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的黃鱔吃法多種多樣,鱔魚肉質軟糯,鮮勁十足

2020-12-26 超愛美食的小白

在蘇州品吃鱔魚真是一種享受。鱔魚在蘇州一帶被稱作「長魚」,因其色黃,故蘇州人俗稱「黃鱔」。在水鄉江南,黃鱔是常見的水產品種,有冬伏夏出之說,河道岸邊、水田、池塘等均是其棲息之地。但一年之中,唯獨小暑節氣前後的黃鱔最為壯實,營養價值最高,

用黃鱔入饌的菜餚可達上百種,另有長魚席等專吃鱔魚的美宴。就江蘇而論,各地製作的鱔魚名菜比比皆是,如南京的燉生敲、淮安的軟兜長魚、揚州的紅燒馬鞍橋、無錫的梁溪脆鱔、蘇州的響油鱔糊等,不勝枚舉。

就蘇州而言,常常出現在餐桌上的除鱔糊、生炒鱔背外,還有爆鱔和脆鱔。這兩款菜在外形、色澤上很相似,口感也接近,而且這兩款鱔菜都是可冷吃的,常作冷盆用,亦都可作為熱菜來吃。

正是有了這些相同的特徵,有些消費者、食客將這兩款不同的鱔菜混為一談,把爆鱔說成脆鱔,有時又把脆鱔說成爆鱔。

爆鱔適合用作冷菜,更宜用作面澆頭。以前在吳地,爆鱔亦稱燴鱔。爆鱔烹調工藝比較複雜,先將劃好的鱔絲洗淨,瀝乾水分後,在調汁中浸漬多時,取出晾乾後,人油鍋炸烹,待到將熟時撈出瀝乾,再將其加人鍋中,加酒、醬油、糖、蔥、姜、清水等炯燒一小時,取出裝盆,並將鍋中鮮滷舀出放人缽中。

舊時夏季,蘇州麵館如皮市街上張錦記、觀前街上觀振興除出售楓鎮大面外,還會上市另一款時令名點,即爆鱔大面。吃麵時爆鱔過橋,裝入小盆中,外加薑絲。此面鱔香撲鼻、細軟悠長,吃在口中有一股淡淡油香味,鱔魚肉質軟糯,鮮勁十足。值得一說的,是在面即將送出時,大廚們總會舀上兩匙鱔滷加入面中來増鮮增味。用此鱔鹵來拌麵吃,真乃另一種滋味的享受。

說到脆鱔,人們總會想起梁溪脆鱔。梁溪是江蘇無錫的別稱,那梁溪脆鱔當然是無錫的名菜了。蘇州脆鱔與無錫脆鱔相比,形式、色澤均相差不多,但口味上,特別是甜頭上,蘇州脆鱔略輕些。脆鱔製作不能有半點馬虎,特別在火候、油溫掌握上得控制好。

先將劃好的鱔絲洗浄,瀝乾水分,旺火置鍋,放入豆油燒至八成熱時,把絲放人油鍋中炸,用勺撥散,炸約四分鐘撈出,待油溫復升至八成熱時,再放人鱔絲復炸三分鐘,改小火直至炸香。

