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闆買大量動物在珠江放生 引來百人哄搶(圖)

2020-12-26 搜狐網
[提要] 昨日上午,在廣州海印公園江邊,一個女老闆指揮幾名男子將好幾個泡沫箱和鐵籠搬到江邊,放生了大量的烏龜、黃鱔等,知情人透露總價值數萬元。女老闆離開後不久,就有一批人聞訊而來開始大肆捕撈。[搜狐侃事]
在珠江邊,已出現一些守株待兔等候別人放生的捕撈者。新快報記者 郗慧晶/攝
事件地點

  在珠江邊,目前已有一些守株待兔等候別人放生的捕撈者

  統籌:新快報記者 張小奮

  採寫:新快報記者 尹政軍 實習生 柯玉藝 王炳暉

  攝影:新快報記者 郗慧晶

  要將動物放生,今後最好找連個人影都見不著的地方。

  昨日上午,有人從市場買來大批烏龜、鴿子和青蛙等動物在濱江路海印公園珠江邊放生。孰料動物剛被放生,就引來上百市民哄搶捕撈,部分放生動物在享受短暫自由後又重落魔掌。

  多數放生動物再成囊中之物

  昨日上午,本報熱線接到市民報料稱,海印公園珠江邊出現大批烏龜和青蛙,上百人正在哄搶捕撈。接報後,記者很快趕到現場,只見從海印橋往海印公園正門方向的江邊上,幾名手持巨大網兜的男子正在江邊四處查看,不少路人駐足探頭觀看。

  「那裡一條,那裡一條!」順著一旁觀女子手指的方向,記者發現一條長約40釐米的生魚正浮出江面慵懶地遊動著。一左一右兩邊持網兜的兩名捕魚者見狀,迅速向中間位置集攏,並把網兜準確地朝生魚遊動的方向撲去。

  「好大!起碼有1公斤重!」一名「幸運」的捕魚者將這條無辜的生魚捕獲後,臉上一臉興奮的神色;另一捕魚者則走開繼續另尋目標。

  往中間的碼頭走去,記者發現捕撈者更多。水中時不時有龜、鱔或青蛙探出頭來,它們大多被人收入網中。在臨近水邊的一處堤岸邊捕撈者最多,10多人一字排開,靜觀水中動靜,個個都作出一副「戰鬥」狀!

  放生的人剛走捕撈者就動手

  珠江江面為何突然出現這麼多動物呢?據鍾先生告訴記者,這些動物都是別人當天放生的。

  知情者告訴記者,昨日上午8點多鐘,海印公園的江邊突然來了10多人,在一個老闆模樣的女子指揮下,幾名男子將好幾個泡沫箱和鐵籠搬到了江邊。「那女老闆的父母是信佛的,專門花大價錢從市場買來這些動物放生。」鍾先生說,「放生的動物總價值估計要好幾萬元。」「地上到處爬著烏龜,天上飛著密密麻麻的鴿子和麻雀,水裡遊著一條條生魚,當時有將近200人圍觀,場面非常壯觀。」鍾先生介紹,這次放生的品種包括近千隻麻雀和鴿子,還有大量的烏龜、黃鱔、泥鰍、青蛙以及生魚等。

