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2000粉絲,月賺200萬?網紅直播第一村「造富幻象」揭蠱

2020-12-19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億邦動力(ID:iebrun),作者: 潘晴晴,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入秋,義烏城區桂花飄香。

不過,對於身處北下朱村的創業者來說,比桂花更香的是「爆單」。

每天下午四五點鐘,北下朱村40幢3單元附近都會人頭攢動,聚集不少初來乍到的創業者,他們正在圍觀的是一場短視頻帶貨的現場教學。

「三二一,開始……看我家皮衣的質量,原價300多,廠長是我表哥,今天晚上來我直播間,只要69,全國包郵!」一位初學者在講師的指導下開始了帶貨「表演」。

教學現場的樣品由附近商家提供,講師演示銷售話術和表演動作,來此圍觀的小白創業者們則可以自告奮勇,輪流模仿、演練,直到拍攝出表情自然、語言流暢的帶貨視頻。

「走在街上,看到最多的就是拍段子的人,如果視頻能上熱門,就離爆單不遠了。頭天晚上直播間爆個10萬單,第二天就會成為整個北下朱村盡人皆知的『名人』。」一位主播告訴億邦。

義烏北下朱村有「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之稱,村子裡分布有99幢商住房、1200間門面,同時匯聚了1000多個微商品牌、5000多名網紅主播,電商相關從業者超過兩萬人。

「白天騎三輪,晚上開豪車」是流傳在這個村裡的魔幻現實故事。

淘金者的聖地

「『一夜暴富』的故事並非傳說,這些主播就生活在你身邊,可能白天還趿拉著拖鞋和你閒聊,晚上回去直播就爆單了。」剛來北下朱村創業三個月的批發商虎哥告訴億邦,一批又一批的創業者匯聚於此,就是因為這些看得到的財富故事。

抖音是今年北下朱村最火的「爆單神器」,「6億日活用戶裡,20%的用戶都能刷到義烏北下朱村的短視頻」。

「玩抖音,粉絲不用那麼多,只要拍幾個賣貨的段子,就很容易大爆單,幾萬單的那種。在這方面,快手就不行,快手需要積累粉絲,每次賣貨出單也很穩定,就一二百單,最多上千單的樣子。」虎哥透露,光從他店裡爆單的主播就有十幾個了,即便是粉絲量只有7000人的小主播,也能創下玩具積木一晚爆單21萬的「壯舉」。

「主播懵了,我們也瘋了。我把周邊所有工廠的庫存掃了一遍都不夠,只能拜託工廠24小時趕工,7天才把這批貨備出來。」虎哥說。

為了幫主播打包發貨,虎哥提前和附近門店打好招呼,把整條街道佔用了兩天時間用來打包快遞,還臨時僱了20多人幫忙,「光是裝快遞的貨車就僱了八輛,一兩千單裝一車,幾輛貨車來回跑」。

而他聽聞的最傳奇的故事來自一個「找工作都被嫌棄的哥們」——小宇。

據說,起初小宇來北下朱村只是想找個打包的活,但是由於身材肥胖,打包的工作也不好找,「老闆嫌他太胖了,幹活不利索」。後來他轉型做帶貨主播拍段子,在抖音只有2000粉絲的情況下,一個月直播爆單了四場,淨賺200多萬。「人家現在成立團隊了,原來看不起他的人,如今都得求著他帶貨。」

不少創業者聽著這樣的故事走進北下朱村,他們初來乍到,對創業懵懵懂懂,卻急迫地想在北下朱紮根下來,每天泡在這裡偷師學藝,期望有一天能成為那個爆單的幸運兒。

捉摸不透的流量分配

剛來北下朱村三個月的文瀾告訴億邦:「來義烏之前總想著一夜暴富,來之後才發現自己在白日做夢。」

文瀾和丈夫原本在湖北老家開了間服裝店,受疫情影響,店鋪被迫關閉,整個家庭的收入來源也被切斷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抖音刷到了北下朱村的創業故事,一個主播僅靠一條介紹小烏龜玩具的帶貨視頻就成交了5萬多單,「一單賺5塊,一晚上25萬到手了」。

