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當零食,野生不夠吃,如今被大量種植,卻常遇滯銷

2020-12-23 騰訊網

導讀: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分享種植技術和市場。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兒時當零食,野生不夠吃,如今被大量種植,卻常遇滯銷。

作為南方農村長大的孩子,筆者覺得要比北方的孩子幸運很多。不說生活條件的差異,就吃過的野果子要比北方多一些。特別是秋天成熟的野果子來說,桃金孃、刺梨、拐棗這些都是南方農村孩子曾經津津樂道的美味,在北方可不多見或者說是沒有。那麼在同樣的經濟條件下,過去南方農村的孩子就比北方農村孩子要幸福很多了。

本文筆者要跟大家來介紹一種南方的野果子,只不過目前這種野果子發展成了常見水果,走進了消費市場,不僅南方人能夠吃得到,在北方也能通過商場購買,享受這種水果。小時候吃這種野果子的時候,大人總是說吃又在吃雞屎,實際說的就是雞屎果。當年人們把它叫雞屎果,其實我們一直很不理解,為何將一個如此美味的果子叫一個如此骯髒的名字呢。後來仔細去認識這野果子才發現,原來雞屎果的名字是因為這果子成熟之後會從樹上掉下來,然後砸在地上碎了就像一坨雞屎一樣。

以上是農村人給出的一個解釋,也沒有任何考證,不知是真假。但不可否定的是,這種野果子在當年可是十分搶手的野果子。村裡也就幾棵,都是野生的,每年到了這些雞屎果成熟的時候,小孩子要麼就爬樹去摘,要麼就是拿竹竿敲,想盡各種辦法採摘,還經常出現哄搶的畫面,寥寥幾棵樹的果子根本無法滿足全村的孩子,完全不夠吃。

後來,大致在2000年之後,雞屎果開始被農民種植。自此農村的雞屎果就不再這麼叫了,而是有了新的,更高大上的名字,芭樂或者番石榴。也就是當下市場上常見的水果番石榴。記得小時候吃番石榴的時候,還經常鬧出一個笑話,吃多了青澀的番石榴之後會造成大便困難,很多農村孩子都體驗過這個難處吧。

番石榴最先被大量種植是在廣西地區,隨著番石榴在水果市場流通,並且打開各地市場之後,在廣東、福建也開始大規模種植。其中種植的番石榴品種不斷更新,以前只有桌球大的番石榴,如今都改良成了比碗還大,口感更清甜香脆了。新品種的番石榴在口感改良之後更暢銷市場。

以上是番石榴在農村人眼裡的發展,從野果子演變成市場大眾水果。那麼這水果來自哪裡呢?有何價值呢?原產南美洲。中國華南各地栽培,常見有逸為野生種,北達四川西南部的安寧河谷,生於荒地或低丘陵上;果供食用;葉含揮髮油及鞣質等,供藥用,有止痢、止血、健胃等功效;葉經煮沸去掉鞣質,曬乾作茶葉用,味甘,有清熱作用。

