說,在北下朱,人們最敏感的是錢的聲音。有的人喜歡聽「嘀、嘀、嘀」,印表機往外出訂單的聲音,也有人喜歡聽撕膠帶的聲音。誰家在打包發貨,膠帶從早上撕到晚上,有的甚至到半夜,生意一定是好得不得了。

網紅孵化班

5月29日上午9時,距離北下朱不足1公裡的5G直播大樓,一家名叫耀視紀電商學院的課堂上,50多位學員正在上「如何用抖音拍攝剪輯短視頻」的課程。

江西人劉罡是這所電商學院的「校長」。他告訴新京報記者,學院成立不到兩個月,已經辦了11期訓練班。「傳統的老師不可能教怎麼漲粉、賣貨,所以我們從社會上挖掘了各個電商平臺的達人。像我們這樣的學校,別的城市也很難看得到。」

「你是拿抖音來玩的,別人是用來賺錢的。玩和專業是兩碼事,我們就是讓他們更專業。也許以後的直播員,就是現在的營銷員。」

來上課的學員,既有帶著兩個寶寶來義烏創業的寶媽、開工廠的老闆,也有想轉型的早教幼師、學習直播帶貨的河南農民等。

「希望未來和同學們在大熱門上相見。」一位男學員說,「今年是直播帶貨的大風口,我住在蘇州,店在溫州,廠在廣州。」

課程持續7天,分為體驗課、初中高級班與私教班,費用是1980元。這天的課上的是理論,講師教的內容是「為什麼要玩抖音」、「怎麼快速上熱門」、「哪些是優質視頻」、「抖音的變現方式」……

「有個學員拍攝的短視頻,下午4點上了熱門,立即掛上商品開始直播,播到次日上午10點多,賣了8000件,賺了十幾萬。」眉飛色舞的女講師說道,「也有的學員為了養號,管理幾十部手機,一個號賣幾千塊錢很正常……」

另一間教室正在上私教課,屋子被窗簾遮擋得嚴嚴實實。講師周美德是個四十歲左右的大叔,正在教學員美顏、打燈、出鏡、直播話術、人設打造等技巧,「美顏不要太過度,你交的短視頻作業,臉拍成了一張白紙,簡直像吸血鬼……」

周美德架起一部手機演示道,「面對鏡頭時,切忌用跟領導匯報工作的語氣。你們要把粉絲當成一個小孩,耐心地教他、餵養他。比如,『嗨,寶寶們!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雞蛋妙招。』這就自然多了。」

最近,鄭留平很少再做直播了。他變身創業導師,給新來的小白創業者講課,內容一般是成功史。「我經常對他們說,義烏不是滿地金磚的。每個行業都是二八定律,20%的人做得好,80%的人做得不好。」

除了民間培訓機構,當地政府也開始對帶貨主播進行規範和引導。

「我們管公司,公司管網紅。」 北下朱村所屬的振興社區主任樓春說,「我們擬定了『關愛網紅十條』『網紅公約十條』,包括入行宣誓等,每一批新進來的主播都要遵守這個流程。」

義烏市政府和一家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創辦了訓練班,組織學員參加直播人員從業證考試,考核通過者可獲人社部門頒發的電商直播專項職業能力證書。「以後你要去做主播,各個平臺就要規範,沒有資格證就不讓你上。」一名培訓負責人說。

所有人都在賭

如今,房租上漲得太離譜,是村主任金景喜最頭痛的事。

「這裡已經是一鋪難求。」金景喜說,「今天又有幾個外地商人,追在我後面要房子。我說,真的沒有房子。」

金景喜說,北下朱的1200間店面早已飽和。也有的商戶為了得到店面,想盡辦法撬走原來的商戶,硬是把房租抬了起來。

金景喜告訴記者,北下朱的房租上漲是從2018年開始的。那時,北下朱的商鋪全部租出,已經沒有空餘的了。想來駐紮的商人,盯著誰家的租期快到了,便去和房東談價格,有的人願意多掏五六萬塊,硬是把原有的商戶撬走了。「房租從原來的一年1萬多,被抬到了如今的10多萬,幾乎是周邊村的兩倍。」