義烏的創業故事讓文瀾心動,她覺得「這種視頻自己也能拍」。與丈夫商量後,兩人決定前往北下朱村創業,把不滿5歲的孩子留在老家,交給父母照看。

與大多數白手起家的主播一樣,文瀾在抖音註冊了賣貨帳號「文球球嚴選」開始邊看邊學,堅持了一個月後她發現:「可能100個人在同一個場景下,用同樣的話術拍攝一條帶貨視頻,在粉絲量差不多的情況下,最後只有一條能火。」

大多數時候,文瀾一晚上直播五六個小時,直播間人數也就四五個人,還基本上都是身邊的熟人,很少有陌生人進來下單。

有時候為了做人氣,她還要倒貼錢,給粉絲送福利。「有天晚上直播間總共成交了24單,自己還賠了100多塊錢」。一年兩萬的固定房租,再加上手機、支架、麥克風、補光燈、貨架等直播間配置,半個月過去了,文瀾和丈夫已經花了五六萬。

為了測試抖音流量,文瀾通常會在早上6點開播,先播三四個小時,如果感覺流量有回升,就繼續播到中午12點,如果流量下降,就去睡一會,睡醒了再播,最長要堅持到深夜。而即便如此,她依然摸不準抖音流量的分發機制,熱門是怎麼上的,爆單是怎麼來的。

她笑稱:「可能80%要靠運氣吧。」捉摸不透的抖音流量分配讓主播們更像是在「靠天吃飯」。

憑藉一股「堅持拍,總會爆單」的執念,文瀾也曾靠一套玩具積木一晚直播淨賺4萬元。不過她同時坦言:「這裡的主播,每天都像在坐過山車,可能某一天視頻上了熱門,直播間湧入上千人,一場直播就爆單了。而到了第二天晚上,當你興致勃勃開播時,卻發現直播間總共就兩三個人進進出出。」

相比無奈把孩子留在老家的文瀾,樸秀索性把6個月大的二寶帶在身邊,跟隨丈夫由安徽阜陽來北下朱村創業。「一開始沒找到房子,在賓館住了四天,孩子連著發燒三天。」

剛來北下朱村的樸秀兩眼一摸黑,只能「別人拍什麼火就跟著拍什麼」。

「說真心話,我們就是在拿時間做賭注,可能無意間你的視頻拍出了亮點,就能上熱門了。」在抖音,樸秀的人設是每天堅持推薦好物的「葡萄媽媽」,為了拍段子,她已磨練出類似演員的自我修養。

「再熱的天我們也要出來拍段子,一個情景要拍上十遍、二十遍才能過。每次拍不好段子的時候都會和老公吵架,每天晚上都要研究別人的段子是怎麼拍的,怎麼演的。」

不過大多數時候,即便絞盡腦汁,很多視頻的播放也都不過千,直播間人數維持在幾十人。

樸秀坦言,在北下朱村,像自己這樣的創業者一抓一大把。「女孩來這裡創業一個月,就徹底和『精緻』說再見了。有的主播為了省錢,要一個人承擔直播、打包、發貨的工作,體重80多斤的女孩,一箱貨30多斤也是自己抗。」她說。

每天堅持奮鬥的人很多,每年離開的人也很多。今年8月份,抖音、快手平臺限流,很多剛剛創業的主播拍段子、開直播都沒流量,也搞不清楚什麼原因,最後因為經費有限,不得不放棄,選擇離開。

「7、8月份走了一大批,走在街上很少看見主播來拿貨。」不少商家告訴億邦。

據虎哥估算,大概30%-40%的主播會長期留在北下朱村,60%以上的主播流動性很大,堅持不下來的就回家了。

而在創業者眼裡,北下朱村也只是一個「試煉場」,當有一天這裡滿足不了他們的野心,他們就會跳出去。

「在這一行認識的朋友都告訴我們,你可以留在義烏,但是一定要跳出北下朱村,因為在北下朱村你只能賣貨,粉絲在意的只是商品價格,如果你下一款牙刷賣得比別人貴,他很可能就取關你了。」文瀾說道。

