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重要情報洩露,要對鄰國實施外科手術打擊!俄警告:保持冷靜

2020-12-24 騰訊網

長期以來,中東地區的戰火一直沒有真正停歇過,而在南亞,近年來也是戰火不斷。印度作為美國的同盟國,也奉行著霸權主義,時常針對印度周邊國家軍事武裝強壓,意圖擴大印度領域版圖。自莫迪政府上臺,印度國內各種危機頻發,霸權主義也因此進一步膨脹,不時主動挑起周邊地區的流血衝突,同時還揚言要對鄰國巴基斯坦實施外科手術式的軍事打擊。不過印度的這一狂妄姿態,遭到巴基斯坦的嚴厲警告。近日根據印度當地媒體最新報導稱,巴基斯坦方面就最近印度在邊境過分活躍一事警告印度,將以武力反擊其宣稱的軍事打擊。

12月18日,在阿聯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巴基斯坦外交部長公開指出,印度將對巴基斯坦進行外科手術式襲擊這一計劃遭洩露,巴方表示將努力阻止任何存在衝突升級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印度仍然不聽勸阻繼續挑釁巴基斯坦,那麼巴方將會以沉重的軍事實力回擊敵人。之所以印度計劃要對巴基斯坦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是因為印度國內局勢極其糟糕,印度想要藉此針對巴基斯坦的軍事衝突轉移視線,避免國內外聚焦印度本土疫情。

12月11日,印度政府各層首腦在國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如果印度方面掌握巴基斯坦插手並鼓動印度境內農民進行抗議騷動的有關信息,那麼印度將針對巴基斯坦實施外科手術式的軍事打擊。從當前印度的有關表現來看,似乎該國已經做好針對鄰國巴基斯坦境內重要目標實施極具突然性的精準打擊的準備。在不久後,據印度國防部相關人士對外透露消息稱,印度國防部已經獲得印度政府就多達2800億盧比這一項巨額的軍購計劃的批准,這筆巨資將用於擴充印度部隊的武裝軍備,其中印度國防部將斥資2700億盧比,來為印空軍購買6架AWACS遠程雷達預警機。以及為印度海軍購買11艘新一代巡邏艦,外加購買印度國產38枚「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飛彈應用於這些巡邏艦。

除了為印度空軍和印度海軍部隊添置武器裝備之外,印度方面還加緊了在飛彈試射方面的相關行動。12月17日,據印度國防部相關人士透露消息稱,印度已經試射成功了一枚「大地-2」地對地巡航飛彈,這已經是印度方面飛彈試射行動的第二次成功。值得注意的是,「大地-2」巡航飛彈是印度自主研發的一種可攜帶核彈頭的飛彈,因此搭載的是新型慣導系統,因此極具靈活性,命中精度及突防方面都有所提升。據悉於印度近期還成功試射了一種類型為SMART超音速的反潛飛彈,以及類型為Shaurya高超音速戰術的彈道飛彈。