番石榴的價值是固定的,但市場卻不斷在變化。經過人們大量種植之後,番石榴市場也經歷了一陣瘋狂,如今成了大眾水果,一個問題卻經常出現。在南方地區,不少番石榴產地經常有新聞爆料農民遇上滯銷,賣不動,經常爛一地。這是市場常見的現象,也是瘋狂種植之後的必然後果。不知你們聽說過番石榴滯銷的新聞嗎?你們喜歡吃番石榴嗎?為何一個農村野果子發展成大眾水果之後會頻頻出現滯銷呢?歡迎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本文僅是筆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這種白色「蟲子」,兒時當零食吃,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做泡菜
    導讀:這種白色「蟲子」,兒時當零食吃,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做泡菜以前的農村生活不好,很多農村娃沒有錢去買零食吃,所幸那個年代農村環境十分的好,在野外有十分多的好吃的可以用來解饞,所以兒時那會,嘴巴饞了,就去野外找好吃的
  • 常誤認為是苦瓜,味道卻很甜蜜,兒時常當零食吃,如今稀罕少見
    導讀:常誤認為是苦瓜,味道卻很甜蜜,兒時常當零食吃,如今稀罕少見很多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大多都吃過野果,畢竟在那個年代,生活條件可沒有現在這麼好,想吃零食基本上不現實,娃們為了解決嘴饞的問題,就只能去野外採摘野果來吃了
  • 這野果長得像蟲子,兒時常當零食吃,如今20元一斤,常做成泡菜
    導讀:這野果長得像蟲子,兒時常當零食吃,如今20元一斤,常做成泡菜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大多在兒時那會吃過不少野果,之所過那時候吃野果而不吃水果,也跟那個時候的經濟條件有關。以前農村條件不好,都沒啥錢給娃們買零食吃,但那個時候的農村環境卻非常好,野生植物眾多,且又無汙染,所以這些野生植物結出來的野果自然而然就成了不少農村娃兒時的零食。可別小看野果,它們雖然不是人工種植的,但是味道卻不比水果差哪裡去,有些還比現在市面上的水果好吃呢,要不然現在也不會有那麼多野果被種植。
  • 果子渾身是刺,不能吃卻很值錢,如今被大量種植
    果子渾身是刺,不能吃卻很值錢,如今被大量種植 當下正是金櫻子成熟的季節,在農村的山裡常常能夠偶遇金黃色的一個個小果子,外錶帶著刺讓人又愛又恨。農村娃見到絕對不會手下留情,擼起袖子就使勁採的,不認識的人遇到這帶刺的傢伙,恨不得遠離一點,省的衣服被刺劃破了。
  • 人稱長壽果,種植歷史超3000年,過去賣四五十元1斤,如今常滯銷
    導讀:人稱「長壽果」,樹齡達500年,過去價高吃不起,如今常出現滯銷 農曆七月份到了,這也就意味著收穫的時節到了,不僅稻穀、玉米和高粱等穀類作物將要成熟了,還有很多的水果也將要成熟上市了。
  • 農村4種奇葩野果,兒時摘來當零食吃,如今都很貴,見到可別錯過
    導讀:農村4種奇葩野果,兒時摘來當零食吃,如今都很貴,見到可別錯過夏季是一個水果大量上市的季節,如西瓜、荔枝、枇杷、葡萄、櫻桃等水果,均是夏熟水果,它們不僅好吃,營養也十分的高,故而夏季雖然炎熱,但很多人依舊喜歡夏季。
  • 農村娃兒時當零食吃,如今50元一斤成稀罕水果,俗稱「老鼠瓜」
    導讀:農村娃兒時當零食吃,如今50元一斤成稀罕水果,俗稱「老鼠瓜」農村長大的朋友,大多都吃過野果,尤其是90年代以前的,幾乎都把野果當零食吃了,畢竟在以前那個年代,水果可不像現在這麼容易買到,而野果卻在農村野外及山裡隨處可見
  • 長得像老鼠屎,兒時常挖來當零食吃,如今很少見,市場30元一斤
    導讀:長得像老鼠屎,兒時常挖來當零食吃,如今很少見,市場30元一斤說到零食大家會想到什麼?說到這裡,筆者想到兒時吃過的一種東西,它長得像老鼠屎,但兒時常去山裡挖來當零食吃,不過如今很少見,市場上的價格也很貴,都賣到了30元一斤了。
  • 俗稱「牛卵坨」,兒時常摘來當零食吃,如今15元一斤成熱門水果
    對於很多90年代以前農村長大的朋友來說,野果可以算得上是一種十分經典的零食了,要知道以前雖然也有水果,但是很多農村家庭並沒有多少錢去買來吃,反倒是野果,在那個年代的農村野外有很多,不要錢不說,還十分的好吃,因此很多老一輩的農民都會帶農村娃去認識各種各樣的野果,娃們饞了就可以自己去野外採摘野果來吃。
  • 中國山竹「不夠吃」,從泰國大量進口,為何越南山竹依舊滯銷?
    中國是全球進口水果最大的市場之一,每年中國都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水果,例如泰國地區的水果,有近七成都是出口中國,雖然中國也有栽種相應的水果,但是部分水果依舊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情況,山竹就是其中一種。山竹營養豐富,擁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但是山竹在中國的產量一直很低,而且由於山竹的生長周期慢,一般需要種植好幾年,才可以結出果實,在等待結果的這段時間中,種植這種水果只有付出沒有收入,而且山竹的採摘需要人工進行,並且容易損壞不易保存,因此中國市場上對於山竹的需求量雖然很大,但是願意投入種植的農戶卻不多,產量也不高。
