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美味家常菜——黃鱔菜

2020-12-04 新民晚報

黃鱔是上海人的家常菜,也是一隻當家菜,在物資匱乏的日子裡,更是只拿得出手的硬菜。記得小毛阿姐說,在婆家吃了條一斤三兩的大黃鱔。

稀罕的大黃鱔要清蒸,原汁原味出自如雲似霧中,入口更顯肉頭的鮮美。平日裡,燒大黃鱔少,家裡燒黃鱔是與餐館一樣的「老三篇」:炒鱔絲、炒鱔背、炒鱔糊。其實,在袁枚的《隨園食單》裡,黃鱔菜也不過三道:鱔絲羹、炒鱔、段鱔。

這黃鱔能上能下,入宴能佔一席,也能做大眾面的澆頭且可湯可拌。老底子吃清炒鱔糊要去本幫德興館,這道菜與他家的蝦子大烏參齊名;現在卻是只知其一。若要吃炒鱔背,則上寧波館益慶樓。美食家唐魯孫說有家大陸飯店也不錯,「一個大蒜清炒去皮鱔背,鮮嫩腴脆,韌而不濡,火候真是恰到好處。」店家師出名門,從老正興出來另立門戶的。

吃黃鱔定要吃新鮮的。過去,小菜場沒有劃鱔絲鱔背的服務。於是,上海人家裡,多有自製的工具:把牙刷柄一頭磨薄如刀用來劃鱔絲。

炒鱔絲多用小黃鱔,大的反而肉頭松。劃鱔背取中等鱔,劃鱔筒最好是每條200克以上。1985年在江西共青墾殖場採訪,見當地制鱔方法獨特:將黃鱔倒於水泥地上,等上半天再收拾。

平日燒黃鱔,上海人家炒鱔絲較多,講經濟實惠。過去黃鱔也無配給,要買只有到市郊和外地。因貨少金貴,炒起來會搭點時鮮的素菜,或茭白或竹筍。而香港人常配豆芽,臺灣人則愛放白韭菜。

炒鱔絲要油旺溫高翻炒急快,這樣的鱔絲才鮮嫩好吃。起鍋前撒胡椒粉的多,我喜歡放點麻油。著名崑劇演員蔡正仁講究放糖,「如果你一點不放糖的話,這個鱔絲就不好吃了。但反過來糖撒得一多,這個鱔絲也不好吃。」還有朋友認為,響油就是個噱頭。記憶裡,吃到最好吃的炒鱔絲在同裡,一筷入口,除了鮮嫩,還有一股我稱之為泥土氣的味道,就像那年在楓涇農家吃的菜飯,有灶頭的煙火味。

一年四季都可吃黃鱔,但小暑是最佳時節;這時的黃鱔肥壯粗大。三十多年前做《小菜場》節目,到了「小暑吃黃鱔,勝過吃人參」時,想在電視裡播幾隻有特點的黃鱔菜。當時的領導介紹了他在浙江中路開餐館的朋友,他燒黃鱔菜有創意:不僅有涼拌鱔絲、魷魚式鱔背和黃鱔飯,更吸引我的是用不少人棄置的鱔頭、血、骨、尾做鱔菜。我在那裡拍了4隻黃鱔菜的製作:一是清爽可口、別有風味的涼拌鱔絲。二是鱔血蒸熟切絲與豆芽、韭菜同炒,取名「三色絲」。後來才知道,廣東人做鱔煲飯,也有放鱔血的。三是味美耐嚼的燒鱔頭,詩意命名「群龍聚首」。四是篤得發白、鮮得落眉毛的鱔骨湯。並在《每周廣播電視》上刊登了菜譜:《黃鱔新燒法四種》。

說來,鱔尾在上世紀40年代就入菜成名,那就是今揚州飯店前身莫有財廚房的熗虎尾。

這幾隻上海人的黃鱔菜,體現了上海人「螺螄殼裡做道場」的精神,善於把物用到極致;積極動腦,把生活變得有滋有味起來。如蕭伯納所說,「經濟是充分利用人生的藝術。」上海人對黃鱔菜的這份匠心獨運,就是對這門人生藝術較為充分的利用。