另用炒鍋放人少許油燒熱,加人蔥、姜、醬油、糖(糖要重些)燒煮成濃稠的滷汁,澆在炸脆的鱔絲上。裝盆後,在脆鱔頂上放上薑絲即成。

此菜色澤調和,口感鬆脆酥香,口味甜中帶成。筆者曾在新聚豐吃過一次脆鱔,可謂鮮香撲鼻,香脆甜美,實為不可多得的美味。

相關焦點

  • 紅燒黃鱔不會做?多加一點它,黃鱔軟糯,無腥味
    黃鱔又稱鱔魚,是非常常見的食用性魚類,鱔魚不僅肉嫩味美,還有補血補氣的食補功效,黃鱔一年四季皆產,所以在食材方面完全不用擔心,而鱔魚又分飼養的黃鱔和土黃鱔,土黃鱔顏色更深,更黃,尾更圓更短,粗細不一,樣子和人工餵養的鱔魚有很大區別,鱔魚有很多種做法,不過小編最喜歡的還是紅燒鱔魚,在川菜中
  • 鱔魚,也稱為黃鱔!鱔魚怎麼弄好吃,它的特點是什麼!
    鱔魚,也稱為黃鱔、長魚等,是我國特產,嘗嘗被用來作為食材進行烹飪鱔魚最大的特點就是味美鮮嫩,難得的是身體上刺非常的少,並且肉質豐厚,味道可口,吃起來感到潤嫩和細美。從古到今,人們經常會以食鱔魚肉為樂。關於鱔魚的最佳飲食季節,一般來說多在小暑時期的前後一個月之間,在這個時間,鱔魚的肉質最為滋補美味,所以才有一種說法,叫做:「小暑黃鱔賽人參。」江浙地方風味的菜餚,主要以鱔魚作為烹飪食材,那就是南炒鱔片。南炒鱔片,據說還和周總理有些許的淵源,當年周總理來杭州考察時候,嘗了嘗一道鱔魚的菜,在吃後提出了一些意見,後來廚師就根據周總理的意見,進行了完善,從而形成了今天所見的南炒鱔片了。
  • 鱔魚,味美鮮嫩有營養,這樣做美味十足,你是如何做的?
    鱔魚,也稱為黃鱔、長魚等,是我國特產,嘗嘗被用來作為食材進行烹飪。鱔魚最大的特點就是味美鮮嫩,難得的是身體上刺非常的少,並且肉質豐厚,味道可口,吃起來感到潤嫩和細美。脆皮爆鱔魚:鱔魚切絲,用開水焯一下取出備用。
  • 鱔魚,上海叫「黃鱔」,揚州稱「長魚」,吃鱔魚真的長力氣?
    小暑過後,就到了吃鱔魚的時候。鱔魚,上海叫「黃鱔」,揚州稱「長魚」,也有叫田鱔、田鰻的,還有的地方叫無鱗公子。鱔魚一年四季都有的吃,但是最佳食用時間是在6至8月。這期間的鱔魚最肥,肉質最鮮嫩,滋補效果也最強。民間有「初夏吃鱔魚,勝過吃人參」、「小暑鱔魚賽人參」的說法。
  • 鱔魚還樣做,肉嫩香脆、勁道十足!實在太香了!
    鱔魚還樣做,肉嫩香脆、勁道十足!實在太香了!隨著天氣的不斷變熱後,小編就十分想要去河裡洗個澡。當然了小時候我們家旁邊的小河裡清澈見底,每到夏天呆在家裡受不住的時候,就會找個陰涼的、能扯到太陽的河邊,去哪裡坐著泡澡。
  • 蘇州的本幫菜,四大小吃之一,是不靠調料取勝的美食,太香啦
    而遍布蘇州的麵食店,澆頭品種多種多樣,製作時講究湯水的蘇幫菜式麵條更是廣受遊客和蘇州本地人歡迎的傳統美食,但接下來的重頭戲,是蘇州本地人連連稱讚的老字號美食,接下來就給大家推薦一下~碧螺蝦仁:茶葉入饌,自古有之。
  • 鱔魚到底是卵生還是胎生?你見過黃鱔肚子裡的黃鱔嗎?
    黃鱔又名鱔魚,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質水底層,在中國各地均有野生和養殖。黃鱔體形細長呈蛇形,體長約20-70釐米,最長可達1米。黃鱔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甚高,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溼等功效,與泥鰍一道被喻為「水中之參」。因此黃鱔常常被人們奉為席上佳餚,甚至被製作為各種名菜用來款待客人。話說小編就有一個比較偏愛黃鱔的朋友,什麼紅燒鱔段、香辣黃鱔、清蒸黃鱔、鱔絲湯、黃鱔粥、鱔絲飯那是輪翻上。
