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文中兩個字,家長就建議刪除劉禹錫《陋室銘》,網友:想多了

2020-12-05 貓眼國學

中、小學課本該收錄哪些文字古詩詞?這是一個很多家長都關心的問題。因為大家都明白,課本上的古詩詞,往往能影響孩子們的一生。

所以近幾年,關於課本中已有的古詩詞,很多人都提出了質疑。先是有家長認為,朱自清的《背影》應該從課本中刪除,因為他們發現很多孩子對文中父親翻過鐵欄杆的情節印象很深,生怕孩子們也會學朱自清的父親一樣做這樣的事。後來又有大詩人席慕蓉在講座時,公開表示,希望課本刪除《愚公移山》,原因是她認為這篇文章不環保,她希望孩子們能對大自然多一些敬畏。

對於上訴的兩種觀點,筆者認為這位家長和席慕蓉都想得太多了。《背影》講的是幾十年前的父愛,重點根本不在翻欄杆;《愚公移山》講的是不怕困難、努力奮鬥的精神,這是我們任何時候都需要的。咱們的孩子是有自己的判斷力,也是抓得住重點的,如果這樣的文章都要刪除,那李白鐵杵磨成針的故事也不用給孩子們講了,畢竟孩子可能會因為磨針而傷了手。

近日,除了以上兩篇文章外,又一篇千古名作也遭到了網友的質疑,這就是劉禹錫的《陋室銘》。大家應該對詩豪的這篇文章並不陌生,這篇文章是詩豪被貶安徽時所寫,全文是: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這篇文章之所以能入選課本,原因就在於它夠有水平。首先,從字句的角度來看,這首詩讀來朗朗上口,原因就在於劉禹錫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對偶、排比和反問。特別是前幾句「山不在高」等,更是歷來為後世所推崇。其次,從意境上來看這首詩也夠正面。當時劉禹錫被貶,正是人生的低估,但他卻不畏不懼,面對地頭蛇發仍能寫出這般豪情的詩作,他的詩豪之名確實是名不虛傳。

建議課本刪除它的家長們,倒並不是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夠好,而是認為這首詩寫得過於囂張了,特別是其中兩個字是很瞧不起沒文化的普通平民,這兩個字就是:「往來無白丁」中的「白丁」。在很多人看來,白丁就是指不識字的人,古代能識字的一般都是家裡條件不錯的人,像劉禹錫這樣的官宦子弟。所以這些家長認為,劉禹錫這幾句詩是想說自己只願意和識字的有錢人來往,不願意和不識字的普通人結交。

對於這些家長的想法,不少網友表示:「想多了」!雖然在很多語境中,白丁確實是指不識字的平民,但我們理解每一首詩都應該從這首詩本身的意義出發。這句詩的前一句是「談笑有鴻儒」,鴻儒指的是有大學問而且品德高的學士們,所以「無白丁」指的就是與這群人相反的人,也就是不學無術者,這和是否為平民沒有關係。再說,劉禹錫這首詩本來懟的就是安徽和州那些欺負他的官員,在劉禹錫眼裡這些人就是白丁,這才是他的原意。

