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蘇州河突現大量黃鱔 據稱有人放生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上海蘇州河突現大量黃鱔 據稱有人放生


2008年06月17日 00: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上海六月十六日電 上海蘇州河水面突現大量黃鱔,並招來附近居民紛紛捕撈。今日此間新民晚報報導稱,蘇州河成群黃鱔乃有人放生。

  十四日下午,上海蘇州河強家渡橋附近河面上突然浮現大量黃鱔,附近居民見此情景後很快找來竹竿和網兜等工具進行打撈,河堤上聚集了約幾十人。看著河面上大群大群的黃鱔在遊動,捕撈者幾乎一抓一個準,有市民驚異地表示:「在蘇州河邊生活幾十年了,從來沒有見到過這麼多的黃鱔出現在河面上。」 此間有專業人士在分析該現象時認為,蘇州河裡本沒有這麼多成片浮遊的黃鱔,但因蘇州河及上遊地區經常有人放生黃鱔,且數量較多;在悶熱的天氣下,黃鱔或浮出水面集體探頭透氣。

  今日該報據數名目擊者稱,前天下午一時許,有不少人聚集在蘇州河古北路橋附近,向河內投放了三四卡車的黃鱔等水生小動物,當時還有一位和尚在念經主持儀式。而時間上正好與該報報導的蘇州河下遊的強家渡橋附近出現成群浮遊的黃鱔相符。有市民表示,既如此,希望下遊的人們不要再捕撈了。完

