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 | 把社區「家底」曬出來! 手繪水彩地圖走紅社區 居民點讚...

2020-11-23 上遊新聞

07-09 18:51:24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晚報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蕎 文/圖

社區內所有便民服務點被一一囊括,大到毗鄰的其他社區位置,小到轄區內的桶裝水配送點,地圖上用紛呈的顏色、形象的簡筆畫標註出了轄區內所有熱門地點。

三修三改的地圖,一「圖」打盡社區情況。它正出自大渡口區滬漢社區工作人員歐陽琳之手。日前,一張手繪水彩地圖在大渡口區滬漢社區「走紅」,2000份地圖在送「圖」上門的同時,也將便利送至每位居民手上。

初衷

三易其稿 讓地圖做到真正便民

「社區的託老所在哪兒?」「城市一卡通充值點能不能找到?」若在以前,問路者多半得到的是搖頭的回答。

但如今,這張雙面印刷,一面是地圖,一面是便民服務單的手繪地圖會告訴你答案。

▲手繪地圖初稿

細看這幅地圖,不禁會發現其中的色彩搭配,圖標形狀都處理得很是巧妙。包子店是一籠帶著顏表情的包子,藍色的ATM機代表銀行,社區所在位置則用一個栩栩如生的機器人標明。

「機器人是1:1畫的,機器人的原型就在我們社區的門口,不少居民笑稱這是社區的『地標性建築』。」

地圖不難看出幾分繪畫功底,昨(8)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來到滬漢社區,這個推測在創作者、社區工作人員歐陽琳這裡得到了證實。

38歲的歐陽琳告訴記者,自己當年高考是美術特長生,但大學專業學了廣告。算算時間,其實已經有10多年沒有拿過畫筆了。「水彩本身難度不大,顏色線條並不會難倒我。」 地圖在一個晚上熬夜趕工完成,但歐陽琳稱這幅畫繪製得並不容易。

「社區面積雖然不大,只有0.6平方公裡,但剛開始繪製時,我什麼都想畫出來,這導致初稿看上去非常凌亂。」什麼地圖才能做到真正便民?為了解居民最真實的需求,也為了地圖更加精準,歐陽琳在參與各種院壩會、民意反映會的同時,也將轄區所有的商戶、小區、街道走了個遍,做到對社區情況瞭然於心。「社區出名的麵館飯店到底味道怎麼樣,哪家銀行只有ATM而不提供櫃檯服務,了解越深入,越詳細,畫圖時心中才會絕對有數。」

▲創作者、社區工作人員歐陽琳

▲三度易稿後的版本

將初稿中不必要出現的小區刪掉,便民性不夠,可提可不提的信息作以省略。地圖經過三次修改,才有了如今的樣子。「畫得很漂亮,看起來一目了然。」20多年的社區老居民陳光碧對這張手繪地圖讚不絕口。「我們社區是大渡口老城區的中心地帶,不少巷子和老舊小區很多原住民都找不到。」陳阿姨說,自己年紀大了,並不會使用手機地圖。有時候想不起具體某個藥店,某個ATM在哪個位置,都會拿出地圖來看一看,非常方便。

成型

把「家底」曬給居民 2000份地圖送「圖」到家

打造十分鐘便民服務圈,滬漢社區黨委書記王迪將創作地圖的初衷,比作把社區「家底」曬給居民。「地圖的名字叫做「家在滬漢•共圓夢想」,家是一個有歸屬的地方,但怎麼才能讓居民通過地圖有獲得感、安全感?」

「老年人需要養老,生病時需要及時的醫療服務;青少年兒童愛玩是天性,需要青少年活動中心,這些東西既然存在,都需要在地圖上標註出來。」根據前期的走訪調查,王迪發現,不少社區居民並不清楚社區託老所、衛生服務站的具體位置,甚至不少老人根本不知道社區還有託老所。

這種情況並非出現在老年人身上的個例。「我們社區『放學來吧』微型少年宮在哪兒?」這個問題曾考倒了不少在社區長大的孩子。藥店、醫院、派出所甚至公交卡充值點等便民服務點在圖上一一體現,博物館、區殘聯、95中,育才小學等熱門地位置都做以標註。王迪說,繪畫比較直觀,而手繪又很形象。為了深度認識自己的社區,2000份手繪地圖還被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地送到了居民手中。