只想賺快錢

「視頻裡的北下朱村太浮誇了。」

來此創業近十年的批發商胡寧直言,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的場景不代表人人都可以在這裡賺大錢。「一件商品賣爆,賺個50萬甚至100萬的人少之又少。」

不得不承認,北下朱村確實為很多人提供了低門檻創業的機會:這裡有全國最豐富的小商品供應鏈資源;有低於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快遞價格;大多數做直播電商供應鏈的商家,都可以提供「一件代發」服務,降低了創業者投資囤貨的風險。

「這裡貨源充足,主播不用租門面囤貨,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找到用戶。不管是短視頻還是直播,只要有人下單,你就有貨賣。」有創業者這樣總結。

不少人也都是通過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了解北下朱村的,看到別人在這裡幾個月發家致富,他們心動、羨慕、躍躍欲試。

短視頻的傳播造勢營造了一種「虛假繁榮」。當一個人被北下朱村「一夜暴富」的故事吸引時,他刷出來的每條相關視頻都會被記錄為興趣偏好,系統會源源不斷地推送相關視頻,不斷強化他的認知。

在此過程中,難免會陷入「倖存者偏差」的認知誤區,那些創業成功的人會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成功的經驗,而失敗者則鮮有發聲,或者被淹沒在眾聲喧譁之中。

即便是生活在「網紅直播第一村」的創業者們,大多數人的夢想也不是成為網紅。

「我們來這裡就是想賺快錢,一晚上賺幾十萬、幾百萬。如果要想那些長遠發展的事,這裡並不適合。」

文瀾告訴億邦,像直播培訓機構講的那些做人設、維護粉絲、運營直播間的套路,都需要大量時間投入,現在大家都開始賣貨了,再去研究那些「慢工出細活」的事已經晚了。

抖音電商正處在流量紅利期,直播帶貨的門檻大幅降低,「拍段子、上熱門、引流至直播間賣貨」是賺錢最快的方法。

虎哥根據抖音商家後臺數據計算了一下:「上了抖音熱門推薦的視頻,發布三天後,瀏覽量可以達到兩三千萬,甚至四千萬,如果再選一個9塊9包郵的爆品,轉化率能達到2%-3%,這樣算下來,也有幾十萬的訂單量。」

大多數主播根本無暇去研究為什麼上了熱門,為什麼會爆單,他們更願意聽那些爆單的人復盤上熱門的經歷,然後一窩蜂跟風模仿,希望下一個「爆單」砸到自己頭上。

逃離北下朱村

相比主播們每天想著賺快錢,在北下朱村做實體生意的批發商們,對當地市場的認知更理性,也更早開始思考長遠發展的事情。

剛來北下朱村三個月的虎哥已經意識到「爆單」邏輯的不可持續性。他認為:「現在主播們正趕上抖音的流量紅利期,玩的還是免費流量的生意。等這一波紅利之後,抖音開始做付費流量了,這些主播怎麼辦呢?靠免費流量爆單的機會還有多少呢?」

最近,虎哥把平時合作關係比較好的主播召集在一起,籌備了一個直播團隊,想提前替這些主播探探路,研究透抖音付費流量的玩法。

「那些已經爆過單的主播手裡有錢,但他們不知道這個錢怎麼做付費流量才有效。我們先去做,然後告訴他們,幫他們把帳號做起來,把直播間活躍起來,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到杭州更優質的供應鏈資源。」他說。

而創業近十年的胡寧雖然早就把門店開在了年租金60萬的黃金地段,年流水做到了上千萬元,但他依然有危機感。

「現在北下朱村的貨源同質化太嚴重了,我們也想做自己的供應鏈IP,合作更優質的貨源。」胡寧告訴億邦,他早已厭倦了商家之間的價格戰,「同樣的商品在一個流量池競爭,只能犧牲品質,壓低價格賣」。在他看來,這一點也不「正能量」,更不是一個可以良性發展的事情。