金景喜說,每次開村民代表大會,首項議程就是村幹部勸導村民不要擅自漲房租。「大部分村民都支持,但也有的房東只看眼前利益。有時候我們真的無能為力。」

「房租亂漲不一定都是房東的原因,商戶也有原因。故意抬價的商戶,有些人不是來做生意的,而是病急亂投醫。」義烏市社交電商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俞寒冰說,「從另一個角度講,房租每年都在離譜地上漲,商戶們第一年經銷賺來的錢,原本打算明年創建自己的品牌,結果全被房東拿走了。」

網際網路分析師劉焱飛曾在北下朱調研半個多月。劉焱飛發現,李佳琦和薇婭賣的東西,過不了幾天,就能在北下朱找到,而且價格更低。

「在任何一家店,網紅主播都能湊齊10到20款網紅產品。他們想找的,無非是『最新的概念』,北下朱能滿足他們。」

劉焱飛認為,大家都在做爆款,所有人都是在做錢的生意,快進快出,跟貨沒有太大關係,沒有人打算打持久戰。

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冒險家的生意,所有人都在賭,風險很大。「你不知道哪個東西能賣火,跟隨就很重要。就像一陣風起、一陣風落,說沒就沒了。」

劉焱飛曾遇到一個小夥子,當時看中一款流行的發光玩具,在工廠投了50萬做貨。但這款玩具的熱度很快沒了,貨砸到手裡,賠了30多萬。

這個新業態的發展速度太快了

跟風做爆款、一切向逐利心態看齊,這樣的現象令北下朱的基層官員憂心忡忡。

北下朱村所屬的振興社區主任樓春說,在扶持優秀原創電商品牌方面,他們想了很多辦法。比如,通過政府資源,幫助優秀的自創品牌拿到義烏小商品博覽會的展位;把村文化禮堂改造成新品發布廳、商務會場,建立「風向研究所」等。

「直播帶貨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大家都很擔心前景。我們請一些大咖來講講,哪些政策要出臺。」

福田街道黨工委委員黃琦也認為,許多店鋪跟風淘寶爆款,難以在網紅商品中佔領制高點。

「任何一個產業,一路走來肯定有一些陣痛。」黃琦說,「義烏的模式是,政府就像店小二,我們看到了這個自發形成的市場的活力和前途,有責任正確地引導和規範它,讓它健康地走下去。說實話,這個新業態的發展速度太快了,很多工作我們還處在一個起步和運作的階段,邊走邊試。」

「沒有說我北下朱出來的東西,全國一下子風靡,形成振臂一呼的效應。當然,這可能與北下朱的小網紅多,500萬粉絲以上的大網紅少有關。」

黃琦說,人才流失是北下朱的另一個痛點。來北下朱創業起步的帶貨主播,一旦有了影響力,馬上跳槽到杭州、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孵化一個就走一個。」

坐擁750萬粉絲的安若溪曾在北下朱搞過幾次直播,幾乎次次都賣斷貨。但是沒過多久,安若溪團隊就離開了北下朱,去往廣州發展。

「我們給市裡提過建議,例如,作為營銷人才的一線網紅主播,能否進入招才計劃。另外,我們也正在與一些大學合作建立創業基地。」黃琦說,「作為『直播第一村』要想實至名歸,肯定要成為行業的引領和策源地,這就要靠高端人才。」

