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點餐」 社區「做菜」

2020-12-21 人民網

走進浙江金華義烏市江東街道雞鳴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來自厄瓜多的大衛正在給來自土耳其、墨西哥等10多個國家的外籍居民以及義烏的本地居民上西班牙語課。

雞鳴山社區有境外客商1300餘名,來自59個國家和地區,人口流動性大,文化背景多樣。「以前,外籍居民有學習漢語的需求,我們就邀請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為他們授課。現在,這些外籍居民也為本地的年輕居民上起了外語課。」雞鳴山社區黨委書記何文君說。

居民「點餐」,社區黨委聯合共駐共建單位「配菜」「做菜」,雞鳴山社區的做法是金華市加強市域治理的縮影。金華市通過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服務共商、基層共治、機制共抓,著力提升城市社區組織力,讓城市更溫暖。

在東陽橫店聚集了4萬多名「橫漂」。為保障社會和諧穩定和影視生產有序開展,橫店以「橫漂黨支部」為引領,細分紅色網格,壓實網格員責任,從維護權益、介紹工作、提升技能等方面提供服務,實現了「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

金華市婺城區青春路社區的老蔣,離婚後與八旬老母親住在一起,最近因中風,生活無法自理。社區黨員網格員邵亮獲悉後,不僅送來了幫扶資金,還幫他辦理殘疾證、申請相關的護理補貼,母子二人很受感動。

近年來,金華市把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納入網格,實行「網格 黨支部(黨小組)」的「紅色網格」模式,發揮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的帶頭作用。目前,金華市共建有基層網格5996個,配備專職網格員6078名,黨員網格員5.2萬名,確保每個網格都有黨組織、每名黨員都在網格中,常態化開展民生服務、矛盾調處、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16日 19 版)