上海人愛吃黃鱔。我跑財貿時,永安路的黃鱔市場是上海第一。那裡的黃鱔以來自皖、川、鄂的居多,數最佳的是湘鱔。1990年銷量1000萬公斤,那時上海人口220萬戶,平均每家一年吃掉4.6公斤。這些年,黃鱔吃得少了,怕引發「三高」。

現在的黃鱔多為養殖,野生較少。見到捉黃鱔還是老早客居杭州時,在西湖邊少年宮東九蓮村的稻田裡。幾個男孩手拿木棍,棍子前端綁著細鐵棒,上串蚯蚓。把棍伸進田埂的洞裡,一有黃鱔咬蚯蚓,迅速拉棍出洞,捉住隨之而出的黃鱔。(袁念琪)

相關焦點

  • 滬語悅讀,上海人個黃鱔菜
    2020-08-16 11:56 來源: 澎湃新聞 上海老底子 上海人個黃鱔菜作者:袁念琪滬語改寫、講述:邊秦翌指導:丁迪蒙點擊下方收聽音頻,時長8分38秒。
  • 滬語悅讀,上海人個黃鱔菜_城事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08-16 11:56 來源: 澎湃新聞 上海老底子 上海人個黃鱔菜作者:袁念琪滬語改寫、講述:邊秦翌黃鱔是上海人個家常菜,也是一隻招牌菜;勒勒各種物事儕緊巴巴個日腳裡,算得上是只拿得出手個硬菜。大黃鱔是千年難板碰得著個,一定要清蒸,原汁原味呀,更加顯得肉頭搭仔湯儕鮮得勿得了。平常日腳,燒大黃鱔少來西個,常莊是「老三篇」:炒鱔絲、炒鱔背、炒鱔糊咾啥。
  • 黃瓜燒黃鱔
    黃瓜燒黃鱔,是威遠的一道家常菜,吃起來酸辣開胃,黃瓜嫩脆爽口,鱔魚肉質鮮美,具有補虛強身的功效,有益腸胃,是夏天的一道時令美味。據傳,因為黃鱔如蛇,外形讓人恐懼,很早以前的人是不敢吃黃鱔的。有一年大旱,地裡莊稼顆粒無收,人們飢餓難耐,凡是能吃的東西都吃了,有一飢餓的農夫在田裡挖出一條黃鱔,沒作任何加工,就在田邊撿來柴草,用火燒熟便吃,沒想到黃鱔肉鮮香難擋,吃後也平安無事,從此人們便把黃鱔視為美味佳餚,創造出關於黃鱔的各種烹飪方法。據當地老人說,黃瓜燒黃鱔這道菜始於端午節吃「五黃」,「五黃」為黃瓜、黃鱔、黃魚、鹹蛋黃、雄黃酒。
  • 黃鱔吃出新花樣:爆炒盤鱔
    黃鱔,也有叫法鱔魚。但也有一種叫法恐怕很少人說過――盤鱔。這種叫法其實與它燒制黃鱔的方法有關。那如何製作盤鱔呢?它又與一般的炒制有什麼不同?盤鱔又有何新特殊做法呢?今天鄧小二後廚帶您一起來分享這道營養美味的家常菜――梅菜乾爆炒黃鱔。
  • 進口黃鱔檢出致病顎口線蟲 上海水產市停售黃鱔
    浙江尚未進口過黃鱔,端午季銷售暫無影響  上海水產市場停售黃鱔  昨日,有媒體報導稱,受進口黃鱔中檢出致病顎口線蟲的影響,上海最大的水產品批發市場已經全面停售黃鱔。  據了解,此次停售的是上海銅川水產品批發市場,起因於17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宣布,近期連續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黃鱔中檢出9批次致病顎口線蟲。據介紹,這是全國口岸首次從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目前該市場已經找不到出售黃鱔的攤位了,具體何時恢復供應尚不知情。
  • 這道菜,湖南人見了咽口水,外地人一般不會吃!
    這道菜,湖南人見了咽口水,外地人一般不會吃, 是的,這裡說的不會吃,有兩層意思, 一是看見就害怕,不願意吃,二是想吃,但是吃不來,不會方法,對,這就是這道菜的特色所在,我們湖南人叫這道菜盤龍,當然湖南很大,有些地方也叫這道菜為太極頭,不管叫什麼,反正就是好吃。