  據附近散步晨練的一些市民介紹,放生者原本是為了行善,可就在女老闆一群人離開後不久,就有一批人聞訊而來開始大肆捕撈。

  意外 有人專門等候放生

  新快報訊 記者昨天看到,在江邊停有20多輛自行車。而且,這些自行車的設置都頗為專業,前面籃中放著捕魚工具,後面是自製的可以裝水的塑料箱子。

  有附近居民告訴記者,常有人來海印公園的江邊放生動物行善,但也有人專門等候有人放生後前來捕撈,將放生的動物捕撈回家或者拿去賣。

  昨天,記者就見到一名男子撈起了十幾隻青蛙和烏龜。「這些是巴西龜,市場上能賣到20多元一公斤呢。」這名男子甚至毫不忌諱地告訴記者,他今天一天的收穫都過千元了。

  至記者中午12時許離開時,仍有不少人在江邊仔細搜索捕撈。

  議論 捕撈行為事關道德

  新快報訊 關於海印公園的放生與「捉生」行為,眾多市民議論紛紛,各抒己見。

  市民劉小姐表達了對捕撈者的不滿:「別人是好心做善事來放生的,他們卻馬上將剛剛得到解救的動物捉回去了再拿回市場上賣,這太沒素質了。」她認為這種謀財方式非常不正當。

  路人黃先生則認為有人放就有人捕撈,「那些捕撈者為了賺取一點小錢養家餬口嘛,不是什麼大是大非的行為」。

  還有部分市民則從生態這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有些行善者是好心做了『壞事』,他們不知道一些動物放到珠江裡就會對珠江的生態環境造成很嚴重的破壞。」他們表示捕撈者的行為不大好,這關乎一個人的道德問題。

  敬告 不可隨意放生動物

  新快報訊 野生動植物保護專家連軍豪告訴記者,放生小動物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善舉,但是如果放生不當,就很可能給生態環境帶來破壞和隱患。他表示,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向來不提倡市民隨意的放生行為,尤其是巴西龜等外來物種,若被放任在我國的野外生存,很有可能對環境造成破壞,即使是放生本地物種,也最好先同相關單位聯繫,使放生對象接受相應的野化、康復訓練,經過檢疫手續,然後找到合適的地點放生,才最終不至於「好心做壞事」。

  連軍豪告訴記者,如麻雀,因其被放生者由不法商販手中購得,未經檢疫,或許會傳播禽流感等病毒,且大半為生命力孱弱的麻雀,此等已不能獨自在野外生存的弱小生物,放生野外其實無異於是促其速死。在麓湖、荔灣湖均發生過因被放生導致數百隻麻雀死亡的悲慘事件。

  而巴西龜屬於外來物種,多從日本進口,其繁殖迅速,在國內缺乏天敵,會侵佔本土龜種生存環境,導致生態鏈被破壞。因此業內也稱之為「日侵種」。外來生物品種幾乎沒有可適合被放生的,尤以水上外來生物破壞環境的程度最甚。新快報

(責任編輯:黃成勳)

