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之前的農村人小時候幾乎沒有什麼零食可以吃,最好的零食就是山上的各種野果。以前農村山上的野果非常的多,現在卻很少見了,下面這五種野果,全部吃過的都是80後以前的了,90後估計一種都沒見過,更別說吃了。
1、八月瓜
八月瓜又叫八月炸,因為它的成熟期在八月份,成熟之後表皮就會自己炸開,故得名八月炸。八月瓜的顏色有很多種,常見的有灰褐色,黃色,紅色,果肉也有白色和黃色之分,果肉裡有很多黑色的籽,味道特別的香甜。
2、拐棗
拐棗在我們老家那邊叫雞爪子至於這麼名稱怎麼來的我已經忘記了,老家那邊都是這麼叫的。拐棗一般生長在山林裡,也有少部分人自己會在山上把樹苗挖下來種植在庭院裡。拐棗成熟之後是褐色的,味道酸甜,最好是風乾兩三天再吃最是美味,一般在10月份左右成熟。我們已經小學的籃球場旁邊就有一顆拐棗樹,到了成熟的時候那些矮一點的已經被摘完了,爬不上樹,只能用籃球砸下來,可惜現在這種樹也不好找了,好幾年沒有吃過了。
3、茶泡
茶耳,顧名思義它就是長在茶樹(油茶樹)上的。茶耳是因為油茶樹的枝幹吸收的營養沒有辦法輸送到每一個葉片上就集中在幾片上,這幾片就長成了我們所說的茶耳。以前我一直聽說茶耳可以吃但是從來沒有吃過,知道今年清明節去掃墓的時候路邊上有一個油茶樹上正好還結有幾個茶耳,媽媽說:「這個很好吃的,我們小時候都吃過,吃了這個好。」看著那白白胖胖的茶耳,我還是吃了一口,酸酸的,澀澀的。現在油茶樹已經很少有人去種植了,茶耳也很難在吃到了。
4、羊奶果
羊奶果是多年生的常綠灌木,通常生長在山地雜亂的木林護或是小河旁邊。一般在4月份左右結果,果實剛開始的時候是青色的成熟之後變為紅色或是紫紅色,味道酸甜可口,是可以直接生吃的野果,也有人拿來做果丹,果汁,蜜餞等等。羊奶果有兩個品種,一個果子比較大味道更甜,一個果形更小,稍微澀一些。我們小時候經常在河邊的草地裡放牛,每次都要放好幾個小時,在有羊奶果的季節時都會跑去摘,直接邊摘邊吃,河邊的那些羊奶果樹都是野生的,沒有農藥沒有汙染,是天然綠色野果。可惜現在很少見到了。
5、刺泡
刺泡是因為樹上都是刺而得名,也叫樹莓,野莓,外形有點像草莓,但是比草莓要小得多。刺泡沒成熟的時候是青色的,成熟之後紅彤彤的帶有一種香甜的果香。刺泡一般在五月中旬成熟,那時候我們喜歡找一兩個小夥伴一起去找刺泡,一棵刺泡上能結很多果子,雖然樹上有刺但是絲毫不能阻礙我們吃貨的行為,摘完之後還會暗暗記下這棵樹的位置,過段時間在來看看有沒有成熟了的刺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