  • 湖北仙桃黃鱔「拱」進上海 每斤漲8元
    仙桃黃鱔養殖面積已達12萬畝,佔全國養殖總產量的五分之一。黃鱔遠銷全國各地,並出口至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黃鱔肉嫩味鮮,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營養價值甚高。湖北人愛吃鱔魚,也會吃鱔魚。香辣美味的盤鱔、紅燒魚喬、生爆鱔卷、辣汁黃鱔、金砂鱔魚……上海人,非常喜愛拿湖北鱔魚煲湯。  那麼,仙桃鱔魚是如何養殖的,是如何外銷全國的?
  • 上海最大水產市場停售黃鱔
    昨日,受進口黃鱔中檢出致病顎口線蟲的影響,上海最大的水產品批發市場已經全面停售黃鱔。 昨日,受進口黃鱔中檢出致病顎口線蟲的影響,上海最大的水產品批發市場已經全面停售黃鱔。此次停售的是上海銅川水產品批發市場,起因於17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宣布,近期連續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黃鱔中檢出9批次致病顎口線蟲。
  • 上海蘇州河突現大量黃鱔 據稱有人放生
    上海蘇州河突現大量黃鱔 據稱有人放生 2008年06月17日 00: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上海六月十六日電
  • 三伏天來震澤 嘗嘗當地時令美味黃鱔
    人們稱為蛇魚,後來改稱為黃鱔。後來人們發明了各種方法來捕捉它們,在田埂旁挖黃鱔,用黃鱔籠捉黃鱔,用地籠網套黃鱔,不一而足,可見震澤古鎮所在的江南地區,人們對黃鱔的喜愛是由來已久的。合乎時令的飲食理念如果說物產豐富的溼地孕育了黃鱔這時令美味,心靈手巧的震澤人則把黃鱔吃出了細緻和高度。在震澤古鎮,伏天的一碗鱔絲面,就像冬日裡的一碗羊肉麵,不僅合乎「不時不食」的江南飲食理念,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 威遠人,周末在家做個黃瓜燒黃鱔吧
    黃瓜燒黃鱔,是威遠的一道普通家常菜。色澤鮮亮,滋味豐富。吃起來黃瓜脆甜、鱔魚鮮美,是夏秋時令的一道美味。一天一個農夫在田裡挖到條黃鱔,也顧不得嚇不嚇人,就在田邊撿柴草用火燒熟吃,味道竟然鮮香難擋,並且吃後也平安無事。從此人們便把黃鱔視為美味佳餚。
  • 炒黃鱔時,要不要醃製?10人做9人錯,難怪黃鱔肉老,腥味重!
    每一道菜的味道都不一樣,在吃的時候就會發現味道很香,有些人在餐館裡面吃飯的時候,就會發現其中的飯菜味道很香,口感上也會有一些格外好。餐館裡面的每一道菜,味道都有獨特的味道,讓人在吃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些才的好,雖然菜是很好吃,但是,自己在家裡做的時候就會發現味道很差,而且味道上是有很多的不足,而炒黃鱔時,要不要醃製?10人做9人錯,難怪黃鱔肉老,腥味重!想必大家都知道黃鱔,它的樣子雖然不好看,但是,經過製作之後,就會發現它的口感是特別好,更何況它的營養價值很高,所以許多人都特別愛吃。
  • 黃鱔粥的經典熬製做法,好吃又美味,肉質鮮美,一次吃三碗
    黃鱔大家吃過嗎?你們都是用這道食材怎麼做好吃呢?我一般都是用黃鱔這種魚類來煲白粥喝,因為這種做出來味鮮肉嫩的,熬製的粥也比較有營養。小時候在農村最常這樣吃了!如果也喜歡吃黃鱔煲出來的粥,大家可以嘗試一下我今天分享的做法哦!