相關焦點

  • 廣東放生者亂放外來物種 漁民稱珠江清道夫魚成災
    福建廈門南普陀寺,放生池裡一塊木板上爬滿巴西龜(資料圖)  近日,一名女網友在市場上購買疑似毒蛇等動物放生,並拍照上傳微博。這條微博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大部分網友認為放生毒蛇不是在行善而是在作惡。雖然博主事後刪除了微博,但還是引來了公安部門介入調查。  在廣東,很多人有購買動物放生的習慣。放生地點和物種選擇不當還是小問題,而亂放外來物種、超負荷放生等行為,已經危害了廣東生態安全。而在市場上,外來物種隨意買賣,缺乏監管,讓人們更容易「好心辦壞事」。
  • 「放生佬」將魚籽放生珠江,網友:這是餵魚吧!
    珠江,又叫粵江,年流水量位居中國第二。珠江是從廣州段至入海口的96公裡長的一段河流,得名於是因水流經過海珠島。珠江也是西江、北江、東江的統稱,水資源充沛,裡面棲息了大量的魚群和水生動物,所以經常有人在岸邊垂釣。
  • 男子珠江放生大量黑魚、巴西龜,稱「感覺很滿足」,這是做好事?
    然而下面這位男子的「放生」行為,卻令人目瞪口呆甚至有幾分氣憤了……——男子將江邊放生畫面拍下,並稱「感覺很滿足」,然而這位老兄的行為卻招來大量吐槽、指責……江邊放生大量水族,卻都是兇猛掠食者原來,這些剛被放生到珠江裡、成群徘徊的魚、烏龜,都是極為兇猛的掠食者
  • 邕江岸邊放生幾千斤魚,引來上百人扎堆垂釣,釣友:多多益善啊!
    一說起放生,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以為放生是隨著佛教傳入,但實際上我國放生習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放生的種類有很多,比如說有些人會購買一些鴿子和小動物放生,但最放生最多的是烏龜、甲魚泥鰍和各種魚。原來這些都是準備放生到邕江裡的,這些魚、泥鰍、甲魚等水產品,是一些信徒購買的,總共大概有好幾千斤。(準備放生到邕江裡面的水產品)二、放生幾千斤魚的消息傳開後,引來數百名釣魚人扎堆垂釣。
  • 放生動物毒性越大積德越多?無序放生行為已成為一門「生意」
    調查發現,一些放生組織中,每周放生的款項需要十幾萬元,上百人統一坐著大巴車出發至放生地。放生的動物也有相對固定的來源途徑,有專門為放生提供魚苗的魚販,也有專門捕捉野生動物者。在專業人士眼中,無序的放生行為不僅會破壞環境,而且放生行為已被異化、規模化,成為了一門「生意」。
  • 打著放生的旗號,做著缺德的事情
    一、亂放生的七種類型通過梳理新聞事件,可以發現「奇葩」的放生活動分布十分廣泛,不僅有北京、山東、浙江等國內省市,放生愛好者們還把放生活動開展到了德國、美國、印度和越南等地。而這些放生活動大致可以歸納為威脅公共安全、生態破壞、盲目放生、哄搶放生生物、放生事故、寵物放生和放生產業七種類型。第一,威脅公共安全類。
  • 在廣州珠江出現了大量的黑魚,當地人:就抓幾十個
    廣州水系發育,中國第二大河珠江從入海口到長度約96公裡。當廣州當地村民在珠江海岸兩側玩耍時,發現珠江海岸聚集了許多圍觀者,他們走進來,看到是當地村民在珠江用長竿網捕魚。據當地村民介紹,珠江突然出現了大量黑魚,一開始,人們發現黑魚從水中出來呼吸空氣。後來發現黑魚的數量非常多,而且不是路人,他們佔領了區域內這一段好幾天,周圍的居民紛紛前來捕撈黑魚。
  • 男子深圳海灘放生大量兇猛海鰻 小孩被咬縫百針(圖)
    左圖與右下圖為放生現場圖,右上圖為被咬成年人左腳。  據港媒報導,近日有深圳市網民在微博發貼稱,昨日上午有人在當地著名「避暑勝地」背仔灣沙灘海域放生海鰻,結果造成兩宗有人被海鰻咬傷的事件。  事件在網絡曝光後,引來了不少網民的熱議,並指海鰻性情兇猛,直言放生就如同「造孽」,「這不是放生,這是投毒」;另有人批評說:「那些搞放生儀式的人,大多平時也不是素食者,也對所放生的動物習性缺少了解。只是莫名其妙搞個儀式,求自己平安富貴,滑稽得很。如果真是善良正直的人,就要站出來,為事件負責!」
  • 300斤的蘿蔔乾,1天被哄搶,仍有上百人預定
    500斤的蘿蔔乾,1天被哄搶,仍有上百人預定,究竟是什麼樣的蘿蔔乾這麼暢銷呢?小編有幸嘗到這種蘿蔔乾。先上圖:拆開包裝
  • 薛凱琪海裡放生巴西龜引熱議 網友罵其無知(圖)