相關焦點

  • 居民「點菜」,政府「做菜」!南灣114項社區民生大盆菜道道「誘人」
    今年以來,南灣街道充分發揚實幹精神,大力地推進民生幸福建設,點菜問需於民,「配餐」精心製作,突出居民迫切需求的「小、急、難」項目,全面開展社區民生大盆菜建設,包括綠化提升、翻新修繕路面、建設休閒活動場所、安裝照明設施及服務類項目等,著重消除安全隱患,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設施,著力解決了一大批民生問題。
  • 居民點單,社區上菜!光明區東坑社區共建幸福家園
    茅洲河光明區鳳凰街道東坑社區段水清岸綠,一股股青草香撲面而來。 沿著綠道漫步到東坑水溼地公園,園內親水平臺、休閒步道、復古涼亭等設施一應俱全,成為了居民們家門口的休閒場所。 居民鍾女士高興地說,「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沒想到這兩年社區發展的這麼好,環境明顯改善,業餘生活越來越豐富,讓我們感受到滿滿的幸福!」
  • 居民點單,社區上菜 ! 光明區東坑社區共建幸福家園
    茅洲河光明區鳳凰街道東坑社區段水清岸綠,一股股青草香撲面而來。  沿著綠道漫步到東坑水溼地公園,園內親水平臺、休閒步道、復古涼亭等設施一應俱全,成為了居民們家門口的休閒場所。  居民鍾女士高興地說,「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沒想到這兩年社區發展的這麼好,環境明顯改善,業餘生活越來越豐富,讓我們感受到滿滿的幸福!」
  • 鳳凰街道東坑社區:居民點單、社區上菜,共建幸福家園
    沿著綠道漫步到東坑水溼地公園,園內親水平臺、休閒步道、復古涼亭等設施一應俱全,成為了居民們家門口的休閒場所。居民鍾女士高興地說,「沒想到這兩年社區發展的這麼好,環境明顯改善,業餘生活越來越豐富,讓我們感受到滿滿的幸福!」
  • 社區取暖點:居民喝薑茶包餃子暖身更暖心
    在漢陽漢博佳園社區取暖點,居民們正在包餃子12月28日凌晨,風雪低溫使武漢的天氣達到了冰點,上午10時,記者來到花惠社區解放公園路49號取暖點,幾位老人坐在沙發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喝茶記者從武漢市民政局了解到,按照取暖點開放要求,即最低氣溫低於0℃(含0℃)或最高氣溫低於5℃(含5℃),有居民需求的社區必須開放社區取暖點,確保困難群眾安全越冬。從月初第一波寒潮來襲,全市1500個取暖點運行良好,基本滿足了廣大社區居民群眾的需求。
  • 朋友圈 | 把社區「家底」曬出來! 手繪水彩地圖走紅社區 居民點讚...
    07-09 18:51:24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晚報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蕎 文/圖社區內所有便民服務點被一一囊括,大到毗鄰的其他社區位置,小到轄區內的桶裝水配送點,地圖上用紛呈的顏色、形象的簡筆畫標註出了轄區內所有熱門地點。
  • 「花式愛心餐」暖心社區一線工作者
    鹹寧網訊(記者葛利利 通訊員張麗娟)「快來,快來,新鮮出爐的粉蒸肉和肉圓湯……」3月5日中午12時許,鹹安區西大街社區,吳秀珍像往常一樣,將剛做好的粉蒸肉和肉圓湯拿到社區,給社區工作人員加餐。今年74歲的吳秀珍是西大街馬王廟20號的居民。
  • 守護居民健康!薯田埔社區開展暖心活動
    近日,一場以「愛在薯田埔」為主題的民生微實事項目暨守護健康系列行動在光明區馬田街道薯田埔社區小廣場拉開序幕,活動特別設置了義診、義剪、有獎問答、趣味遊戲等互動環節,吸引了大批社區居民熱情參與。活動當天,義診、義剪、有獎問答等各個攤位排起了「長龍」,居民群眾紛紛參與到了健康守護行動中來。
  • 社區|徐家營街道大廚進社區教做年夜飯
    按照居民「點單」心願,社區黨總支進一步發揮「鄰裡中心」優勢,組織轄區共建單位-國陽大酒店的大廚,走進社區,來了一次現場教學,手把手教居民製作年夜飯。 在經過社區工作人員的緊張籌備後,消息公布在社區微信公眾平臺告知轄區居民,接著,社區辦公室電話就忙碌不停,報了50多人。
  • 黨員下沉社區 專業服務獲居民點讚
    法官下沉社區開展法律諮詢服務 圖片來源:紅衛路街八大家花園社區「法官下沉街道,我們諮詢法律問題更加方便了!」12月18日上午,八大家花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不少居民在排隊等候諮詢,這是紅衛路街第三場市中院法官下沉接單法律諮詢活動。
