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首現專賣「義烏小商品」的連鎖超市

2020-12-17 聯商網linkshop

  一家專賣「義烏小商品」的「連鎖超市,日前悄然出現在廈門。

  2元的批發價、6元的銷售價,被稱為世界上最廉價的「義烏小商品」,僅經過義烏—廈門這一直銷環節,不少商品就可截獲數倍利潤。

  記者調查發現,小攤販的合法化預期或催生小商品的大商機;而佔據廈門小商品銷售半壁江山的「義烏小商品」供銷環節的變臉,對潛在商機或是一種提前反應。

  「X元店」變臉

  廈門首現 「義烏小商品」連鎖超市

  在廈門摸爬滾打十餘年的溫州商人潘克峰,終於當上了老闆。

  潘克峰原本在廈經營並不起眼的 「2元店」,是在廈門成千上萬個義烏小商品涉足者中毫不起眼的一員。

  因「X元」店出於價格限制難以擴容及區分產品,且過於低端讓消費者審美疲勞。為使更多的義烏小商品名正言順地入店,潘克峰決意將店更名為 「義烏小商品直銷超市」,銷售價格從2毛錢到400元不等的數千款商品。

  「就是將一些市民常用的小商品,從義烏批發過來,並改變之前在市場上分散零售的方式,儘可能多地把它集合成專賣店。」潘的愛人郭女士親自把守一家位於蓮坂的主力店,她表示,直銷超市就是要集合在各個檔次「X元」店裡熱銷的小商品。

  在郭所稱的兩家位於廈禾路沿線繁華地帶的主力店內,雖裝滿數千款產品,卻幾乎沒任何裝修。「鬧市區並不寬敞的店面月租就上萬元,比如,一件標價2.5元的商品,往往進貨成本只有1元,分攤店租、僱員等開店成本也要1元,然後商家再賺5毛錢。」潘稱,如此簡陋是基於小商品薄利多銷的成本考慮。

  出乎潘意料的是,作為「廈門首家義烏小商品直銷連鎖超市」,試營業以來,效果良好,每家小商品超市的月淨利都可望上萬元。

  跳過「義烏批發市場」

  廈門二級批發商直接找廠家進貨

  轉型的並非只有零售終端,記者調查發現,出於縮短供銷鏈的考量,廈門經銷商正試圖擺脫對義烏批發市場的依賴。

  「在廈門市場上出現的小商品,多數來自義烏。」經營禮品批發的陳先生,幾乎每隔一個月就會到義烏進貨。他介紹,最低「一箱產品」起批發,這幾乎是在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內的潛規則。

  據了解,以前日用品店、地攤等經營戶只是小量批發的散戶,基於出差費用以及貨運 (貨運一般為0.5元/斤)成本等考慮,到義烏直接進貨划不來。因此,廈門逐漸出現了「二級」批發市場,即專門到義烏規模批發小商品來廈做二級經銷,其中又以海峽小商品批發市場最具規模。

  顏世林是這一市場最大的經營戶之一。顏稱,義烏的小商品至少為批發市場貢獻一半以上的貨源,也佔據廈門小商品市場半壁江山。

  「扣除開店成本,我們一般加價20%,其中約5%用於抵消客戶的退貨損失。」顏世林透露,從義烏進貨,批發價只有上漲30%—40%才有利潤可言。

  但眼下,義烏的批發市場、從業人員不斷膨脹,多手「倒賣」現象流行:很難找到廠家設在義烏的直銷店,很多批發商都是從各地進貨(不乏來自漳州、廈門的廠家)後運到義烏、再運到批發地,小商品經這麼一來回折騰,其實已是第二手、第三手貨,且幾番加價。

  與此同時,浙江等地網店高度發達,因其無需「店租」,售價逼近義烏批發市場的批發價而吸引了不少散戶。網購降低了散戶對二級市場的依賴,給類似顏這樣的二級批發商帶來一定壓力。

  如今,「義烏—廈門」的批貨模式已悄然生變。「為了降低批發成本,公司已改變策略,即避開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直接找廠家進貨。」顏世林透露,「我們經過統計,找廠家進貨,比到義烏進貨整體要便宜10%左右。」二級批發市場某種程度上,最後也就這10%純利。