▲創作者、社區工作人員歐陽琳

「之前總聽鄰居說附近有家包子特別好吃,但搜了手機地圖也沒找到。」 為了照顧正讀初中的兒子,吳女士去年9月才搬入滬漢社區,算是新住民。她表示,其實自己拿到地圖才知道,那個萌萌噠的包子圖標就是社區網紅包子店的位置。「收到這份手繪地圖比較驚喜,覺得社區的服務很貼心,有用的信息基本上都有涉及。」

亮點

地圖標註愛心商戶 商戶居民紛紛點讚

記者注意到,在這份手繪地圖的上下方位置,有九家商戶被特別標註了出來。商戶類別從飯館、理髮店到超市、文具店,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幾乎都囊括其中。王迪告訴記者,這並非是地圖廣告。之所以單獨列出這九家商戶, 是因為它們皆為轄區內的愛心商戶。

「不管是否是轄區居民,只要參與街道的愛心志願活動,都可獲得愛心積分。100分可兌換10元愛心券,而愛心券則可以直接在愛心商戶中充當現金使用。」王迪說,愛心行動其實早在五年前就已啟動,但自從這張手繪地圖問世,愛心行動便被更多居民所熟知。

「地圖上的愛心商店有什麼用?」「這些商店都可以使用愛心券。」「怎麼才能獲得愛心券?」「參與志願愛心行動就可以。」這樣的對話,常常出現在社區居民的談話裡。

▲社區的愛心券

一次愛心巡邏、參與環保小分隊、教殘疾人做手編都能換取20分愛心積分,積分會按耗時和難度增加。李瑛瑛李大爺在記者採訪時,正來到社區準備換取愛心券。他告訴記者,之前他並不知道自己住了十多多年的社區居然還有愛心商戶。「我是從地圖上曉得的。」雖然參與志願初衷是懷揣義務服務的初心,但李大爺坦言,愛心商戶的存在,100分起兌的規定讓自己參加志願活動更有「幹勁」,積極性也更高了。

作為地圖上「榜上有名」的愛心商戶,仟禾面的老闆田大姐也想點讚這一份地圖。「剛開始加入愛心商戶,的確是抱著想生意更好的念頭。街道會按愛心券面值補貼,不會讓我們虧本。」田大姐表示,7月份以來自己就收了70元的愛心券,不少志願者拿著地圖找上門吃麵,以年輕志願者和老年人居多。田大姐說,愛心券一方面幫自己招徠了不少回頭客,一方面她也認為那些拿出愛心券的人都十分可敬。「愛心值得點讚。」

愛心商戶的選取,都是走訪了解居民的需求後確定的。「在店鋪數量上,社區會進行控制。條件不成熟、不過關的店鋪會進行取締。像之前居民反饋的,愛心商戶中沒有生鮮水果店,以後也會考慮在手繪地圖上添加。」王迪說,商戶和居民通過愛心商戶的形式,盡到了一份社會責任。獻愛心的積極性提高,也算是手繪地圖的一個「意外之喜」。

而地圖創作者歐陽琳也透露,未來會根據社區的實際情況對地圖進行調整升級,「地圖上標註了一家很出名的包子店,但現在店只開半天了。為了避免市民走冤枉路,這些更新的信息將也會酌情補充到地圖上。」