房租上漲、主播流失、價格戰焦灼,越來越多的批發商開始逃離北下朱村。

創業四年的批發商平哥和老譚今年已陸續搬離北下朱村,選擇落腳在離它不遠的下王和下駱宅社區。

平哥成立了直播團隊,打算在西瓜視頻另起爐灶,專注做家庭廚具類直播帶貨,為此還專門找到義烏一家做廚具品牌的外貿工廠,籤了5年的獨家渠道代理權。而老譚則和幾個朋友在抖音運營了一個情感帳號,通過打造人設的方式吸引粉絲關注,「先漲粉再說,不著急賣貨,等有了流量,什麼都好說」。

「我們想做的是那種可以持續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生意,而不是像現在的北下朱村一樣,三五天出一個爆款,然後被另一個爆款替代。」

在平哥看來,「爆單」模式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賺快錢」的賽道會越來越擁擠,直到大家都無利可圖。想要不被市場淘汰,仍需要長遠規劃的意識,並且堅持在一個領域深耕細作。

過去十年間,北下朱村——這個距離義烏國際商貿城僅2.2公裡的村落,幾乎踩準了零售電商行業的每一次風口,從淘寶、微商、團購到直播。它有能力感知並投身每一輪新業態的更迭,卻難以逃脫「風口火不過三年」的行業宿命。

如今,北下朱村發展直播電商也已近三年時間,眼看做出點名堂的網紅主播、供應商正在紛紛跳出這個圈子,尋找更肥沃的創業土壤,未來留給這些草根創業者的暴富機會還能有多少?