  記者了解到,避開義烏大市場的批貨模式,正在被廈門的經銷商效仿。

  商機

  攤販合法化

  或催生小商品大機遇

  事實上,相當份額的小商品,是通過小攤販等進入消費者手中。「可能會佔到4成左右」,顏世林預估。原本很多攤販擔心擺攤不能長久,不敢大量批貨,這使得進貨成本偏高,「很多攤販在島外,來回一趟,也就批發個一千多元,頻繁批發」。

  但現在,廈門開始試點攤販掛牌上崗後,攤販有望「合法化」。這在相關業者看來,使得類似海峽小商品批發市場這樣的二級經銷商,免費獲得了大量有效的下遊渠道。「為此,我們正在專門批發一些物品,擬供小攤販採購」,有業者表示,現在廈門僅集美一街道,就試點500個小攤販,未來小攤販試點可能上萬個。這將催生巨大的批發商機。

  潘克峰同樣看好這一商機,他向記者坦言,高額的店租 (有時佔到小商品售價近半)使得小商品售價居高不下,但幾乎零店租的小攤販將拉低這一成本,進而降低零售價,如何整合資源,搶奪這一商機正是他在考慮的。
  (來源:福建日報 記者 易福進 實習生 陳維麗)

  相關新聞

  山寨產品潛伏 以次充好獲取暴利

  記者調查發現,從類似廈門二級經銷商批發出去的小商品,再經過第三級經銷時,長期蔓延著「以次充好」獲取暴利的亂象。

  以「手壓手電筒」這一熱銷的小商品為例,在網店、海峽小商品批發市場、上述「義烏小商品直銷超市」、普通商店、大超市等均有銷售,價格卻相差近10倍。

  在網店的批發價在2元-3元;在海峽小商品市場內,批發價也在3元左右;在「義烏小商品直銷超市」內,直接標價6元;在蓮坂一精品店內,售價為10元;而一品牌超市內,售價甚至高達19.9元。

  「就這種商品,還有兩元以下的呢?」同樣在海峽小商品批發市場批發玉器、飾品的馮繼偉稱:事實上,同一個手電筒,材質成本相差就好幾倍;由於小商品多數沒有品牌,現在一些山寨廠家,你出多少價,他就生產多少錢的商品給你,手段無非是偷工減料。

  「暴利其實就出在這」,馮繼偉認為,大家都在談論山寨手機,其實山寨小商品更多,外表酷似品質相差懸殊;而不少終端銷售商,習慣買次品充當高價精品,而消費者很難辨識,成了高價的「犧牲品」。