責編 姜京谷 審校 黃豔春 總值班 官毅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青華社區 手繪帆布包紀念婦女節
    @青華社區 手繪帆布包紀念婦女節   3月6日,光華街道青華社區開展了紀念婦女節手繪帆布包趣味活動,提前為社區的女性居民送上節日祝福。  首先,社區居民在籤到後領取帆布包,志願者展示了各種圖案的包供大家挑選。
  • 剛到成都把火鍋底料當湯喝 希望社區設手繪雙語地圖
    剛到成都把火鍋底料當湯喝現在已娶了個成都妹兒吃火鍋、打麻將、逛街買菜、擺龍門陣,生活在成都七年,陳嘉敬完全被「改造」成了一個地道的成都社區居民建議社區裡多一些外國人能夠參與的公益組織設置雙語標識、手繪社區雙語地圖「陳嘉敬在成都生活多年,對城市和社區的情況非常熟悉,中英文交流都沒問題。」在桐梓林社區黨委書記張家蓉看來,這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年輕人一直樂於參與公共事務。
  • 四川自貢居民為社區送「贊詩」 點讚社區幹部是「溫涼不定露風人」
    社區引領家賢守,賞盡空前有幸臣」。2月3日,自貢市自流井區檀木林社區居民張先生,為檀木林社區黨員幹部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創作了一首七絕「贊詩」。當天,檀木林社區居民張先生一早便來到了社區居委會辦公室,將一卷紅紙鄭重地交到了檀木林社區黨委書記陳豔的手裡。張先生說,「看著社區黨員幹部為守護居民安全日夜奔走一線,真的很感動。因此創作了這首詩,表達我的感動與感謝。
  • 牛角塘社區:手繪餐盤倡導「文明食尚」
    牛角塘社區的孩子們在紙制餐盤上繪上節儉主題的手繪畫,送給居民後受到熱捧。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胡媛媛 攝 長沙晚報8月24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媛媛)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孩子們上演詩詞PK,字字句句「講糧心」;在百個紙制餐盤上繪上節儉主題的手繪畫,送給居民倡導踐行「光碟」。
  • 雨花區牛角塘社區:娃娃賽詩詞「講糧心」 手繪「節儉餐盤」送居民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孩子們上演詩詞PK,字字句句「講糧心」;在百個紙制餐盤上繪上節儉主題的手繪畫,送給居民倡導踐行「光碟」。今日,一場新穎的「文明餐桌 光碟行動」在雨花區左家塘街道牛角塘社區舉行,志願者們更把文明倡議送到韶山路、勞動中路等沿線300餘個門店,提倡節儉「新食尚」。「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米粒,一粒粒,堆成糧堆高萬米」,詩詞PK賽上,孩子們唱主角,節糧詞句讓大夥受益匪淺。如何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
  • 手繪水彩圖片唯美人物,超多人點讚收藏值得推薦
    別人怎麼能用水彩畫出那麼好看的人物呢?每次看到那些比較厲害的插畫大師畫的水彩人物都忍不住這樣感慨,愛畫君平時看到好看我的水彩人物手繪也會收藏一些,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組收藏很久的水彩人物手繪圖,大家看一下吧!
  • 點讚!小區安裝「共享晾衣架」 曬出居民幸福感
    ,不僅影響美觀,還存在安全隱患,今天,在廣川街道辦事處興文社區的幾個小區裡就出現了一個新物件,那就是 「共享晾衣架」!      上午九點多,陽光正好,天元小區的居民李大爺就把自家的被子拿了出來,今天曬被,他再也不用絞盡腦汁的栓鐵絲了,因為他們小區來了一個新設施!
  • 居民自治,看看寶山這個社區是怎麼做的
    書記帶領社區幹部,每天在小區的樓道和主要通道向居民介紹「社區通」,每天下午5點至7點利用下班時間走入居民家中,同時黨總支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社區通」的推廣增添了活力。目前,臨江新村居民區「社區通」註冊人數1808人,黨員身份136人。定期開展培訓活動,建立「小通通」鐵粉群。
  • 成都市青羊區光華街道浣花社區茶文化活動獲居民點讚