談及北下朱的未來,黃琦和樓春都認為,未來肯定要高標準謀劃電商小鎮。

「北下朱已經飽和了,那麼我們將孵化基地培訓、餐飲休閒住宿等配套產業向周邊的東傅宅村等拓展。現在他們的很多店面規模也還不錯。」黃琦說。

樓春說,未來按照網紅小鎮的概念,他們還想在北下朱打造一條「星光大道」。「也許會吸引很多人千裡迢迢過來打卡。」

在他們的設想裡,村委會可以成立一家運營公司,設立廣告位,和一些平臺公司談融資,興許未來還有上市的機會。「這樣很多項目就有資金運轉起來。」

「星迪先生」們並不了解基層官員的憂慮。在他們看來,誰能抓住風口誰就賺錢。幾天前,「星迪先生」又和朋友們成立了「義烏新地攤經濟研究院」。

夜色中,淋著大雨,他和4個朋友站在「北下朱電商小鎮」的招牌前,捏著皺皺巴巴的宣傳單大喊,「我們整合了1000多家地攤產品廠家,為地攤人服務。」

本文來源:新京報 作者:王昱倩 杜萌 張逸凡 責任編輯:王牧青_NB12712

相關焦點

  • 直播孵化基地網紅帶貨忙|電商直播|孵化基地|直播帶貨|蘇玲玲
    葡萄乾和核桃仁的量豐富到不要錢似的,就像是在果仁中找麵包,每一口都能吃到香香脆脆的果仁……」11月8日晚8時, 在位於水磨溝區無界電商直播基地直播間裡,24歲的新疆姑娘米拉語速快於常人1倍,在抖音平臺直播帶貨銷售著新疆列巴。在該直播基地的另一個直播間裡,女兒上小學五年級的「艾格媽媽」蘇玲玲,也在為新疆駝奶製品進行直播帶貨。她們都是無界電商直播基地培養的網紅主播。
  • 「此時此刻」網紅直播第一村:有人歡喜有人憂
    直播帶貨持續火爆吸引著更多人的加入浙江省義烏市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義烏市郊的江北下朱村被稱為「網紅直播第一村」許劍鋒兩個月前還是一家撞球廳的小老闆聽朋友說江北下朱直播帶貨賺錢不顧妻子的阻撓毅然加入了直播帶貨大軍許劍鋒:這段時間我都很努力去做這件事情,但是每一個視頻的點讚率就是那麼三五個,多的十來個。
  • 直播海鮮帶貨賺翻了 連雲港一小漁村變身網紅村
    緊挨著海頭港的海臍村是個專業漁村,當地漁民一直以來都是按部就班地打魚「賣魚」,直到有一天網絡直播的出現。而且不到3年時間,整個村莊的命運便被完全改寫。很難想像,這個常住人口4100人的村莊裡,竟然誕生了兩三百位火辣的帶貨主播。如魚得水的「漁二代」們,很多人一個月的收入可以抵過去一年。因為直播,一個傳統的小漁村被改變了命運,「直播村」的名號一度登上熱搜。
  • 抖音2000粉絲 月賺200萬?網紅直播第一村「造富幻象」
    「三二一,開始……看我家皮衣的質量,原價300多,廠長是我表哥,今天晚上來我直播間,只要69,全國包郵!」一位初學者在講師的指導下開始了帶貨「表演」。教學現場的樣品由附近商家提供,講師演示銷售話術和表演動作,來此圍觀的小白創業者們則可以自告奮勇,輪流模仿、演練,直到拍攝出表情自然、語言流暢的帶貨視頻。
  • 【贛榆海頭】直播海鮮帶貨賺翻了,連雲港一小漁村變身網紅村!
    很難想像,這個常住人口4100人的村莊裡,竟然誕生了兩三百位火辣的帶貨主播。因為直播,一個傳統的小漁村被改變了命運,「直播村」的名號一度登上熱搜。在海頭鎮,有個叫「三子」的人頗有名氣,他叫張延喜,海頭鎮海前村人,祖輩世代都是漁民。在今天的大小網紅心中,他有著「海頭第一人」的稱號。2015年2月, 常年出海的他因為把隨手拍的漁民生活傳到網上開始受到關注。海頭鎮附近一個碼頭上停滿了漁船現任海頭鎮電商協會會長的仲崇慶,那時還在海鮮市場擺攤賣海貨。
  • 有的日入十萬,有的月虧百萬……來看真實的網紅直播村