  「部分熱銷的新產品,消費者對價格往往沒感覺,確實存在數倍的利潤。」潘克峰坦言,沒有任何的統一定價標準,這正是經營小商品誘惑所在,也是困局所在。

相關焦點

  • 首家義烏小商品超市落戶溫州 將加盟貨郎小商品連鎖
    對於聞名天下的義烏的小商品城,大家可能並不陌生。近日一溫州文成老闆將35000餘種義烏熱銷小商品引進溫州。  義烏小商品超市地處市區人民路附近五洲大廈一樓,走進超市,各貨區商品分門別類,布局合理,12000平方米的超大空間堪比大型超市,從門口徑直往裡,精美的工藝禮品區、普通的日用百貨區,別致的飾品區、細緻的小家電區,等等,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目不暇接……  此超市擁有35000餘種義烏熱銷小商品,品種涵蓋汽車用品、五金水暖、針棉織品、家庭日用、兒童玩具、時尚飾品、洗護用品、文體用品
  • 金山舊貨城將「變身」廈門最大小商品批發市場
    幾年前,一場大火燒毀了亞倍德家具城及金山舊貨市場部分場所;如今,金山舊貨市場原址正在興建一家號稱廈門規模最大的萬禹小商品批發市場。導報記者昨日走訪發現,雖然該市場店面售價低廉,但由於屬小產權用地,讓一些投資者打了「退堂鼓」。
  • 義烏傳奇:義烏小商品市場改革發展紀事
    2014年11月18日,中歐班列(義烏—馬德裡)首發。 王建明攝一名前來採購的外商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世界超市裡比出「贊」的手勢。 劉士斌攝義烏商貿新區航拍。 吳獻華攝1977年,從事「雞毛換糖」的義烏農民。
  • 增值首選 龍華新區商業標杆智偉龍義烏小商品市場
    市場位於寶安區大浪街道的商業核心地段華旺路180號,南接布龍路、福龍路、龍大高速、機荷高速,北接光明新區,交通四通八達,處於深圳中心區、深圳機場、新深圳北站中心點位置,開業後將成為龍華新區目前唯一的大型小商品批發市場。該市場全面引入義烏小商品市場現代商業模式,是大型現代化、綜合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義烏小商品城的對接市場,義烏團隊,義烏模式,義烏渠道,義烏管理。
  • "義烏小商品批發城"落戶深圳?未經義烏方面許可
    浙江在線08月13日訊昨日,有經營戶向本報打來電話,詢問義烏小商品批發城落戶深圳的消息。本報記者向我市有關市場管理部門證實,這個市場冠「義烏」之名,並未得到義烏方面的許可。濫用了義烏市場冠名權  記者在義烏市場貿易發展局了解到,義烏市政府早在1999年就制定了《中國小商品城(義烏小商品市場)國內外分市場冠名權管理辦法》。
  •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在哪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由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篁園市場兩個市場群組成。其中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又分為5區,也可以說是獨立的五個批發市場,主要經營的商品也是各不相同。義烏國際商貿城地址為:在浙江省義烏市賓王路158號。
  • 深圳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
    深圳義烏小商品批發城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小商品批發市場。是由宏裕集團和義烏華貿市場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實體小商品市場和電子商務結合模式的新型商貿城,項目總投資8.1億元(其中一期2.1億元,二期總投資6億元,項目一期總建築面積約為25000平方米,共五層,每層建築5000平方米,經營十餘萬種小商品:一層:日用百貨、日化用品、汽車用品、小電器小五金、戶外旅遊用品、副食品(港貨)二層:飾品、工藝品、喜慶用品、皮具箱包、文化體育用品
  • 義烏小商品批發進貨網上淘寶搞定
    相信做生意的人對義烏絕對不會陌生,義烏,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有著它無可替代的經濟地位。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很多做生意想要進貨的人來義烏可能都是慕名而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吧!
  •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聯繫電話
    義烏購(www.yiwugou.com)隸屬於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小商品城」)下屬控股公司--浙江義烏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官方網站,把全球最大、擁有7.5萬商位的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搬上網,商鋪360°全景展示,致力於義烏市場電商化、零售化轉型升級,打造網際網路商貿生態圈
  • 雷紹業在懷化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調研