    為豐富青羊區光華街道浣花社區轄區居民文化生活,增加居民對茶的認識和了解,日前由青羊區光華街道辦事處、浣花社區居委會主辦,青羊區綠色浣花社區文體綜合服務中心承辦的浣花社區「悠悠茶香濃」—茶藝文化活動系列活動在浣花社區二樓順利舉行,獲得了居民的喜愛和點讚。
  • 華達社區舉辦慶六一親子手繪彩蛋活動
    為迎接慶祝六一兒童節的到來,5月27日晚,華達社區舉辦了慶六一親子手繪彩蛋活動。社區工作人員提前準備了彩蛋繪製工具:水彩筆,鹹鴨蛋。
  • 沈家店社區居民爭「曬」幸福
    3月28日,沈家店社區「婦女之家」傳出陣陣歡笑聲,社區居民聚在這裡下棋、打牌,聊著最近發生的事兒,爭著曬著幸福。76歲王鳳英婆婆是社區編織能手,從十二歲就學打毛衣,二十歲就開始自己創作,幾十年來毛衣編織成了她業餘生活的全部,為展示自己織毛衣的本領,王婆婆從屋裡她拿出了幾十頂各種款式帽子、毛衣、裙子等,近80歲的她背有點駝,可唱歌跳舞她樣樣精通,瞧:她邊唱邊跳起了新疆舞,她說能這樣享受晚年,挺幸福的。
  • 日本大叔曬廚藝走紅朋友圈,網友:看曬出來的夥食,也太會吃了!
    2020-12-26 12:55:12 來源: 二哥娛樂大咖 舉報   日本大叔曬廚藝走紅朋友圈
  • 黨員下沉社區 專業服務獲居民點讚
    法官下沉社區開展法律諮詢服務 圖片來源:紅衛路街八大家花園社區「法官下沉街道,我們諮詢法律問題更加方便了!」12月18日上午,八大家花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不少居民在排隊等候諮詢,這是紅衛路街第三場市中院法官下沉接單法律諮詢活動。
  • 視頻|綿竹一社區書記光身排澇獲群眾點讚
    12日,一條短視頻在綿竹瘋傳,獲得眾多點讚。視頻中,兩名男子光著膀子,在幾乎齊肩的洪水中清溝、排澇。每一次彎身,他們頭部都要沉入滾滾洪水中,待雙手將腳下的障礙物打撈出來後,再將頭露出水面呼吸。雖然只是背影,這段15秒鐘的視頻被群眾點讚「很美很感動」。
  • 打造「學風」院落 成都成華區楓景社區映象書屋獲居民點讚
    打造「學風」院落 成都成華區楓景社區映象書屋獲居民點讚  人民網成都8月25日電 (王波)為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全民閱讀,營造書香社區,增強社區居民學習、8月23日,由成都市成華區聖燈街道楓景社區打造的「映象書屋」正式向居民免費開放,「映象書屋」位於聖燈街道楓景社區東城印象A區內,是東城印象「學風」院落打造的重點文化工程之一,總面積約為200餘平方米。書屋內部分為茶吧休閒區、閱讀區、書畫練習區、親子閱讀區等多個區域。
  • 居民「點餐」 社區「做菜」
    走進浙江金華義烏市江東街道雞鳴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來自厄瓜多的大衛正在給來自土耳其、墨西哥等10多個國家的外籍居民以及義烏的本地居民上西班牙語課。雞鳴山社區有境外客商1300餘名,來自59個國家和地區,人口流動性大,文化背景多樣。
  • 銀川:金家巷社區曬被架子上崗了
    居民在公共晾曬區曬被子。居民曬被子是個老習慣,也是個硬需求。黃河東路金家巷社區的安怡A區是老年人集中的小區,天氣晴朗時,小區的健身器材、綠化帶、小樹間總是橫七豎八地搭著被子。7月26日記者看到,安怡家園7號樓後面有4個曬被架,位置剛好在通道邊,全天都能曬到太陽,每個架子上可以曬3床大被子。「社區設立的這個曬被架真是太方便了,以前曬被子家裡還得準備繩子,找距離合適的樹,有時候樹下還會掉樹膠。」居民趙大姐說。
  • 寧波這些社區創意,央視點讚
    寧波這些社區創意,央視點讚 2020-07-04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居民點單,社區上菜!光明區東坑社區共建幸福家園
    茅洲河光明區鳳凰街道東坑社區段水清岸綠,一股股青草香撲面而來。 沿著綠道漫步到東坑水溼地公園,園內親水平臺、休閒步道、復古涼亭等設施一應俱全,成為了居民們家門口的休閒場所。 居民鍾女士高興地說,「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沒想到這兩年社區發展的這麼好,環境明顯改善,業餘生活越來越豐富,讓我們感受到滿滿的幸福!」
  • 九峰苑社區:「金融大篷車進社區」 情深意重惠居民
    新湖南客戶端12月4日訊(通訊員 彭琴)為普及防非打非知識,促進金融與消費的結合,由長沙市市金融辦、長沙市市工商聯等單位主辦,長沙市天心區桂花坪街道九峰苑社區等單位承辦的「金融大篷車進社區」活動於12月4日在九峰苑社區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