相關焦點

  • 抖音2000粉絲 月賺200萬?網紅直播第一村「造富幻象」
    頭天晚上直播間爆個10萬單,第二天就會成為整個北下朱村盡人皆知的『名人』。」一位主播告訴億邦。義烏北下朱村有「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之稱,村子裡分布有99幢商住房、1200間門面,同時匯聚了1000多個微商品牌、5000多名網紅主播,電商相關從業者超過兩萬人。「白天騎三輪,晚上開豪車」是流傳在這個村裡的魔幻現實故事。
  • 探訪直播帶貨第一村:7天速成網紅 有人1天賺十幾萬
    這個距義烏國際商貿城2.2公裡的普通村落,被媒體冠以「中國微商第一村」「網紅直播第一村」,村裡每個商鋪裡面,都會有正在直播賣貨的主播。鏡頭前,他們聲嘶力竭地喊著,「寶寶們,這是今天的最後一撥福利!」運氣好的話,幾千個訂單撲來,商品被秒光。店鋪招牌上寫著「直播」「爆款」「神器」等字樣。垃圾桶上也寫著「走進北下朱,實現財富夢」。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奔湧進來。
  • 抖音淘金記:前浪的造富機器,讓後浪只剩焦慮
    抖音聯合巨量引擎發布的2020抖音直播數據圖譜數據顯示,今年2月以來,直播成為各行各業復產復工的有效方式,其中電商是發展最快的內容方向之一。疫情期間火起來的「彩虹夫婦」,兩個月收穫100萬粉絲,月入65萬元。據「Tech星球」估算,自4月以來,羅永浩一共進行了37場帶貨直播,總銷售額共達10.4億元。若以20%佣金費率來合算,羅永浩光佣金費就拿到了2.08億元。
  • 有的日入十萬,有的月虧百萬……來看真實的網紅直播村
    2020年,網紅主播就像雨後春筍一樣不斷湧現。花樣百出的直播背後,湧現出了一批網紅直播村。如杭州九堡、義烏江北下朱村、廣州大源村等。近日,人民政協報記者就實地探訪了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浙江省義烏市江北下朱村。來此追夢的人,有的日入十萬,有的月虧百萬。
  • 探訪網紅直播第一村:不到義烏北下朱,你可能根本不懂直播電商
    不到義烏你可能根本不懂或不真的懂中國下沉市場義烏,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這裡的淘寶村數量高居全國第一。下高鐵,我們打車直奔北下朱村——「中國微商第一村」和「網紅直播電商村」。2019年8月15日,人民網以《5000網紅義烏「直播村」淘金,白天騎三輪拉貨,晚上開路虎出門》為標題報導過這裡——村子裡隨處可見四層半的小樓,是此地「淘金人」的標配,門口的招牌也都直指「直播」、「爆款」、「神器」等字樣。通常樓的最上面半層用來睡覺,往下三層作為倉庫,地下一層專門用來直播。
  • 抖音上的八位網紅「大神」 溫婉堪稱傳奇 莉哥粉絲超2000萬
    抖音上的八位網紅「大神」 溫婉堪稱傳奇 莉哥粉絲超2000萬時間:2018-07-10 19: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上的八位網紅大神 溫婉堪稱傳奇 莉哥粉絲超2000萬 溫婉:抖音傳奇般的人物,一夜之間紅遍半個中國,粉絲數量一夜間超千萬,可謂大神一般人物,不過現在估計已經搜不到她了
  • 「網紅」直播賣海鮮,年賺1000萬
    在江蘇連雲港大興莊村,部分商家專門從事網絡銷售海鮮生意,為了提高銷售額和產品銷量,專門請「網紅」進行現場直播,網紅的號召力真的很大,幾次下來訂單暴增。  圖為商家正在打包海蠣子。一天要發200多箱。一箱能賺30元,一天收入6000元。據村長介紹,現在村裡藉助網絡銷售產品,除了在海鮮相關的公眾平臺發布信息,很多都用「網紅」。每個家庭一年能賺200多萬,有3戶做的最好的一年賺1000萬。  這一盤是主播用來直播的,裝有各種海鮮,主要是讓網友們了解海鮮的質量,確保大家買到放心貨。
  • 4月30日抖音千萬粉絲網紅夫婦被曝賣假貨,開直播回應粉絲
    #曾經那個少年#抖音千萬粉絲網紅夫婦被曝賣假貨: 開直播回應粉絲回應 : 賣假貨不是退一賠三麼?鳳凰網科技訊 4月30日晚間消息,抖音網紅大狼狗鄭建鵬&言真夫婦推薦洋碼頭海淘平臺貨品被曝商品問題,這對「夫妻網紅」也在第一時間開直播回應,「給粉絲造成困擾表示抱歉,第一時間聯繫平臺給粉絲滿意答覆」。
  • 義烏不老 6000網紅扎堆直播村
    在這個小村莊裡,活躍著2000多名網紅,集聚視頻直播相關從業者5000餘人。白天開三輪,晚上開豪車。已是江北下朱村「直播網紅」工作、生活的真實狀態。   隨即,靠小商品享譽全球的義烏,有了新標籤:直播「祖籍」,微商聖地,爆款源頭……   雞毛飛上天,直播村崛起   義烏直播村的誕生得從紅糖和雞毛說起。