    1月10日,懷化市委副書記、市長雷紹業來到懷化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調研。(記者 楊智偉 攝)紅網綜合訊 1月10日上午,懷化市委副書記、市長雷紹業深入懷化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進行專題調研。他強調,各級各部門要統一思想,貫徹落實省委杜家毫書記在懷化調研時的指示精神,全力支持小商品城做大做強,努力建設西南一流商貿物流基地。副市長姚述銘、市政府秘書長楊宏高參加。雷紹業首先來到懷化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海寧皮草、如夢花藝、龍泉青瓷、好日子酒店桌椅、樂翻天玩具、義烏好貨等店鋪,向商家仔細了解銷售經營情況。
  • 義烏第一代「海歸」創業者黃媛麗:小商品做成了「大生意」我在義烏...
    義烏第一代「海歸」創業者黃媛麗:小商品做成了「大生意」我在義烏買全球 她是義烏第一批海歸商人,將第一批外商帶進了義烏,用小商品叩開了出口貿易的大門;她也是義烏進口貿易最早的「探路人」,在全世界「海淘」好貨。  春江水暖鴨先知。從上世紀90年代「海歸」創業到成為義烏外貿女企業家,再到如今的義烏市進口商會會長,黃媛麗的頭銜變化折射出的,正是義烏這個中國商品經濟「風向標」的發展歷程。「未來,我們一定能讓更多世界品牌從義烏走出去。」黃媛麗說。
  • 義烏小商品市場2年8000家商鋪倒閉?真相是?
    最近,一篇題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兩年倒閉8000家,義烏經歷了什麼?》文章在網上傳播,吸引不少人眼球。文章提到,根據義烏購數據,義烏商貿城平均每個月有1039個店鋪關閉,鑑於同時期新開店鋪不到700個,截至2016年前八個月,商貿城店鋪總數比兩年前減少了8000家。如此唱衰義烏經濟,引起軒然大波。
  • 沒有他,就沒有義烏小商品市場
    作為家鄉的「名人」,可以說,沒有謝老,就不會有「中國小商品城」,不會有「義烏奇蹟」。第一次真正見到謝老,是2014年12月14日。那天,他抵達上海後,上海義烏商會會長陳萍先生熱情接待。機緣湊巧,我與義烏籍好友朱肆、芳芳恰好在東銀中心拜訪陳萍先生,遂得以有幸與謝老共進午餐。
  • 有人問我:義烏在哪裡?義烏小商品市場在哪裡?我該怎麼回答?
    有人問我們:義烏在哪裡?義烏小商品市場在哪裡?義烏國際商貿城就是義烏市場嗎?讓我們無語至極。這幾天又有好幾個人這樣問我們。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作為世界上ZUI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竟然還有國人不知道在哪裡,我只能說無語了。已經不是一個人這樣問我們,當然了,可能有些朋友也僅僅是剛進入到生意行列,平時也很少出門,對生意上的事情沒有做過多的了解。
  • 懷化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悅尚公館盛大開盤
    1月20日,懷化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悅尚公館盛大開盤,再現搶房熱潮!區域發展催生居住辦公大需求,未來價值不可估量隨著武陵山物流基地商圈發展建設如火如荼,以懷化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為龍頭的大型企業集團項目扎推搶灘進駐。懷化義烏中國小商品城,作為32萬㎡西南五省小商品批發貿易總站,懷化及周邊地區品牌實力商家匯集於此,強強聯手形成產業集群,數十萬採購人群。
  • 看義烏小商品如何成功進入義大利市場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不斷蓬勃發展,世界不斷了解中國,通過老一輩華人華僑的不懈努力和艱辛奮鬥,在最初從事餐飲、皮具製作到今天從事進出口貿易,將中國的產品出口到義大利,尤其是義烏的小商品,也讓義大利人不斷了解中國,認識義烏.
  • 浙江義烏小商品城及篁園服裝市場今日開市
    浙江義烏小商品城及篁園服裝市場今日開市 2012-02-03 16:52:48 來源:網上輕紡城 2月3日,浙江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旗下的國際商貿城、篁園服裝市場等在春節休市後開門迎客
  • 賣小商品的義烏大媽,才是最具國際視野的人才
    >就是這些普普通通的小商品義烏把它們出口到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沒買過義烏商品的全世界不過那麼5個國家要說全中國最具國際視野的人才他在義烏鄉間連續調研了3個月以縣政府名義正式開放「稠城鎮小商品市場」謝高華把小商品市場的第一張營業執照就發給了馮愛倩
  • 義烏首個「一帶一路」小商品團體標準發布
    原標題:義烏首個「一帶一路」小商品團體標準發布11月25日下午,義烏首個「一帶一路」小商品團體標準發布,商品《長袍》中英文標準確定,這也是義烏首個由外商參與制定,用於滿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採購商在貿易過程中使用的中英文版小商品團體標準。
  • 義烏小商品市場在全球疫情中穩訂單、拓市場:突圍 在冰點時刻
    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經營戶遇上市場的冰點: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範圍暴發,多國進入緊急狀態,海外需求驟減,交易頻遭延期,客商流動受阻,新的訂單斷檔。前方有險灘、有暗流,習慣商海搏擊的經營戶,早已開始四面出擊。在他們身後,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商城集團」)也在積極轉型,穩訂單、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