理解了這些,我們就會發現家長們的建議完全是沒有道理的。若是只因這兩個字,就讓孩子們錯過這樣一篇千古名作,對孩子們來說肯定是一種損失。

相關焦點

  • 有網友認為劉禹錫《陋室銘》有矛盾之處,應該改兩個字,有道理嗎
    而在其平生作品中,讓大家記憶最深的當屬《陋室銘》。讓我們再來讀一次:《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有學生指出《陋室銘》的錯誤,難道劉禹錫真的錯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家長和老師的重視。而且老師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找茬能力,要對孩子的意見重視起來。有時候老師上課時會發生口誤,或者黑板上寫了錯別字,對孩子們來說,都是小菜一碟。而現在好多孩子找茬都已經找到課本上了。
  • 小學生讀完劉禹錫的《陋室銘》後,提個問題,家長被問得有點懵圈
    近日,成都一小學6年級小學生小吳,在讀完劉禹錫的《陋室銘》後提了個問題,家長直接被他問得懵圈。我們先來看看這篇千古名作:《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 千古名篇 劉禹錫陋室銘賞析
    《陋室銘》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志存高遠,勤修立身之美德.
  •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詩豪」劉禹錫《陋室銘》
    《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一說為劉禹錫所著,另一說則為早於劉禹錫所著。「銘」本是古代刻於器具和碑文上用於警戒自己或陳述自己的功德的文字,多用於歌功頌德、祭奠祖先與昭申鑑戒。後來逐漸發展演變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 詩豪劉禹錫陋室銘 好詩詞好書法
    即便身處陋室,也依然有靈魂的芬芳,談笑間都是文人雅士的生活,不在乎物質是否貧寒,他就是劉禹錫。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
  • 千古名篇——劉禹錫《陋室銘》賞析,欣賞15位書法名家書寫陋室銘
    【作者簡介】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
  • 劉禹錫《陋室銘》:都是有錢人,憑什麼你是暴發戶而他是貴族
    這個知縣看到劉禹錫還是如此的悠然自得,更加怒火中燒,把劉禹錫驅逐到了城外。這時的劉禹錫,僅有一間只能容納一張床、一套桌椅的屋子。儘管如此,知縣還嫌不夠,竟然命人搬來一塊巨石,堵在劉禹錫的屋子門口——知縣已經做好了看劉禹錫笑話的準備。
  • 劉禹錫的《陋室銘》被理解成網絡金句,看似有趣,其實沒什麼道理
    比如白居易經典情詩《夜雨》,被理解成:我想你想得睡不著。李商隱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被理解成:確認過眼神,你是對的人。而蘇軾《定風波》中的名句「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也被理解成了文藝青年口裡的金句: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劉禹錫陋室銘全文 陋室銘原文全文
    《陋室銘》是我們上學時學過的一篇託物言志駢體銘文,雖然全文只有八十一字,但是卻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趣。下面是這篇課文的原文,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陋室銘》  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陋室銘》:年少不懂劉禹錫,白首方知真詩豪
    這是一篇選入初中課本的文言文《陋室銘》,短短八十一個字,表現出了劉禹錫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與世事共沉浮的獨立人格。也正因此,《陋室銘》成為古詩的高地。遭此厄運,一般人必然頹廢,而劉禹錫被貶後,沒一點心理負擔,反而該吃吃,該喝喝,沒心沒肺似的。被貶朗州司馬的十年,他沒有重任在肩,反而有了發展自我愛好的機會,也正因此,培養出了一代「詩豪」。朗州司馬這十年,劉禹錫寫了200多首詩,佔他全部詩作的四分之一。
  • 劉禹錫寫《陋室銘》前還寫了4句詩,知縣沒明白,才逼得他放大招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劉禹錫.《陋室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以上這段文字是千年文壇最有傲骨的一段文字。雖然喝了個大醉後,李白也曾寫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但李白此傲是對物質的不屑,還未上升到自己是山中仙、水中龍的地步。
  • 劉禹錫《陋室銘》中的「西蜀子云亭」,何以媲美南陽諸葛廬呢?
    唐代詩人劉禹錫《陋室銘》中的「西蜀子云亭」,子云亭是誰的亭子?說起讚嘆安貧樂道、淡泊寧靜的文章中,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當之無愧是榜上經典之作。這篇小文整整81個字,不足百字,然而文章意境卻淡泊高雅,簡陋的居室與高雅的心境形成強烈反差。這篇小文想必每個人當年都背得滾瓜爛熟。
  • 有家長建議將《荷塘月色》移出語文課本,只因文中8個字,這合理嗎
    有家長建議將《荷塘月色》移出語文課本,只因文中8個字,這合理嗎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然而,有家長卻建議將《荷塘月色》移出語文課本,僅僅是因為文中的8個字,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在《荷塘月色》這篇文章中,朱自清展現了自己在散文創作中「描寫」和「形容」的功力: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滿眼都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 劉禹錫《陋室銘》:「西蜀子云亭」之揚雄揚子云《太玄經》科普
    圖片源於百度《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 劉禹錫想借「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表達什麼?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是劉禹錫《陋室銘》中的兩句。《陋室銘》,顧名思義,就是類似座右銘之類警戒自己的文章:不與世俗同流合汙,潔身自好,不逐名追利,保守節操,安貧樂道。劉禹錫當時仕途受挫被貶到一個小地方就任,當地縣令給他安排一個很簡陋的房子。劉禹錫沒有因此妥協而卑躬屈膝屈服,選擇坦然接受目前的處境,因此而作《陋室銘》自勉。劉禹錫以古時兩位著名的人士為榜樣,表明自己的生活態度:雖然居室簡單,「山不在高」,「水不在深」,主要看山裡有什麼,水裡有什麼。山因仙而著名,水因龍而有靈氣。
  • 陋室銘的翻譯 陋室銘文言文翻譯
    《陋室銘》是劉禹錫創作的一篇託物言志駢體銘文,作者通過讀陋室的讚美,抒寫了自己志行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陋室銘》的翻譯,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陋室銘》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 品讀《陋室銘》,落魄之人「阿Q」式的自我精神麻痺
    名篇《陋室銘》《陋室銘》一文,我想大多數人要麼學過,要麼聽過,反正多少會有耳聞,文章的意思,即便是不知道內容,聽這個名字,大概也能猜到文章的意思,無非便是歌頌身處簡陋的環境,但依舊保持高尚的品質物質財富後面的文字,劉禹錫想要表達的則是,生活雖然沒有那麼多的奢靡與物質,但是簡單的生活,一樣可以讓人滿意,快樂。他可以選擇聽音樂,可以選擇讀書,不去想那些紛亂的世俗之事。
  • 陋室銘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陋室銘主旨句作用
    《陋室銘》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創作的一篇託物言志駢體銘文,作者通過對陋室的描寫,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那麼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陋室銘》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 早讀6:高考名句名篇巧記:《陋室銘》《小石潭記》
    《陋室銘》(劉禹錫)①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助記] 本段運用類比點明主旨「惟吾德馨」,陋室不陋。②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