  • 國內少有種植,常當野菜挖來吃,國外卻大量種植,成名貴香料
    導讀:國內少有種植,常當野菜挖來吃,國外卻大量種植,成名貴香料春季到來之後,農村野外的各種野生植物開始生長,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專門跑到農村,做什麼呢?一個是踏青賞春景,一個是挖野菜。說實話,現在野菜已經成了春季必吃的一類時蔬,不僅僅是因為這些野菜大多只在春季生長,更重要是很多野菜營養價值十分的豐富,必不常見的蔬菜差,在加之很多野菜還有著不低的食療作用,故而在現如今野菜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喜愛。但即便如此,很多野菜都少有人工種植,大多還是靠挖野生的為主,牛至就是這樣一種植物。
  • 別名和紅薯一樣,種子有劇毒卻被大量種植,南方人常當水果吃
    導讀:別名和紅薯一樣,種子有劇毒卻被大量種植,南方人常當水果吃我國地域遼闊,土地資源豐富,因此也就使得食物的種類豐富多樣,以至於國人在「吃」這件事上十分的在意,可以說只要是能吃的,基本上都曾被端上過餐桌,甚至於很有有毒或者有劇毒的食物
  • 兒時愛摘花的「臭草」,農民見到就除掉,如今卻被大量種植
    還記得兒時最愛摘一種花,它被農民稱為「臭草」,農民見到就除,如今卻被人們大量種植,這種植物就是馬纓丹。馬纓丹是很有名的「臭草」,主要是因為它的味道很難聞,很多人都不喜歡它的味道。其實單從外表來看,馬纓丹是一種很漂亮的野草,這種植物能夠全年開花,而且它的花朵特別漂亮,精緻小巧,清新脫俗,具有很高的觀賞性。
  • 桃樹蟲害後的分泌物,兒時摳下來當糖吃,如今卻炒到30元一斤
    導讀:桃樹蟲害後的分泌物,兒時摳下來當糖吃,如今卻炒到30元一斤以前的農村生活相對於現在來說,算是十分貧苦了,不過很多人回憶起那個年代的生活,都會說很幸福,因為那個年代農村幾乎沒有汙染,各種自然資源都十分的豐富,想要吃什麼
  • 兒時常當零食吃,如今卻炒成高端水果,農民種了賣不動,太坑了
    導讀:兒時常當零食吃,如今卻炒成高端水果,農民種了賣不動,太坑了對於許多農村長大的朋友來說,童年有著許多難忘的記憶,其中最能引起大家共鳴的,筆者個人認為是野果,畢竟對於很多90年代以前的農村朋友來說,那時候可沒什麼錢買零食吃
  • 兒時最常吃的「水果」,如今遍地生長無人採,酸甜多汁又解饞
    還記得小時候,零食很少,水果的品種也少,偶爾吃一次糖果都感覺無比幸福。於是,為了解饞,山間地頭裡的野果成了我們兒時最美味的「水果」。在所有野果中,最常見的就是龍葵果,哪哪都會出現它的身影。龍葵,在我們老家,並不叫龍葵,而是叫「苦涼菜」,常被用來做菜吃。路邊的這野菜,全身都是寶,葉子能做菜,果實能生吃,但吃過的人還挺少。
  • 兒時常當零食吃,如今成高端水果,一斤30元,很多人以為是進口貨
    導讀:兒時常當零食吃,如今成高端水果,一斤30元,很多人以為是進口貨夏季雖然炎熱,但是很多朋友卻十分喜歡夏季,因為夏季是很多水果豐收的季節,不僅農民朋友們可以得到回報,吃貨們也能吃到好吃的水果,像荔枝、西瓜、芒果、楊梅
  • 兒時常當零食吃的野果,如今20元一斤成高鈣果,農民卻不願種
    文丨無憂 在70、80年代,很多農村的孩子因為家境貧寒,所以吃不上零食和水果,碰上嘴巴又特別饞,身上也沒有錢的時候,那該怎麼辦呢?野果就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食物了。那時候的農村沒有環境汙染,也沒有到處都是農藥的痕跡,所以可以非常放心地吃野果。
  • 野生已難尋,一斤800元,種植的也是稀罕貨,卻常被認為是騙局
    但資源豐富也有許多物質是供不應求的,不是被大量索取就是再生速度無法滿足現有需求導致資源枯竭的。現如今很多野生資源已經難找,種植的都成了稀罕貨,時常出現有市無價的局面。這幾年就有一種珍貴的野味,它一面是越來越稀罕,一面是總被許多人認為是騙局。
  • 它是秋季農民重點根除「害蟲」,兒時是零食,如今卻賣68元一斤
    秋季的時候,常看到一些人在樹幹的底部刷石灰水,兒時的時候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後來聽大人說,這樣做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蛀蟲的作用,一些地裡的蟲子就不會順著樹幹爬到樹枝上了。原來這是一種防止蛀蟲的方法,在農村,其實有很多種防止蛀蟲的方式,對於不同的害蟲,有不同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