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逛論壇的時候看到一個話題熱度還挺高「用一個詞形容你自己」,心血來潮點進去,一個網友寫道「有點像現實中的劉峰,但我並不想當這樣的人」...看到這裡我有些停頓,很多時候我覺得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是無法完全形容一個人的,但這句話還是讓我有了很強烈的認同感。其實我理解的這句話應該是「我是一個為別人活著的人,很像改變但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對,我應該就是這樣一個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生了這些改變,但是現實就是我活得越來越不像自己。
其實原本的我應該是什麼樣子,我腦子裡已經沒有一丁點兒的印象,只記得自己很久沒有在電腦前噼裡啪啦到深夜;只記得自己每天都在為一些不知所謂的事情忙碌,卻再也抽不出看書的時間;只記得自己再也不像之前一樣果敢,在很多事情面前畏手畏腳,優柔寡斷......你可以把這些稱之為成長,但是對於我來說我是徹底的迷失了。我很感謝父母的開明,因為在很多人生抉擇的路口我擁有絕對的自主權,可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我才有點畏懼,有點擔心,有點猶豫,只希望對得起這份信任。
其實很多人都背負很多東西生活,我也不例外。剛開始工作的人,應該都是沒有規劃的,因為新鮮感是你工作的全部內容。記得那時的父母只希望自己有個安穩的工作,不考慮金錢,只求平平淡淡就好,我也還算是個聽話的孩子吧,所以在自己談不上喜歡的行業工作了五年,日子越來越安定,父母也很開心,那時我想自己也是開心的吧。後來因為現在的女友,我人生第一次去做所謂的職業規劃,為了讓她可以找到自己發展的方向,我忙前忙後也依然樂此不疲,也是因為她的不喜歡,我拒絕了可以去外地發展的機會,她很愛我,我想我應該更愛她吧。
人是個挺複雜的動物,很多時候一直在做的事情慢慢的就變成了習慣,甚至你會無視對錯,一直這麼習慣下去。所以現在的我,生活中似乎已經沒有自己的空間。
每天在灑滿陽光的房間醒來,慵懶著泡一杯清茶,隨手一本喜歡的書,讀到興起在鍵盤上,輕輕敲些自己的情緒,做一兩道自己喜歡的菜,養一條自己喜歡的狗,開心時邀上三五好友一起小酌,累了就安靜的坐在穿邊,默默地看著窗外行色匆匆的人發呆......
我想這應該是每個人想要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