不過,如今的印度國內局勢確實一片混亂,不僅在抗疫行動上停滯不前,而且還面臨著舉國上下數以萬計的農民抗議示威遊行。據印媒於12月15日曝出的消息稱,此次爆發的印度農民抗議示威運動,能夠在短時間內發展到舉國上下的這種嚴峻形勢,是離不開巴基斯坦對於印度國內幾近糟糕的情形的「格外關注」。對於印度的指控,巴基斯坦予以否定,但是印度已經著手針對巴基斯坦實施外科手術式的軍事打擊,這讓國際社會十分擔心。俄羅斯就此公開發出警告:希望印巴雙方保持冷靜克制。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印度污衊中巴煽動該國農民騷亂,叫囂「外科手術式打擊」
    「如果國防部長掌握了中國和巴基斯坦插手印度農民騷亂的信息,那麼國防部長就應該對中巴實施外科手術式打擊」。這是印度馬哈斯特拉邦「溼婆神軍黨」領袖,國會議員牢特所發表的,令印度媒體都感到不可思議的言論。所謂外科手術式打擊,一般都是大國在不想挑起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下,利用遠程精確打擊武器、或者特種部隊對弱小國家的軍事、政治和經濟目標實施打擊,以達到迫使對方想自己屈服的目的。印度是個什麼樣的國家,中國和巴鐵又是什麼樣的國家?
  • 廈門創新胃癌手術「防洩露」技法 成功應用於胃中部癌全胃切除手術
    供圖 攝  癌症患者術後最害怕的復發問題,與術中「癌洩露」不無關係。近兩年醫學界最熱的膜解剖理論認為,胃繫膜的破壞可導致術中「癌洩露」,是術後復發、轉移的重要因素,保證手術繫膜的完整切除至關重要,可降低術後復發、轉移率。
  • 心臟外科手術百年傳奇
    心臟是決定著我們生存的重要器官,然而,它卻是柳葉刀最後被攻克的人體部位。現如今,人類已經可以十分從容地靠手術來糾正畸形的心臟,3D列印心臟的技術也漸漸成為現實。出生在醫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你或許很難想像那樣一個時代:一旦心臟出現問題,人類的生存就只能聽天由命。而這樣的事情,僅僅發生在70多年前。
  • 印度計劃二次空襲,200架戰機瞄準巴基斯坦境內
    來自印度國內方面報導稱,印度再度對巴基斯坦發動襲擊的可能性很大。「印度對巴基斯坦實施外科手術襲擊」在印度成為頭條新聞,巴基斯坦外交部長庫雷希再次宣稱,印度正在準備「外科手術襲擊」。印度方面認為,這是印度在政府轉移國內矛盾,緩解對印度內部問題的關注。
  • 這家醫院38場微創外科手術向全球同行直播 涉頭頸外科、泌尿...
    此次直播周,共設5個專題手術日,總計38場手術現場直播,由來自浙江省人民醫院頭頸外科、泌尿外科、胃腸胰外科、肝膽胰外科及微創外科、肛腸外科、心胸外科、婦科等多個外科的38位專家進行微創手術直播演示及學術講座,33位全國專家全程講解與點評,共同帶來外科「乾貨」盛宴。
  • 心血管外科成功實施北京天壇醫院首例TAVI手術
    等你們有空,整個團隊一定要去我們秦皇島做客呀!」11月30日,曹大爺開開心心地收拾行李辦好出院準備啟程回家。半個月前,這位老人還明顯胸悶憋氣,晚上平躺都成困難。曹大爺今年83歲,幾年前就確診為風溼性心臟病,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因為年齡較大,心功能差開胸瓣膜置換手術風險高。多家醫院都沒有為老人安排手術。曹大爺經過多方打聽,來到我科。
  • 心臟大血管外科成功實施罕見巨大左右冠狀動脈瘤合併多瓣膜病變手術
    近日,我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張爾永教授與肖正華副教授共同為一名56歲女性實施了「Bentall(主動脈根部替換術)+巨大左右冠狀動脈瘤切除+冠脈搭橋術+二尖瓣置換+三尖瓣成形術」,患者順利出院。患者近4年反覆出現活動耐量下降、心悸、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雙下肢水腫等情況,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經過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巨大冠狀動脈瘤。
  • 整形外科手術材料可用藍色貽貝殼合成
    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大學(NUST MISIS)科研人員和國際合作團隊,利用藍色貽貝的貝殼合成了安全、抗菌性能高的整形外科手術新材料。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陶瓷》期刊上。
  • 改變外科手術的野蠻,每個能無痛做手術的人都要感謝他
    在麻醉品發明之前相當長的時間裡,人類對疼痛束手無策,外科手術如同酷刑。外科醫生的技術是以他們的刀速來衡量的,外科醫生也被描述為「一個帶著刀的野蠻人」。威爾斯,則是第一個意識到麻醉在外科手術中的重要意義,第一個用笑氣作為麻醉劑進行手術的人,被稱為現代麻醉學的先驅者。
  • 美女網友引誘印度士兵洩密,印軍披露巴基斯坦情報人員騙局