  • 閒話黃鱔
    比如他說翻《爾雅翼》,才知道古人原來稱鱔魚為鱓魚,讀音是一樣的,但鱓邊上的獨來獨往更說明其習性。朱主編不解的是,「善」是什麼意思呢?它鑽洞,滿足人食慾是行善嗎?這個問題經他提出來,顯得特別有趣。朱主編然後又加上一句:《爾雅翼》說它黃地黑文像卿大夫,那它還是貴族呢。這句話使我忍不住哈哈笑起來,估計鱔魚自己也沒想到,這身黃地黑文,倒使它成了貴族。
  • 我們當地人對黃鱔的吃法
    原因是貴州也有黃鱔,我們這兒也有黃鱔。我們當地的坐標: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我們當地人對黃鱔的吃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是常見的燒黃鱔。主要是將活的黃鱔破開,取出內臟,切成小段,加入其它蔬菜如豆角類型食材及配料,燒熟就行。2.燉湯或煨湯。
  • 幹煸鱔魚學習做法配方
    幹煸鱔魚學習做法配方,自古以來就有不少大師研究,因為鱔魚歷來就被重視為滋補上品,它不僅肉嫩味鮮,營養價值也非常高,其中豐富的DHA和卵磷脂是人體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蜀湘情緣的專家介紹說,黃鱔的各個部分都有它的食療功效,食用鱔魚肉可以提高記憶力和視力,清熱解毒,涼血止痛,養血補肝腎等作用,但黃鱔血液有毒,經過加熱食用無妨,鱔魚肉對瘙癢性皮膚病,支氣管哮喘,癌症,淋巴結核等也有變本加厲的作用,不宜食用。
  • 鱔魚的做法多種多樣,學會這一招,肉質軟滑味濃,每一口都是享受
    很多人一眼見到鱔魚的時候,都會誤以為它是蛇類的一種。但是其實它與蛇是沒有關係的,反正習性這些跟泥鰍差不多。而用它來燉湯或者說直接烹飪著吃的話,口感都非常的不錯。鱔魚的做法多種多樣,學會這一招,肉質軟滑味濃,每一口都是享受。一起來看看小編的這個做法吧,看完也可以做起來哦!
  • 黃鱔滋補,不燉湯試試這樣燒,蒜香濃鬱肉質鮮,一下做5條不夠吃
    就拿這道蒜燒黃鱔來說,5條黃鱔,將近兩斤的原食材,在城裡起碼要上百元一份了。那下面內容阿新就為大家分享這道蒜燒黃鱔的農家做法。黃鱔滋補,不燉湯試試這樣燒,蒜香濃鬱肉質鮮,一下做5條不夠吃!第一、黃鱔最好是去骨,因為黃鱔骨頭較硬、而且裡面容易藏有寄生蟲,吃起來不夠衛生。第二、處理好的鱔魚要想菜品味道更鮮、營養更好,在處理過之後最好不要再清洗,保留黃鱔的血一起烹飪味道更佳。當然呢因為阿新是在自己家處理的也沒有專門的工具,所以鱔魚骨也無法去除,就用了我們農村這邊最傳統的方法,就是將骨頭砸碎。然後切成2-3釐米左右的鱔魚段備用。
  • 小暑時節賽人參的黃鱔,只需這3步,蒜香撲鼻、鹹鮮軟糯,真好吃
    【小暑時節賽人參的黃鱔,只需這3步,蒜香撲鼻、鹹鮮軟糯,真好吃】今天是小暑,小暑節氣正是品嘗黃鱔的最佳時節。入夏之後的黃鱔體壯而肥,進入產卵期,它的滋味愈加鮮美,滋補功能也達到高峰期。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