    薛凱琪海裡放生巴西龜引熱議 網友罵其無知(圖) 2015-04-08 11:19:12來源:蘭州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萌   「愛護動物」出了名的薛凱琪,近日獻愛心卻做錯事了,引來網友非議,前日她在微博上曬圖稱:「復活節放生生」,本來以為是做善事一樁,結果圍觀網友們發現她放生的是巴西龜,此舉引來罵聲
  • 愛心人士往西太湖放生大量黑魚 「放生」成「殺生」
    十多人往西太湖放生上千條黑魚 據了解,參加這次放生活動的有十多個人。他們放生的主要是黑魚。這些黑魚的個頭都不大,但是數量很多,大約有上千條。放生者用網兜、魚筐撈起黑魚,直接撒入西太湖裡。 放生者之所以要大量放生黑魚,主要是有這樣一種說法,說放生黑魚可以招財、闢邪、盡孝等。
  • 放生池變「功德箱」 市民我行我素魚兒遭殃(圖)
    工作人員正在放生池內打撈錢幣工作人員清理撈出的錢幣佛教在線西安訊 原本為魚、龜等水生動物準備的放生池,卻變成市民投錢幣的「功德箱」,這讓陝西西安大唐西市物業部工作人員很是為難。不但魚兒遭了殃,而且市民的這種行為對人民幣也是一種損壞。
  • 古厝重修挖出大量銀元 工人哄搶僅剩下19枚(圖)
    第1頁:銀元被哄搶 後人只剩19枚 第2頁:工人哄搶文物構成犯罪祖厝的地底下挖出了大量銀元,被哄搶後,族人手上只剩下19枚。出土的銀元中,樣式很多,其中有一枚是「袁大頭」  臺海網3月29日訊 據東南早報報導 記者陳彥琳 王盼琛實習生 許雅玲 文/圖 一座翻建的祖厝,在挖地基的時候,卻意外發現了大量銀元。原本施工的工人一下紅了眼,扔了手中的活開始哄搶銀元。
  • 大量蛇被放生長沙尖山湖公園?園方:暫未發現大量蛇類活動,將製作...
    近日,一則視頻在小區微信朋友圈廣泛流傳,數百條蛇被放生在尖山湖公園的山上,引起了大家的不安。吳先 生擔憂,這麼多蛇類被大量放生,先不說危害公園的生態系統,遊客的安全都無法保證。5月17日上午,記者來到該公園。正值周末,不少市民帶著孩童前來遊玩,公園西大門廣場內遊客眾多。「聽說過公園有蛇放生的事,不敢往樹林多陰涼的地方走。」
  • 合肥市民收留一隻刺蝟引來四隻蹭住 專家:放生大蜀山
    寵物刺蝟引來四隻刺蝟  卞修景介紹,由於去年大雪,天氣格外寒冷,所以三月份前都沒敢把刺蝟放在外面。「這不,春暖花開了,想讓刺蝟曬曬太陽,就把它安置在陽臺下的綠化叢中。真沒想到,我們家原本的這一隻母刺蝟又引來了四隻刺蝟!」卞修景告訴記者,開始家人想著它們只是暫時逗留,沒想到來了之後圍在籠子周圍一直不走。
  • 寵物刺蝟引來四隻野生刺蝟 合肥野生動物園專家:最好放生大蜀山
    網警闢謠:同樣消息在多地出現寵物刺蝟引來四隻刺蝟卞修景介紹,由於去年大雪,天氣格外寒冷,所以三月份前都沒敢把刺蝟放在外面。「這不,春暖花開了,想讓刺蝟曬曬太陽,就把它安置在陽臺下的綠化叢中。真沒想到,我們家原本的這一隻母刺蝟又引來了四隻刺蝟!」
  • 放生數百斤螺螄,引來釣友獲大青魚,網友:好心辦壞事!
    放生,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這項活動也一直被延續至今,全國各個地區都已將放生形成習俗。在一些在佛教的特定的日子裡,放生的活動也更加隆重,我們常見的放生物種無非是金魚、烏龜等。但也有不少人,因知識的缺乏,胡亂放生,導致我國的自然水域裡面,存有不少的外來物種,對生態造成了極大威脅。
  • 巴西龜被放生或危害閩江 市民放生可選本地物種
    5月26日,本報A2版報導了大量「生態殺手」巴西龜被放入閩江,專家認為盲目放生可能會導致本地龜滅亡。連日來有不少讀者撥打本報電話,想要知道除了巴西龜外,常見的外來物種還有哪些。因價格便宜適應力強,巴西龜比本地龜更受歡迎「其實我們此前還沒注意到有人在閩江內如此大規模地放生巴西龜。」
  • ...珠江流域 珠江水系 研究發現 珠江出海口 鰣魚 中華鱘 產卵場...
    珠江與長江不同,長江中、上遊進行水電開發,下遊尚有千裡自然河道,理論上壩下還具備形成新產卵場的條件,而珠江比較短,長洲水利樞紐工程距離珠江廣州一帶的出海口,最遠的也才300多公裡,所以近七成的洄遊性魚類中,魚寶寶可能在未發育成熟前就掉進鹹水中活活鹹死了。李新輝在調查中發現,珠江水系廣東段中少見或不見的魚類種類達到131種,約佔珠江水系魚類總數的1/3。
  • 滿載榴槤貨船側翻,村民下海哄搶,不料數百人食物中毒
    關於貨車在公路上側翻導致貨物灑落一地,最後被圍觀人群哄搶的事情時有發生,8月26日,類似的一幕又在海邊上演。在廣西東興海域,一艘滿載榴槤的貨船側翻,大量漂浮到海邊的榴槤遭到村民哄搶。結果,數百人因為食用在海水中浸泡過的榴槤,導致食物中毒。