    據印度媒體的報導,印軍方近來加強了對士兵使用手機上網的管理。原因是近來多次出現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特工偽裝成美女,在網上勾引印度士兵暴露印軍裝備動向和情報的情況。據美國CNN報導,印度拉賈斯坦邦警方逮捕了一名印度陸軍人員,理由時他曾向駐巴基斯坦的三軍情報局特工傳遞重要情報。這名士兵名叫索維·辛格(Somveer Singh),來自印度哈裡亞納邦,從屬於派駐在賈薩爾默的一個印軍坦克團。
  • 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都不穿內褲?醫生告訴你手術室的秘密
    但是,如果出血量太多的話,醫生的手術服和衣物都會被血液浸潤,所以一場手術下來,醫生的衣物幾乎不能再要了。這就導致了很多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都不會穿內褲。在公眾的視角中,普遍認為醫生都是形象莊重、儀表正經的樣子,竟然不敢相信外科醫生們上手術時不會穿內褲。
  • 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成功實施肝門部膽管癌根治手術
    紅網時刻10月21日訊(通訊員 寧海兵)隨著郴州市肝腫瘤微波消融技術研發中心落戶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近日,肝膽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肝門部膽管癌老年患者成功實施肝門部膽管癌根治手術,術後恢復良好,現已病癒出院。
  • 史蒂芬·斯特蘭奇,真的是一個優秀的外科手術醫生嗎?
    在漫威電影宇宙中,奇異博士原本是一個知名外科手術醫生,但因為一場車禍,手部嚴重受傷,再也無法拿起手術刀,在想盡辦法治療自己的過程中意外接觸了魔法,最後成為了守護地球的至尊魔法師。首先,在電影一開頭就出現了史蒂芬做手術的畫面,他沉著冷靜地為患者做手術,甚至還能分心和同事聊音樂,似乎手術對他而言只是小菜一碟。然而,當他洗手之後,穿上了自己的手術服,然後用沒有戴手套的手給自己戴上了口罩。
  •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襲擊事件,印度強硬派叫喊對巴「動武」
    據印媒17日報導,除已有的外交和經貿措施外,印度強硬派還在鼓動政府採取軍事選項。《印度時報》等媒體稱,印度總理莫迪在15日召開內閣安全會議後表示,此次事件是印度政府軍歷史上「在克什米爾地區遭受的最嚴重打擊」,警告「(襲擊事件)背後的人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 雷定坤:中印加勒萬河衝突背後印度國內政治動向簡析
    阻擊腐敗、打擊黑錢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腳暫且不論,其推出政令的方式和速度直接導致印度2017年經濟增長率下降約2個百分點。[2]又如2017年7月1日印度正式實施商品與服務稅(GST),統一了印度此前繁雜的間接稅徵收方式。但由於該稅改方案在全國範圍的實施速度以及方式的不妥,GST的稅收效果遠低預期。
  • 鄰國公開「選邊站」,拉攏美日俄還不滿足,攀上印度釋放危險信號
    眾所周知,在今年疫情的突然襲擊下,世界各國的發展進程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但在眾多國家積極抗疫的過程中,印度卻不斷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還挑起了與周邊多個鄰國的爭端,向邊境地區不斷增派兵力,大肆擴軍的印度成為了亞洲一顆隨時有可能引爆的「炸彈」。
  • 「換頭術」主刀者曝實情: 這是「人類頭移植外科手術模型」
    (原標題:「換頭術」主刀者曝實情: 這是「人類頭移植外科手術模型」)
  • 從外科手術到內鏡微創時代的親歷者和實踐者
    (原標題:從外科手術到內鏡微創時代的親歷者和實踐者) 從過去的「開腸剖肚
  • 外科醫生為什麼要在一天安排很多臺手術,其他時間幹什麼去了
    有朋友問我,為什麼你們要在一天安排好幾臺,甚至超過十臺手術,從早上一直做到晚上。為什麼非要在同一天手術,不能分開做嗎?這樣不累嗎?為什麼不能今天做兩臺,明天做兩臺,這樣不是更輕鬆嗎?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我以我自己的經歷,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外科醫生的工作制度。
  • 吉大一院胃結直腸外科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助力精準醫學發展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引入了達文西手術機器人XI系統,該系統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最先進的微創外科手術系統,代表了當今世界外科手術機器人的最高水平。近日,胃結直腸外科主任王權教授帶領的手術團隊利用該系統連續成功完成多臺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左半結腸切除手術,胃癌根治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