    2020年,網紅主播就像雨後春筍一樣不斷湧現。花樣百出的直播背後,湧現出了一批網紅直播村。如杭州九堡、義烏江北下朱村、廣州大源村等。近日,人民政協報記者就實地探訪了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浙江省義烏市江北下朱村。來此追夢的人,有的日入十萬,有的月虧百萬。
  • 「漁二代」直播海鮮帶貨賺翻了,連雲港一小漁村變身網紅村
    直播改變命運漁二代「一個月收入抵過去一年」一代又一代重複的生活,在2015年開始轉變。在海頭鎮,有個叫「三子」的人頗有名氣,他叫張延喜,海頭鎮海前村人,祖輩世代都是漁民。在今天的大小網紅心中,他有著「海頭第一人」的稱號。
  • 抖音2000粉絲,月賺200萬?網紅直播第一村「造富幻象」揭蠱
    教學現場的樣品由附近商家提供,講師演示銷售話術和表演動作,來此圍觀的小白創業者們則可以自告奮勇,輪流模仿、演練,直到拍攝出表情自然、語言流暢的帶貨視頻。「走在街上,看到最多的就是拍段子的人,如果視頻能上熱門,就離爆單不遠了。頭天晚上直播間爆個10萬單,第二天就會成為整個北下朱村盡人皆知的『名人』。」一位主播告訴億邦。
  • 探訪義烏快手直播村:這裡的網紅賺錢拼體力
    小商品城的商品優勢和直播網紅的流量優勢,在義烏完美結合,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很多曾經的小攤主,命運由此發生了反轉。而且,依託龐大的小商品市場,距離義烏城中心 7 公裡外的北下朱村還成了當地知名的「網絡批發商」聚集地,在向全世界供貨的義烏國際商貿城的部分檔口,直播用戶拿貨佔比已經達到20%以上。
  • 探秘北下朱:網紅直播帶貨,也食人間煙火
    文 | 祝科達「不到北下朱,別說你懂直播電商。」村口掛著「中國·義烏江北下朱電商小鎮」的牌坊,告訴世上所有來這的「淘金客」,這裡便是義烏的北下朱。可能很多人對於「網紅直播第一村」的第一幻想,是各種高大上的寫字樓,各種設計思路前衛的創客空間。
  • 探訪網紅直播第一村:不到義烏北下朱,你可能根本不懂直播電商
    不到義烏你可能根本不懂或不真的懂中國下沉市場義烏,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這裡的淘寶村數量高居全國第一。下高鐵,我們打車直奔北下朱村——「中國微商第一村」和「網紅直播電商村」。」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直播電商的崛起,聚光燈打在李佳琦和薇婭身上,他們是直播帶貨的頂流,金字塔尖上的明珠。只要我們稍稍把眼光挪開,另一個次元,還有直播帶貨世界的另一番景象——螞蟻雄兵。義烏的北下朱孕育出「中國微商第一村」和「網紅直播電商村」,無數小商品通過這裡的直播間銷往世界各地。
  • 直播要涼,網紅第一村再無一夜暴富
    直播的風口、帶貨的風口和北下朱的成名牢牢聚合在一起,關於頭部主播一天賺一套房的傳說也讓人充滿期望。鍾永平是北下朱最有名的老闆之一。村口巨大的「北下朱:直播網紅第一村」廣告牌,就是他的創意。他的供應鏈店鋪是北下朱曝光率最大的秀場,店裡擠滿了的主播,直接舉著手機扯開嗓門吆喝。網紅們會主動來他家店門口跳騎馬舞,甚至有人租來一輛勞斯萊斯,專門停在他店門口,當然都是為了拍段子。
  • 我在西藏當網紅:直播帶貨一個月賺一兩萬,成了村裡最能賺錢的90後
    新一代「國民級網紅」丁真的意外躥紅,再一次點燃了外界對西藏地區、四川藏區等地的注意力。其實在丁真之前,高原上已經湧現出了大批的網紅,他們通過最前沿的技術手段和形式,傳播高原的文化,同時也在改變著自己的命運。
  • 滿滿乾貨|5分鐘帶你了解首屆網紅直播帶貨大會
