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張強 攝
1月15日下午,第二屆「亞蓉歐」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在成都舉行,來自波蘭、新加坡、泰國、巴基斯坦、義大利、捷克等國家駐川駐渝領事館高層,省、市、區政府部門代表、物流領域專家、物流企業負責人等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名嘉賓會聚一堂,一起探討和分享了成都國際班列帶來的發展與合作新機遇。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開行已超4600列,拉動進出口貿易額超200億美元,其中超60%的貨源來自四川省,有力帶動了西部地區外貿發展。
本次大會上舉行了「一帶一路」產業園區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儀式,該「聯盟」由成都國際鐵路港聯合中白產業園、中老磨憨-磨丁經濟開發區、羅茲產業園、泰國產業園、布列斯特市、天津東疆保稅港區、中馬產業園等共同參與組建。該聯盟的各個成員將發揮各國園區產業優勢,藉助亞蓉歐通道串聯供應鏈上下遊環節,共同促進通道經濟轉化為產業經濟。
成都作為首批國家陸港型物流樞紐,承載「一帶」與「一路」的有機銜接,支撐歐洲和東協貿易國際運輸走廊的融合發展。
目前,成都國際班列已迅速成為全國運行最穩定、運行時間最短、發班頻率最高的「亞蓉歐」經貿物流國際大通道,在聯接境外26個城市、境內15個城市中,以優質的貿易夥伴為載體,開展多元化的對外合作,共同打造物流、貿易、金融、產業等運貿一體化服務平臺,成為促進歐洲和東協貿易國際運輸走廊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
為構建起以成都為樞紐,通達全球的國際班列通道體系,成都國際鐵路港向全球多式聯運參與機構發出構建「亞蓉歐」大通道合作的邀請,聯合德鐵、俄鐵物流、白俄鐵、越南鐵路、中老鐵路、塞爾維亞鐵路、欽州港、成都海關、南寧海關等,在國內率先探討中歐班列與中老鐵路合作,繼續深化跨裏海國際運輸合作,打造以「亞蓉歐」班列輻射中南半島、銜接中亞地區、聯通歐洲腹地的國際貿易新路徑。同時與沿線鐵路、海關等部門共同研究運輸時效提升及通關創新模式。
青白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倡議、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賦予了成都國際鐵路港前所未有的歷史使命和重任。將加快建設「陸海聯運樞紐,對外開放高地」,形成「兩聯盟、一基地」的區域發展新模式,將服務成都加快建設面向泛歐泛亞的國際門戶樞紐,推動構建「買全球、賣全球」的國際貿易新格局。
每日經濟新聞 張強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