  • 時勢造網紅:有5億人是網紅的粉絲
    YY、鬥魚、虎牙等為代表的直播平臺數量超過200家,用戶規模為3.25億人,直播APP的日活躍人數達到2400萬。這些直播平臺不僅捧紅了一批網紅遊戲主播,更使得一批垂直領域的主播進入大眾的視野。從娛樂、美妝,到科普、美食等,各個垂直領域都擠滿了網紅主播的身影。 比天佑大7歲的Papi醬則走了完全不同的「成名」路。
  • 直播海鮮帶貨賺翻了 連雲港一小漁村變身網紅村
    直播改變命運漁二代「一個月收入抵過去一年」一代又一代重複的生活,在2015年開始轉變。在海頭鎮,有個叫「三子」的人頗有名氣,他叫張延喜,海頭鎮海前村人,祖輩世代都是漁民。在今天的大小網紅心中,他有著「海頭第一人」的稱號。
  • 「網紅直播第一村」義烏北下朱,你為什麼這麼火?
    我可以當做福利,給粉絲帶貨。」三姐來自湖州,做主播也有好幾年了,按照他的粉絲量和粉絲活躍程度來看,算是腰部主播了。這是他第一次來北下朱,但是直播一次後,他和他的團隊,當下就決定今後每個月,都固定到北下朱直播一兩次。
  • 【贛榆海頭】直播海鮮帶貨賺翻了,連雲港一小漁村變身網紅村!
    在海頭鎮,有個叫「三子」的人頗有名氣,他叫張延喜,海頭鎮海前村人,祖輩世代都是漁民。在今天的大小網紅心中,他有著「海頭第一人」的稱號。2015年2月, 常年出海的他因為把隨手拍的漁民生活傳到網上開始受到關注。海頭鎮附近一個碼頭上停滿了漁船現任海頭鎮電商協會會長的仲崇慶,那時還在海鮮市場擺攤賣海貨。
  • 深圳網紅依靠一碗「炒米粉」,2個月積累100萬粉絲,月賺6位數
    讓很多普通的人,一躍之間成為網紅,從而開啟日賺萬元,年入百萬的層級,從而讓很多年輕人,羨慕不已,對網紅這個行業趨之若鶩。而在深圳寶安機場附近的和鶴州村,就有一家炒米粉的店,依靠著短視頻,在短暫的2個月時間裡面,拍攝視頻52個,快速積累了百萬粉絲,更是一晚上直播下來收益高達萬元。
  • 「漁二代」直播海鮮帶貨賺翻了,連雲港一小漁村變身網紅村
    直播改變命運漁二代「一個月收入抵過去一年」一代又一代重複的生活,在2015年開始轉變。在海頭鎮,有個叫「三子」的人頗有名氣,他叫張延喜,海頭鎮海前村人,祖輩世代都是漁民。在今天的大小網紅心中,他有著「海頭第一人」的稱號。
  • 滿滿乾貨|5分鐘帶你了解首屆網紅直播帶貨大會
    重字號創始人、300萬直播大咖王重:一直播300萬粉絲大咖教你做直播王重:作家、詩人;主播名師、網紅推手;唐小腰創始股東、合伙人;重字號社群、社交電商學院創始人;自媒體、社群、微電商風雲人物;海爾、蒙牛、顏如玉、仁水醇等新零售顧問王重都是上臺時自黑:我是個50歲的男人,也是網紅,剛剛打開的直播已經有10萬人在線觀看,上了多個頻道的熱門
  • 「此時此刻」網紅直播第一村:有人歡喜有人憂
    直播帶貨持續火爆吸引著更多人的加入浙江省義烏市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義烏市郊的江北下朱村被稱為「網紅直播第一村」進而做流量變現許劍鋒:我一天拍6-8個段子,一般播放量300-500,最高的一個1.9萬播放量,就出了三單。
  • 「網紅直播第一村」義烏北下朱村 5000個主播,能帶火多少爆款
    稍有名氣的商戶和主播,都有自己的「爆款傳說」——一件單月銷售35萬件的羊毛衫,或是一個月銷18萬筆的貓爪馬克杯。  離餘虹家不遠,就是東北姐們李雲香的精品帽子圍巾店。她來義烏15年,幾年前,她店裡的主播阿利憑著一款「卷卷帽」,賣出過單月20萬頂的紀錄。「北下朱的商業嗅覺是很靈敏的。」像是鯊魚聞見血腥,一時間所有商家都望風而動,開始售賣同一款帽子。
  • 直播要涼,網紅第一村再無一夜暴富
    5G大樓的辦公室2000塊一個月;一間房子1000多塊。復工早、成本低,但更重要的是風口,這才是主播們選擇來到北下朱的原因。直播的風口、帶貨的風口和北下朱的成名牢牢聚合在一起,關於頭部主播一天賺一套房的傳說也讓人充滿期望。鍾永平是北下朱最有名的老闆之一。村口巨大的「北下朱:直播網紅第一村」廣告牌,就是他的創意。
  • 山村裡的「千萬網紅」於新偉:直播兩年賺了50多萬
    11月6日,於新偉告訴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雖然成為網紅,但自己不會「飄」。粉絲之所以喜歡他,是因為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農民。如果他不是農民,就沒有人會聽他唱歌、朗誦。既然知道自己是農民,那就不能忘本,不能忘卻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