編輯:聞育旻】

相關焦點

  • 四川三岔湖景區有人放生蛇?假的!專家稱應該是黃鱔
    近日,網上一段視頻流傳,稱四川簡陽三岔湖景區有人放生蛇,很多釣魚的漁友發現了蛇。6月23日上午,紅星新聞記者聯繫到三岔湖景區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否認了視頻中有人在三岔湖放生蛇一事,並稱放生活動需要通過報備,在政府以及相關單位辦理手續。
  • 南京琵琶湖現許多死河蚌 有人沿湖大量放生所致
    今天有市民反映,南京東郊鐘山風景區內的琵琶湖裡打撈出了許多死河蚌,發出陣陣臭味,有人說是湖水水質變壞了,有人說是放生所致,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有人沿湖大量放生河蚌所致】
  • 女老闆買大量動物在珠江放生 引來百人哄搶(圖)
    [提要] 昨日上午,在廣州海印公園江邊,一個女老闆指揮幾名男子將好幾個泡沫箱和鐵籠搬到江邊,放生了大量的烏龜、黃鱔等  昨日上午,有人從市場買來大批烏龜、鴿子和青蛙等動物在濱江路海印公園珠江邊放生。孰料動物剛被放生,就引來上百市民哄搶捕撈,部分放生動物在享受短暫自由後又重落魔掌。  多數放生動物再成囊中之物  昨日上午,本報熱線接到市民報料稱,海印公園珠江邊出現大批烏龜和青蛙,上百人正在哄搶捕撈。
  • 蘇州弘化社於國際素食日舉行放生討論會
    蘇州弘化社於國際素食日舉行放生討論會 2012-11-27 11:04  來源:佛教在線
  • 什麼叫放生?這種幼稚的放生,和殺生有什麼區別
    但不知道為何,放生這種事本來是佛門弟子定期參與的活動,慢慢被廣大人民群眾就玩變了味。我不止一次見到過看似是放生,其實是殺生的放生活動了。就在昨天我還刷到了放生的視頻。視頻中的僧人又做了這件喜聞樂見的事:一桶黃鱔全都倒進了河邊。我不是反對放生,但這種無知的放生,我必須得說一說。
  • 蘇州河「水清」見成效 發現包括刀魚至少21種魚[圖]
    市民陳女士最近向本報反映,近期一直看到有人到蘇州河放生魚類,驚訝之於還發現不少魚竟然存活了下來。「印象中十多年前黑臭的蘇州河現在越來越乾淨了,魚兒都回來了。」蘇州河到底「潛伏」了多少種魚?生態室主任湯琳拿出了一份報表,上面顯示,根據最新的調查,蘇州河裡魚的種類至少21種:  分別為刀鱭、達氏鮊、似鯿、棒花魚、麥穗魚、花魚骨、長蛇鮈、高體鰟鮍、鯽、鯉、興凱鱊、泥鰍、大鱗副泥鰍、鯰、黃顙魚、光澤黃顙魚、黃鱔、子陵吻鰕虎魚、烏鱧等。主要優勢種為鯽、鯉和達氏鮊等。  「前幾年刀魚很貴,因此出現了大量繁殖。
  • 愛心人士往西太湖放生大量黑魚 「放生」成「殺生」
    十多人往西太湖放生上千條黑魚 據了解,參加這次放生活動的有十多個人。他們放生的主要是黑魚。這些黑魚的個頭都不大,但是數量很多,大約有上千條。放生者用網兜、魚筐撈起黑魚,直接撒入西太湖裡。 放生者之所以要大量放生黑魚,主要是有這樣一種說法,說放生黑魚可以招財、闢邪、盡孝等。
  • 廣東男子釣魚碰到鱷魚,放生鱷魚幾時休?
    每年的這個時節,因為江河漲水、天氣氣候等原因,各地都頻繁有人釣獲、捕獲體型驚人的「魚王」巨物。 比如這兩天長江君就給大家介紹了「湘江鱤魚王」和「蘇州青魚王」的消息。
  • 菜場裡的奇遇,黃鱔拉絲,可以做出什麼好吃的?
    在蘇州裕興記吃過一次鱔面,念念不忘,鱔魚原來可以完全拋去鹹味來食用。這一種關於甜的享受比在蘇州吃甜生煎要舒服得多。在我的吃鱔的體驗之中, 黃鱔多是紅燒,用剪刀剪黃鱔成段,但不剪斷,整條入鍋,以蒜椒姜佐以紅燒。
  • 「阿拉伯茶」蘇州未現 該植物今年已列入毒品目錄
    原標題:「阿拉伯茶」蘇州未現 該植物今年已列入毒品目錄   曬乾後像茶不是茶  肉眼看似菜不是菜  昨天上午,一條有關新型毒品「阿拉伯茶」流入中國的微博在網上被大量轉發,「蘇州發布」等微博也轉發提醒市民注意。
  • 滬語悅讀,上海人個黃鱔菜
    2020-08-16 11:56 來源: 澎湃新聞 上海老底子 上海人個黃鱔菜作者:袁念琪滬語改寫、講述:邊秦翌指導:丁迪蒙點擊下方收聽音頻,時長8分38秒。
  • 大量蛇被放生長沙尖山湖公園?園方:暫未發現大量蛇類活動,將製作...