  • 菜場裡的奇遇,黃鱔拉絲,可以做出什麼好吃的?
    坊間有傳說,端午黃鱔賽人參,每年6-8月是黃鱔產卵期,只有這個時候,它刺不多且肉質肥嫩。黃鱔在生物界來說可算得上是奇葩,它是雌雄共體的怪物,經過一次產卵之後,它的人生會經歷一次性逆轉,由雌性變成雄性。在蘇州裕興記吃過一次鱔面,念念不忘,鱔魚原來可以完全拋去鹹味來食用。這一種關於甜的享受比在蘇州吃甜生煎要舒服得多。在我的吃鱔的體驗之中, 黃鱔多是紅燒,用剪刀剪黃鱔成段,但不剪斷,整條入鍋,以蒜椒姜佐以紅燒。
  • 我家黃鱔從不燉湯喝,加上1隻香芋,這樣出來營養美味,很下飯
    說到黃鱔呢,相信不少的朋友都知道,黃鱔肉質鮮美,並且營養豐富,黃鱔的吃法也非常的多,可以煮湯可以煲粥還可以紅燒等,香芋口感軟糯,較粉,同樣也有非常的多人喜歡吃!這期的美食教程,天健美食坊就準備拿香芋跟黃鱔給大家分享一道,簡單美味的【香芋燜黃鱔】喜歡吃這兩種食材的朋友們就趕緊圍觀吧,喜歡美食的朋友們也別忘了給我點個關注,我每天都會更新分享不一樣的美食教程,相信總有一道會是你想學的菜餚噠!
  • 小暑節氣吃鱔食藕|鱔魚|黃鱔_網易新聞
    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小暑前後一個月的鱔魚最美味。黃鱔在我國各地都有,常生活在稻田、河溪、池塘和湖泊的水底層,產期在6~10月,以6~8月所產的最肥。黃鱔味鮮肉美,刺少肉厚,富含蛋白質;還含有磷、鉀、銅等礦物質,在維持體液的鉀鈉平衡、酸鹼平衡中起重要作用。黃鱔中含有一定量的膽固醇,因此,血膽固醇偏高者不宜大量食用。此外,小暑不宜吃得太油膩辛辣,所以黃鱔的做法以燉煮為佳。
  • 夏季進補首選,大魚大肉都不如它,軟糯入味,連吃三天都不膩
    夏季進補首選,大魚大肉都不如它,軟糯入味,連吃三天都不膩黃鱔,就是我們常說的鱔魚,黃鱔沒有魚鱗和偶鰭,但肉質鮮嫩可口,而且鱔魚的營養價值很高,比如裡面富含豐富的DHA、卵磷脂,這兩種營養成分可都是組成細胞的主要成分,
  • 黃鱔好吃卻難清理,分享一個1個小竅門,黃鱔輕鬆處理還沒腥味!
    鱔魚美味,但其表面的黏液卻都會令人犯愁,在清理鱔魚的情況下,僅有用到了小技巧,鱔魚才會被清理得十分整潔,吃著更為環境衛生。鱔魚的食用方法十分多,紅燒黃鱔、泥鰍湯、鱔魚粥這些全是經典做法,大伙兒能夠依據本人的喜好來選擇不同做法。
  • 鱔魚的做法 鱔魚的做法大全川菜
    鱔魚的做法黃鱔,大家並不陌生,喜愛下廚的親一定了解幾種黃鱔的做法。其實,黃鱔的家常做法非常多,常見的是農家燒黃鱔,臺山黃鱔飯,北芪黃鱔湯,辣椒炒黃鱔,黃鱔排骨粉絲湯,臺山黃鱔飯,桑寄生蘆根煲黃鱔,紅燒黃鱔段,臺山特色黃鱔飯,石鍋黃鱔,雙仙燒黃鱔,爆炒黃鱔等。
  • 秋天來一碗雞頭米糖水,香甜又軟糯,是蘇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秋天來了,又到了雞頭米成熟的時候了,要說怎麼吃雞頭米,老蘇州人有很多講究的,但最樸實卻也是最忠於原味的,還要屬糖水雞頭米。糖水雞頭米,是蘇州人最推崇的吃法,就是雞頭米清煮後加糖,這樣的吃法最能顯出雞頭米的清香軟糯,更有講究一些的人,會加一些糖桂花釀,或是在糖水中加幹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