    同時,妮妮還講了首屆網紅直播帶貨大會的緣來,是因為有人向勇哥資源,有沒有網紅資源合作,勇哥就在朋友圈做一個測試,反應特別強列;勇哥又想到正在做第十屆沸點會暨第四屆社群團購大會,不如直接做場會中會,就發布了首屆網紅直播帶貨大會的想法,得到了管大和王重老師的支持,這場活動就這樣辦成了。
  • 陽西縣領導化身網紅直播帶貨
    縣扶貧辦還組織各級扶貧工作隊員深入到統籌入股的扶貧相關項目進行調研,詳細了解扶貧產業項目受疫情影響復工復產和銷售情況,與相關網上銷售平臺合作,發動各級扶貧幹部和當地網紅幫農民直播帶貨,確保農民疫情之下收入不減。「自3月6日採摘至今,我家冬種玉米已銷售約1.2萬斤,收入約2萬元,多虧了村扶貧工作隊幫我們直播帶貨!」
  • 義烏不老 6000網紅扎堆直播村
    庫存市場裡的「老鐵經濟」   直播村今日的崛起,絕不是什麼窮山惡水的「逆襲」。   義烏江北下朱村與其他村子比起來,最大的差別是,村落裡的宣傳語、商鋪招牌寫滿了直播、網紅之類的詞眼,比如:「『全民直播』時代,義烏江北下朱致力打造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
  • 【一線黨旗飄】清遠連山培育電商團隊發展網紅經濟 縣長直播帶貨 1...
    我們是一年一季的單季稻,而且是共生的綠色種植模式,與鴨為鄰,與魚為伴……」3月7日,茅田界半山腰細雨綿綿,雲煙繚繞。在可鳥瞰縣城全景的觀景臺上,臨時搭建起一個直播間,被稱為「網紅」縣長的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縣長馮紅雲端起剛煮熟的米飯對著鏡頭賣力推銷。
  • 直播帶貨 引流銷售——「網紅農業」讓秦巴山貨闖天下
    新華社西安4月1日電題:直播帶貨 引流銷售——「網紅農業」讓秦巴山貨闖天下 新華社記者陳晨 「大家好,歡迎來到直播間。帶您看木耳是如何長出來的,記得點關注哦!」 「『平凡之路』您好,邀請您5月來旅遊,咱們一起摘野草莓……」 每天14時30分,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的「網紅」彭慧玲都會準時出現在抖音上,直播自家食用菌的生產過程。 與人們印象中的「網紅」相比,她的直播環境略顯簡陋:沒有演播室、沒有化妝,一間大棚內,彭慧玲就蹲在架設的手機前侃侃而談。
  • 最強巾幗直播帶貨天團!​「巾幗助力脫貧奔康·川妹帶川貨」直播...
    最強巾幗直播帶貨天團!​「巾幗助力脫貧奔康·川妹帶川貨」直播帶貨活動正式啟動!7月24日下午,省婦聯等8家主辦單位在四川廣播電視臺舉辦了「巾幗助力脫貧奔康·川妹帶川貨」直播帶貨啟動儀式暨首場示範活動。啟動儀式上,參會女性企業代表和四川省自貿區婦女之家、易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進行了產銷對接合作籤約,省婦聯、省網信辦、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總工會、四川省電視臺等主辦單位領導共同上臺啟動活動。
  • 農博會|"帶貨"陣容太強大!院士天團、網紅組團、新農人輪流開播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成輝 實習生 王章萍 王漢中、官春雲、鄒學校等5位院士組團;十八洞村的施林嬌等8名網紅成團;還有40多位新農人為超過400個農產品直播帶貨……11月1日,農博會第三天,不少三農媒體人在深入探訪之後,不約而同發出感嘆:「這屆農博會,農產品『帶貨』陣容實在太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