  • 居民高空亂拋物製造「聖誕樹」 掛滿餐盒塑膠袋
    居民高空亂拋物製造「聖誕樹」 掛滿餐盒塑膠袋圖為行道樹上掛著的垃圾  新浪微博 @ 七點鐘001:這是今天在漢口解放大道看到的,樓上住戶往樓下扔的塑膠袋、飯盒等垃圾。  記者微訪 鬧市景觀樹上掛滿餐盒、塑膠袋等垃圾,網友戲稱其為醜陋的「聖誕樹」。  博主喻先生前天經過解放大道西馬路時,見路邊景觀樹上掛滿白色垃圾,迎風搖擺,都是臨街居民樓上高空拋物所致。  記者昨現場看到,這棵樹位於解放大道臺北路天橋附近,一排門面前共有12棵景觀樹,都種在花盆裡,中間兩棵樹枝上掛的垃圾最多,餐盒、破襪子、塑膠袋、衛生紙什麼都有。
  • 寒潮來襲,漕河涇社區食堂人氣不減反增,居民盡享暖心幸福「食」光
    老年人買菜、做飯更加不便,家門口的漕河涇社區食堂很好地解決了老人吃飯的難題。1月7日中午11點,位於漕東支路上的老年助餐點——漕河涇社區食堂內熙熙攘攘,十幾位老人已經在排隊買飯,寒潮天氣下,這裡的人氣不減反增。社區食堂「冬日上新」
  • 「點餐式」職業技能培訓 促進精準式就業
    12月16日,在精河縣託裡鎮沙山子社區舉辦的服務技能培訓班上,來自自治州的護理老師用理論講解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向村民傳授老年人護理的相關知識。現場學習氛圍濃厚,學員熱情高漲。  精河縣沙山子社區居民拉特哈說:「老師講課的內容特別實用,讓我們聽得懂、聽得明白。我也想通過護理班的培訓,讓自己掌握一技之長,找一份護理工作來增加家庭收入。」
  • 鞍山:居民點單 大廚教做撈拌汁
    大廚授課現場,居民爭相提問。  日前,站前街道中天社區請來市烹飪協會中級廚師為居民授課。一連四天,居民認真聽課做記錄,每次學習,社區活動室都坐滿了人。雖然都是五六十歲的婦女,對於做飯做菜似乎並不陌生,但真正較起真來,還真有不少誤區。  做撈拌汁、魚香土豆、蒸春餅、水餃蒸餃如何和面等十幾道家常菜品和麵食一一講授。
  • 錦旗送到紅帆驛站,濟東新村社區志願者獲居民點讚
    近日,太白湖新區濟東新村社區暢和園「紅帆驛站」內發生了暖人心的一幕。社區居民劉憲勝、齊方梅、陳長菊和楊淑玲四位老人將一面印有「弘揚雷鋒精神,愛心無私奉獻」的錦旗親自交到了張媛媛的手中。「她幫我辦理電子健康通行碼和居民醫療保險繳費,同時還在我的老年機上設置了親情號碼,只要按下一個鍵馬上就能找到她……」劉憲勝老人稱讚地說。就是這個親情號碼關鍵時刻幫助老人解決了大問題。
  • 成都市青羊區光華街道浣花社區茶文化活動獲居民點讚
    為豐富青羊區光華街道浣花社區轄區居民文化生活,增加居民對茶的認識和了解,日前由青羊區光華街道辦事處、浣花社區居委會主辦,青羊區綠色浣花社區文體綜合服務中心承辦的浣花社區「悠悠茶香濃」—茶藝文化活動系列活動在浣花社區二樓順利舉行,獲得了居民的喜愛和點讚。
  • 服務居民 北京東城區韶九社區「早8晚9」錯時上下班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馬曉晴)延長社區開放時間為居民提供便利,老年飯桌化解老人吃飯難題,陽臺菜園為生活添趣增綠,擴大活動面積為百姓提供服務……北京東城區東華門街道韶九社區創新社區治理模式,淡化「社居」界限,使社工與居民親如家人。
  • 金色裡程社區開展「冬至送愛心餐」活動
    冬至節臨近,12月19日,白洋灣街道金色裡程社區開展了「冬至送愛心餐」活動,為轄區內的空巢老人送去了溫暖和關心。一大早,社區工作人員就為製做冬至愛心餐忙碌起來,買菜、撿菜、洗菜、切肉、洗魚,大伙兒分工協作,幹的熱火朝天。一上午過去,滿滿一桌「吉祥菜」新鮮出爐:象徵團圓的獅子頭,如意的豆芽菜,寓意「金元寶」的蛋餃,「年年有餘」的紅燒魚等。
  • 居民自治,看看寶山這個社區是怎麼做的
    書記帶領社區幹部,每天在小區的樓道和主要通道向居民介紹「社區通」,每天下午5點至7點利用下班時間走入居民家中,同時黨總支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社區通」的推廣增添了活力。目前,臨江新村居民區「社區通」註冊人數1808人,黨員身份136人。定期開展培訓活動,建立「小通通」鐵粉群。
  • 九峰苑社區:「金融大篷車進社區」 情深意重惠居民
    新湖南客戶端12月4日訊(通訊員 彭琴)為普及防非打非知識,促進金融與消費的結合,由長沙市市金融辦、長沙市市工商聯等單位主辦,長沙市天心區桂花坪街道九峰苑社區等單位承辦的「金融大篷車進社區」活動於12月4日在九峰苑社區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