  • 尋味惠州:水煮黃鱔—勾起鄉愁的客家菜
    導 語 說起最好吃的菜,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現在物資豐富,各類美食層出不窮,餐飲行業也是蓬勃發展。雖然吃慣了各種大餐,但在許多人的心裡,家鄉的味道卻是不可替代的,一道普通的家常菜,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味蕾的享受。今天的尋味惠州,我們到鵝嶺南路的一家客家菜館,去尋一尋客家人的家鄉味。
  • 家鄉美食:小暑吃黃鱔
    我的家鄉是上海,這座歷史並不算悠久的遠東第一大都市,現在也可算得上全球第一大都市的城市,海納百川,其美食也是匯集各家之長,自創一派,名曰:滬上本幫菜,以濃油赤醬見長,其著名的菜品包括:外婆紅燒肉、響油鱔絲、紅燒河鰻、上海燻魚、糖醋小排、四喜烤麩、八寶辣醬等等。
  • 曬曬我家的午餐,4個家常菜,簡單美味又實惠,在飯店也吃不到
    曬曬我家的午餐,5口人4個家常菜,3菜1湯擺上桌,簡單美味又實惠,雖然沒有大魚大肉,但是吃得合胃口,有些菜在飯店也吃不到,曬到網上,網友說,一看便知是南方人
  • 夏日必選家常菜,蒜苔炒黃鱔,清熱去火增強記憶,4個步驟教會你
    一個專注家常菜的美食小編,我的宗旨是:一天一道美食,一年一個大廚。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是一個大寶貝,它就是黃鱔。為什麼稱她是大寶貝呢。那是因為黃鱔肉的功效真的超級棒的呢!首先它的一個優點就是刺少,肉多而厚。只要把它中間的骨頭一去就基本沒什麼刺了。
  • 夏日必選家常菜,蒜苔炒黃鱔,清熱去火增強記憶,4個步驟教會你
    一個專注家常菜的美食小編,我的宗旨是:一天一道美食,一年一個大廚。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是一個大寶貝,它就是黃鱔。為什麼稱她是大寶貝呢。那是因為黃鱔肉的功效真的超級棒的呢!首先它的一個優點就是刺少,肉多而厚。只要把它中間的骨頭一去就基本沒什麼刺了。功效也是不錯的。比如它有清熱去火,夏天嘛推薦給大家的菜這個功效是不可少的。其次就是降低血糖上有著效果。
  • 上海金山哪裡的黃鱔燒得好?
    黃鱔是金山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黃鱔怎麼做才好吃金山哪裡的黃鱔燒得好?昨天,「味美楓涇」第三屆特色菜餚展示評比活動舉行以黃鱔為基本食材28家參賽單位通過藝術加工及特色烹飪的方式,一展所長活動現場在他們的手中,黃鱔、肉、蔬菜等食材很快變成了一道道造型別致、營養豐富的佳餚。走進作品展區,各選手送來的特色菜品令人眼前一亮。型夢然的《魚橋佛手》、沈健的《金玲蝦爆鱔》、葉秋華的《宮廷御鱔》……各類種菜品,色香味俱全,圍觀市民紛紛驚呼:「看起來就很好吃!」
  • 肥鴨、黃鱔、蟹宴、青魚……吃出一個上海的秋
    鴨湯的講究令人拍案,而傳統的上海秋季美食,也有許多當代上海人已經淡忘或者是難以尋覓的「花頭精」。口述者:沈嘉祿鴨子有多少種吃法?蘇幫菜對上海本幫菜貢獻良多,以至於現在上海難覓蘇幫菜飯店的原因是,許多蘇幫菜菜式都已經融入了現在的本幫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