    三湘都市報5月17日訊(記者 張洋銀)「幾百條蛇放生在公園裡,我們散步都不敢走草邊山腳了,被咬了怎麼得了!」接連幾日,有市民向三湘都市報反映,有人在長沙市高新區尖山湖公園放生了數百條蛇。網傳視頻顯示,放生的蛇拇指粗大小 ,一米多長,四處散開。
  • 女子隔三差五往黃河放生大量黑魚,網友:給黃河魚留條活路
    放生,就是許多人獲得精神慰藉的一種方式,近些年很流行,然而一些錯誤的放生觀念,最後可能卻需要犧牲江河生態來為其買單......比如這位「堅持不懈往黃河放生黑魚的大姐」,隔三差五就去黃河邊放生兇猛的黑魚,沒想到就連其朋友圈內,都有人「看不下去」了,於是發到網上吐槽,結果一下子吸引了大量網友的關注,並紛紛留言評論……黑魚能放生到黃河嗎?
  • 蘇州的黃鱔吃法多種多樣,鱔魚肉質軟糯,鮮勁十足
    鱔魚在蘇州一帶被稱作「長魚」,因其色黃,故蘇州人俗稱「黃鱔」。在水鄉江南,黃鱔是常見的水產品種,有冬伏夏出之說,河道岸邊、水田、池塘等均是其棲息之地。但一年之中,唯獨小暑節氣前後的黃鱔最為壯實,營養價值最高,用黃鱔入饌的菜餚可達上百種,另有長魚席等專吃鱔魚的美宴。
  • 肥鴨、黃鱔、蟹宴、青魚……吃出一個上海的秋
    所以,要講上海秋季菜,就要從蘇幫菜講起。而蘇幫菜在江蘇菜中是頂級的,蘇州人從達官貴人到老百姓,都很講究吃。舉個例子,現在以蟹宴聞名的王寶和,最早只供應大閘蟹,供應蟹粉菜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事了。而蘇幫菜的蟹宴,一桌可以有50道菜。前兩年上海人對禿黃油很熱衷,但其實這東西,很快就會吃膩了。但蘇州的蟹宴,會做蟹粉魚翅。
  • 廣州村莊攔下「放生」貨車 車廂惡臭有11籠老鼠
    昨日,住在花都區梯面鎮五聯村的村民向記者反映,1月17日上午有人僱用一輛小貨車悄悄開進其村裡,準備放生一些動物。據了解,車內除了果狸、斑鳩、黃鱔等,讓人震驚的是還有近百隻老鼠用於放生。目前,梯面派出所已將車扣留,隨後相關防疫部門對動物進行了處理。
  • 上海人的美味家常菜——黃鱔菜
    黃鱔是上海人的家常菜,也是一隻當家菜,在物資匱乏的日子裡,更是只拿得出手的硬菜。記得小毛阿姐說,在婆家吃了條一斤三兩的大黃鱔。稀罕的大黃鱔要清蒸,原汁原味出自如雲似霧中,入口更顯肉頭的鮮美。吃黃鱔定要吃新鮮的。過去,小菜場沒有劃鱔絲鱔背的服務。於是,上海人家裡,多有自製的工具:把牙刷柄一頭磨薄如刀用來劃鱔絲。炒鱔絲多用小黃鱔,大的反而肉頭松。劃鱔背取中等鱔,劃鱔筒最好是每條200克以上。1985年在江西共青墾殖場採訪,見當地制鱔方法獨特:將黃鱔倒於水泥地上,等上半天再收拾。
  • 上海黃鱔越大越難賣鮮嫩成水產消費主流
    近日來,上海水產市場總體呈現價格回落態勢,在元宵節掀起一波小行情之後,各種水產品價格眼下繼續下滑,量能趨向穩定,水產品需求也趨向淡化,而銷售行情也顯示出,上海市民的水產品消費正在發生新的變化。
  • 上海最大水產市場停售黃鱔
    昨日,受進口黃鱔中檢出致病顎口線蟲的影響,上海最大的水產品批發市場已經全面停售黃鱔。 昨日,受進口黃鱔中檢出致病顎口線蟲的影響,上海最大的水產品批發市場已經全面停售黃鱔。此次停售的是上海銅川水產品批發市場,起因於17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宣布,近期連續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黃鱔中檢出9批次致病顎口線蟲。
  • 進口黃鱔檢出致病顎口線蟲 上海水產市停售黃鱔
    浙江尚未進口過黃鱔,端午季銷售暫無影響  上海水產市場停售黃鱔  昨日,有媒體報導稱,受進口黃鱔中檢出致病顎口線蟲的影響,上海最大的水產品批發市場已經全面停售黃鱔。  據了解,此次停售的是上海銅川水產品批發市場,起因於17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宣布,近期連續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黃鱔中檢出9批次致病顎口線蟲。據介紹,這是全國口岸首次從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目前該市場已經找不到出售黃鱔的攤位了,具體何時恢復供應尚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